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用于排出和供給流體的調平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689873閱讀:117來源:國知局
用于排出和供給流體的調平閥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用于排出和供給流體的調平閥。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將空氣從多個應用元件(205a,b)排出和將空氣供給到所述多個應用元件的調平閥(101),包括閥盤裝置(103),閥盤裝置用于在加壓空氣源(207)、排出口(3)和應用元件之間引導空氣,所述閥盤裝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閥盤(107,109),所述第一和第二閥盤能相對于彼此旋轉使得閥能在多個切換位置(105a-e)之間切換,并且其中在一些切換位置,所述加壓空氣源(207)或所述排出口(3)與應用元件流體連通。特別是提出所述閥盤(107,109)在到所述應用元件(205a,b)或離開所述應用元件的相應流動路徑中提供流動橫截面的階梯增加,其中所述階梯增加取決于在閥盤(107,109)之間的旋轉角度。
【專利說明】用于排出和供給流體的調平閥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將空氣從多個應用元件、尤其是氣動懸架波紋管排出和將空氣供給到所述多個應用元件的調平閥,所述調平閥包括:閥盤裝置,所述閥盤裝置用于在加壓空氣源、排出口和所述應用元件之間引導空氣,所述閥盤裝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閥盤,所述第一和第二閥盤基本上彼此同心、沿相應的接觸表面相互接觸,并且能相對于彼此旋轉使得閥盤裝置能在多個切換位置之間切換,其中切換位置中的至少一個是中立位置,在中立位置,在應用元件與加壓空氣源和排出口兩者之間的流體連通被阻止,并且其中在其它切換位置,加壓空氣源或排出口與應用元件流體連通。

【背景技術】
[0002]上述類型的調平閥例如從W02010/089089已知。
[0003]已知類型的調平閥一般用于調節(jié)車輛如卡車或其它用途車輛相對于地面水平的豎直間隙。取決于車輛的載荷情況或取決于作用在車輛的應用元件如氣動懸架波紋管的動態(tài)力,在特定情況下需要增加或降低應用元件的懸架的水平。這通過將調平閥特別是閥盤裝置從其中立位置切換到“排出”切換位置或“空氣供給”切換位置來實現(xiàn)。取決于切換位置,空氣將從應用元件被排出到大氣中,或將從壓縮空氣源被供給到應用元件。
[0004]由上述公開已知的調平閥致力于通過使不能旋轉的閥盤能在閥殼體內部軸向移動來降低在閥內部使用的密封元件的數目的可能方法,其中兩個閥盤通過分布在連接到加壓空氣源的管線或連接到應用元件的管線的壓力被壓至彼此。
[0005]而本發(fā)明相反地致力于不同的方面:在實踐中,經常需要非??焖俚卣{節(jié)應用元件的水平。作為其結果,空氣必須以高流動速度從應用元件朝向大氣移動或從加壓空氣源通過調平閥移動進入應用元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在閥內部的流動路徑需要被相應地設定尺寸。然而,對于流動路徑的尺寸存在限制,這是由于整體調平閥必須不超過預定的總尺寸以便于車輛實際可用。在各種已知的閥系統(tǒng)中,已經發(fā)現(xiàn),在閥流動路徑內部的非常小的流動橫截面導致在切換閥和空氣被推壓通過閥時的不充分和慢反應。
[0006]對于氣動閥通常發(fā)現(xiàn)的再一個問題是當在高壓力下通過閥切換和推動大量空氣時發(fā)出的噪聲。


【發(fā)明內容】

[0007]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調平閥,所述調平閥具有改進的功能性,同時解決盡可能多的上述缺點。特別是,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調平閥,所述調平閥在切換時具有改進的反應性。此外,本發(fā)明的具體目的是提供一種調平閥,所述調平閥提供改進的功能性,同時發(fā)出盡可能少的噪聲。
[0008]根據一個方面本發(fā)明的目的利用根據權利要求1的調平閥實現(xiàn)。在如本文開頭所描述的調平閥中,所述閥盤在被切換離開所述中立位置時適合于在所述加壓空氣源或所述排出口與所述應用元件之間的相應流動路徑中提供流動橫截面的階梯增加,其中,所述階梯增加取決于在所述閥盤之間的旋轉角度。
[0009]優(yōu)選地,在流動橫截面中的增加聯(lián)系到增加在閥盤之間的旋轉角度,使得旋轉角度增加還引起在于加壓流體源和應用元件之間或在所述排出口與所述應用元件之間的相應流動路徑中的流動橫截面增加,這取決于閥盤裝置的切換位置。
[0010]階梯增加優(yōu)選通過以下方式實現(xiàn):在遠離中立位置的非常低的旋轉角度提供流動橫截面的突然和急劇增加,然后是在較高的旋轉角度比較淺的增加。這兩個設計特征的組合具有以下效果:在非常低的旋轉角度的急劇增加提供閥的良好的反應性,這是因為剛從中立位置切換到流動位置中的一個時,大量加壓流體被允許通過流動橫截面使得利用元件的水平能夠被快速調節(jié)。最初幾度的旋轉后的比較淺的增加達到限制噪聲的附加效果。
[0011]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流動橫截面的階梯增加包括:對應于第一增加比率的第一區(qū)段A以及對應于第二增加比率的第二區(qū)段B,所述第二增加比率與所述第一比率不同,優(yōu)選低于所述第一增加比率。
[0012]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流動橫截面的階梯增加包括對應于第三增加比率的第三區(qū)段C,所述第三增加比率不同于所述第二增加比率,優(yōu)選高于所述第二增加比率。
[0013]就本發(fā)明而言,如果閥盤裝置的中立位置僅包括調平閥的小的角度范圍是優(yōu)選的。優(yōu)選的是,中立位置關于零線延伸±1° -3°,優(yōu)選關于零線延伸約±1.5°。在這個對于中立位置的所謂的死區(qū)以外,如果第一區(qū)段A (其特征是流動橫截面的急劇增加)被分配±4° -10°的關于零線的角度范圍是優(yōu)選的。
[0014]在另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從第二區(qū)段B朝向第三區(qū)段C提供流動橫截面的逐步增力口,以及在區(qū)段C中提供朝向流動橫截面全打開(區(qū)段D)的流動橫截面的顯著線性增加。如果全通道打開在相對于零線的約±20°或更大角度處實現(xiàn)是進一步優(yōu)選的。
[0015]上述角度范圍利用“土 ”論述是為了表明在自零線的一個方向中,將存在用于從應用元件排出空氣的一個或多個切換位置,而在自零線的相應的另一個方向中,將存在用于將空氣供給到應用元件的一個或多個切換位置。
[0016]根據進一步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流動路徑中的至少一個包括節(jié)流裝置,所述節(jié)流裝置被整合在所述閥盤裝置中,或者作為選擇被整合到所述調平閥的殼體中。特征是在所述閥盤裝置內部的整體節(jié)流裝置的實施例也是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根據本發(fā)明的此第二個方面,提供用于將空氣從一個或多個應用元件尤其是多個氣動懸架波紋管排出和將空氣供給到所述一個或多個應用元件的調平閥,包括閥盤裝置,所述閥盤裝置用于在加壓空氣源、排出口和所述應用元件之間引導空氣,所述閥盤裝置包括第一和第二閥盤,所述第一和第二閥盤沿相應的接觸表面相互接觸,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閥盤能相對于彼此旋轉使得閥能在多個切換位置之間切換,其中每個切換位置對應于不同的流動路徑,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動路徑中的至少一個包括節(jié)流裝置,所述節(jié)流裝置被整合在所述閥盤裝置中。
[0017]根據本發(fā)明的本實施例和方面的節(jié)流裝置的具體優(yōu)點是在調平閥外部不需要額外的部件用于提供節(jié)流功能,這增加了閥的通用性并降低了在車輛中實施節(jié)流調平的成本。
[0018]整合的節(jié)流裝置提供在多個利用根據本發(fā)明的調平閥控制的應用元件之間進行壓力均衡的機會。節(jié)流裝置因此同時使空氣能在應用元件之間流動,還由于小節(jié)流裝置直徑限制最大流量。這提供了緩慢發(fā)生的壓力平衡,使得當就應用元件如氣動懸架波紋管而言時車輛動態(tài)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在駕駛情況是一個應用元件與分別的其它應用元件相比承受更長時間的高載荷壓力時,諸如在卡車以高速通過長彎路的情況中,壓力均衡應有益地最小。
[0019]關于本發(fā)明的此優(yōu)選實施例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和其實施例的進一步的優(yōu)點和優(yōu)選實施例將在下文中介紹。
[0020]在進一步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閥盤包括:用于連接到所述加壓空氣源的第一空氣路徑、用于連接到第一應用元件的第二空氣路徑、用于連接到第二應用元件的第三空氣路徑以及用于連接到空氣排出口的第四空氣路徑。
[0021]優(yōu)選地,所述節(jié)流裝置被形成為連接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的空氣流動通道。所述節(jié)流裝置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閥盤的面對所述第二閥盤的接觸表面中的凹進。作為選擇,所述節(jié)流裝置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的接觸表面中的凹進。作為進一步優(yōu)選的選擇,所述節(jié)流裝置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閥盤的同與第二閥盤的接觸表面相反、即背離的表面中的凹進。通過以這種方式提供節(jié)流裝置,在第一閥盤中能夠隨著形成空氣路徑形成節(jié)流裝置元件。這可以取決于所采用的閥材料通過常規(guī)的制造技術來實現(xiàn)。在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一和第二閥盤由陶瓷材料制成。
[0022]在又一替代方案中,節(jié)流裝置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調平閥的殼體內部的流動路徑例如孔。
[0023]在進一步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空氣路徑和所述第四空氣路徑包括弓形尤其是圓形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分別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閥盤的面對所述第二閥盤的接觸表面中的凹進。如果第一和第二弓形流動部分兩者被定位在關于所述閥盤的旋轉中心的相同的半徑上是特別優(yōu)選的。在本文中看到的優(yōu)點是,對于兩種空氣流動模式(排出模式和供給模式),閥盤相對于彼此相同的旋轉角度即在桿件被用于使閥盤旋轉的情況中相同的杠桿運動將導致完全相同的流動通道開度,即對于兩種空氣流動模式的流動阻力。增加的操作對稱性使得可以設計更緊湊的調平閥尤其是閥盤,這是因為兩個通道可以被制成得同樣地小/大。如果流動部分不被定位在相同的半徑上而是在不同的半徑上,則兩個流動部分之一的流動橫截面將必然被不對稱地放大,這則會導致閥盤的更大的外徑。
[0024]根據進一步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第二閥盤包括歧管。所述歧管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的接觸表面中的凹進。如果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所述歧管與優(yōu)選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氣路徑不流體連通或者與優(yōu)選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氣路徑中的至少一個流體連通,則是進一步優(yōu)選的。以上面描述的方式形成歧管的優(yōu)點與關于在所述第一閥盤中的流動部分和空氣路徑的優(yōu)點是相同的。因此,參考上文中的評述。
[0025]優(yōu)選地,在第一切換位置,所述歧管將所述第一空氣路徑連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在第二切換位置,所述歧管將所述第四空氣路徑連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并且在第三切換位置,所述歧管處于所述中立位置,不將第一或第四空氣路徑連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
[0026]在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歧管包括第一和第二弓形尤其是圓形的歧管流動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分別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的接觸表面中的凹進,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被布置用于與優(yōu)選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上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連通。
[0027]優(yōu)選地,第一和第二弓形尤其是圓形的歧管流動部分還被布置在相同的半徑上,以提供對稱的流動特性而無關于所選擇的流動模式(排出或供給)。
[0028]如果所述歧管包括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個則是進一步優(yōu)選的:
[0029]-外部入口/出口流動部分,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與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流體連通,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的接觸表面中的凹進,并且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被布置用于與所述第一空氣路徑連通或與所述四空氣路徑連通;和
[0030]-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出口流動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被定位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的每個端部,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的接觸表面中的凹進,并且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被布置用于與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連通。
[0031]在調平閥的進一步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的橫截面形狀與設置在所述第一和第四空氣路徑的所述流動部分的兩個端部上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的對應橫截面形狀全等。另外,如果作為選擇或另外,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的橫截面形狀分別與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的對應橫截面形狀全等,則是優(yōu)選的。就本發(fā)明而言,術語“全等”被解釋為指相應的流動部分在徑向方向上的寬度在兩個相應的流動部分中是相同的。外部和內部流動部分的邊緣和所述第一和第四空氣路徑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的對應邊緣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被成形和定向成使得當閥盤相對于彼此旋轉時,立即使相應的流動部分在其整個寬度上進入流體連通,從而導致流動橫截面的初始急劇增加。
[0032]根據調平閥的進一步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的端部部分中的至少一個、優(yōu)選地每個包括階梯、圓化邊緣或倒角。所述元件優(yōu)選地被定向成在切換閥時提供流動橫截面的延遲增加作為從第一區(qū)段A至第二區(qū)段B的過渡。通過在倒角的長度上部分地降低相應的流動部分的深度,初始急劇增加被“減慢”,從而導致較淺的第二區(qū)段增加。
[0033]優(yōu)選地,在第四切換位置,所述歧管將所述第一空氣路徑連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其中在所述歧管的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和(所述第一空氣路徑的)所述第一流動部分之間建立的流動橫截面比在所述第一切換位置的小,并且在第五切換位置,所述歧管將所述第四空氣路徑連接到所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其中在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和(所述第四空氣路徑的)所述第二流動部分之間建立的流動橫截面比在所述第二切換位置的小。當從中立位置在排出或供給方向上切換時,現(xiàn)在存在更多的切換位置?’節(jié)流位置和不節(jié)流位置。所有這些可以在不提供外部部件的情況下實現(xiàn)。
[0034]在調平閥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閥盤和第二閥盤相對彼此同心布置。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閥盤被可旋轉地安裝在閥殼體中且能在所述多個切換位置之間旋轉,其中所述第一閥被固定地安裝在所述殼體中,或反之亦然。如果兩個閥盤中只有一個是能旋轉的,則調平閥的整體結構能夠被簡化并且能被更加可靠的制造。
[0035]在根據調平閥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所述歧管被形成并布置在所述第二閥盤中,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氣路徑被形成并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中,使得當使所述第二閥盤相對于所述閥盤旋轉180°時,所述閥提供了相同數量的切換位置。優(yōu)選地,這通過分別布置繞所述第一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布置的第一和第四以及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來實現(xiàn)。特別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和第四以及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被布置為圍繞所述第一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點對稱,其中所述旋轉中心軸線垂直于所述第一閥盤的接觸表面。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弓形歧管流動部分圍繞所述第二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被對稱地布置。仍然進一步優(yōu)選地,交聯(lián)流部分關于所述第二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徑向布置。
[0036]根據調平閥的另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閥盤中的至少一個、優(yōu)選每個包括當閥組裝時與相應的另一個閥盤的接觸表面抵接的一個或多個支撐脊,其中所述支撐脊優(yōu)選被定位在相應的閥盤接觸表面的徑向外圍區(qū)域。只要兩個閥盤以更穩(wěn)定的方式彼此支撐,所述一個或多個支撐脊具有有益效果。由于在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和支撐脊之間的最大(徑向)距離,相對于所述閥殼體,任何法向力或水平力能夠更好地由閥盤吸收。因此,較大的力能夠被施加在閥盤上,導致在閥盤之間的改進的密封。
[0037]在進一步的方面,本發(fā)明涉及用于在車輛中使用的空氣懸架系統(tǒng)。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空氣懸架系統(tǒng)實現(xiàn),所述空氣懸架系統(tǒng)包括多個應用元件尤其是懸架波紋管、用于將空氣從所述應用元件排出和將空氣供給到所述應用元件的調平閥以及連接到所述調平閥的第一空氣路徑的加壓空氣源,其中所述調平閥是根據前述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任一個所述的調平閥。
[0038]在進一步的方面,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尤其是卡車。本發(fā)明的目的通過以下車輛實現(xiàn)。所述車輛包括安裝在車軸上的多個輪胎、上部結構以及將所述軸聯(lián)接到所述上部結構的空氣懸架系統(tǒng),其中所述空氣懸架系統(tǒng)是如上所述的空氣懸架系統(tǒng)。
[0039]為更完整的理解本發(fā)明,現(xiàn)在將詳細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詳細描述將說明和描述什么被認為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當然應該理解的是,可以容易地在形式或細節(jié)上作出各種修改和變化,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實質。因此,意圖是,本發(fā)明可以不限于這里示出和描述的精確形式和細節(jié),也不限于比本文所公開的且如所附權利要求的本發(fā)明整體少的任何內容。此外,在公開本發(fā)明的說明書、附圖和權利要求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在單獨或者組合考慮時對于本發(fā)明是必須的。特別是,在權利要求書中的任何附圖標記不應當被解釋為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措詞“包括”不排除其它元素或步驟。措辭“一”并不排除多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0]圖1示出根據優(yōu)選實施例的調平閥的截面圖,
[0041]圖1a示出根據圖1的調平閥的另一截面圖,
[0042]圖2示出根據圖1的調平閥的閥盤裝置的側視圖,
[0043]圖2a、圖2b示出根據圖2的閥盤裝置的不同截面圖,
[0044]圖3示出根據圖2、圖2a、圖2b的閥盤裝置的細節(jié)的側視圖,
[0045]圖3a、圖3b示出圖3的細節(jié)的進一步的側視圖,
[0046]圖4示出根據圖2的閥盤裝置的進一步細節(jié)的側視圖,
[0047]圖4a、圖4b示出根據圖4的細節(jié)的進一步的側視圖,
[0048]圖5示出包括根據圖1至4的調平閥的車輛的示意圖,以及
[0049]圖6示出根據圖1至5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調平閥的特征流動曲線的示意圖表示。

【具體實施方式】
[0050]根據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調平閥101示于圖1和圖1a中。調平閥101包括閥盤裝置103,閥盤裝置103用于在多個應用元件205a,b和加壓空氣源207或排出口 3之間引導空氣。閥盤裝置103包括第一閥盤107和第二閥盤109。閥盤裝置103的第一和第二閥盤107,109包括相應的流動部分,所述流動部分形成用于將空氣引導通過閥的流動路徑。這將關于圖2-5更詳細地介紹。
[0051]第一和第二閥盤107,109能相對于彼此旋轉。在圖1的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一閥盤107被安裝成在調平閥101的殼體140的內部固定不動。第二閥盤109被安裝成能在殼體140的內部旋轉。調平閥101的殼體140包括基體141。第一閥盤107被不能旋轉地安裝在基體141的內部。殼體140還包括能旋轉的殼體部分145,能旋轉的殼體部分145以殼體蓋148的方式被緊固到基體141并延伸到基體141中。在形成在能旋轉的殼體部分145和基體141之間的第一空氣室154內部,例如以彈簧147的形式的彈性裝置被定位和實施成朝向第一閥盤107推動第二閥盤109,以建立在閥盤裝置103的閥盤107,109和殼體、尤其是關于殼體140的基體141之間的密封關系,優(yōu)選氣密關系。
[0052]殼體140的基體141包括第一流體通道21,連接口 142a被定位在在第一流體通道21的端部,連接口 142a用于將調平閥101且尤其是第一流體通道21連接到車輛的應用元件205a(圖6)。進一步,所述基體141包括第二流體通道22。在第二流體通道22的端部定位有連接口 142b,連接口 142b用于將調平閥101連接到第二應用元件205b。應用元件205a,b可以例如是卡車車輛的氣動懸架波紋管,其中第一應用元件205a可能是車輛的右側懸架波紋管,而第二應用元件205b可能是車輛的左側懸架波紋管,或反之亦然。
[0053]流體通道21,22連接到在閥盤裝置103的第一閥盤107中的相應流動部分。閥盤裝置內部的流動部分的位置和功能將通過各圖2-5介紹。
[0054]殼體140的旋轉部分145包括外部安裝區(qū)段,所述外部安裝區(qū)段在圖1中接納用于操作閥101的桿件143。桿件在其(圖1)最右邊的端部部分包括接合車輛的部分的聯(lián)接裝置150。用于從車輛到閥101轉換控制運動的機械元件可以是輥、轉向桿等。在桿件143致動時,能旋轉的殼體部分145相對于殼體140的基體141旋轉。閥盤裝置103的第二閥盤109相對于能旋轉的殼體部分145不能旋轉地被安裝。因此,當控制桿143致動時,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閥盤109相對于第一閥盤107旋轉。
[0055]基體141和能旋轉的殼體部分145以及能旋轉的殼體部分145和殼體蓋148利用一個或多個灰塵密封件152密封以防止灰塵進入。從而第一空氣室154暴露于大氣壓力(參見圖1a和5)。
[0056]調平閥101可以任選地包括節(jié)流裝置115a,115b或115c。圖1示例性示出節(jié)流裝置115a,節(jié)流裝置115a被形成為在基體141中的圓錐孔的形狀的流動路徑,使第一和第二流體通道21,22彼此連接。還示出用于節(jié)流裝置的替代位置。在第一和第二閥盤107,109之間的接觸表面中可以形成有節(jié)流裝置115a(參見圖2a,2b中的節(jié)流裝置115a)。作為選擇,在第一閥盤107的表面108中可以形成有節(jié)流裝置115c,所述表面108與所述接觸表面111相反。
[0057]流入和流出圖1的調平閥101的流體從圖1a最佳可見。大部分在圖1a中所示的附圖標記還可以在圖1中可見。這就是為什么對于這些附圖標記明確參考圖1。
[0058]圖1a中所示的橫截面是相對于圖1的90°旋轉。實現(xiàn)空氣流入和流出調平閥101將在下文中解釋。調平閥101在其基體141中包括流體供給口 I。流體供給口 I與第一閥盤107氣密密封接觸并與第一閥盤107中的第一空氣路徑117流體連通。流體供給口 I還包括通向應用元件205a,b的類似于如圖1所示的連接口 142a,b的連接口 142c。連接口142c適合于連接到加壓空氣源207。
[0059]通過流體供給口 1,加壓空氣能夠通過第一空氣路徑117被供給到第一閥盤107的第一流動部分125 (圖1)。取決于第二閥盤109相對于第一閥盤107的旋轉角度,空氣將以通過第二閥盤109的交聯(lián)部分137的流體連通被輸送至在第一閥盤中的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并從那里被輸送到通向應用元件205a,b的第一和第二流體通道21,22。
[0060]在其它切換情況下,空氣通過流體通道21,22和第一閥盤107的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被輸送到第二閥盤109,通過第二閥盤109中的第二流動部分127并從那里到達第一閥盤107中的第四空氣路徑123。第一閥盤107中的第四空氣路徑123與第二空氣室156流體連通。還流體連通到所述第二空氣室156的是設置在調平閥101的基體141中的排出口 3。排出口 3利用空氣擋板158密封防止空氣進入,如果第二空氣室156內部的壓力大于閥101外部的大氣壓力,空氣擋板158打開。
[0061]圖1所示的可選節(jié)流裝置位置115b,c已經從圖1a中省略以提高總體觀察性??蛇x節(jié)流裝置位置115b,c能夠在圖2a,2b以及3和3a中更好地看出。
[0062]參考圖2、圖2a和圖2b,對示于圖1和圖1a中的上述盤裝置103更詳細地進行說明。閥盤裝置103包括第一閥盤107和第二閥盤109。圖2,2a和2b所示的取向和布置對應于閥盤107,109當被安裝在閥101的殼體140內部時的布置。第一和第二閥盤107,109相對于彼此同心布置。第一閥盤107和第二閥盤109利用相應的接觸表面111,113彼此抵靠,參見圖3, 3a, 3b和圖4,4a,4b。
[0063]如能由圖2,2a和b和圖3,3a,3b最佳可見,第一閥盤107具有大致圓柱形形狀,并且關于旋轉中心軸線136a大致旋轉對稱。多個凹進被形成在閥盤107的外圍中以提供用于將所述閥盤107緊固到閥101的殼體140的裝置。第一閥盤107的在其接觸表面111中包括用于連接到加壓空氣源207的第一空氣路徑117(圖5)。進一步,第一閥盤107包括用于連接到第一應用元件205a的第二空氣路徑119。更進一步,第一閥盤107包括用于連接到第二應用元件205b的第三空氣路徑123。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完全延伸通過閥盤107的軸向長度。第一閥盤107還包括用于連接到空氣排出口 3的第四空氣路徑。第一和第四空氣路徑117,123完全延伸通過閥盤107的軸向長度。
[0064]第一閥盤107可以任選地包括多個第一支撐脊138a_d,參見圖3b。作為選擇或另夕卜,第二閥盤可以包括多個第二支撐脊139a_e,參見圖4,4b。這些第一和/或第二支撐脊138a-d,139a-e的功能是提高第一和第二閥盤107,109彼此抵接的穩(wěn)定性,從而較高力和杠桿作用可以被吸收且在第一和第二閥盤107,109的接觸表面111,113之間的氣密密封能夠得到提聞。
[0065]作為第一和第四空氣路徑117,123的延伸,第一閥盤107在其接觸表面111中包括連接到第一空氣路徑117的第一流動部分125和連接到第四空氣路徑123的第二流動部分127。這些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被形成為弓形、尤其圓形,且相對于彼此和相對于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被布置在相同的半徑上。流動部分被形成為接觸表面111中的凹進且不完全延伸通過閥盤的軸向長度。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被布置成與第二閥盤協(xié)作,用于為第一閥盤相對于第二閥盤的每個旋轉對準(切換位置)提供給定的流動橫截面。
[0066]第一流動部分125在相反的端部包括第一端部部分126a, 126b。這些第一端部部分126a,b適合于且尺寸被設定成與設置在第二閥盤109中的外部入口 /出口部分135協(xié)作,參見圖4,4a,4b。
[0067]以類似第一流動部分125的方式,第二流動部分127在相反的端部包括第二端部部分128a, b。正如第一端部部分126a, b,第二端部部分128a, b適合于且尺寸被設定成與第二閥盤的外部入口 /出口部分135協(xié)作,參見圖4,4a,4b。
[0068]在界定空氣路徑117,123和第一 /第二流動部分125,127的區(qū)域中,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被布置。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可選通過節(jié)流裝置115b或節(jié)流裝置115c被連結成流體連通。節(jié)流裝置115b可選地被形成為接觸表面111中的小凹進。節(jié)流裝置115c可選在第一閥盤107的與接觸表面111相反的表面108中被形成為小凹進。
[0069]節(jié)流裝置115b/c的深度以及其寬度比第一 /第二流動部分125,127的寬度和深度明顯更小,使得在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之間只有非常小量的流動。
[0070]在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的相反面對側,布置有階梯130a_d。階梯130a-d提供流動橫截面的延遲增加。
[0071]節(jié)流裝置115a_c的功能是恒定允許在連接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的應用元件205a,b之間受限的空氣交換。一方面,這用以提供在多個應用元件205a,b中的壓力平衡。另一方面,節(jié)流裝置115a_c的受限的橫截面防止應用元件相對于相應的其它應用元件過度膨脹/過度壓縮。例如,當一個應用元件是卡車的左懸架波紋管且另一個應用元件是卡車的右懸架波紋管并且卡車以高速行駛通過長彎路的時候可能是這樣情況。
[0072]在接觸表面111中在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之間有相應的死空間。這個死空間適合于完全容納的歧管129的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如圖4,4a,4b所示。這將在下面更詳細地進行說明。
[0073]在圖4,4a和4b中示出閥盤裝置103的第二閥盤109。第二閥盤109包括接觸表面113,接觸表面113當被安裝在閥101內部時面對和抵接第一閥盤107的接觸表面111。第二閥盤109相對于旋轉中心軸線136b大致旋轉對稱并具有圓柱形形狀。在第二閥盤109的外圍,多個凹進被形成以確保第二閥盤相對于閥101的旋轉殼體部分145的緊固和定位。在接觸表面中形成有歧管129。歧管包括兩個弓形歧管流動部分131,133。弓形歧管流動部分131,133優(yōu)選地相對于旋轉中心軸線136b布置在相同的半徑上并且是圓形形狀。歧管流動部分131,133被連接成通過交聯(lián)流動部分137流體連通,所述交聯(lián)流動部分137在兩個流動部分131,133之間沿徑向延伸。作為交聯(lián)流動部分137的延伸及流動部分131,133的半徑的向外延伸,歧管129包括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由具體地圖3和圖4的比較,變得清楚的是,優(yōu)選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的外輪廓的形狀與分別連接到第一空氣路徑117和第四空氣路徑123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的相反面對邊緣和外輪廓的形狀全等。
[0074]交聯(lián)流動部分137所具有的功能是恒定地使歧管流動部分131,133彼此流體連通。因此,當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通過第一閥盤107的第一或第二流動部分125,127中的任一個與第一空氣路徑117或第四空氣路徑123流體連通時,空氣將從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兩者朝向閥101的排出口流動,或空氣將從壓縮空氣源通過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兩者同時供給。
[0075]在第一弓形歧管流動部分131的相反端部,設置形成有相應的端部部分132a,b。端部部分132a,b優(yōu)選尺寸被設定成和適合于與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的形狀相對應。
[0076]類似地,第二弓形歧管流動部分133在其相反端部包括端部部分134a,b,端部部分134a, b以與端部部分132a, b相同的方式被成形。
[0077]在第二閥盤的接觸表面113中,在端部部分132b,134a和132a,134b之間存在死空間。所述死空間適合于在閥盤處于中立位置105c時完全容納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的橫截面,參見圖2。如能夠從此看出的那樣,作為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4a,b和132a,b的端部部分位于弓形歧管流動部分131,133的各端部。如果閥盤107,109相對于彼此旋轉,使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與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131,133彼此流體連通。
[0078]在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在第二閥盤接觸表面113中的歧管流動部分131,133之間的死空間匹配在第一閥盤107的接觸表面111中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之間的死空間,使得在切換閥、即在使閥盤107,109相對于彼此旋轉時,使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2,134兩者都與相應的空氣路徑流體連通。
[0079]如由圖4b最佳可見,接觸表面113優(yōu)選在其外圍包括多個第二支撐脊139a,b,c,d,e。優(yōu)選地,第二支撐脊139a-d的高度與容納歧管129的接觸表面113的內部部分平齊。例如,這可以通過在接觸表面的內部部分和容納第二支撐脊139a_e的外圍區(qū)域之間創(chuàng)建平坦表面113然后去除中央圓形凹進來實現(xiàn)。
[0080]繼續(xù)參考圖3和4,現(xiàn)在返回看圖2,2a和2b,將對閥盤裝置103的不同切換位置進行更詳細的說明。在圖2中,閥盤107,109在中立位置的定向被賦予附圖標記105c。在此位置時,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處于在第一閥盤107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之間的死空間。類似地,第二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處于在第二閥盤109中歧管129的流動部分131,133之間的死空間。
[0081]如果例如通過使圖1所示的桿件143移動而被切換離開中立位置105c,能夠使閥盤形成如附圖標記105b所示的布置。在該切換位置105b中(第五切換位置),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與第二流動部分127流體連通并連接到空氣路徑123。然而,在閥盤107,109之間的流動橫截面尚未達到最大。如果旋轉例如通過使桿件143進一步旋轉而從(第五)切換位置105b起在相同的方向上繼續(xù)前進,達到的下一個位置將是(第二)切換位置105a。在此位置時,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通過第二流動部分127與空氣路徑123流體連通。然而現(xiàn)在,在兩個閥盤107,109之間建立的橫截面最大并且比在“節(jié)流”第五切換位置105b中的大。
[0082]作為選擇,閥也可以在另一方向上被切換離開在圖2所示的(第三切換位置)中立位置105c。如果從(第三)中立切換位置105c切換到以附圖標記105d表示的位置(第四切換位置),使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進入與第一空氣路徑117和相應的第一流動部分125流體連通。如果切換動作繼續(xù)進行,直到(第一)切換位置105e被到達,節(jié)流效果會再次被最小化或去激活。由于相應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和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131和133的弓形的、優(yōu)選點對稱的設計,以及跨越這個格局的徑向定向的交聯(lián)部分137,同樣變得清楚的是,如果第一和第二閥盤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180°被放置成彼此相鄰,則閥的操作也是可能的。這使得使用者能夠以更靈活的方式選擇安裝閥101的部位。
[0083]圖5示出根據圖1至4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閥101的示例用途。特別是,圖5示意性示出車輛300。車輛300包括支撐多個輪胎303的軸301。輪胎303和軸301通過空氣懸架系統(tǒng)200連結到上部結構305。
[0084]所述空氣懸架系統(tǒng)200包括多個應用元件205a,b,如氣動懸架波紋管。應用元件205a,b在功能上連結到軸301且/或可選地直接連接到輪胎支撐件(未示出)。
[0085]所述應用元件205a,b通過第一流體通道21和第二流體通道22連接到閥101的閥盤裝置103。在桿件(圖5中未示出)、如圖1中的桿件143旋轉時,能夠使閥101進入五個切換位置105a_e中的一個中,如上文參照圖2至4所說明的。取決于切換位置,空氣被從應用元件通過閥101輸送到排出口 3( “具有節(jié)流裝置”的切換位置105b或“無節(jié)流裝置”的切換位置105a)。作為選擇,空氣能夠從壓縮空氣源207通過流體供給口 I被供給到閥101,并從那里被供給到應用元件205a,b(“具有節(jié)流裝置”的位置105d和“無節(jié)流裝置”的位置105e)。
[0086]繼續(xù)參考上文所述的圖,將在下面對圖6的示意性圖示進行解釋。在圖6的曲線圖中,通過閥的空氣流的流量對閥盤相對于彼此以度為單位的旋轉角度被繪制。從0°的旋轉角度開始,存在第一區(qū)段N,其中閥保持在中立位置。當超過中立位置范圍時,存在第一區(qū)段A,第一區(qū)段A具有相對急劇的流量增加。在此區(qū)段A中,使歧管129的相應的內部和外部流動部分132,134,135沿其整個寬度與具有全等形狀且對應對齊的第一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以及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131,133流體連通。接下來,由于提供階梯130a-d或者作為選擇的圓化邊緣或倒角,在區(qū)段B中流量增加比第一區(qū)段A淺。朝向更高的旋轉角度,流量增加再次變得更急劇,且在區(qū)段C中,流量增加基本上是線性的直到接近流動橫截面的完全打開,如由區(qū)段D所示。
[0087]圖6右邊的以S表示的圖部分是“供給”切換位置流動特性。圖6左邊的以E表示的圖是“排出”切換位置流動特性。區(qū)段N大致對應于圖2中的中立位置105c。
[0088]附圖標記表(說明書的一部分):
[0089]I流體(空氣)供給口
[0090]21第一流體(空氣)通道
[0091]22第二流體(空氣)通道
[0092]3流體(空氣)排出口
[0093]101調平閥
[0094]103閥盤裝置
[0095]105a-e切換位置:
[0096]105a第二切換位置(排出)
[0097]105b第五切換位置(排出“被節(jié)流”)
[0098]105c中立(第三)切換位置
[0099]105d第四切換位置(供給“被節(jié)流”)
[0100]105e第一切換位置(供給)
[0101]107第一閥盤
[0102]109第二閥盤
[0103]111第一閥盤的接觸表面
[0104]113第二閥盤的接觸表面
[0105]115a-c節(jié)流裝置
[0106]117第一空氣路徑(用于連接到加壓空氣源)
[0107]119第二空氣路徑(用于連接到第一應用元件)
[0108]121第三空氣路徑(用于連接到第二應用元件)
[0109]123第四空氣路徑(用于連接到排氣)
[0110]125(第一空氣路徑的)第一流動部分
[0111]126a,b(第一空氣路徑的流動部分的)第一端部部分
[0112]127(第四空氣路徑的)第二流動部分
[0113]128a,b(第四空氣路徑的流動部分)的第二端部部分
[0114]130a-d階梯、圓化邊緣或倒角
[0115]131第一歧管流動部分
[0116]132a,b第一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
[0117]133第二歧管流動部分
[0118]134a,b第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
[0119]135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
[0120]136a第一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
[0121]136b第二閥盤的旋轉中心軸線
[0122]137交聯(lián)流動部分
[0123]138a-d第一支撐脊
[0124]139a-e第二支撐脊
[0125]140殼體
[0126]141基體
[0127]142a,b,c連接口
[0128]143桿件
[0129]145能旋轉的殼體部分
[0130]147彈簧
[0131]148殼體蓋
[0132]150聯(lián)接裝置
[0133]152灰塵密封件
[0134]154第一空氣室
[0135]156第二空氣室
[0136]158空氣擋板
[0137]200空氣懸架系統(tǒng)
[0138]205a, b應用元件
[0139]207加壓空氣源
[0140]300車輛
[0141]301車軸
[0142]303輪胎
[0143]305上部結構
[0144]S供給側
[0145]E排出側
[0146]N中立區(qū)段
[0147]A第一流動區(qū)段
[0148]B第一流動區(qū)段
[0149]C第三流動區(qū)段
[0150]D流動通道完全打開
【權利要求】
1.用于將空氣從多個應用元件(205a,b)、尤其是氣動懸架波紋管排出和將空氣供給到所述多個應用元件(205a,b)的調平閥(101),包括: 閥盤裝置(103),所述閥盤裝置(103)用于在加壓空氣源(207)、排出口(3)和所述應用元件(205a,b)之間引導空氣,所述閥盤裝置(103)包括第一閥盤和第二閥盤(107,109),所述第一閥盤和第二閥盤(107,109)基本上彼此同心,沿相應的接觸表面(111,113)相互接觸,并且能彼此相對旋轉使得所述閥盤裝置能在多個切換位置(105a_e)之間切換,其中所述切換位置中的至少一個切換位置是中立位置(105c),在所述中立位置(105c),在所述應用元件(205a,b)與所述加壓空氣源(207)和所述排出口(3)兩者之間的流體連通被阻止,并且其中,在其它切換位置,所述加壓空氣源(207)或所述排出口(3)與所述應用元件(205a,b)流體連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閥盤(107,109)在被切換離開所述中立位置(105c)時適合于在所述加壓空氣源(207)或所述排出口(3)與所述應用元件(205a,b)之間的相應流動路徑中提供流動橫截面的階梯增加,其中,所述階梯增加取決于在所述閥盤(107,109)之間的旋轉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流動橫截面的階梯增加包括:對應于第一增加比率的第一區(qū)段(A);以及對應于第二增加比率的第二區(qū)段(B),所述第二增加比率與所述第一比率不同,優(yōu)選低于所述第一增加比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流動橫截面的階梯增加包括對應于第三增加比率的第三區(qū)段(C),所述第三增加比率不同于所述第二比率,優(yōu)選高于所述第二增加比率。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流動路徑中的至少一個流動路徑包括節(jié)流裝置(115a-c),所述節(jié)流裝置(115a-c)被整合在所述閥盤裝置(103)中,或者被整合到所述調平閥(101)的殼體(140)中。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第一閥盤(107)包括:用于連接到加壓空氣源(207)的第一空氣路徑(117);用于連接到第一應用元件(205a)的第二空氣路徑(119);用于連接到第二應用元件(205b)的第三空氣路徑(121);以及用于連接到空氣排出口(3)的第四空氣路徑(123)。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節(jié)流裝置(115b,c)被形成為連接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的流動通道,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閥盤和第二閥盤(107,109)中至少一個閥盤的接觸表面(111,113)中的凹進,或者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閥盤的與接觸表面相反的表面中的凹進,或者作為選擇優(yōu)選地被形成為所述調平閥(101)的殼體(140)的內部的流動路徑(115a)。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第一空氣路徑(117)和所述第四空氣路徑(123)包括弓形的、尤其是圓形的第一流動部分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所述第一流動部分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優(yōu)選地分別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閥盤(107)的面對所述第二閥盤(109)的接觸表面(111)中的凹進。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第二閥盤(109)包括歧管(129),所述歧管(129)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109)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107)的接觸表面(113)中的凹進,并且 其中,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105a_e),所述歧管(129)與優(yōu)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107)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氣路徑(117,119,121,123)都不流體連通或者與優(yōu)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107)中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氣路徑(117,119,121,123)中的至少一個空氣路徑流體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在第一切換位置(105e),所述歧管(129)將所述第一空氣路徑(117)連接到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 在第二切換位置(105a),所述歧管(129)將所述第四空氣路徑(123)連接到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并且 在第三切換位置(105c),所述歧管(129)處于所述中立位置(105c),既不將第一空氣路徑(117)連接到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也不將第四空氣路徑(123)連接到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歧管(129)包括第一和第二弓形的、尤其是圓形的歧管流動部分(131,133),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131,133)分別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109)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107)的接觸表面(113)中的凹進,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131,133)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105a,b,d,e)被布置成用于與優(yōu)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107)的接觸表面(111)中的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連通。
11.根據權利要求8至10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歧管(129)包括以下各項中的至少一個: -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與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131,133)流體連通,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優(yōu)選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109)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107)的接觸表面(113)中的凹進,并且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105a,b,d,e)被布置成用于與優(yōu)選地設置在所述第一閥盤(107)中的所述四空氣路徑(123)或與所述第一空氣路徑(117)連通;和 -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2a,b ;134a, b),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出口流動部分(132a,b ;134a,b)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歧管流動部分(131,133)的每個端部上,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2a,b ;134a,b)優(yōu)選地被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閥盤(109)的面對所述第一閥盤(107)的接觸表面(113)中的凹進,并且取決于所述切換位置(105a,b,d,e)被布置成用于與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連通。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的橫截面形狀與設置在所述第一空氣路徑和第四空氣路徑(117 ;123)的所述第一流動部分和第二流動部分(125,127)的兩個端部上的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126a,b ;128a, b)的對應橫截面形狀全等;并且/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內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2a,b ;134a, b)的橫截面形狀分別與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的對應橫截面形狀全等。
13.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部分(126a,b ;128a, b)中的至少一個端部部分、優(yōu)選地每個端部部分包括至少一個階梯、圓化邊緣或倒角(130a_d)。
14.根據權利要求9至14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在第四切換位置(105d)中,所述歧管將所述第一空氣路徑(117)連接到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其中在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和所述第一流動部分(125)之間建立的流動橫截面比在所述第一切換位置(105e)中?。徊⑶? 在第五切換位置(105b)中,所述歧管將所述第四空氣路徑(123)連接到所述第二空氣路徑和第三空氣路徑(119,121),其中在所述外部入口 /出口流動部分(135)和所述第二流動部分(127)之間建立的流動橫截面比在所述第二切換位置(105a)中小。
1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歧管(129)被形成并布置在所述第二閥盤(109)中,并且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空氣路徑(117-123)被形成并布置在所述第一閥盤(107)中,使得當使所述第二閥盤(109)相對于所述第一閥盤(107)旋轉180°時,所述閥(101)提供相同數量的切換位置(105a_e)。
1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其中,所述第一閥盤和第二閥盤(107,109)中的至少一個閥盤、優(yōu)選地每個閥盤包括與相應的另一個閥盤(109,107)的接觸表面(111,113)相抵接的一個或多個第一和/或第二支撐脊(138a_d ;139a-e),其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支撐脊(138a_d ;139a_e)優(yōu)選地位于相應的閥盤接觸表面(111,113)的徑向外圍區(qū)域中。
17.用于在車輛中使用的空氣懸架系統(tǒng)(200),包括: 多個應用元件(205a,b),尤其是懸架波紋管;用于將空氣從所述應用元件(205a,b)排出和將空氣供給到所述應用元件(205a,b)的調平閥(101);以及與所述調平閥(101)的第一空氣路徑(117)相連的加壓空氣源(207), 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平閥(101)是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任一項所述的調平閥(101)。
18.車輛,尤其是卡車,包括: 安裝在車軸(301)上的多個輪胎(303);上部結構(305);以及將所述軸(301)聯(lián)接到所述上部結構(305)的空氣懸架系統(tǒng)(200), 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懸架系統(tǒng)(200)是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氣懸架系統(tǒng)(200)。
【文檔編號】F16K11/06GK104180021SQ201410163494
【公開日】2014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5月21日
【發(fā)明者】克日什托夫·哈拉, 米夏埃爾·哈弗坎普, 阿格尼斯茲卡·萊什丘克, 馬利克·熱佩拉 申請人:威伯科歐洲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