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噪音的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說明】降低噪音的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
[0001]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請要求于2013年5月23日提交的美國臨時專利申請N0.61/826,492的權益,該申請的內容就像文中充分地詳細陳述的那樣通過參引而并入。
技術領域
[0003]本發(fā)明涉及隔離器,并且具體地涉及在車輛的發(fā)動機曲軸與環(huán)狀驅動構件之間所使用的隔離器,在該車輛中,發(fā)動機可以通過環(huán)狀驅動構件而起動或輔助(例如,裝備有帶-交流發(fā)電機起動器(BAS)驅動系統(tǒng)的發(fā)動機)。
【背景技術】
[0004]隔離器通常用于使曲軸帶輪與曲軸處的扭轉振動隔離,該扭轉振動是內燃發(fā)動機一一特別是具有特定缸數(shù)的發(fā)動機如四缸或三缸發(fā)動機、以及柴油發(fā)動機一一中發(fā)生的扭矩的振動的結果,并且隔離器還在極端條件下一一例如在發(fā)動機起動期間和發(fā)動機曲軸相對于帶輪加速或減速期間一一使用。此外,隔離器可以在發(fā)動機曲軸被帶驅動的情況下以“發(fā)動機被驅動”模式操作。
【發(fā)明內容】
[0005]—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改進的隔離器,該隔離器用于隔離車輛中的曲軸與環(huán)狀驅動構件之間的扭矩振動,在該車輛中發(fā)動機能夠通過環(huán)狀驅動構件起動或輔助。該隔離器包括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該彈簧系統(tǒng)安裝在由低摩擦材料構成并且固定至帶輪的彈簧托架中。帶輪具有軸承,并且?guī)л啺惭b在轂上并因而在曲軸上居中。彈簧托架具有位于沿直徑相反的側部中的兩個行進止動件。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包括位于彈簧托架的兩個止動件之間的未預加載的兩個弓形壓縮彈簧。彈簧的端部固定在安裝在塑料導引件上的銷上。塑性導引件能夠移動并利用可樞轉驅動件的對稱臂部來壓縮弓形彈簧??蓸修D驅動件同軸地固定至曲軸。在彈簧平衡位置中,驅動件的對稱臂部在導引件與行進止動件之間保持平衡??蓸修D驅動件的臂部的截面寬度大于行進止動件的對應的寬度,從而允許驅動件在導引件不影響行進止動件并且不改變彈簧壓縮方向的情況下穿過中性位置。
[0006]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隔離器,該隔離器包括彈簧、軸轉接器和帶輪。彈簧具有第一彈簧端部和第二彈簧端部。軸轉接器能夠安裝至曲軸以繞軸線旋轉。軸轉接器具有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和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一彈簧端部接合,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與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成角度地間隔開轉接器驅動表面間距,并且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二彈簧端部接合。帶輪能夠與環(huán)狀驅動構件接合并且能夠相對于軸轉接器旋轉。帶輪具有第一帶輪驅動表面和第二帶輪驅動表面,第一帶輪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一彈簧端部接合,第二帶輪驅動表面與第一帶輪驅動表面成角度地間隔開帶輪驅動表面間距,并且第二帶輪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二彈簧端部接合。扭矩能夠通過第一彈簧端部從軸轉接器傳遞至彈簧,并且能夠通過第二彈簧端部從彈簧傳遞至帶輪。扭矩能夠通過第一彈簧端部從帶輪傳遞至彈簧,并且能夠通過第二彈簧端部從彈簧傳遞至軸轉接器。轉接器驅動表面間距和帶輪驅動表面間距中的一者大于轉接器驅動表面間距和帶輪驅動表面間距中的另一者。當由從軸轉接器向帶輪傳遞扭矩轉變至從帶輪向軸轉接器傳遞扭矩時,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在與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與第一彈簧端部斷開的不同的時間接合第二彈簧端部,并且第二帶輪驅動表面在與第一帶輪驅動表面接合第一彈簧端部的不同的時間與第二彈簧端部斷開。其中,當由從帶輪向軸轉接器傳遞扭矩轉變至從軸轉接器向帶輪傳遞扭矩時,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在與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與第二彈簧端部斷開的不同的時間接合第一彈簧端部,并且第一帶輪驅動表面在與第二帶輪驅動表面接合第二彈簧端部的不同的時間與第一彈簧端部斷開。
[0007]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隔離器,該隔離器包括彈簧、軸轉接器和帶輪。彈簧具有第一彈簧端部和第二彈簧端部。軸轉接器能夠安裝至曲軸以繞軸線旋轉,其中,軸轉接器具有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和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一彈簧端部接合,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與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成角度地間隔開,并且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二彈簧端部接合。帶輪能夠與環(huán)狀驅動構件接合并且能夠相對于軸轉接器旋轉。帶輪具有第一帶輪驅動表面和第二帶輪驅動表面,第一帶輪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一彈簧端部接合,第二帶輪驅動表面與第一帶輪驅動表面成角度地間隔開,并且第二帶輪驅動表面能夠與第二彈簧端部接合。扭矩能夠通過第一彈簧端部從軸轉接器傳遞至彈簧,并且能夠通過第二彈簧端部從彈簧傳遞至帶輪。扭矩能夠通過第一彈簧端部從帶輪傳遞至彈簧,并且能夠通過第二彈簧端部從彈簧傳遞至軸轉接器。當隔離器處于靜置狀態(tài)時,轉接器驅動表面和帶輪驅動表面構造成使得相對于彼此具有基于帶輪的慣性矩和軸轉接器的慣性矩、基于在轉接器驅動表面與帶輪驅動表面之間待傳遞的最大扭矩、并且基于轉接器驅動表面的材料和帶輪驅動表面的材料所選擇的位置,以使得當由從軸轉接器向帶輪傳遞扭矩轉變至從帶輪向軸轉接器傳遞扭矩時,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通過第一動能并在與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與第一彈簧端部斷開的時間不同的時間接合第二彈簧端部,并且第二帶輪驅動表面通過第二動能并在與第一帶輪驅動表面接合第一彈簧端部的時間不同的時間與第二彈簧端部斷開,以及使得當由從帶輪向軸轉接器傳遞扭矩轉變至從軸轉接器向帶輪傳遞扭矩時,第一轉接器驅動表面通過第三動能并在與第二轉接器驅動表面與第二彈簧端部斷開的時間不同的時間接合第一彈簧端部,并且第一帶輪驅動表面通過第四動能并在與第二帶輪驅動表面接合第二彈簧端部的時間不同的時間與第一彈簧端部斷開。第一動能、第二動能、第三動能和第四動能小于選定值。
[0008]通過參照附圖的以下描述,其他特征和優(yōu)點將變得明顯。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具有曲軸、傳動帶和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隔離器的發(fā)動機的正視圖。
[0010]圖la是具有帶兩個彈簧的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圖1中所示隔離器的立體右側視圖。
[0011]圖2是處于彈簧平衡位置的隔離器的縱向截面立體圖。
[0012]圖3是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縱向截面立體圖。
[0013]圖4是具有不包括可樞轉驅動件和左彈簧的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前視圖。
[0014]圖5是具有不包括驅動件和左彈簧的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立體右側視圖。
[0015]圖6是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細節(jié)立體右側視圖。
[0016]圖7a是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立體左側視圖,其中,可樞轉驅動件處于發(fā)動機起動時的位置。
[0017]圖7b和圖7c是圖1中所示的隔離器在扭矩傳遞的轉變期間的正視圖。
[0018]圖7d是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立體左側視圖,其中,可樞轉驅動件處于由帶驅動發(fā)動機曲軸時的位置。
[0019]圖8是隔離器的一部分的邊緣視圖,用以示出接合彈簧系統(tǒng)的彈簧的元件。
[0020]圖9是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具有彈簧托架的帶輪的立體左側視圖。
[0021]圖10是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支承環(huán)和具有彈簧托架的帶輪的立體左側視圖。
[0022]圖11是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分解圖。
[0023]圖12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立體右側視圖。
[0024]圖13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具有處于彈簧平衡位置的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縱向截面立體圖。
[0025]圖14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縱向截面立體圖。
[0026]圖15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具有不包括驅動件、蓋環(huán)和左彈簧的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前視圖。
[0027]圖16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具有不包括驅動件、蓋環(huán)和左彈簧的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立體右側視圖。
[0028]圖17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具有不包括左彈簧和蓋環(huán)的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細節(jié)立體右側視圖。
[0029]圖18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具有雙作用彈簧系統(tǒng)的隔離器的細節(jié)立體右側視圖。
[0030]圖19是作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的變體的在發(fā)動機起動時處于可樞轉驅動件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