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件表面角度的測量技術(shù)領(lǐng)域,特別涉及一種工件微小彎角的測
量工具,是一種測量直桿工件表面彎角度測量儀。
背景技術(shù):
目前,直桿微小彎角的測量,目前沒有直接測量的方法。特別是對于生產(chǎn)現(xiàn)場或大 型工件,即使間接測量也非常困難。 現(xiàn)有的測量方法是,將帶有微小彎角的直桿工件架在檢驗平臺的V型鐵上,通過 轉(zhuǎn)動零件以及橫向移動百分表確定彎點部位上的最高點,再將百分表縱向移動一個距離找 到另一個彎點部位的高點,通過測量差值以及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從而獲得彎角度值。這 種方法操作繁瑣,勞動強(qiáng)度大,同時彎角度測量值不夠穩(wěn)定可靠。 在石油行業(yè)測量導(dǎo)向螺桿鉆具彎殼體的角度時,一般是用吊車將彎殼體零件架在 檢驗平臺的V型鐵上,人工轉(zhuǎn)動零件并橫向移動百分表確定彎殼體彎點部位上的最高點, 再將百分表縱向移動一個距離用同樣的方法找到另一個彎點部位的高點,通過測量差值以 及利用三角函數(shù)的計算獲得彎殼體角度值。這種方法效率低,工作復(fù)雜,勞動強(qiáng)度大,而且 難以在油田鉆井現(xiàn)場完成測量工作。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能測量直桿工 件的彎度,并且結(jié)構(gòu)簡單,操作方便。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包括基座、橫
桿、緊固螺釘、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其特征在于基座為柱體,基座是橫截面為對稱的
弧面。在基座的中線上固定有一個橫桿,橫桿上固定有兩塊百分表,即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
分表。兩塊百分表與橫桿垂直,兩塊百分表的中心線所在的平面與基座中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第一百分表中心線與第二百分表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在114 114. 6毫米之間。 所述的在基座的中線上固定有橫桿,是在基座的中線上有固定孔,在橫桿上有螺
孔,螺釘穿過基座的固定孔,將橫桿固定在基座弧面的內(nèi)部,也可以是在基座的中線上有固
定螺孔,在橫桿上有孔,螺釘穿過橫桿的孔,將橫桿固定在基座的外部。 使用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測量、計算圓柱形工件的彎角度原理和方 法 測量原理參閱圖3。
利用銳角三角函數(shù)公式 tan a =Z a的對邊+ Z a的鄰邊 利用等角定理 Z a =Z P 已知a、b、L[0015] 得tanP = (a-b)/L 利用反三角函數(shù),即可得出13的角度值,g卩a的角度值。 實用新型方法的特例 當(dāng)L " 114. 58mm時, a-b = 0. 5mm, a = 0 = 0. 25° ; a-b = l線a = P = 0. 5° ; a-b = 1. 5mm, a = 0 = 0. 75° ; a-b = 2mm, a = 0 = 1° ; a-b = 3mm, a = 0 = 1. 5° ; a-b = 4mm, a = 0 = 2° ; ...... 即將Z 13的鄰邊L設(shè)定為特定數(shù)值114.58mm,通過上述算式可以得出Z a的 對邊毫米數(shù)值是Z a度數(shù)值的2倍,同時Z a的對邊增加的毫米數(shù)值也是Z a增加的度 數(shù)值的2倍,如Z a的對邊為lmm,Z a為0. 5° ,Z a的對邊增加lmm, Z a也相應(yīng)增加 0. 5° 。 測量方法首先,將測量儀的放在被測零件的水平段,即基座、第一百分表和第 二百分表放在被測零件的水平段;調(diào)整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使兩只百分表的示值均 為零。其次,平移測量儀從被測零件的水平段上向被測零件的彎角段平移,使第一百分表和 第二百分表都處在彎角段并都有數(shù)值變化,并且基座在被測零件直桿段;然后,沿被測零件 的外壁轉(zhuǎn)動彎角測量儀找出彎角段上的最高點,即兩塊百分表顯示最大值時,停止轉(zhuǎn)動彎 角測量儀。最后,觀察兩只百分表顯示的讀數(shù),換算出被測直桿零件彎角的角度;換算方法 是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顯示的讀數(shù)差的二分之一就是該直桿零件彎角的角度值。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能測量圓 柱直桿工件的彎度。移動該測量儀時對微小彎角進(jìn)行測量,當(dāng)兩個百分表都處在彎角邊并 都有數(shù)值變化時,兩個百分表讀數(shù)的差值與彎角的角度值成2倍比例關(guān)系。 (1)實用性強(qiáng),采用了直觀的百分表,通過百分表上的讀數(shù)能得知工件彎角的度 數(shù)。 (2)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能用于各種不同型號彎殼體的測量,也能用 于螺桿鉆具下井前的彎角度校對以及對可調(diào)彎殼體的測量,使得彎殼體在加工以及做標(biāo)記 時能夠準(zhǔn)確測量彎角的角度和確定彎殼體彎點上的準(zhǔn)確位置,提高了測量精度和測量效 率。
圖1是是圖2的右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在工件直段上調(diào)表的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在工件上測量的示意圖。 圖中,l.基座,2.橫桿,3.緊固螺釘,4.第一百分表,5.第二百分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一個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為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jìn)一步 詳細(xì)說明。 參閱圖2。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包括基座1、橫桿2、緊固螺釘3、第
一百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 基座1為弧面形的柱體,基座1是橫截面為對稱的圓弧面。在基座1的中線上固 定有一個橫桿2。即在基座1的中線上固定有一個橫桿2,是在基座1的中線上有兩個固定 孔,在橫桿2的一端有兩個螺孔,螺釘穿過基座1的固定孔,將橫桿2固定在基座1弧面的 內(nèi)部。橫桿2上固定有兩塊百分表,即第一百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固定結(jié)構(gòu)是在橫桿 2的中線上有垂直中線的孔,百分表下部固定桿穿過橫桿2上的孔;與橫桿2孔相對有一個 螺孔,螺孔上固定有緊固螺釘3,緊固螺釘3將百分表固定在橫桿2上。第一百分表4與第 二百分表5兩塊百分表之間的距離為114. 58毫米。第一百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與橫桿 2垂直,兩塊百分表的中心線所在的平面與基座1中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測量過程參閱圖4。首先,將測量儀的放在被測零件的水平段,即基座1、第一百 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放在被測零件的水平段;調(diào)整第一百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使兩只 百分表的示值均為零。參閱圖5。其次,平移測量儀從被測零件的水平段上向被測零件的 彎角段平移,使第一百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都處在彎角段并都有數(shù)值變化,并且基座1在 被測零件直桿段。然后,沿被測零件的外壁轉(zhuǎn)動彎角測量儀找出彎角段上的最高點,即兩塊 百分表顯示最大值時,停止轉(zhuǎn)動彎角測量儀。最后,觀察兩只百分表顯示的讀數(shù),第一百分 表4讀數(shù)是0. 56mm ;第二百分表5的讀數(shù)是1. 06mm。換算出被測直桿零件彎角的角度,計 算上邊兩個百分表的差為0. 5mm,并除以2,最后得到被測零件的彎角度是0. 25° 實施例2 :實施例2與實施例1的不同點是在橫桿2上有孔,螺釘穿過橫桿2的 孔,將橫桿2固定在基座1的外部。
權(quán)利要求一種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包括基座(1)、橫桿(2)、緊固螺釘(3)、第一百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其特征在于基座(1)為柱體,基座(1)是橫截面為對稱的弧面,在基座(1)的中線上固定有一個橫桿(2),橫桿(2)上固定有兩塊百分表,即第一百分表(4)和第二百分表(5),兩塊百分表與橫桿(2)垂直,兩塊百分表的中心線所在的平面與基座(1)中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第一百分表(4)中心線與第二百分表(5)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在114~114.6毫米之間。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其特征是所述的在基座 (1)的中線上固定有橫桿(2),是在基座(1)的中線上有固定孔,在橫桿(2)上有螺孔,螺釘 穿過基座(1)的固定孔,將橫桿(2)固定在基座(1)弧面的內(nèi)部。
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其特征是所述的在基座 (1)的中線上固定有橫桿(2),是在基座(1)的中線上有固定螺孔,在橫桿(2)上有孔,螺釘 穿過橫桿(2)的孔,將橫桿(2)固定在基座(1)的外部。
專利摘要測量彎角度的便攜式彎角測量儀,應(yīng)用于工件表面角度的測量。包括基座、橫桿、緊固螺釘、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基座為柱體,基座是橫截面為對稱的弧面。在基座的中線上固定有一個橫桿,橫桿上固定有兩塊百分表,即第一百分表和第二百分表。兩塊百分表與橫桿垂直,兩塊百分表的中心線所在的平面與基座中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第一百分表中心線與第二百分表中心線之間的距離在114~114.6毫米之間。效果是能測得直桿工件的彎角度。移動該測量儀時對微小彎角進(jìn)行測量,當(dāng)兩個百分表都處在彎角邊并都有數(shù)值變化時,兩個百分表讀數(shù)的差值與彎角的角度值成兩倍比例關(guān)系。
文檔編號G01B5/24GK201548178SQ20092017431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9年12月4日
發(fā)明者周玉海, 李東陽, 王憲, 王金宏, 鄒連陽 申請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tuán)公司;北京石油機(jī)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