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射頻識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發(fā)展迅速,“智慧地球”構建了未來智能化世界的藍圖,射頻識別技術(RFID)是物聯(lián)網(wǎng)中最關鍵的技術之一。與傳統(tǒng)的條形碼相比,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讀取距離大、數(shù)據(jù)加密、存儲數(shù)據(jù)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簡單等特點。由于射頻識別技術的這些獨特的優(yōu)勢,利用RFID技術來實現(xiàn)物體各類信息的識別將是未來的趨勢,目前主要應用有圖書管理、物流管理、門禁系統(tǒng)、追蹤定位、溫度測量等。利用RFID技術來測量物體轉速是一項新的應用,擴展了 RFID技術的應用范圍,對物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有積極的作用。轉速測量是許多工程實踐中需要應用到的技術,例如發(fā)動機轉速監(jiān)控、車輪轉速檢測。傳統(tǒng)的物體轉速測量技術有光電編碼器、紅外式傳感器、霍爾傳感器、磁阻式傳感器、電容傳感器等。光電編碼器和紅外式傳感器要求被測物體相對傳感器是可見的;霍爾傳感器、磁阻式傳感器和電容傳感器可實現(xiàn)封閉式測量,但要求被測物體離傳感器距離較近。以上測量方法,在被測物體要求在密閉空間且測量器必須離被測物體較遠時,實現(xiàn)起來有較大的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提供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具有無接觸密閉環(huán)境測量和遠距離測量兩大特點。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包括RFID讀寫器、線極化標簽、讀寫器天線,所述讀寫器天線的主波束方向與被測物體的轉動面垂直,所述線極化標簽固定在被測物體上,且與被測物體同步轉動。所述線極化標簽為無源線極化標簽,其天線的極化方向與被測物體的轉動面平行。所述讀寫器天線為圓極化天線,所述讀寫器天線與線極化標簽的距離與RFID讀寫器的發(fā)射功率成正比,所述RFID讀寫器的發(fā)射功率越大,距離越大。所述讀寫器天線與線極化標簽的距離為0-20cm。所述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I RFID讀寫器向線極化標簽發(fā)送信號;S2 RFID讀寫器接收到線極化標簽返回信號,依次經過IQ解調濾波、隔離直流分量后得到I或Q路信號的瞬時值,進一步得到標簽返回信號的交流幅度Iaci或Qaci ;S3以I路信號說明,每間隔 T時間重復N次S2和S3,得到I路信號的交流幅度變化數(shù)據(jù)Ito = {IA0, Ia1....IAN},所述N為I路交流幅度變化數(shù)據(jù)的長度,T為采樣周期,所述T遠遠小于物體的轉動周期,且在時間T內,物體的轉動可忽略;T越小測量的精度和速度越高,根據(jù)具體情況確定,所述N取值越大測量越精確但測量所需時間也越長;S4將I路信號的交流幅度變化數(shù)據(jù)進行傅里葉變換,得到I路信號的交流幅度變化主頻率f ;S5通過交流幅度變化主頻率,計算得到被測物體的轉速。所述S5計算得到被測物體的轉速,具體為:將交流幅度變化主頻率f代入R =f/4,得到被測物體的轉速。所述S2進一步得到標簽返回信號的交流幅度Iaci或Qaci,具體方法為:以I路信號說明,截取標簽返回信號的一段數(shù)據(jù),所述一段數(shù)據(jù)中至少包含8個低電平和8個高電平,取直流信號的參考電平為Vref,在截取的標簽返回信號中采集大于Vref的8個峰值,計算得到最大平均值Vmax ;在截取的標簽返回信號中,采集小于Vref的8個谷值,計算得到最小平均值 VminJU IA(l=Vmax-Vmin。將所得被測物體的轉動速度,發(fā)送到計算機或其他顯示單元進行下一步應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測速方法基于射頻信號反向散射原理,實現(xiàn)無接觸式測量,而且當被測物體要求在密閉環(huán)境不可見時,仍然可實現(xiàn)速度測量;2、反射信號強度的與發(fā)射功率有關,只要提高發(fā)射功率,即可增加測量距離,實現(xiàn)遠距離的速度測量;3、標簽反射的信號是經過固定碼率調制的波形,其幅度受外界干擾較小,與紅外以及光電測速相比,抗噪性能較好;4、對RFID協(xié)議無需特殊的改動,在原有協(xié)議基礎上即可實現(xiàn)測速功能,應用方便。
圖1為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包括RFID讀寫器1、讀寫器天線2、線極化標簽3、以及被測物體4。RFID 讀寫器 1,采用的 RFID 通信協(xié)議為 EPC Radio-FrequencyIdentityProtocoIs Class-1Generation-2 (以下簡稱 EPC Cl GEN 2)。RFID 讀寫器 I 具有標簽數(shù)據(jù)讀寫處理功能,發(fā)射機載波頻率為915Mhz,功率為21dbm ;且接收機具有IQ解調和AD采樣模塊,負責讀寫時序控制和數(shù)據(jù)采集處理,并控制標簽返回信號為ASK調制讀寫器天線2,具有圓極化特性,天線主波束方向與物體的轉動面垂直,天線距標簽的距離d與讀寫器的發(fā)射功率成正比,一般在0-20cm左右。所述RFID讀寫器I通過讀寫器天線2發(fā)送信號,讀寫器天線2與被測物體4之間允許有非金屬障礙物,或被測物體4被非金屬外殼包裹。線極化標簽3,所述線極化標簽3為無源線極化標簽,貼在被測物體4上與被測物體4同步旋轉,其天線具有線極化特性,天線的極化方向與被測物體4的轉動面平行。線極化標簽3也符合EPC Cl GEN 2協(xié)議。具體測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按照以上敘述放置好讀寫器天線2、線極化標簽3和被測物體4。把線極化標簽3放在離讀寫器天線2固定距離d=15cm處,線極化標簽3以跟隨被測物體4以固定轉速R開始轉動。S2:選擇一個初試時刻t0,RFID讀寫器I通過讀寫器天線2發(fā)送選擇和詢問信號,等待線極化標簽響應返回其數(shù)據(jù)信號。S3 =RFID讀寫器I接收到信號后,依次經IQ解調濾波、隔離直流分量后得到I或Q路信號瞬時值,進一步檢測出信號的交流幅度Iaci或Qaci,以下用I路信號敘述。在工程應用中返回信號的瞬時值會受到隨機噪聲的影響,因此交流幅度的檢測需取其平均幅度。具體方法為:截取信號中一段數(shù)據(jù)進行檢測,所述一段數(shù)據(jù)中至少包含8個低電平和8個高電平,取直流信號為參考電平Vref,采集大于VMf的8個峰值,計算得到最大平均值Vmax,采集小于VMf的8個谷值,計算得到最小平均值Vmin,則IA(l=Vmax_Vmin,所述Q路信號的求取過程與I路相同,此檢測方法得出的幅度忽略了信號的正負相位。S4:根據(jù)EPC Cl GEN2協(xié)議規(guī)范,可取相鄰指令發(fā)送時間間隔T=8ms,RFID讀寫器I每間隔時間T重復N=128次S2和S3的內容,因此單次測速所需的時間為1024ms,得到I路信號的幅度變化數(shù)據(jù)IAn = {IA0, Ia1-..-1ai28I。由于測試系統(tǒng)采樣周期為T=8ms,采樣頻率fs=125hz,根據(jù)奈圭斯特采樣定律,可測量的轉速R ( fs/8=15.5rad/s,提高采樣頻率fs即可提高轉速測量范圍。S5 =RFID讀寫器I對采集的數(shù)據(jù)IAn = {ΙΑ0, ΙΑ1....ΙΑ128}作傅里葉變換,得到I路信號的交流幅度變化主頻率f。S6:根據(jù)得到I路信號變化主頻率f,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物體的轉動速度,轉速計算公式為:R = f/4。將所得被測物體的轉動速度,發(fā)送到計算機或其他顯示單元進行顯示或下一步應用。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所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讀寫器、線極化標簽、讀寫器天線,所述讀寫器天線的主波束方向與被測物體的轉動面垂直,所述線極化標簽固定在被測物體上,且與被測物體同步轉動。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極化標簽為無源線極化標簽,其天線的極化方向與被測物體的轉動面平行。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寫器天線為圓極化天線,所述讀寫器天線與線極化標簽的距離與RFID讀寫器的發(fā)射功率成正比。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讀寫器天線與線極化標簽的距離為0-20c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RFID的轉速測量裝置,包括RFID讀寫器、與RFID讀寫器配套使用的線極化標簽、讀寫器天線,所述線極化標簽貼在被測物體上,與被測物體同步旋轉。RFID讀寫器通過讀寫器天線發(fā)送信號,線極化標簽返回信號,RFID讀寫器接收到信號后進行運算處理就得到物體的轉動速度。本實用新型實現(xiàn)無接觸密閉環(huán)境的轉速測量;提高讀卡器發(fā)射功率,即可實現(xiàn)遠距離的轉速測量;實現(xiàn)簡單無需改動原有協(xié)議。
文檔編號G01P3/481GK202994818SQ20122070724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19日
發(fā)明者賴曉錚, 謝澤明, 劉云梁 申請人:華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