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離合器變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離合器變速器,該雙離合器變速器具有一個第一輸入軸和一 個第二輸入軸;一個第一傳動軸和一個第二傳動軸;以及一個輸出部分,該輸出部分無相 對轉動地與這些傳動軸連接。
背景技術:
DE 10 2006 054 271 Al公開了一種雙離合器變速器,該雙離合器變速器具有兩 個同軸地設置的輸入軸和兩個相對于這些輸入軸平行地延伸的傳動軸。給雙離合器變速器 的每個檔位分配一個包括惰輪和定輪的齒輪連接裝置。雙離合器變速器的倒車檔位的惰輪 可轉動地座置在第二傳動軸上并且與座置在第一傳動軸上的中間輪嚙合。一個前進檔位的 惰輪在此也座置在第二傳動軸上。中間輪用于在雙離合器變速器中針對倒車檔位進行轉動 方向換向。在DE 10 2006 054 271 Al中,作為用于倒車檔位的中間輪使用的齒輪同時也是 第二前進檔位的惰輪。由此,第二前進檔位的惰輪或中間輪與兩個齒輪嚙合,即一方面與前 進檔位的惰輪嚙合,另一方面與第二前進檔位的定輪嚙合。第二前進檔位的定輪在此座置 在輸入軸之一上。由此,倒車檔位的惰輪設置在第二檔位的齒輪連接裝置的平面中。通過這種布置,在軸向方向上可節(jié)省空間,但在例如同軸的輸入軸與第二傳動軸 之間的軸距不變的情況下,第二前進檔位和倒車檔位的變速比不可不相關地變化。第二傳 動軸與輸入軸之間的軸距的變化則又會對惰輪也座置在第二傳動軸上的輸入檔位的變速 比產(chǎn)生影響。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的任務在于,提供一種雙離合器變速器,該雙離合器變速器在軸向方 向上結構短并且在各個檔位的變速比方面留出盡可能多的自由度。本發(fā)明所基于的任務通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離合器變速器來解決。優(yōu)選實施例可從 下述技術方案中獲知。根據(jù)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雙離合器變速器,該雙離合器變速器具有一個第一輸入 軸和一個第二輸入軸;一個第一傳動軸和一個第二傳動軸;一個輸出部分,該輸出部分無 相對轉動地與這些傳動軸連接;以及多個檔位,其中,給每個檔位分配一個包括惰輪和定輪 的齒輪連接裝置,倒車檔位的惰輪座置在第二傳動軸上并且與座置在第一傳動軸上的中間 輪嚙合,前進檔位的至少一個惰輪座置在第二傳動軸上,其中,設置有一個座置在第一傳動 軸上的可轉換的塔齒輪,該塔齒輪具有一個第一齒輪和一個第二齒輪,其中,第一齒輪是中 間輪并且第二齒輪是另一個前進檔位的惰輪。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離合器變速器的特征在于設置有一個座置在第一傳動軸上的可 轉換的塔齒輪,該塔齒輪具有一個第一齒輪和一個第二齒輪,其中,第一齒輪是中間輪并且 第二齒輪是另一個前進檔位的惰輪。因為第一齒輪的直徑原則上可與第二齒輪的直徑任意偏差,所以倒車檔位的變速比可與所述另一個前進檔位的變速比不相關地得到調節(jié)。并且 由此可改變倒車檔位的變速比,而在此情況下不改變所述另一個前進檔位的變速比和/或 優(yōu)選同軸地設置的輸入軸與第二傳動軸之間的軸距,用于倒車檔位的惰輪座置在該第二傳 動軸上。塔輪的第一齒輪也可被稱為第一齒輪級。類似地,第二齒輪可相應于第二齒輪級。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第一齒輪的直徑或中間輪的直徑小于第二齒輪的直徑或所 述另一個前進檔位的惰輪的直徑。中間輪的直徑與所述另一個前進檔位的惰輪的直徑偏差 越大,則倒車檔位的變速比與所述另一個前進檔位的變速比相比偏差越大。當所述另一個前進檔位是該雙離合器變速器的第二前進檔位時,得到該雙離合器 變速器的特別簡單且實際的結構。第二前進檔位在此是在該雙離合器變速器的前進檔位中 具有第二大變速比的前進檔位。
塔齒輪的第一齒輪可朝向一個換檔離合器,該塔輪可通過該換檔離合器無相對轉 動地與第一傳動軸連接。倒車檔位的惰輪和第一齒輪或中間輪由此處于一個位于用于轉換 塔輪的換檔離合器與第二齒輪級和所述另一個或第二前進檔位的定輪嚙合所處的平面之 間的平面中。在這里應該指出,分配給倒車檔位的齒輪連接裝置由此包括三個齒輪該齒輪連 接裝置在此除了塔輪/中間輪和惰輪之外還包括一個定輪,該定輪同時是用于所述另一個 前進檔位的定輪。在第二軸上在倒車檔位的惰輪旁邊可設置有一個駐車鎖定裝置,其中,在軸向方 向上觀察,倒車檔位的惰輪優(yōu)選處于駐車鎖定裝置與用于塔輪的換檔離合器之間。在此,駐 車鎖定裝置基本上處于塔輪的第二齒輪與所述另一個檔位的定輪嚙合所處的平面中。優(yōu)選 構造成第二傳動軸上的定輪的駐車鎖定裝置由此可節(jié)省位置地安置在該雙離合器變速器 中,而在此情況下不必增大該雙離合器變速器的軸向長度。在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中,全部檔位的定輪座置在第一或第二輸入軸上。這意味著,全 部惰輪以及各個檔位所需的全部換檔離合器座置在第一或第二傳動軸上。但也可在輸入軸 之一上設置至少一個換檔離合器,由此,一個檔位的至少一個定輪則可座置在傳動軸之一 上。優(yōu)選通過用于塔輪的換檔離合器可轉換第四前進檔位。由此,該換檔離合器涉及 雙換檔離合器,通過該雙換檔離合器可轉換優(yōu)選第二和第四前進檔位。這意味著,第二和第 四檔位的惰輪軸向相鄰并且包圍所涉及的換檔離合器。優(yōu)選設置有兩個另外的雙換檔離合器,其中,通過所述另外的雙換檔離合器中的 一個可轉換倒車檔位和第三前進檔位并且通過所述另外的換檔離合器中的另一個可轉換 第一前進檔位和第五前進檔位。用于倒車檔位和第三前進檔位的雙換檔離合器在此座置 在第二傳動軸上,而用于第一前進檔位和第五前進檔位的雙換檔離合器座置在第一傳動軸 上。作為對此的替換方案可提出,所述兩個雙換檔離合器之一轉換倒車檔位和第五前進檔 位,而另一個雙換檔離合器轉換第一前進檔位和第三前進檔位。在該替換方案中,第一和第 三前進檔位的惰輪將可轉動地支承在第一傳動軸上。第三和第五前進檔位的齒輪連接裝置可包括同一個定輪,由此,第三和第五前進 檔位的惰輪處于同一個平面中。通過該措施可節(jié)省軸向結構空間,但通過相同的定輪形成第三和第五前進檔位的變速比的相關性。有利的是,第二齒輪是第二前進檔位的惰輪。有利的是,駐車鎖定裝置和塔齒輪的第二齒輪基本上處于一個平面中。
借助于附圖中所示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描述。附圖表示圖1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離合器變速器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性視圖;圖2第二實施例的示意性視圖;圖3第三實施例的示意性視圖;以及圖4第四實施例。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出了一個雙離合器變速器的輪組的示意性視圖,該雙離合器變速器總體上 用1來標記。雙離合器變速器具有一個第一輸入軸10和一個輸入軸30。輸入軸10、30彼 此相對同軸地設置。第一輸入軸10在此構造成實心軸,而第二輸入軸30是一個空心軸。在 雙離合器變速器的驅動側2,輸入軸10、30可與第一和第二離合器連接,但該第一和第二離 合器未示出。相對于同軸地設置的輸入軸10、30平行地設置有第一傳動軸50和第二傳動 軸70。在圖1的視圖中,輸入軸10、30以及傳動軸50、70處于一個平面中。但實際上輸入 軸10、30以及傳動軸50、70從驅動側2觀察撐開一個三角形。每個傳動軸50、70具有一個小齒輪或無相對轉動地設置的齒輪51、71,該小齒輪 或齒輪與差速器90的終端輸出齒輪91嚙合。差速器90在此將施加在終端輸出齒輪91上 的轉矩分配給驅動軸92、93。兩個定輪11、12無相對轉動地與第一輸入軸10連接。定輪11在此與惰輪52嚙 合,該惰輪可轉動地設置在第一傳動軸50上。定輪11和惰輪52形成一個齒輪連接裝置,給 該齒輪連接裝置分配雙離合器變速器1的第一前進檔位I。通過構造成雙換檔離合器并且 座置在第一傳動軸上的換檔離合器53,惰輪52可無相對轉動地與傳動軸50連接。在此情 況下,即當掛入第一前進檔位I時,雙離合器變速器將轉矩從第一輸入軸10通過定輪11、惰 輪52傳遞給第一傳動軸50。然后通過小齒輪51和終端輸出齒輪91,轉矩繼續(xù)流到軸92、 93上。另一個無相對轉動地與第一輸入軸10連接的定輪12 —方面與第一傳動軸50上 的惰輪54、另一方面與第二傳動軸70上的惰輪72嚙合。惰輪72可通過構造成雙換檔離合 器的換檔離合器73無相對轉動地與第二傳動軸70連接。由定輪12和惰輪72構成的齒輪 連接裝置分配給第五前進檔位V。定輪12和座置在第一傳動軸50上的惰輪54構成雙離合器變速器的第三前進檔 位III。第三前進檔位III在此可通過雙換檔離合器53轉換。第一、第三和第五前進檔位 I、III和V構成第一子變速器,該第一子變速器可通過第一輸入軸10并且通過在此未示出 的第一離合器與發(fā)動機連接。如果該離合器打開,則第一子變速器與發(fā)動機或驅動裝置分 開。兩個齒輪、即定輪31和定輪33也固定地與第二輸入軸30連接。定輪31與第一傳動軸50上的惰輪55嚙合。惰輪55和定輪31構成一個齒輪連接裝置,該齒輪連接裝置 可分配給雙離合器變速器的第四前進檔位IV。惰輪55與第一傳動軸50的可轉換的可轉動 的連接通過構造成雙換檔離合器的換檔離合器56進行。第二輸入軸30上的定輪32與包括第一齒輪57a和第二齒輪57b的塔輪57嚙合。 第二齒輪或子齒輪57b在此與定輪32處于嚙合配合。第一齒輪57a或子齒輪57b與第二傳 動軸70上的惰輪74嚙合。第一齒輪57a與惰輪74之間的嚙合配合通過虛線3表示。定 輪32、塔輪57以及惰輪74構成一個用于實現(xiàn)雙離合器變速器1的倒車檔位R的齒輪連接 裝置。塔輪57或者確切地說第一齒輪57a在此是用于倒車檔位R的齒輪連接裝置中的中 間輪,通過該齒輪連接裝置相對于雙離合器變速器1的前進檔位進行轉動方向換向。定輪 32和第二齒輪57構成一個齒輪連接裝置,該齒輪連接裝置分配給雙離合器變速器1的第二 前進檔位II。第二前進檔位II和第四前進檔位IV屬于第二子變速器,該第二子變速器可 通過在此未示出的第二離合器與驅動裝置或發(fā)動機連接。倒車檔位R也分配給第二子變速器。如從圖1中可獲知的那樣,第一齒輪57a的直徑小于第二齒輪57b的直徑。由于 齒輪57a、57b的直徑大小不同,用于倒車檔位R的變速比可在限度內自由調節(jié),而在此情況 下不涉及第二前進檔位II的變速比。在倒車檔位R的惰輪74旁邊,朝向驅動側2設置有一個駐車鎖定裝置75。通過該 駐車鎖定裝置75可在機械上鎖定雙離合器變速器1,由此也鎖定輸出部分90。在此構造成 第二傳動軸70上的定輪的駐車鎖定裝置75在此大致處于定輪72與第二齒輪級57嚙合所 處的平面中。如從圖1中可獲知的那樣,定輪32是第二前進檔位和倒車檔位R的齒輪連接裝 置的一部分,從驅動側2的方向觀察,在該定輪后面是定輪31,該定輪分配給第四前進檔位 IV。然后也從驅動側2觀察在后面是座置在第一輸入軸10上的定輪12,該定輪分配給第三 前進檔位III和第五前進檔位V。然后是定輪11,該定輪分配給第一前進檔位I。從驅動側2觀察,第一軸50的齒輪或構件如下排列在小齒輪或定輪51后面是塔 輪57,其中,具有較大直徑的第二齒輪57b朝向驅動側2或小齒輪51。在塔輪57后面是雙 換檔離合器56,或者塔輪57或者惰輪55可通過該雙換檔離合器無相對轉動地與第一傳動 軸連接。如果例如塔輪57通過該雙換檔離合器56無相對轉動地與第一傳動軸連接,則雙 離合器變速器1的第二前進檔位II掛入。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雙換檔離合器73不同時使 倒車檔位R的惰輪74無相對轉動地與第二傳動軸連接。在雙換檔離合器56后面是第四前進檔位IV的惰輪55。在該惰輪55后面是第三 前進檔位III的惰輪54。在該惰輪后面是雙換檔離合器53并且最后是用于第一前進檔位 I的惰輪52。從驅動側2觀察,.第二傳動軸70上的齒輪或構件如下排列在小齒輪或定輪71 后面是駐車鎖定裝置75和倒車檔位R的惰輪74,在惰輪74后面是雙換檔離合器73并且最 后是第五前進檔位V的惰輪72。圖2至圖4示出了用于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的其它實施例。圖2至圖 4的、與圖1的構件或特征類似或相同的構件或特征在此用相同的參考標號來標記。在圖2 至圖4的下述
中,僅僅描述與圖1的實施例的區(qū)別。因此,關于共性可參照圖1的
。圖3的實施例與圖1的實施例的區(qū)別在于,對于前進檔位III、V的齒輪連接裝置 設置有兩個彼此直接相鄰地設置的、具有不同大小直徑的定輪13、14。通過不同大小的定輪 13,14的這種措施,圖1的實施例中的前進檔位III、V的變速比的當前相關性被排除。因 此,在圖3的實施例中,第五前進檔位V的變速比由于定輪13和惰輪72的相應不同的直徑 而變化,而這不會對第三前進檔位III的變速比產(chǎn)生影響。如從圖3中可獲知的那樣,用于 第三前進檔位III的定輪14比用于第五前進檔位V的定輪13更靠近驅動側2。與圖3的實施例相比較,在圖2中,前進檔位3、5調換。這意味著,第一輸入軸10 的定輪15和座置在第二傳動軸70上的惰輪76形成一個齒輪連接裝置,該齒輪連接裝置可 分配給第三前進檔位III。第五前進檔位V的齒輪連接裝置通過一個定輪16和一個處于 第一傳動軸50上的、與定輪16嚙合的惰輪58構成。通過換檔離合器73,僅僅第一前進檔 位I和第五前進檔位V可掛入。第三前進檔位III的掛入通過座置在第二傳動軸70上的 換檔離合器73來進行。在圖4的實施例中,與圖3的實施例相比較,前進檔位III、V的定輪17、18在軸向方向上在第一輸入軸10上調換。由此,用于第五前進檔位的定輪18比用于第三前進檔位 的定輪17更靠近驅動側2。通過這種布置,用于第二傳動軸70的軸向結構空間可保持很 小,因為用于第五前進檔位的惰輪72僅僅設置在倒車檔位R的惰輪74附近。從驅動側2 觀察,與座置在第二傳動軸70上的惰輪72嚙合的定輪18在此是第一輸入軸10上的第一 定輪。參考標號清單1 雙離合器變速器17 定輪2 驅動側18 定輪3 虛線30 第二輸入軸10 第一輸入軸31 定輪11 定輪32 定輪12 定輪50 第一傳動軸13 定輪51 小齒輪14 定輪52 惰輪15 定輪53 換檔離合器16 定輪54 惰輪55 惰輪74 惰輪56 換檔離合器75 駐車鎖定裝置57 塔輪(具有齒輪級57a、57b) 76 惰輪58 惰輪90 差速器70 第二傳動軸91 終端輸出齒輪71 小齒輪92 軸72 惰輪93 軸73 換檔離合器
權利要求
雙離合器變速器(1),該雙離合器變速器具有一個第一輸入軸(10)和一個第二輸入軸(30);一個第一傳動軸(50)和一個第二傳動軸(70);一個輸出部分(90),該輸出部分無相對轉動地與這些傳動軸(50,70)連接;以及多個檔位,其中,-給每個檔位分配一個包括惰輪和定輪的齒輪連接裝置,-倒車檔位(R)的惰輪(74)座置在該第二傳動軸(70)上并且與座置在該第一傳動軸(50)上的中間輪嚙合,-前進檔位(III,V)的至少一個惰輪(72,76)座置在該第二傳動軸(70)上,其特征在于設置有一個座置在該第一傳動軸(50)上的可轉換的塔齒輪(57),該塔齒輪具有一個第一齒輪(57a)和一個第二齒輪(57b),其中,該第一齒輪(57a)是所述中間輪并且該第二齒輪(57b)是另一個前進檔位(II)的惰輪。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該第一齒輪(57a)在直徑上小 于該第二齒輪(57b)。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該第二齒輪(57b)是第二 前進檔位(II)的惰輪。
4.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之一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該塔齒輪(57)的第 一齒輪(57a)朝向一個換檔離合器(56),該塔輪(57)可通過該換檔離合器無相對轉動地與 該第一傳動軸(50)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4之一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在該第二傳動軸(70) 上在該倒車檔位(R)的惰輪(74)旁邊設置有一個駐車鎖定裝置(75),其中,在軸向方向上 觀察,該倒車檔位(R)的惰輪(75)處于駐車鎖定裝置(75)與用于該塔輪(57)的換檔離合 器(56)之間。
6.根據(jù)權利要求5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該駐車鎖定裝置(75)和該塔 齒輪(57)的第二齒輪(57b)基本上處于一個平面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之一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全部檔位的定輪座置 在所述第一或第二輸入軸(10,30)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7之一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通過用于該塔輪(57) 的換檔離合器(56)可轉換第四前進檔位(IV)。
9.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8之一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兩個另外的換 檔離合器(53,73),其中,通過所述另外的換檔離合器中的一個可轉換該倒車檔位(R)和第 三前進檔位(III)并且通過所述另外的換檔離合器中的另一個可轉換第一前進檔位(I)和 第五前進檔位(V)。
10.根據(jù)權利要求4至8之一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設置有兩個另外的 換檔離合器(53,73),其中,通過所述另外的換檔離合器中的一個可轉換該倒車檔位(R)和 該第五前進檔位(V)并且通過所述另外的換檔離合器中的另一個可轉換第一前進檔位(I) 和該第三前進檔位(III)。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或10的雙離合器變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和第五前進檔 位(III,V)的齒輪連接裝置包括同一個定輪(12)。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雙離合器變速器(1),該雙離合器變速器具有一個第一輸入軸(10)和一個第二輸入軸(30);一個第一傳動軸(50)和一個第二傳動軸(70);一個輸出部分(90),該輸出部分無相對轉動地與這些傳動軸(50,70)連接;以及多個檔位,其中,給每個檔位分配一個包括惰輪和定輪的齒輪連接裝置,倒車檔位(R)的惰輪(74)座置在該第二傳動軸(70)上并且與座置在該第一傳動軸(50)上的中間輪嚙合,前進檔位(III,V)的至少一個惰輪(72,76)座置在該第二傳動軸(70)上,其中,座置在該第一傳動軸(50)上的可轉換的塔齒輪(57)設置有一個第一齒輪(57a)和一個第二齒輪(57b),其中,該第一齒輪(57a)是所述中間輪并且該第二齒輪(57b)是另一個前進檔位(II)的惰輪。
文檔編號F16H3/093GK101832369SQ20101012839
公開日2010年9月15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3月9日
發(fā)明者A·黑格拉特, I·施泰因貝格 申請人:格特拉克·福特傳動系統(tǒng)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