專利名稱:抗彎釘子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釘子的改進。
釘子都由釘頭和釘桿組成,目前的圓釘或鞋釘或魚尾釘?shù)尼旑^受擊面為平面。錘的工作面為微凸的圓弧面或近似的平面,在用錘敲擊釘子時,釘子平面與錘的工作面之接觸點,即釘頭受力點不可能完全重合于釘桿軸線。即釘?shù)氖軗酎c與釘桿軸線間有一定的距離,所以錘擊力對釘桿必有一彎距M。隨著釘入深度的增加,釘桿與被釘物之間的摩擦力也增加,導致了錘擊力的增加,這樣彎距M不斷增加。當釘桿在彎距M作用下產(chǎn)生的應力大于釘桿材料的彈性極限時釘桿就被擊彎。結(jié)果釘子報廢、返工、被釘物表面被破壞、影響被釘物外觀,還可能使在原位釘入的釘子更易被擊彎。
當釘子受擊面越大、或釘桿越長、被釘物越硬都使釘桿越易被擊彎。目前的圓釘或鞋釘或魚尾釘?shù)氖軗裘鏋槠矫?,受擊點很易偏離釘桿軸線而產(chǎn)生較大的彎距M,使釘桿在釘子釘入過程中常被擊彎。
本發(fā)明的任務是設(shè)計一種在受錘擊時僅產(chǎn)生極小彎距、使之不易被擊彎的圓釘或鞋釘或魚尾釘。
解決此任務的方案為釘頭的受擊面設(shè)計有一以釘桿軸線為對稱小于或等于受擊面的凸出塊,此凸出塊可為圓弧面或其它幾何形狀的凸出塊。
由于采用了這種設(shè)計方案,有效地減小了受擊點與釘桿軸線之間的距離,也就有效地減小了錘擊力與釘桿軸線之間的距離,使彎距M大大地減小,從而在一般情況下,此彎距M不足以使釘桿被擊彎。
圖中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
圖1為釘頭受擊面有一圓弧形凸出塊的示意圖。
圖2為釘頭受擊面有一圓錐形凸出塊的示意圖。
在圖1中描述了釘頭受擊面有一以釘桿〔1〕軸線對稱的圓弧形凸出塊〔3〕時受錘擊的情況。在用錘敲擊時,一般都平行形釘桿〔1〕,軸線方向進行敲擊。已有技術(shù)所描述的釘頭受擊面〔2〕為平面,用錘敲擊時,錘的工作面的圓弧最低點與受擊面〔2〕接觸,這就是釘頭受擊點位置。由于在敲時受擊點不可能與釘桿〔1〕軸線重合,即錘擊力與釘桿〔1〕的軸線有距離Lo,錘擊力F與Lo的乘積即為彎距MoMo=F×Lo。當錘的工作面最低點與釘桿〔1〕軸線偏離達到或超出頂頭邊緣時Lo達到最大值。而現(xiàn)在由于釘頭受擊面上有一以釘桿〔1〕軸線為對稱的圓弧狀凸出塊〔3〕,在錘擊時受擊點必落在圓弧狀凸出塊〔3〕上。此時受擊點與釘桿〔1〕的軸線偏離距離L遠小于Lo。當錘擊力F相同時,彎距M就遠小于彎距Mo。這就使有園弧狀凸出塊的釘子不易被擊彎,即相當于提高了釘子的抗彎性能。
圖2中描述了釘頭受擊面有一以釘桿〔5〕軸線對稱的等于受擊面的錐形圓頭凸出塊〔7〕。它的作用與在受擊面上有圓弧凸出塊〔3〕一樣,使受擊點到釘桿〔5〕軸線的距離L遠小于無凸出塊〔7〕時的偏離距離Lo,從而提高釘子的抗彎性能。
當錘的工作面為平面時,對目前現(xiàn)有釘子的釘頭來說,由于錘的工作面不可能與釘頭受擊面完全平行,這就使受擊點幾乎總是落在釘頭邊緣,即Lo幾乎總是達到最大值,從而使釘子受的彎距總是很大而易被擊彎。對有凸出塊〔3〕、〔7〕的釘子來說情況與圖1、圖2中的情況相似,即L很小,從而彎距很小,釘桿不易被擊彎。
以上的凸出塊〔3〕、〔7〕由于較小,在錘擊后又產(chǎn)生一定的變形,最終微量的凸起對外觀不會有什么影響。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釘子,由釘頭和釘桿組成,其特征在于釘頭受擊面有一以釘桿軸線為對稱的、小于受擊面的凸出塊。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述的釘子,其特征在釘頭凸出塊為一圓弧形。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
1所的釘子、其特征在于釘頭凸出塊為一圓錐形。
專利摘要
本實用新型是釘子的改進。這種改進后的圓釘或鞋釘或魚尾釘?shù)尼旑^平面有一以釘桿軸線為對稱的凸出塊。由于凸出塊的存在,使釘子被敲擊時承受的彎距很小,以致釘桿不易被擊彎。
文檔編號F16B15/00GK87201003SQ87201003
公開日1988年1月6日 申請日期1987年2月5日
發(fā)明者陸裕朝, 單關(guān)新 申請人:陸裕朝, 單關(guān)新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