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空調制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空調系統中用于管路控制的管口結構及其貯液器。
背景技術:
公布號為103791196a的中國發(fā)明專利于2014年5月14日公開了一種貯液消音器,包括由不銹鋼材料制成的本體,所述本體上開設有供流體流入和流路流出的連接端口,在至少一個所述連接端口內,焊接固定由銅質材料制成的連接套筒,所述本體與所述連接套筒通過預設焊料進行爐焊固定連接,所述筒體部的外壁前端設置有導向面,與所述筒體部配合的所述連接端口的內壁上設置有臺階面,所述導向面與所述臺階面之間構成容納所述預設焊料的容納部。上述結構中,由于導向面與臺階面之間形成的容納部為半開放的空間,因此熔化后的焊料會經開口流向本體內部,不僅造成焊料的流失和浪費,還會導致焊料無法填充連接套筒與本體之間,降低了連接套筒與本體的焊接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管口結構及其貯液器,有效增強了銅套管與不銹鋼管之間的焊接強度,便于實現自動化作業(y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管口結構,包括不銹鋼管和銅套管,所述不銹鋼管內壁上設有第一定位臺階,所述銅套管包括大徑段和小徑段,所述大徑段和小徑段連接形成第二定位臺階,所述銅套管插裝在所述不銹鋼管內,以使所述第一定位臺階與所述第二定位臺階之間形成用于容納焊料的容納腔。
進一步的,所述不銹鋼管與銅套管過盈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銅套管的內壁上設有第三定位臺階。
進一步的,所述銅套管的外壁上設置有若干凸痕或凸點。
進一步的,所述銅套管的頭端端面不高于所述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
更進一步的,所述銅套管的頭端端面與所述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平齊。
更進一步的,所述銅套管的頭端端面低于所述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
進一步的,所述銅套管的頭部端面高于所述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預定距離h。
更進一步的,所述預定距離h不大于1.5mm。
一種貯液器,包括上述任一技術方案所述的管口結構。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的管口結構,包括不銹鋼管和銅套管,不銹鋼管內壁上設有第一定位臺階,銅套管包括大徑段和小徑段,大徑段和小徑段連接形成第二定位臺階,銅套管插裝在不銹鋼管內,以使第一定位臺階與第二定位臺階之間形成用于容納焊料的容納腔。焊料經高溫熔化后在毛細作用下流動并充滿大徑段與不銹鋼管內壁之間和小徑段與第一定位臺階之間,由于小徑段與第一定位臺階之間的間隙較小,因此可以避免焊料的大量流失,使得焊料能夠完全充滿大徑段與不銹鋼管內壁之間,同時也實現了小徑段與第一定位臺階之間的焊接,進一步增強了銅套管和不銹鋼管之間的焊接強度。
現有技術中的焊料一般為焊環(huán),安裝時,需要工人先手動將焊環(huán)安裝在臺階面上,隨后將連接套筒向內按壓以將焊環(huán)固定在導向面與臺階面之間,這種安裝方式的作業(yè)操作效率較低并且勞動強度較大,本發(fā)明中的銅套管由于設置了大徑段和小徑段,因此可以采用自動化設備先將焊環(huán)套裝在小徑段上,然后再通過自動化設備將套裝有焊環(huán)的銅管套插裝在不銹鋼管內,如此可有效降低手工作業(yè)操作的難度和勞動強度,避免焊環(huán)漏裝,降低產品漏焊的風險。
2、銅套管的頭端端面不高于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這樣,連接管與銅套管焊接時,焊料可全面覆蓋了銅套管,使銅套管不容易腐蝕。
3、銅套管的頭部端面高于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預定距離h。這樣,連接管與銅套管焊接時,保證焊料向內滲透超過預定距離h,即使外部暴露的銅套管開裂,仍然不影響銅套管和連接管之間的密封性,銅套管不容易腐蝕。
本發(fā)明的這些特點和優(yōu)點將會在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附圖中詳細的揭露。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貯液器與連接管的裝配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貯液器與連接管的裝配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3中貯液器與連接管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解釋和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全部?;趯嵤┓绞街械膶嵤├?,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至2所示,本發(fā)明中的管口結構既可用于貯液器上也可用于消音器上,以貯液器為例,貯液器是制冷系統中的基本部件,在系統中用于儲存系統中多余的制冷劑;管口結構設置在貯液器的兩端,包括不銹鋼管1和銅套管,其中不銹鋼管1采用不銹鋼管材通過旋壓方式加工形成,在不銹鋼管1的兩端通過縮口形成供流體流入和流體流出的連接端口11,在連接端口11的內壁上還設置有第一定位臺階12。
銅套管包括大徑段21和小徑段22,大徑段21與小徑段22連接形成第二定位臺階23,銅套管插裝在不銹鋼管1內后,此時小徑段22插裝在由第一定位臺階12圍成的內孔內,并與內孔過盈配合,大徑段21的一部分位于不銹鋼管1內并與不銹鋼管1內過盈配合,另一部分顯露在不銹鋼管1外,第一定位臺階12與第二定位臺階23形成用于容納焊料3的容納腔4,焊料3為焊環(huán),焊料3經高溫熔化后在毛細作用下流動并充滿大徑段21與不銹鋼管1內壁之間和小徑段22與第一定位臺階21之間,使銅套管焊接固定在不銹鋼管1內。與現有技術中焊料放置在半開放的空間相比,本發(fā)明中的管口結構由于小徑段22與第一定 位臺階12之間的間隙較小,因此可以避免焊料3的大量流失,使得焊料3能夠完全充滿大徑段21與不銹鋼管1內壁之間,同時也實現了小徑段22與第一定位臺階12之間的焊接,進一步增強了銅套管和不銹鋼管1之間的焊接強度。
此外,現有技術中的焊環(huán)在安裝時,需要工人先手動將焊環(huán)安裝在第一定位臺階上,隨后將銅套管向內按壓以將焊環(huán)固定在導向面與第一定位臺階之間,這種安裝方式的作業(yè)操作效率較低并且勞動強度較大,本發(fā)明中的銅套管由于設置了大徑段21和小徑段22,因此可以采用自動化設備先將焊環(huán)套裝在小徑段22上,然后再通過自動化設備將套裝有焊環(huán)的銅管套插裝在不銹鋼管1內,如此可有效降低手工作業(yè)操作的難度和勞動強度,避免焊環(huán)漏裝,降低產品漏焊的風險。
銅套管的外壁上設置有若干凸痕或凸點以實現與不銹鋼管1內孔脹緊連接。在銅套管內還設有第三定位臺階24,當本發(fā)明的貯液器與連接管5連接時,連接管5插裝在銅套管內,并且連接管5的內端面與第三定位臺階24相抵,以實現對連接管5的軸向定位。
銅套管的頭部端面211高于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111的預定距離h。其中優(yōu)選該預定距離h不大于1.5mm,例如1.2mm、1mm、0.8mm、0.5mm,以避免銅套管的暴露面積過大引起開裂。這樣,連接管5與銅套管焊接時,保證焊料3向內滲透超過預定距離h,即使外部暴露的銅套管開裂,仍然不影響銅套管和連接管5之間的密封性,銅套管不容易腐蝕。
實施例二、
如圖3所示,與實施例一的不同在于,銅套管的頭端端面211不高于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111。具體到本實施例,銅套管的頭端端面211與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111平齊。
實施例三、
如圖4所示,與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的不同在于,在本實施例中,銅套管的頭端端面211低于不銹鋼管的管口端面111。
在實施例二和實施例三中,連接管5與銅套管焊接時,焊料3可全面覆蓋銅套管的外表面,使銅套管不容易腐蝕。
在上述三個實施例中,銅套管的材質可為紫銅或黃銅,當銅套管為紫銅時,銅套管與不銹鋼管1采用爐中釬焊接;當銅套管為黃銅時,黃銅與不銹鋼可用高頻焊與火焰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該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本發(fā)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圖和上面具體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內容。任何不偏離本發(fā)明的功能和結構原理的修改都將包括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