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音扳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靜音扳手,包括:手柄,手柄的第一端具有柱狀內(nèi)表面,為第一表面;力矩輸出部件,設置于手柄的第一表面內(nèi),力矩輸出部件具有柱狀外表面,為第二表面;一個或多個的楔入部件,設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具有變化的間距,使得楔入部件能夠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扳手,采用楔入部件阻止手柄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的轉動,手柄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不會發(fā)出聲響,為靜音扳手。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扳手的磨損,延長扳手的使用壽命,改善用戶使用扳手的感受;提供預緊力,可以有效減少空檔間隙,使操作更順暢。
【專利說明】靜苜板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動工具,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靜音扳手。
【背景技術】
[0002]一般力矩扳手的使用中,手在旋轉方向上的運動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沿著一個方向持續(xù)轉動。這類扳手中,手柄的轉動軸與主軸同軸,使用時首先用手朝著某個希望的方向轉動手柄(例如旋緊或旋松工件),然后需要將手柄反向旋轉,以便進入下一個循環(huán)。在上述反向旋轉部分,通常在扳手中設置棘齒面機構等單向離合器,使手柄反轉時主軸不動,即相對于主軸空轉,避免將扳手與工件脫開后再重新定位到工件上。
[0003]但是采用棘齒面機構等單向離合器,手柄相對于主軸空轉時會發(fā)出聲響,不僅增加了扳手的磨損,影響扳手的使用壽命,同時也影響扳手的使用感受。
[0004]本領域技術人員致力于提供一種靜音扳手,這種扳手既能夠避免使用中將扳手與工件脫開后再重新定位到工件上,又能夠保證手柄相對于主軸空轉時不發(fā)出聲響。
【發(fā)明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單向離合器,該單向離合器包括具有變化的間距的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以及設置于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一個或多個的楔入部件,通過楔入部件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也就是第一表面帶動第二表面轉動;而在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不帶動第二表面轉動。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向離合器,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磨損,延長單向離合器的使用壽命。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扳手,包括手柄一端的柱狀內(nèi)表面,為第一表面,力矩輸出部件的柱狀外表面,為第二表面以及設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一個或多個的楔入部件;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具有變化的間距,使得楔入部件能夠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也就是手柄帶動力矩輸出部件轉動;而在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不帶動第二表面轉動,也就是手柄不帶動力矩輸出部件轉動,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空轉。
[000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手,手柄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這樣的扳手即為靜音扳手。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扳手的磨損,延長扳手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扳手是靜音的,改善用戶使用扳手的感受。
[0009]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向離合器,包括:
[0010]第一表面;
[0011]第二表面;
[0012]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為柱狀曲面,第二表面位于第一表面的內(nèi)部;
[0013]一個或多個的楔入部件,設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以及
[0014]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間距,使得楔入部件能夠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向離合器,通過楔入部件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也就是第一表面帶動第二表面轉動;而在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不帶動第二表面轉動。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向離合器,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磨損,延長單向離合器的使用壽命。
[0017]進一步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軸設置。
[0018]進一步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至少一個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19]進一步地,第一表面為圓柱曲面,第二表面具有沿第二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20]進一步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弧形。
[0021]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0022]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折線或弧形沿第二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0023]進一步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為六邊形。
[0024]進一步地,第二表面為圓柱曲面,第一表面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25]進一步地,第一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弧形。
[0026]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0027]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折線或弧形沿第一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0028]進一步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均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29]進一步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或球形結構。
[0030]進一步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時,楔入部件的軸向與第一表面的軸向平行。
[0031]進一步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大于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樾∮谛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谝蛔柚刮?;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小于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榇笥谛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诙柚刮弧?br>
[0032]進一步地,楔入部件通過施加于第二表面的預緊力處于第一阻止位,預先設定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楔入部件通過預緊力處于第二阻止位,預先設定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0033]進一步地,單向離合器還包括換向裝置,用于將楔入部件在第一阻止位與第二阻止位之間移動。
[0034]進一步地,單向離合器還包括保持架,楔入部件安裝于安裝保持架上。
[0035]進一步地,保持架為籠狀結構。
[0036]進一步地,所述換向裝置為旋鈕或撥鈕,所述旋鈕或撥鈕與所述保持架固定連接。
[003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扳手,包括:
[0038]手柄,用于輸入力矩,手柄的第一端具有柱狀內(nèi)表面,柱狀內(nèi)表面為第一表面;
[0039]力矩輸出部件,設置于手柄的第一表面內(nèi),力矩輸出部件具有柱狀外表面,柱狀外表面為第二表面;
[0040]一個或多個的楔入部件,設置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以及
[0041]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間距,使得楔入部件能夠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004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手,采用楔入部件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也就是手柄帶動力矩輸出部件轉動;而在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不帶動第二表面轉動,也就是手柄不帶動力矩輸出部件轉動,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空轉。
[004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手,手柄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這樣的扳手即為靜音扳手。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扳手的磨損,延長扳手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扳手是靜音的,改善用戶使用扳手的感受。
[0044]進一步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同軸設置。
[0045]進一步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至少一個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46]進一步地,第一表面為圓柱曲面,第二表面具有沿第二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47]進一步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弧形。
[0048]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0049]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折線或弧形輪廓沿第二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0050]進一步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為六邊形。
[0051]進一步地,第二表面為圓柱曲面,第一表面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52]進一步地,第一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具有折線或弧形。
[0053]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0054]進一步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折線或弧形沿第一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0055]進一步地,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均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056]進一步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或球形結構。
[0057]進一步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時,楔入部件的軸向與第一表面的軸向平行。
[0058]進一步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大于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樾∮谛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谝蛔柚刮唬坏谝槐砻婧偷诙砻嬷g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小于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榇笥谛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诙柚刮弧?br>
[0059]進一步地,楔入部件通過施加于第二表面的預緊力處于第一阻止位,預先設定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楔入部件通過預緊力處于第二阻止位,預先設定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0060]進一步地,扳手還包括換向裝置,用于將楔入部件在第一阻止位與第二阻止位之間移動。
[0061]進一步地,扳手還包括保持架,楔入部件安裝于安裝保持架上。
[0062]進一步地,所述保持架為籠狀結構。
[0063]進一步地,換向裝置包括旋鈕與換向軸,旋鈕設置于換向軸的一端,旋鈕與保持架固定連接,換向軸與力矩輸出部件同軸。
[0064]進一步地,換向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旋鈕朝向力矩輸出部件的一側的相對設置的凹槽內(nèi)的兩個彈珠。采用這樣的結構,作用于彈珠的力具有較大的力矩,因而能夠提供更大的預緊力,有效減少空檔間隙,使操作更順暢。
[0065]進一步地,扳手還包括脫套裝置。
[0066]進一步地,脫套裝置包括所述換向軸與彈簧,所述彈簧設置于所述換向軸與所述旋鈕之間。采用這樣的結構,換向軸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的方向移動時,旋鈕受到朝向力矩輸出部件的彈力,并不會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的方向移動,因而設置于旋鈕的凹部的彈珠也就不會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的方向移動,因而不會造成彈珠脫出凹槽,導致非預期的換向;因此本實施例中的扳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可靠地保證預先設定的方向。
[0067]進一步地,換向裝置包括撥鈕,撥鈕與保持架固定連接。
[006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手柄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這樣的扳手即為靜音扳手。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扳手的磨損,延長扳手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扳手是靜音的,改善用戶使用扳手的感受;提供預緊力,可以有效減少空檔間隙,使操作更順暢。
[0069]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chǎn)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便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7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的包括單向離合器的扳手的正視圖;
[0071]圖2是圖1所示的扳手的正視局部剖視圖;
[0072]圖3是圖2所示的扳手的爆炸圖;
[0073]圖4是圖2所示的扳手的單向離合器的楔入部件處于第一阻止位的俯視局部剖視圖;
[0074]圖5是圖2所示的扳手的單向離合器的楔入部件與保持架的透視圖;
[0075]圖6是圖2所示的扳手的單向離合器的楔入部件處于第二阻止位的俯視局部剖視圖;
[0076]圖7是圖2所示的扳手的脫套裝置的透視圖;
[0077]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的扳手的單向離合器的楔入部件處于第一阻止位的俯視局部剖視圖;
[0078]圖9是圖8所示的扳手的單向離合器的楔入部件處于第二阻止位的俯視局部剖視圖;
[0079]圖10是圖8所示的扳手的側視局部剖視圖;
[0080]圖11是圖8所示的扳手的換向軸與旋鈕的連接關系圖;
[0081]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的扳手的爆炸圖;
[0082]圖13是圖12所示的扳手的手柄的局部剖視圖;
[0083]圖14是圖12所示的扳手的手柄的局部透視圖;
[0084]圖15是圖12所示的扳手的力矩輸出部件的透視圖;
[0085]圖16是圖12所示的扳手的撥鈕的連接關系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8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的包括單向離合器的扳手的正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扳手的正視局部剖視圖,圖3是圖2所示的扳手的爆炸圖;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包括單向離合器的扳手包括:手柄11與力矩輸出部件12。
[0087]如圖3所不,手柄11的柱狀內(nèi)表面為第一表面111 ;力矩輸出部件12的柱狀外表面為第二表面121 ;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同軸設置。
[0088]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21之間設置六個楔入部件141,如圖4所示,楔入部件141為圓柱形結構,楔入部件141安裝于籠狀結構的保持架142中,籠狀結構的保持架142能夠保證楔入部件141的軸向與第一表面111的軸向平行,便于楔入部件141在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21之間轉動。
[0089]保持架142為封閉的,在扳手的制作過程中先將楔入部件141卡入保持架142中,再將形成的帶楔入部件141的保持架142整體組裝;使得扳手裝配簡單化。
[0090]楔入部件141也可以為球形結構。
[0091]本實施例中的單向離合器,包括
[0092]第一表面111 ;
[0093]第二表面 121 ;
[0094]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21為柱狀曲面,第二表面121位于第一表面111的內(nèi)部;
[0095]多個楔入部件141,設置于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之間;以及
[0096]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21之間具有沿第一表面111徑向變化的間距,使得楔入部件141能夠阻止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0097]楔入部件141也可以為一個。
[0098]本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11為圓柱曲面,第二表面121的橫截面的輪廓為六邊形。第二表面121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而且沿第二表面121的徑向均勻分布。
[0099]本實用新型第一表面111與第二表面121并不限于上述形狀的曲面,只要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之間具有變化的間距,使得楔入部件能夠阻止第一表面相對于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0100]可以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0101](I)第一表面為圓柱曲面,即不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而第二表面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例如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者弧形,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0102](2)第一表面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例如第一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者弧形,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第二表面為圓柱曲面,即不具有沿第二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103](3)第一表面具有沿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第二表面具有沿第二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0104]以上幾種情況,都能夠使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具有變化的間距,使得楔入部件141能夠阻止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0105]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可以沿徑向均勻分布,也可以不均勻分布。
[0106]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大于楔入部件141的直徑變?yōu)樾∮谛ㄈ氩考?41的直徑的位置形成第一阻止位。楔入部件141通過施加于第二表面121的預緊力處于第一阻止位,如圖4所示。
[0107]當?shù)谝槐砻?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表面111接觸楔入部件141,會帶動楔入部件14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由于楔入部件141處于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形成的楔形位置,即第一阻止位,楔入部件141無法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使得楔入部件141阻止了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也就是第一表面111帶動第二表面12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
[0108]當?shù)谝槐砻?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表面111接觸楔入部件141,會帶動楔入部件14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使得楔入部件141離開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形成的楔形位置,即第一阻止位,楔入部件141不能阻止了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也就是第一表面111不帶動第二表面12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
[0109]預先設定方向為順時針方向。
[0110]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小于楔入部件141的直徑變?yōu)榇笥谛ㄈ氩考?41的直徑的位置形成第二阻止位。楔入部件141通過施加于第二表面121的預緊力處于第二阻止位,如圖6所示。
[0111]當?shù)谝槐砻?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表面111接觸楔入部件141,會帶動楔入部件14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使得楔入部件141離開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形成的楔形位置,即第二阻止位,楔入部件141不能阻止了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也就是第一表面111不帶動第二表面121沿順時針方向轉動。
[0112]當?shù)谝槐砻?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第一表面111接觸楔入部件141,會帶動楔入部件14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由于楔入部件141處于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21形成的楔形位置,即第一阻止位,楔入部件141無法沿逆時針方向轉動,使得楔入部件141阻止了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也就是第一表面111帶動第二表面121沿逆時針方向轉動。
[0113]預先設定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0114]本實施例中的單向離合器,采用楔入部件141阻止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141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磨損,延長單向離合器的使用壽命。
[0115]本實施例中的扳手,采用楔入部件141阻止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也就是手柄11帶動力矩輸出部件12轉動;而在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楔入部件141脫離阻止位,第一表面111相對于第二表面121沿預先設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轉動,不帶動第二表面121轉動,也就是手柄11不帶動力矩輸出部件12轉動,手柄11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12空轉。
[0116]本實施例中的扳手,手柄11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12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141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這樣的扳手即為靜音扳手。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扳手的磨損,延長扳手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扳手是靜音的,改善用戶使用扳手的感受。
[0117]本實施例中的扳手還包括換向裝置,用于將楔入部件141在第一阻止位與第二阻止位之間移動。
[0118]換向裝置包括旋鈕131與換向軸132,旋鈕131安裝于換向軸132的一端,如圖3所示,旋鈕131朝向保持架142的一側設置突起,保持架142朝向旋鈕131的一側設置與旋鈕131的突起相配合的凹部,使得旋鈕131可以帶動保持架142轉動。
[0119]力矩輸出部件12套設于換向軸132之外,換向軸132的一端設置一通孔,通孔內(nèi)設置一彈簧,在通孔的兩個開口處各設置一個彈珠,力矩輸出部件12的內(nèi)側設置兩組相對的凹槽。
[0120]轉動旋鈕131,使得設置于通孔開口處彈珠處于圖4所示的一組相對的凹槽中,通過保持架142對楔入部件141施加了預緊力,使楔入部件141處于第一阻止位,預先設定方向為順時針方向,即順時針旋轉手柄11,手柄11帶動力矩輸出部件12轉動;逆時針旋轉手柄11,手柄11不帶動力矩輸出部件12轉動,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12空轉。
[0121]轉動旋鈕131,使得設置于通孔開口處彈珠處于圖6所示的一組相對的凹槽中,通過保持架142對楔入部件141施加了預緊力,使楔入部件141處于第二阻止位,預先設定方向為逆時針方向,即逆時針旋轉手柄11,手柄11帶動力矩輸出部件12轉動;順時針旋轉手柄11,手柄11不帶動力矩輸出部件12轉動,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12空轉。
[0122]本實施例中的扳手還包括脫套裝置,如圖7所示,脫套裝置包括設置于力矩輸出部件12上的彈珠、旋鈕131、換向軸132以及套設于換向軸132的彈簧133,換向軸132上與彈珠對應的位置設置第一槽1321和第二槽1322。
[0123]當按下?lián)Q向軸132,彈珠能夠進入第一槽1321或第二槽1322中完成脫套;當松開換向軸132,套設于換向軸132的彈簧133提供的彈力將換向軸132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使得彈珠重新彈出。
[0124]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的扳手的單向離合器的楔入部件處于第一阻止位的俯視局部剖視圖;圖9是圖8所示的扳手的單向離合器的楔入部件處于第二阻止位的俯視局部剖視圖。
[0125]如圖8、圖9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扳手包括手柄21與力矩輸出部件22,手柄21的內(nèi)表面為第一表面211,力矩輸出部件22的外表面為第二表面221,六個楔入部件安裝于籠狀保持架,并設置于第一表面211與第二表面221之間。
[0126]本實施例與圖1-7所示的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不再采用設置于換向軸的通孔的一個彈簧與兩個彈珠,而是采用分別設置于旋鈕231朝向力矩輸出部件的一側的兩個相對的凹部的兩個彈簧與兩個彈珠。采用這樣的結構,作用于彈珠的力具有較大的力矩,因而能夠提供更大的預緊力,有效減少空檔間隙,使操作更順暢。
[0127]圖1-7所示的實施例中的扳手,當按下?lián)Q向軸132,壓縮彈簧133,進行脫套操作;當松開換向軸132,由于彈簧133的彈力作用,使得換向軸132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12的方向移動,恢復到脫套操作前的位置。換向軸132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12的方向移動,帶動設置于換向軸132上的通孔的彈珠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12的方向移動,有可能造成彈珠沿與換向軸132的軸向平行的方向脫出設置于力矩輸出部件12的內(nèi)側的凹槽,導致非預期的換向。
[0128]如圖10、圖1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扳手,兩個彈珠設置于旋鈕231的兩個相對的凹部中,彈簧233設置于旋鈕231與換向軸232之間,當按下?lián)Q向軸232,壓縮彈簧233,進行脫套操作;當松開換向軸232,由于彈簧233的彈力作用,使得換向軸232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22的方向移動,恢復到脫套操作前的位置。換向軸232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22的方向移動時,旋鈕231受到朝向力矩輸出部件22的彈力,并不會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22的方向移動,因而設置于旋鈕231的凹部的彈珠也就不會向背離力矩輸出部件22的方向移動,因而不會造成彈珠脫出凹槽,導致非預期的換向;因此本實施例中的扳手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可靠地保證預先設定的方向。
[0129]圖12-16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個實施例中的扳手,包括手柄31與力矩輸出部件32,手柄31的內(nèi)表面為第一表面311,力矩輸出部件32的外表面為第二表面321,楔入部件安裝于籠狀保持架,并設置于第一表面311與第二表面321之間。
[0130]如圖14所示,第一表面311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多個折線。
[0131]第一表面311的橫截面的輪廓也可以包括多個弧形。
[0132]如圖15所示,第二表面321為圓柱曲面。
[0133]第一表面311與第二表面321之間形成沿所述第一表面311徑向變化的間距,使得設置與第一表面311與第二表面321之間的楔入部件能夠阻止第一表面311相對于第二表面321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0134]也可以采用第一表面311為圓柱曲面,第二表面321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多個折線。
[0135]如圖1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扳手采用撥鈕3312實現(xiàn)換向,撥鈕3312嵌入頂蓋3311的凹部,撥鈕3312的突起部33121嵌入保持架342的槽3421,使得撥動撥鈕3312能夠轉動保持架342,從而使楔入部件在第一阻止位與第二阻止位之間移動。
[0136]撥鈕3312與螺桿3314同軸連接,撥動撥鈕3312時,撥鈕3312圍繞螺桿3314轉動。撥鈕3312與螺桿3314安裝于手柄31的通孔312中,如圖13所示。
[0137]如圖13所示,中空的球頭柱塞3313設置與撥鈕3312上與突起部33121相對的位置的孔中,球頭柱塞3313的中空部分設置彈簧,球頭柱塞3313頂?shù)绞直?1上的凹部313。撥動撥鈕3312,球頭柱塞3313會向保持架342提供不同方向的預緊力,可以有效減少空檔間隙,使操作更順暢。
[013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手柄相對于力矩輸出部件空轉時,只是楔入部件脫離阻止位,并不會發(fā)出聲響,這樣的扳手即為靜音扳手。采用這樣的結構,不僅可以減少扳手的磨損,延長扳手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扳手是靜音的,改善用戶使用扳手的感受;提供預緊力,可以有效減少空檔間隙,使操作更順暢。
[0139]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chuàng)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做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離合器包括: 第一表面; 第二表面; 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為柱狀曲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內(nèi)部; 一個或多個的楔入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以及 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間距,使得所述楔入部件能夠阻止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于所述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同軸設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至少一個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為圓柱曲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沿所述第二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弧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所述折線或弧形沿所述第二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為六邊形。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為圓柱曲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弧形。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所述折線或弧形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均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或球形結構。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時,所述楔入部件的軸向與所述第一表面的軸向平行。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大于所述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樾∮谒鲂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谝蛔柚刮唬凰龅谝槐砻婧退龅诙砻嬷g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小于所述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榇笥谒鲂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诙柚刮弧?br>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部件通過施加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預緊力處于所述第一阻止位,所述預先設定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所述楔入部件通過所述預緊力處于所述第二阻止位,所述預先設定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離合器還包括換向裝置,用于將所述楔入部件在所述第一阻止位與所述第二阻止位之間移動。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向離合器還包括保持架,所述楔入部件安裝于安裝保持架上。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為籠狀結構。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單向離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裝置為旋鈕或撥鈕,所述旋鈕或撥鈕與所述保持架固定連接。
22.—種扳手,包括: 手柄,用于輸入力矩,所述手柄的第一端具有柱狀內(nèi)表面,所述柱狀內(nèi)表面為第一表面; 力矩輸出部件,設置于所述手柄的所述第一表面內(nèi),所述力矩輸出部件具有柱狀外表面,所述柱狀外表面為第二表面; 一個或多個的楔入部件,設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以及 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間距,使得所述楔入部件能夠阻止所述第一表面相對于所述第二表面沿預先設定方向的轉動。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同軸設置。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至少一個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為圓柱曲面,所述第二表面具有沿所述第二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26.如權利要求2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弧形。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所述折線或弧形沿所述第二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29.如權利要求2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為六邊形。
30.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為圓柱曲面,所述第一表面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31.如權利要求30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橫截面的輪廓包括折線或弧形。
32.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一個或多個。
33.如權利要求3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線或弧形為多個時,所述折線或弧形輪廓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均勻分布。
3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均具有沿所述第一表面徑向變化的半徑。
35.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或球形結構。
36.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部件為圓柱狀結構時,所述楔入部件的軸向與所述第一表面的軸向平行。
37.如權利要求35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大于所述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樾∮谒鲂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谝蛔柚刮?;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之間的間距,沿順時針方向從小于所述楔入部件的直徑變?yōu)榇笥谒鲂ㄈ氩考闹睆降奈恢眯纬傻诙柚刮弧?br>
38.如權利要求37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入部件通過施加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預緊力處于所述第一阻止位,所述預先設定方向為順時針方向;所述楔入部件通過所述預緊力處于所述第二阻止位,所述預先設定方向為逆時針方向。
39.如權利要求3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還包括換向裝置,用于將所述楔入部件在所述第一阻止位與所述第二阻止位之間移動。
40.如權利要求39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還包括保持架,所述楔入部件安裝于安裝保持架上。
41.如權利要求40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為籠狀結構。
42.如權利要求40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裝置包括旋鈕與換向軸,所述旋鈕設置于所述換向軸的一端,所述旋鈕與所述保持架固定連接,所述換向軸與所述力矩輸出部件同軸。
43.如權利要求4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裝置還包括設置于所述旋鈕朝向力矩輸出部件的一側的相對設置的凹槽內(nèi)的兩個彈珠。
44.如權利要求43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還包括脫套裝置。
45.如權利要求4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脫套裝置包括所述換向軸與彈簧,所述彈簧設置于所述換向軸與所述旋鈕之間。
46.如權利要求40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裝置包括撥鈕,所述撥鈕與所述保持架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F16D41/06GK204140696SQ201420382334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fā)明者】王暋 申請人: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