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搖發(fā)電機。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號CN 2324382 U于1999年06月16日公開了一種由變速機構、微型發(fā)電機、照明燈組成的手搖儲能應急照明燈,由機體、軸承、帶有搖柄的主軸、裝有蝸卷彈簧的彈簧盒和杠桿連動機構構成的手搖儲能裝置,其中至少5個帶有蝸卷彈簧的彈簧盒是分別通過軸承、內(nèi)壁開有棘齒槽的主軸套和安裝在主軸徑向方向上的彈性棘爪銷依次、均間距地套裝在主軸的柱面上;與此同時在每個彈簧盒的一個側端面上還固定著帶有內(nèi)棘齒的齒圈;另外將杠桿連動機構安裝在每兩個彈簧盒之間,使杠桿的一頭能與前一個處于放松狀態(tài)的蝸卷彈簧相接觸,另一頭能被固定在后一個彈簧盒端面上的內(nèi)齒圈的內(nèi)棘齒卡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綠色環(huán)保的手搖發(fā)電機,以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手搖發(fā)電機,包括微型發(fā)電機和內(nèi)設有發(fā)條的條盒,其結構特征是還包括杠桿式擒縱機構,所述杠桿式擒縱機構包括擒縱輪、擒縱叉和雙圓盤,所述擒縱叉的中部設置有擒縱叉軸,擒縱叉的一端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進瓦和出瓦,擒縱叉的一端通過進瓦和出瓦與擒縱輪相接;擒縱叉的另一端的兩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擒縱叉的另一端設置在第一限位柱與第二限位柱之間;雙圓盤上設置有游絲。
進一步,所述的手搖發(fā)電機,還包括柄軸,所述柄軸上套設有立齒輪,發(fā)條的一端與條軸的一端相接,發(fā)條的另一端固定在條盒上,條軸的另一端套設有條盒中心軸齒輪;所述立齒輪與條盒中心軸齒輪嚙合。
進一步,所述的手搖發(fā)電機,還包括條盒齒輪,所述條盒齒輪套設在條軸上,第二齒輪與第二中間齒輪共軸設置,第三齒輪與第三中間齒輪共軸設置,第四齒輪與第四中間齒輪共軸設置,其中,條盒齒輪與第二中間齒輪嚙合,第二齒輪與第三中間齒輪嚙合,第三齒輪與第四中間齒輪嚙合,第四齒輪與微型發(fā)電機的轉軸上的輪齒嚙合。
進一步,所述擒縱輪與第五中間齒輪共軸設置,第四齒輪還與第五中間齒輪嚙合。
進一步,所述的手搖發(fā)電機,還包括設置在條盒中心軸齒輪旁邊的彈簧片和擋塊,其中,彈簧片的一端插入條盒中心軸齒輪的齒間,擋塊緊貼在彈簧片的一側。
進一步,所述擒縱叉與雙圓盤相接,圓盤圖釘固定在雙圓盤上,游絲的一端與圓盤圖釘相接。
進一步,所述微型發(fā)電機為碳刷發(fā)電機。
本實用新型中的杠桿式擒縱機構主要由擒縱輪、擒縱叉和雙圓盤三部分組成,它的特點是利用擒縱輪與擒縱叉一端的進瓦和出瓦在釋放與傳沖的過程中,將原動力系統(tǒng)輸出的能量傳遞給擒縱叉,同時,擒縱叉另一端的口又會與圓盤釘相互作用,擒縱叉通過圓盤釘將來自擒縱輪輸入的能量傳遞給擺輪游絲系統(tǒng),通過這一系列的杠桿原理,擺輪游絲系統(tǒng)源源不斷的得到原動力系統(tǒng)輸出的能量以維持該系統(tǒng)不衰減的震動,從而完成機芯指示裝置準確走時的使命。簡單說就是,擒縱叉在擒縱輪的驅使下,左右擺動,然后將動能傳遞到雙圓盤。
本產(chǎn)品為復合式精密機械動力:發(fā)條加微型發(fā)電機以及升壓電路、降壓電路的電子產(chǎn)品。而機械電源屬于機械與電子共同領域的新型綠色能源產(chǎn)品。
機械電源結構由機械鐘表里主要構成部分:擒縱機構加發(fā)電機與降壓電路、升壓電路構成的一種綠色環(huán)保能源產(chǎn)品。以130微型碳刷發(fā)電機為例,當擒縱機構控制齒輪變速后轉動發(fā)電機機芯一分鐘,3000RPM時產(chǎn)生的電壓為6V,5400RPM為12V,能夠為小功率電子產(chǎn)品提供有效電力:優(yōu)點為可持續(xù)長時提供充足電力,不需要電池供電且能為小功率電子產(chǎn)品提供電力,缺點為功率小、有輕微震動及噪聲。
本實用新型中的擒縱機構主要用于鐘表發(fā)條的張力控制,使得發(fā)條張力能均勻的釋放,帶動指針精確計時。擒縱機構的工作原理一般都類似,它們都是從同一原始的擒縱機構進化而來,但是,這些進化的原因都是為了減輕擒縱機構對時間基準的影響。
本實用新型中的手搖發(fā)電機,還包括設置在條盒中心軸齒輪旁邊的彈簧片和擋塊,其中,彈簧片的一端插入條盒中心軸齒輪的齒間,擋塊緊貼在彈簧片的一側;工作時,轉動柄軸通過立齒輪帶動條盒中心軸齒輪給發(fā)條上鏈,發(fā)條的動力帶動條盒齒輪轉動,條盒齒輪與條盒中心軸齒輪同軸設置,則發(fā)條的動力也帶動條盒中心軸齒輪轉動;當發(fā)條的動力帶動條盒齒輪反方向運動時,發(fā)條的動力傳入彈簧片,而擋塊阻擋彈簧片繼續(xù)變形,彈簧片則單方向卡住條盒中心軸齒輪使得條盒中心軸齒輪不可反方向旋轉,條盒中心軸齒輪停止旋轉,動力全部傳遞回第二輪、帶動第三輪變速、驅使第四輪與擒縱系統(tǒng),第四輪的邊緣齒高速轉動,擒縱系統(tǒng)高速擺動使得發(fā)條動力勻速釋放,從而帶動發(fā)電機工作。
本產(chǎn)品與現(xiàn)有產(chǎn)品相比較,具有綠色環(huán)保、節(jié)約電力能源的特點,本產(chǎn)品的機械動力能源能有效的代替現(xiàn)有的部分化學電池,對社會的環(huán)保有著巨大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綠色環(huán)保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主視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仰視立體示意圖。
圖3為條盒中心軸齒輪與彈簧片組裝后的局部示意圖。
圖中:1為雙圓盤,1.1為游絲,2為擒縱叉,2.1為進瓦,2.2為出瓦,2.3為擒縱叉軸,3為擒縱輪,3.1為第五中間齒輪,4為微型發(fā)電機,4.1為輪齒,5為第四齒輪,5.1為第四中間齒輪,6為第三齒輪,6.1為第三中間齒輪,7為第二齒輪,7.1為第二中間齒輪,11為條軸,12為發(fā)條,13為條盒,14為條盒齒輪,21為立齒輪,20為柄軸,22為條盒中心軸齒輪,31為第一限位柱,32為第二限位柱,33為彈簧片,34為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1-圖2,本手搖發(fā)電機,包括微型發(fā)電機4和內(nèi)設有發(fā)條12的條盒13,還包括杠桿式擒縱機構,所述杠桿式擒縱機構包括擒縱輪3、擒縱叉2和雙圓盤1,所述擒縱叉2的中部設置有擒縱叉軸2.3,擒縱叉2的一端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進瓦2.1和出瓦2.2,擒縱叉2的一端通過進瓦2.1和出瓦2.2與擒縱輪3相接;擒縱叉2的另一端的兩外側分別設置有第一限位柱31和第二限位柱32,擒縱叉2的另一端設置在第一限位柱31與第二限位柱32之間;雙圓盤1上設置有游絲1.1。
所述的手搖發(fā)電機,還包括柄軸20,所述柄軸20上套設有立齒輪21,發(fā)條12的一端與條軸11的一端相接,發(fā)條12的另一端固定在條盒13上,條軸11的另一端套設有條盒中心軸齒輪22;所述立齒輪21與條盒中心軸齒輪22嚙合。
所述的手搖發(fā)電機,還包括條盒齒輪14,所述條盒齒輪14套設在條軸11上,第二齒輪7與第二中間齒輪7.1共軸設置,第三齒輪6與第三中間齒輪6.1共軸設置,第四齒輪5與第四中間齒輪5.1共軸設置,其中,條盒齒輪14與第二中間齒輪7.1嚙合,第二齒輪7與第三中間齒輪6.1嚙合,第三齒輪6與第四中間齒輪5.1嚙合,第四齒輪5與微型發(fā)電機4的轉軸上的輪齒4.1嚙合。
所述擒縱輪3與第五中間齒輪3.1共軸設置,第四齒輪5還與第五中間齒輪3.1嚙合。
所述的手搖發(fā)電機,還包括設置在條盒中心軸齒輪22旁邊的彈簧片33和擋塊34,其中,彈簧片33的一端插入條盒中心軸齒輪22的齒間,擋塊34緊貼在彈簧片33的一側。
所述擒縱叉2與雙圓盤1相接,圓盤圖釘固定在雙圓盤上,游絲1.1的一端與圓盤圖釘相接。
所述微型發(fā)電機4為碳刷發(fā)電機。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對于方位詞,如有術語“中心”,“橫向”、“縱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nèi)”、“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方位和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敘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構造和操作,不能理解為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具體保護范圍。
此外,如有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隱含指明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包括一個或者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義是一個或一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確規(guī)定和限定,如有術語“組裝”、“相連”、“連接”術語應作廣義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也可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是通過中間媒介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相連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的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規(guī)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nèi)。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