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燃氣閥。
背景技術:
目前現(xiàn)有技術,一種燃氣閥,包括閥體、閥蓋、閥芯、閥桿、頂桿、壓力彈簧、傳動件、壓板、擋板、壓板復位彈簧和微動開關,閥體包括閥芯腔、進氣接口、電磁閥、內出氣管和外出氣管;閥芯包括上導向腔和導氣腔,上導向腔和導氣腔之間的隔板上設置有導向孔;頂桿穿過壓力彈簧、上導向腔、導向孔,下端位于導氣腔內;頂桿與傳動件配合,傳動件與電磁閥配合。存在問題是:結構復雜,成本高,裝配工效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它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裝配方便,工效高的特點。
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包括閥體、閥蓋、閥芯、閥桿、頂桿、壓力彈簧、傳動件、壓板和微動開關,閥體包括閥芯腔、進氣接口、電磁閥、內出氣管和外出氣管;閥芯包括上導向腔和導氣腔,上導向腔和導氣腔之間的隔板上設置有導向孔,上導向腔的壁上設置有徑向驅動槽;頂桿穿過壓力彈簧、上導向腔、導向孔,下端位于導氣腔內;頂桿與傳動件配合,傳動件與電磁閥配合;所述閥桿的下端設置有徑向驅動板,徑向驅動板與徑向驅動槽配合;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閥蓋包括蓋板部和與蓋板部垂直的座板部,蓋板部上有閥桿轉動孔;
所述壓板與閥桿轉動配合;
蓋板部覆蓋閥芯腔上開口并與閥體固定連接,微動開關固定在座板部上,壓板與微動開關配合;壓板和蓋板部通過導向機構連接配合;頂桿的上端與閥桿下端的沉孔配合。
所述的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閥蓋的蓋板部上設置有與蓋板部垂直的導向桿;
所述壓板上設置有導向限位孔;導向桿和導向限位孔構成所述導向機構,導向桿與導向限位孔滑動配合。
所述的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壓板上設置有安裝孔;
所述閥桿與壓板連接處設置有上卡槽和下卡槽;
還包括開口卡環(huán);
閥桿穿過壓板上的安裝孔,一開口卡環(huán)與上卡槽嵌合、另一開口卡環(huán)與下卡槽嵌合;壓板位于二個開口卡環(huán)之間的閥桿上。
所述的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壓板由金屬材料制成。
所述的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壓板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導向桿,所述蓋板部上設置有導向限位孔,導向桿和導向限位孔構成導向機構;導向桿與導向限位孔滑動配合。
所述的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壓板由金屬或塑料材料制成。
所述的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閥蓋的蓋板部設置有擋塊,擋塊包括與蓋板部垂直的止位面和導向斜面;
止位面與徑向驅動板配合止位,徑向驅動板與導向斜面滑動配合。
本發(fā)明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由于采用這樣的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省去了擋板、壓板復位彈簧,降低了成本,簡化了結構,提高了工效。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a視圖。
圖3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fā)明的立體分解圖。
圖5是本發(fā)明閥桿和閥蓋配合關系圖。
圖6是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一種改進壓板設置的燃氣閥,包括閥體1、閥蓋2、閥芯3、閥桿4、頂桿5、壓力彈簧6、傳動件7、壓板8和微動開關9,閥體1包括閥芯腔11、進氣接口、進氣腔、電磁閥、內出氣管和外出氣管,進氣接口、電磁閥和進氣腔相連通,進氣腔和閥芯腔相通,傳動件7設置在進氣腔內與頂桿5和電磁閥配合閥芯3包括上導向腔31和導氣腔32,上導向腔和導氣腔之間的隔板上設置有導向孔,上導向腔31的壁上設置有徑向驅動槽33;頂桿5穿過壓力彈簧6、上導向腔31、導向孔,下端位于導氣腔內,壓力彈簧6與上腔體31的底板配合;頂桿5與傳動件7配合,傳動件7與電磁閥配合。所述閥桿4的下端設置有徑向驅動板41,徑向驅動板41與徑向驅動槽33配合;
所述閥蓋2包括蓋板部21和與蓋板部垂直的座板部22,蓋板部21上有閥桿轉動孔23;
所述壓板8與閥桿4轉動配合;;頂桿5的上端與閥桿4下端的沉孔42配合。
蓋板部21覆蓋閥芯腔1a上開口并與閥體1固定連接,微動開關9固定在座板部22上,壓板8與微動開關9配合;壓板8和蓋板部21通過導向機構連接配合。實現(xiàn)壓板8沿閥桿4的軸線隨閥桿4上下移動。
所述閥蓋2的蓋板部21設置有擋塊25,擋塊25包括與蓋板部21垂直的止位面251和導向斜面252;
止位面251與徑向驅動板41配合止位,徑向驅動板41與導向斜面252滑動配合。采用這樣的結構,只有在閥桿4向下移動,止位面251與徑向驅動板41分離,才能轉動閥桿,防止意外轉動,燃氣閥導通;消除安全隱患。
所述閥蓋2的蓋板部21上設置有與蓋板部垂直的導向桿24;
所述壓板8上設置有導向限位孔81;導向桿24和導向限位孔81構成所述導向機構,導向桿24與導向限位孔81滑動配合。
所述壓板8上設置有安裝孔;
所述閥桿4與壓板8連接處設置有上卡槽和下卡槽;
還包括開口卡環(huán)10;
閥桿4穿過壓板8上的安裝孔,一開口卡環(huán)10與上卡槽嵌合、另一開口卡環(huán)10與下卡槽嵌合;壓板8位于二個開口卡環(huán)10之間的閥桿4上。
所述壓板8由金屬材料制成。
本發(fā)明在使用時,如圖3所示,閥桿4向下移動,壓板8隨閥桿4向下移動,壓板8作用于微動開關9,灶具燃燒器點火;閥桿4轉動時,由于導向桿24和導向限位孔81的限位作用,壓板8只沿閥桿4的軸線上下移動。
如圖6所示,所述壓板8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導向桿24,所述蓋板部21上設置有導向限位孔81,導向桿24和導向限位孔81構成導向機構;導向桿與導向限位孔滑動配合。在本實施方式中,壓板8由塑料材料制成。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先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也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