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孔探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流、氣動測試工具,具體是一種多孔探針,它適合用于各種風洞吹風、空氣透平試驗中的氣流參數測試,尤其適合用于復雜型面與特殊工況(例如葉片)的氣動試驗測試。
背景技術:
葉片技術是汽輪機的核心技術,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各大汽輪機制造商都注重開發(fā)葉片的高效葉型及其彎曲成型技術。在對葉片性能的基礎研究中,除了理論研究外,葉柵風洞吹風試驗研究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通過葉柵風洞的吹風試驗,可以對葉片葉型的性能進行較為準確的評估,了解各種葉片葉型在不同速度、攻角下的氣動性能,為新葉片葉型的設計積累大量的技術資料,對于汽輪機性能的提高而言,意義重大。在葉柵風洞吹風試驗中,出口總壓和氣流偏轉角是兩個最重要的測量參數。參見
圖1:目前,在風洞吹風試驗中,采用位移機構夾持探針,使探針沿葉高和柵距方向移動,從而測量出口氣流參數;為了不影響出口氣流流動,位移機構夾持探針處與試驗柵板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H,常用探針為平面“L”形結構(即主要由夾持套管和固定在夾持套管端部的感受頭部構成,夾持套管和感受頭部成“L”形),由位移機構夾持探針需要旋轉一定的角度,才能使得氣流角度在其標定范圍之內,方可進行測量。該方法的缺點是,由于探針夾持中心距離出氣邊O較遠,當進氣角α較小時,就需要探針感受頭部的長度L足夠長,這樣的話,探針在旋轉時,探針感受頭部的尾圓較大,很容易偏離流場的均勻區(qū),如果通過位移機構將其移動到流場的均勻區(qū),就要求流場均勻區(qū)的面積足夠大,且位移機構的移動范圍足夠大,這不僅會增加風洞吹風試驗的建設成本,更重要的是測量誤差較大。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測量范圍和感受頭部長度不受安裝位置、流道空間制約的立體式多孔探針。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孔探針,包括感受頭部和夾持套管,所述感受頭部主要由感受套管和焊接在感受套管端部的感受細管構成;所述夾持套管遠離感受頭部的一端處設有夾持細管,夾持細管與感受細管之間通過貫穿于夾持套管和感受套管內的金屬軟管連接;所述感受頭部與夾持套管之間設有活動軟管,活動軟管的一端連接在夾持套管靠近感受頭部的端部,活動軟管的另一端通過夾緊裝置連接感受頭部的感受套管,金屬軟管從活動軟管內穿過。所述活動軟管連接感受套管的端部為方形凹槽接頭;所述感受套管為“L”形結構,感受套管連接活動軟管的端部為方形凸錐接頭,感受套管的方形凸錐接頭與活動軟管的方形凹槽接頭相匹配,感受套管能夠以活動軟管為中心,作90°、180°、270°或360°的定角度旋轉。所述夾緊裝置主要由套在活動軟管上的夾緊套和裝配在夾緊套上的頂緊螺桿構成,頂緊螺桿能夠在夾緊套上以螺紋方式進行徑向移動。所述感受頭部的感受細管為奇數多根,這些感受細管的組合方式是,以一根感受細管為中心,其余感受細管以堆焊方式對稱排列在中心感受細管的周圍;所述夾持細管的數量及組合方式與感受細管對應一致。所述感受細管的數量為三根、五根或七根。所述夾持套管上設有標定刻線,在夾持套管上裝配有基準標定裝置,該基準標定裝置主要由套在夾持套管上的標定套和裝配在標定套上的頂緊螺桿構成,頂緊螺桿能夠在標定套上以螺紋方式進行徑向移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感受頭部和夾持套管之間通過活動軟管連接,感受頭部能夠在夾持套管上形成多個方向的彎折,且感受頭部能夠在活動軟管上作90°、180°、270°或360°的定角度旋轉,從而形成立體式結構,在試驗中無論是初始位置選取,還是安裝位置調節(jié),都非常方便,測量范圍和感受頭部長度無需受安裝位置、流道空間等因素制約,實用性強,有效降低了風洞吹風試驗的建設成本,測量結果精確,可靠性高。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作進一步說明。圖1是傳統探針在試驗中的應用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A向示意圖。圖4是圖2的B-B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2、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包括感受頭部1、活動軟管3、夾持套管4、金屬軟管5和夾持細管6。其中,感受頭部I主要由感受細管11和感受套管12構成。感受細管11為奇數多根,例如三根(或五根,亦或七根),它們的組合方式是,以一根感受細管為中心,該中心感受細管用作測量來流總壓,其余感受細管以堆焊方式對稱排列在中心感受細管的周圍,周圍對稱排列的感受細管用作測量壓力和校準數據值等;堆焊在一起的感受細管11焊接在感受套管12 —端的端部。感受套管12為“L”形結構,感受套管12的一端用作連接感受細管11,另一端用作與活動軟管3連接,感受套管12連接活動軟管3的端部為方形凸錐接頭。活動軟管3連接在夾持套管4和感受頭部I之間,用作使感受頭部I實現立體式擺動;活動軟管3的一端連接在夾持套管4靠近感受頭部I的端部,另一端與感受頭部I的感受套管12連接?;顒榆浌?連接感受套管12的端部為方形凹槽接頭,活動軟管3的方形凹槽接頭與感受套管12的方形凸錐接頭相匹配,活動軟管3與感受套管12之間形成插接,且通過活動軟管3上的夾緊裝置2連接緊固。夾緊裝置2主要由套在活動軟管3上的夾緊套21和螺紋裝配在夾緊套21上的頂緊螺桿22構成,頂緊螺桿22能夠在夾緊套21上以螺紋方式進行徑向移動,通過頂緊螺桿22的徑向進、出移動,使活動軟管3與感受套管12之間實現緊固、松動;在松動的狀態(tài)下,感受套管12能夠以活動軟管3為中心,作90°、180°、270°或360°的定角度旋轉,該定角度旋轉是由活動軟管3的方形凹槽接頭和感受套管12的方形凸錐接頭聯合決定。夾持套管4遠離感受頭部I的一端處設有夾持細管6。該感受細管6延伸出夾持套管4的端部,夾持細管6的具體數量及組合方式與感受頭部I的感受細管11對應一致;夾持細管6與感受細管11之間通過貫穿于夾持套管4、活動軟管3和感受套管12內的金屬軟管5連接。夾持套管4上設有用作找正基準位置的標定刻線,夾持套管4上的基準位置找正是通過基準標定裝置7實現的?;鶞蕵硕ㄑb置7主要由標定套71和頂緊螺桿72構成;標定套71套在夾持套管4上,在標定套71上設有與夾持套管4上標定刻線相對應的刻線,標定套71通過刻線在夾持套管4的中間處找正;頂緊螺桿72以螺紋方式徑向裝配在標定套71上,頂緊螺桿72能夠在標定套71上以螺紋方式進行徑向移動,通過頂緊螺桿72的徑向進、出移動,使標定套71在夾持套管4上實現緊固、松動。本實用新型基于傳統“L”形探針的原理,對傳統“L”形探針進行了改進,將探針本體主要劃分為感受頭部段、中間段和夾持段三個部分,在中間段的作用下,感受頭部段的軸線(指感受細管軸線,和軸線平行于感受細管軸線的感受套管段的軸線)能夠垂直于中間段、夾持段的軸線,夾持段的軸線亦能夠垂直于中間段的軸線,即整個探針可以分布在兩個垂直平面內,從而實現靈活調節(jié),以滿足不同的測量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多孔探針,包括感受頭部(I)和夾持套管(4),所述感受頭部(I)主要由感受套管(12)和焊接在感受套管(12)端部的感受細管(11)構成;所述夾持套管(4)遠離感受頭部(I)的一端處設有夾持細管(6),夾持細管(6)與感受細管(11)之間通過貫穿于夾持套管(4)和感受套管(12)內的金屬軟管(5)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頭部(I)與夾持套管(4)之間設有活動軟管(3),活動軟管(3)的一端連接在夾持套管(4)靠近感受頭部(I)的端部,活動軟管(3)的另一端通過夾緊裝置(2)連接感受頭部(I)的感受套管(12),金屬軟管(5)從活動軟管(3)內穿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孔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軟管(3)連接感受套管(12)的端部為方形凹槽接頭;所述感受套管(12)為“L”形結構,感受套管(12)連接活動軟管(3)的端部為方形凸錐接頭,感受套管(12)的方形凸錐接頭與活動軟管(3)的方形凹槽接頭相匹配,感受套管(12)能夠以活動軟管(3)為中心,作90°、180°、270°或360°的定角度旋轉。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孔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夾緊裝置(2)主要由套在活動軟管(3)上的夾緊套(21)和裝配在夾緊套(21)上的頂緊螺桿(22)構成,頂緊螺桿(22)能夠在夾緊套(21)上以螺紋方式進行徑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孔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頭部(I)的感受細管(11)為奇數多根,這些感受細管的組合方式是,以一根感受細管為中心,其余感受細管以堆焊方式對稱排列在中心感受細管的周圍;所述夾持細管(6)的數量及組合方式與感受細管(11)對應一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多孔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受細管(11)的數量為三根、五根或七根。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多孔探針,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套管(4)上設有標定刻線,在夾持套管(4)上裝配有基準標定裝置(7),該基準標定裝置(7)主要由套在夾持套管(4)上的標定套(71)和裝配在標定套(71)上的頂緊螺桿(72)構成,頂緊螺桿(72)能夠在標定套(71)上以螺紋方式進行徑向移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孔探針,包括感受頭部和夾持套管,感受頭部主要由感受套管和感受細管構成;夾持套管遠離感受頭部的一端處設有夾持細管,夾持細管與感受細管之間通過貫穿于夾持套管和感受套管內的金屬軟管連接;所述感受頭部與夾持套管之間設有活動軟管,活動軟管的一端連接在夾持套管靠近感受頭部的端部,活動軟管的另一端通過夾緊裝置連接感受頭部的感受套管,金屬軟管從活動軟管內穿過。本實用新型形成立體式結構,在試驗中無論是初始位置選取,還是安裝位置調節(jié),都非常方便,測量范圍和感受頭部長度無需受安裝位置、流道空間等因素制約,實用性強,有效降低了風洞吹風試驗的建設成本,測量結果精確,可靠性高。
文檔編號G01M9/06GK202956258SQ201220568010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日
發(fā)明者田朝陽, 孔祥林, 馮增國, 周偉久 申請人: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