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包括:堵塞器;一送進機構,送進機構包括用于與支架可拆卸連接的固定上壓板及送進桿,送進桿一端連接在固定上壓板上,另一端與堵塞器可拆卸連接,且送進桿能夠穿過待更換的閘閥;一堵塞器固定裝置;及,一取安機構,取安機構套設在送進桿外。本發(fā)明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可以在不丟手帶壓的情況下更換采油(氣)樹的四通閘閥(上法蘭)以及密封墊環(huán)等,確保了換閥過程安全可靠;避免了因壓井造成的產(chǎn)量減少,從而有效的保護了油氣資源;避免了因壓井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專利說明】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油氣開采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全國各油田的采氣樹的井口裝置,經(jīng)過幾十年的開采后,因沖刷、腐蝕或閥門密封件老化等原因,致使井口裝置的主要控制部件(例如閘閥)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泄漏。閘閥泄漏對氣井的安全生產(chǎn)十分不利,且天然氣中含有較多有害氣體,這些有害氣體不僅嚴重威脅人們的身體健康,還會造成環(huán)境的污染,同時對金屬設備及工具也將造成嚴重的腐蝕破壞。一旦井口失控后果將無法想象,可引起火災、爆炸及人員傷害事故的發(fā)生,所以需要及時更換泄漏采氣樹的閘閥及相關部件。如果以常規(guī)的壓井作業(yè)方式整體更換采氣樹,作業(yè)需要的時間為十天到十五天,不僅影響油氣井產(chǎn)量,并且不能及時修復井口,造成環(huán)境污染。因此,如何快速、安全地更換泄漏的閘閥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能夠快速、安全地更換閘閥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
[0004]本發(fā)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發(fā)明提供一種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包括:
[0006]一用于穿過待更換閘閥,以置于預定位置,堵塞油管頭的堵塞器;
[0007]一用于與油管頭連接的支架;
[0008]一用于將所述堵塞器送至所述預定位置處的送進機構,所述送進機構包括用于與所述支架可拆卸連接的固定上壓板及送進桿,所述送進桿一端連接在所述固定上壓板上,另一端與所述堵塞器可拆卸連接,且所述送進桿能夠穿過所述待更換的閘閥;
[0009]一用于在所述堵塞器到達所述預定位置后,連接在所述油管頭上,以將所述堵塞器抵壓于所述預定位置處的堵塞器固定裝置;及,
[0010]一用于吊起待更換閘閥,并安放待安裝閘閥的取安機構,所述取安機構套設在所述送進桿外。
[0011]優(yōu)選的,所述堵塞器包括與所述送進桿可拆卸連接的連接桿以及與所述連接桿連接用于堵塞所述油管頭的堵塞體;
[0012]所述堵塞器固定裝置包括用于與所述油管頭連接的固定下壓板和嵌套在所述固定下壓板內(nèi)的旋轉壓頭,所述旋轉壓頭套設于所述連接桿外,并與所述堵塞體配合,抵壓所述堵塞體。
[0013]優(yōu)選的,所述堵塞體的橫截面大于所述連接桿的橫截面;
[0014]所述固定下壓板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開口,所述旋轉壓頭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開口貫通的第二開口,用于供所述連接桿穿過;
[0015]所述旋轉壓頭內(nèi)開設有與所述第二開口連通的用于收容所述連接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積小于所述堵塞體的橫截面。
[0016]優(yōu)選的,所述旋轉壓頭的下端開設有與所述堵塞體的上端相配合的凹槽。
[0017]優(yōu)選的,所述固定下壓板內(nèi)開設有貫穿該固定下壓板并與所述第一開口連通的螺孔,所述旋轉壓頭的外壁上具有螺紋,所述旋轉壓頭嵌套于所述螺孔內(nèi),與所述螺孔螺紋連接。
[0018]優(yōu)選的,所述旋轉壓頭上具有凸出于所述固定下壓板的上表面的凸臺。
[0019]優(yōu)選的,所述取安機構為一伸縮套筒,所述伸縮套筒包括外筒及嵌套于外筒內(nèi)用于與待更換的閘閥連接的內(nèi)筒,所述伸縮套筒的外筒與所述送進桿連接,所述伸縮套筒的內(nèi)筒可相對于所述外筒伸縮。
[0020]優(yōu)選的,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與油管頭連接的固定連接板及連接在所述固定連接板上的兩個支撐桿,所述固定上壓板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兩個支撐桿上,所述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還包括雙頭螺栓,所述雙頭螺栓的一端連接所述固定連接板,另一端連接所述固定下壓板。
[0021]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發(fā)明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可以在不丟手帶壓的情況下更換采油(氣)樹的四通閘閥(上法蘭)以及密封墊環(huán)等,確保了換閥過程安全可靠;避免了因壓井造成的產(chǎn)量減少,從而有效的保護了油氣資源;避免了因壓井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是本發(fā)明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圖1中的堵塞器固定裝置的側視圖;
[0025]圖3是圖1中的堵塞器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0027]請參考圖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包括支架、送進機構、取安機構22、堵塞器及堵塞器固定裝置。
[0028]在本實施例中,支架包括固定連接板11和兩個支撐桿12。固定連接板11用于與油管頭21連接,兩個支撐桿12的下端分別通過螺栓與固定連接板11連接。
[0029]送進機構包括固定上壓板13和送進桿14。送進桿14的一端與固定上壓板13連接,另一端與堵塞器的上端可拆卸連接。在本實施例中,送進桿14連接在固定上壓板13的中心,并位于兩個支撐桿12之間。送進桿14用于隨固定上壓板13運動以將堵塞器送進至預定位置,以堵塞住待更換閘閥19的油管頭21。固定上壓板12用于當堵塞器到達預定位置時,通過緊固裝置與支撐桿12固定連接,以將堵塞器保持在預定位置處。
[0030]取安機構22用于吊起待更換的閘閥19,使其向上移動一定距離,以騰出安裝堵塞器固定裝置的空間。在本實施例中,取安機構22為一套設在送進桿14外的伸縮套筒,其包括外筒及嵌套于外筒內(nèi)的內(nèi)筒。伸縮套筒的外筒與送進桿14連接,伸縮套筒的內(nèi)筒可相對于外筒伸縮,內(nèi)筒的下端可以與閘閥19連接。
[0031]堵塞器用于將油管頭21堵塞住,以阻斷井底氣流。在本實施例中,堵塞器包括堵塞體151及連接在堵塞體151上的連接桿152,連接桿152用于與送進桿14可拆卸連接。堵塞體151的橫截面大于連接桿152的橫截面,因此在堵塞體151和連接桿152的連接部處形成有一臺階狀結構。
[0032]請一并參考圖2和圖3,堵塞器固定裝置包括固定下壓板16和旋轉壓頭17,旋轉壓頭17嵌套在固定下壓板16內(nèi),并與固定下壓板16螺紋連接。固定下壓板16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開口 161,旋轉壓頭17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二開口 171,第一開口 161與第二開口171的形狀相匹配,且第一開口 161與第二開口 171相貫通,可供連接桿14穿過。固定下壓板16與旋轉壓頭17可拆卸地安裝在堵塞體151的上方,通過該旋轉壓頭17與堵塞體151的上端配合,來將堵塞體151抵壓于預定位置。
[0033]具體地,在本實施例中,固定下壓板16內(nèi)開設有貫穿該固定下壓板16并與第一開口 161連通的螺孔,旋轉壓頭17的外壁上具有螺紋,旋轉壓頭17嵌套于螺孔內(nèi),其外壁與該螺孔螺紋連接。旋轉壓頭17內(nèi)開設有與第二開口 171連通的通孔172,且旋轉壓頭17的下端開設有與堵塞器上的臺階狀結構相配合的凹槽173。通孔172的孔徑大于第二開口171的寬度,且通孔172的面積小于堵塞體151的橫截面。為了便于轉動旋轉壓頭17,旋轉壓頭17上具有凸出于固定下壓板16的上表面的凸臺174。
[0034]在一優(yōu)選實施例中,該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還包括雙頭螺栓18,雙頭螺栓18的一端連接固定連接板11,另一端連接固定下壓板16。該結構便于將該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與油管頭21連接在一起。在本實施例中,該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包括兩個雙頭螺栓18,分別鄰近兩個支撐桿12。
[0035]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所稱更換閘閥19可以是更換整個閘閥19,也可以是更換閘閥19上的部件,例如上法蘭20。下面便以更換閘閥19上的上法蘭20為例,介紹本發(fā)明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的應用。
[0036]請參考圖1至圖3,當需要更換閘閥19上的上法蘭20時,將固定連接板11通過雙頭螺栓18連接在油管頭21上的卡槽內(nèi),將兩個支撐桿12固定在固定連接板11上。然后,將固定上壓板13、送進桿14、取安機構22、堵塞器按上述連接關系裝配好,將固定上壓板13的兩端套在支撐桿12上。然后打開油管頭21上方的閘閥19,推動固定上壓板13,送進桿14、取安機構22和堵塞器下移,使送進桿14和堵塞器穿過閘閥19,將堵塞器送至油管頭21中,封住油管頭21中的堵塞器座封,從而阻斷井底氣流溢出。
[0037]然后,用緊固裝置將固定上壓板13固定在支撐桿12上,此時,送進桿14與堵塞器連接,由于固定上壓板13固定,因此,送進桿14將堵塞器抵壓于預定位置處。然后,將取安機構22的內(nèi)筒與閘閥19連接,解除上法蘭20與油管頭21的連接關系,使取安機構22內(nèi)筒相對于外筒縮回,從而帶動閘閥19上移一端距離,騰出安裝堵塞器固定裝置的空間。然后,將堵塞器固定裝置套在連接桿152上,即令連接桿152穿過第一開口 161和第二開口 162,進入通孔172中。然后下壓固定下壓板16,使旋轉壓頭17下端的凹槽173套在堵塞體151的上端,從而,旋轉壓頭17即與堵塞體151配合,抵壓堵塞體151于該預定位置。同時,固定下壓板16的兩端與兩個雙頭螺栓18連接,使該固定下壓板16抵壓在油管頭21的上方。轉動旋轉壓頭17,使堵塞體151緊密地封住堵塞器座。[0038]然后,由于堵塞器固定裝置此時對堵塞器起到限定作用,堵塞器不會移位,此時,可以解除送進桿14與連接桿152的連接關系,同時將固定上壓板13從支撐桿12上解鎖,將固定上壓板13、送進桿14、取安機構22及連接在取安機構22上的閘閥19吊離,將閘閥19上的舊的上法蘭20更換為新的上法蘭20。再將固定上壓板13、送進桿14、取安機構22及連接在取安機構22上的閘閥19吊回,將固定上壓板13套在支撐桿12上,下移固定上壓板13,重新連接送進桿14和連接桿152,使送進桿14抵壓堵塞器,鎖緊固定上壓板13。然后,松開雙頭螺栓18,拆除堵塞器固定裝置。使取安機構22的內(nèi)筒相對于外筒伸出,從而將閘閥19復位,將新的上法蘭20與油管頭21連接上。然后,解鎖固定上壓板13,將固定上壓板13、送進桿14及連接在送進桿14上的堵塞器一起吊離,放掉閘閥19的閥板以外余氣,拆掉支架,從而完成更換上法蘭20的全過程。
[0039]由此可見,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可以在不丟手帶壓的情況下更換采油(氣)樹的四通閘閥(上法蘭)以及密封墊環(huán)等,確保了換閥過程安全可靠;避免了因壓井造成的產(chǎn)量減少,從而有效的保護了油氣資源;避免了因壓井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并且,本實施例中所提供的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可以使工人較為輕松地更換閘閥,而且不需要壓井,使更換閘閥的效率大大提高。
[004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凡在本發(fā)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用于穿過待更換閘閥,以置于預定位置,堵塞油管頭的堵塞器; 一用于與油管頭連接的支架; 一用于將所述堵塞器送至所述預定位置處的送進機構,所述送進機構包括用于與所述支架可拆卸連接的固定上壓板及送進桿,所述送進桿一端連接在所述固定上壓板上,另一端與所述堵塞器可拆卸連接,且所述送進桿能夠穿過所述待更換的閘閥; 一用于在所述堵塞器到達所述預定位置后,連接在所述油管頭上,以將所述堵塞器抵壓于所述預定位置處的堵塞器固定裝置;及, 一用于吊起待更換閘閥,并安放待安裝閘閥的取安機構,所述取安機構套設在所述送進桿外。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堵塞器包括與所述送進桿可拆卸連接的連接桿以及與所述連接桿連接用于堵塞所述油管頭的堵塞體; 所述堵塞器固定裝置包括用于與所述油管頭連接的固定下壓板和嵌套在所述固定下壓板內(nèi)的旋轉壓頭,所述旋轉壓頭套設于所述連接桿外,并與所述堵塞體配合,抵壓所述堵塞體。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堵塞體的橫截面大于所述連接桿的橫截面; 所述固定下壓板的側壁上開設有第一開口,所述旋轉壓頭的側壁上開設有與所述第二開口貫通的第二開口,用于供所述連接桿穿過; 所述旋轉壓頭內(nèi)開設有與所述第二開口連通的用于收容所述連接桿的通孔,所述通孔的面積小于所述堵塞體的橫截面。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壓頭的下端開設有與所述堵塞體的上端相配合的凹槽。
5.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下壓板內(nèi)開設有貫穿該固定下壓板并與所述第一開口連通的螺孔,所述旋轉壓頭的外壁上具有螺紋,所述旋轉壓頭嵌套于所述螺孔內(nèi),與所述螺孔螺紋連接。
6.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壓頭上具有凸出于所述固定下壓板的上表面的凸臺。
7.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安機構為一伸縮套筒,所述伸縮套筒包括外筒及嵌套于外筒內(nèi)用于與待更換的閘閥連接的內(nèi)筒,所述伸縮套筒的外筒與所述送進桿連接,所述伸縮套筒的內(nèi)筒可相對于所述外筒伸縮。
8.根據(jù)權利要求2至6任一項所述的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用于與油管頭連接的固定連接板及連接在所述固定連接板上的兩個支撐桿,所述固定上壓板可拆卸地連接在所述兩個支撐桿上,所述不丟手閘閥更換裝置還包括雙頭螺栓,所述雙頭螺栓的一端連接所述固定連接板,另一端連接所述固定下壓板。
【文檔編號】E21B23/00GK103912228SQ201210593013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31日
【發(fā)明者】劉彬, 韋宗林, 馬新民, 魏民 申請人:托普威爾石油技術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