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渦流燃燒室鑲塊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柴油機渦流燃燒室鑲塊〔3〕。渦流燃燒室鑲塊〔3〕位于柴油機氣缸頂部〔2〕。將渦流室〔1〕與主燃燒室〔5〕隔開,兩者經(jīng)渦流燃燒室鑲塊〔3〕上的連接通道〔4〕連通。
在1982年10月21日公開的題為《柴油機渦流燃燒室》的日本專利昭57-171025上公開了一種渦流燃燒室,其渦流室〔1〕與主燃燒室〔5〕之間的渦流燃燒室鑲塊〔3〕上的連接通道〔4〕為分叉型(見圖4)。這種形式的渦流燃燒室鑲塊〔3〕使燃燒室提高了空氣利用率。改善了主燃燒室〔5〕的燃燒條件。但是燃燒室連接通道〔4〕的流動損失大。在高負荷噴油量多時,存在嚴重的冒煙,且加工工藝性差,因此很難推廣應用。
1982年后公開的日本專利昭57-165624,昭58-51215,昭59-165821,雖然在結構設計上各有其特點,據(jù)報導,也能在油耗,排污,噪聲等方面改善柴油機的性能。但是,這幾種型式都不能與鏟擊型,雙楔型,多楔型主燃燒室相匹配。而且流動損失都較大,加工工藝性較差,生產(chǎn)上應用較困難。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改進渦流燃燒室的性能,減少渦流室〔1〕與主燃燒室〔5〕連接通道〔4〕的氣體流動損失和提高流量系數(shù),降低渦流式柴油機的燃油消耗和減少排氣污染,而且改善加工工藝性。
本發(fā)明的渦流燃燒室鑲塊〔3〕(見圖2),改進了原有連接通道〔4〕的結構形式,使渦流室〔1〕與主燃燒室〔5〕相通。
圖1.渦流燃燒室剖面圖。
圖2.本發(fā)明的渦流燃燒室鑲塊軸測圖。
圖3.本發(fā)明的渦流燃燒室鑲塊軸測圖。
圖4.分叉型渦流燃燒室鑲塊剖面圖。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作詳細說明。在活塞〔8〕上行的壓縮過程中(見圖1,圖3),由于本發(fā)明的渦流燃燒室鑲塊的連接通道〔4〕做成長度方向從上至下漸擴,截面成弧形。進入渦流室〔1〕的氣流,幾乎同時到達渦流室〔1〕的壁面,在平行的平面內產(chǎn)生有組織的主渦流。在膨脹過程中,燃氣沿漸擴的渦流燃燒室鑲塊的連接通道〔4〕噴出,至主燃燒室〔5〕后,基本沿凹坑柱面〔6〕流動,這樣提高了空氣的利用率,此外從起動孔〔7〕噴向主燃燒室〔5〕的油氣,由于不直接對著從連接通道〔4〕中間區(qū)噴出的氧濃度較低的燃氣,而在氧濃度較高的燃氣中燃燒,這就改善了主燃燒室〔5〕的燃燒狀況,同時使有害物質NOX減少。
SX195柴油機試用的本發(fā)明的渦流燃燒室鑲塊〔3〕(見圖1,圖2),將渦流室〔1〕和主燃燒室〔5〕隔開,渦流燃燒室鑲塊〔3〕上加工有長度方向漸擴的園弧截面連接通道〔4〕園弧截面連接通道〔4〕的上口(見圖2A-A位置)的長度(L)為1~1.2渦流室〔1〕的半徑(R),下口(見圖2B-B位置)的長度(L)為1.3~1.4渦流室〔1〕的半徑(R),圖2中R1為0.9~1.1的燃燒室〔1〕的半徑(R),這種渦流燃燒室鑲塊〔3〕與原有的渦流燃燒室鑲塊相比,除具有相同的優(yōu)點外,還進一步使流動損失減少。加上連接通道〔4〕(見圖2)的上下口采用了適當?shù)膱@角(r1=0.5~1mm,r2=2~4mm,r3=0.2~0.4mm,r4=2~4mm)。這就使壓縮和膨脹過程中連接通道〔4〕的流動系數(shù)增加,從而提高了指示效率,降低了燃油耗。經(jīng)實測表明,采用本發(fā)明的SX195型的柴油機的排氣成份NOX較低,標定工況和部分負荷工況時的燃油消耗率均能降低3克/馬力小時以上,且加工工藝有一定改善。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隔開柴油機渦流室[1]與主燃燒室[5]的渦流燃燒室鑲塊[3],其上加工有連接通道[4]和起動孔[7]。其特征在于渦流燃燒室鑲塊[3]上的連接通道[4]為長度方向漸擴的園弧截面通道。
2.根據(jù)權力要求1所說的渦流燃燒室鑲塊。其特征在于漸擴的園弧截面連接通道〔4〕的上下口采用了適當?shù)膱@角(r1=0.5~1mm;r2=2~4mm;r3=0.2~0.4mm;r4=2~4mm)。
專利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柴油機渦流燃燒室鑲塊,其特點是改進了渦流燃燒室原有連接通道的結構形式。連接通道做成長度方向從上至下漸擴,截面成弧形,使進入渦流室的氣流幾乎同時到達渦流室的壁面,在平行的平面內產(chǎn)生有組織的主渦流,膨脹過程中燃氣沿漸擴的連接通道噴出,至主燃燒室后,基本沿凹坑柱面流動,從而提高了空氣利用率,降低了燃油耗,改善了主燃燒室燃燒狀況。減少了有害物質NO
文檔編號F02B19/18GK86105755SQ86105755
公開日1988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1986年7月19日
發(fā)明者李德桃 申請人:江蘇工學院導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