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隧道防排水,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
背景技術:
1、隧道工程中傳統(tǒng)的防排水措施通常為使用盲溝和排水溝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排水。在富水斷層帶區(qū)域,由于地下水位線較高,還需要設置隧道底部圍巖的泄水管,通過泄水管將隧道底部水分導入排水溝內,以對隧道仰拱下部的地下水進行排水。通過環(huán)向排水和仰拱下部排水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提高排水效率和排水效果。但現有泄水管在排水的過程中,會將泥沙等雜物排放到排水溝內,堵塞排水溝,影響排水效果。特別是在設置中心排水溝的情況下,因為中心排水溝上會設有中隔墻,難以對中心排水溝進行清理。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從而克服現有泄水管會將隧道底部圍巖內的泥沙等雜物隨著水流排放到排水溝內,堵塞排水溝,影響排水效果的缺點。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包括:盲溝,多個所述盲溝沿著隧道的長度方向間隔分布,每個所述盲溝呈與隧道輪廓線相對應的拱形狀,且每個所述盲溝位于初襯與圍巖之間;側排水溝,隧道底面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所述側排水溝,每個所述側排水溝的長度沿隧道的長度方向分布,且每個所述側排水溝位于二襯的內側;第一排水管,每個所述盲溝的兩端各通過一個所述第一排水管與對應的所述側排水溝連通;中心排水溝,其設置于隧道底面且位于隧道中線上,所述中心排水溝的長度沿著隧道的長度方向分布;第二排水管,每個所述側排水溝與所述中心排水溝之間通過所述第二排水管連通;第一泄水管,每個所述側排水溝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所述第一泄水管,每個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上端與對應的所述側排水溝連通,且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上端開口位于對應的所述側排水溝的中上部;第二泄水管,所述中心排水溝沿其長度方向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第二泄水管,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上端與所述中心排水溝連通;其中,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上端開口位于所述中心排水溝的中上部,且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上端設有過濾裝置;以及集水井,隧道底部圍巖在與每個所述第一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以及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均設有所述集水井,每個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下端和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下端均依次向下貫穿仰拱二襯和仰拱初襯并向下延伸進對應的所述集水井內。
3、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過濾腔和頂蓋,所述第二泄水管的頂部設有所述過濾腔,所述過濾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泄水管的外管徑,且所述過濾腔與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上端開口之間設有過濾網;所述過濾腔的頂部開口,且所述過濾腔的頂部開口處設有能夠開閉的所述頂蓋,所述頂蓋上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泄水孔;其中,所述過濾腔內填充有過濾材料。
4、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隧道中線上設有中隔墻,所述中隔墻在與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設有預留通道,且所述中心排水溝的頂部在于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設有能夠開閉的頂板。
5、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下端側壁上設有多個呈梅花狀分布且與對應的所述集水井連通的進水孔;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下端側壁上設有多個呈梅花狀分布且與對應的所述集水井連通的進水孔。
6、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下端開口和側壁進水孔都包裹有鐵砂網,且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下端開口和側壁進水孔也都包裹有鐵砂網。
7、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集水井內回填級配碎石。
8、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還包括擋水板,隧道底部圍巖與仰拱初襯之間設有擋水板,每個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下端和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下端均依次向下貫穿仰拱二襯、仰拱初襯和所述擋水板并向下延伸進對應的所述集水井內。
9、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每個所述第一泄水管與所述擋水板之間、以及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與所述擋水板之間均設有膨脹止水環(huán)。
10、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排水管的進口連接于對應的所述側排水溝的側壁的中部。
11、優(yōu)選地,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盲溝與初襯之間由外至內依次設有塑料薄膜和鐵窗紗。
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排水構造,能夠對隧道環(huán)向和隧道底部圍巖進行結合排水,特別適用于富水地帶水位線較高的區(qū)域,以提高排水效果和排水效率;其中,采用集水井、第一泄水管和兩個側排水溝相連的結構,結合集水井、第二泄水管與中心排水溝相連的結構,能夠進一步提高隧道底部圍巖排水效率和效果,避免隧道仰拱受到破壞,實現了隧道環(huán)向上全排水,減少水對隧道結構的侵蝕;其中,中心排水溝不便于清理,在第二泄水管的上端設有過濾裝置,一方面可以過濾水中的細小砂石,避免長時間使用后中心排水溝堵塞,保證排水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小水的沖擊力,緩解沖刷作用對中心排水溝的影響;而側排水溝可便于清理,第一泄水管頂部可不設置過濾裝置。
14、2.本實用新型的排水構造,中隔墻在與每個第二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設有預留通道,且中心排水溝的頂部在于每個第二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設有能夠開閉的頂板,以便于更換和清理第二泄水管上的過濾裝置,避免過濾裝置堵塞,保證排水效果。
15、3.本實用新型的集水井內回填級配碎石,以對粗砂進行過濾和起到緩流作用,從而對地下水進行初級過濾;第一泄水管的下端開口和側壁進水孔都包裹有鐵砂網,且第二泄水管的下端開口和側壁進水孔都包裹有鐵砂網,能夠對地下水進行二次過濾,避免堵塞泄水管和過濾裝置。
16、4.本實用新型的排水構造還包括擋水板,隧道底部圍巖與仰拱初襯之間設有擋水板,能夠將隧道底部圍巖和仰拱初襯隔開,減少地下水對隧道結構的影響。
1.一種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包括過濾腔和頂蓋,所述第二泄水管的頂部設有所述過濾腔,所述過濾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泄水管的外管徑,且所述過濾腔與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上端開口之間設有過濾網;所述過濾腔的頂部開口,且所述過濾腔的頂部開口處設有能夠開閉的所述頂蓋,所述頂蓋上設有多個間隔分布的泄水孔;其中,所述過濾腔內填充有過濾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隧道中線上設有中隔墻,所述中隔墻在與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設有預留通道,且所述中心排水溝的頂部在于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對應的位置上設有能夠開閉的頂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下端側壁上設有多個呈梅花狀分布且與對應的所述集水井連通的進水孔;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下端側壁上設有多個呈梅花狀分布且與對應的所述集水井連通的進水孔。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下端開口和側壁進水孔都包裹有鐵砂網,且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下端開口和側壁進水孔也都包裹有鐵砂網。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內回填級配碎石。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擋水板,隧道底部圍巖與仰拱初襯之間設有擋水板,每個所述第一泄水管的下端和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的下端均依次向下貫穿仰拱二襯、仰拱初襯和所述擋水板并向下延伸進對應的所述集水井內。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第一泄水管與所述擋水板之間、以及每個所述第二泄水管與所述擋水板之間均設有膨脹止水環(huán)。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進口連接于對應的所述側排水溝的側壁的中部。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單洞雙線隧道穿越富水斷層破碎帶的排水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溝與初襯之間由外至內依次設有塑料薄膜和鐵窗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