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熱能利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 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工業(yè)企業(yè)在運行時消耗大量的一次能源,同時產生大量的余(廢)熱,比如排放的 煙塵的溫度達到300-400度,甚至更高,其中蘊含著由一次能源轉化的大量熱量;工業(yè)企業(yè) 還有大量的冷卻水和廢水中熱量被排放,這些排放熱量的水的溫度相對較低,從20-100度 不等。以上這些余(廢)熱目前均有回收措施,也很好的做到了節(jié)能減排,但縱觀整個余 (廢)熱回收技術,目前還較為單一,要么是單純發(fā)電,要么是只供熱,回收應用效率不高, 不能實現(xiàn)余(廢)熱源的梯級應用。本技術專利可解決目前余(廢)熱回收較為單一和效 率低的問題。實用新型內容[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新型的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 產系統(tǒng),解決上述問題。[0004]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0005]一種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包括高品位余熱源、余熱鍋 爐、汽輪機、低品位余熱源、吸收式熱泵、二級換熱站和供熱系統(tǒng);[0006]所述高品位余熱源連通到所述余熱鍋爐,所述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汽連通到所述汽 輪機的進汽口,所述汽輪機驅動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連通到所述吸收式 熱泵的蒸汽驅動端,所述吸收式熱泵的吸熱端連通到所述低品位余熱源,所述吸收式熱泵 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二級換熱站的吸熱端,所述二級換熱站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供熱系統(tǒng)。[0007]優(yōu)選的,還包括調峰加熱器,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同時連通到所述調峰加熱器的 吸熱端,所述吸收式熱泵的放熱端的高溫出口通過所述調峰加熱器的放熱端后連通到所述 二級換熱站的吸熱端的入口。[0008]優(yōu)選的,還包括疏水泵,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連通到所述吸收式熱泵的蒸汽驅動 端的進汽口,所述吸收式熱泵的驅動蒸汽冷凝后連通到所述疏水泵;所述汽輪機的出汽口 連通到所述調峰加熱器的吸熱端的進汽口,所述調峰加熱器的吸熱端的出汽口也連通到所 述疏水泵。[0009]優(yōu)選的,所述低品位余熱源為工藝冷卻水系統(tǒng)。[0010]優(yōu)選的,還包括電網,所述汽輪機與所述發(fā)電機傳動連接,所述發(fā)電機與所述電網 電連接。[0011]本實用新型將余(廢)熱回收發(fā)電和供熱相結合,余(廢)熱中的高品位熱量發(fā) 電,低品位熱量供熱,提高余(廢)熱利用效率。單純的余(廢)熱發(fā)電余(廢)熱利用效率在35%左右,而熱電聯(lián)產余(廢)熱利用效率則可達60%以上。其原理在于,余(廢) 熱鍋爐吸收高溫余(廢)熱后產生高品位蒸汽后送入到汽輪機做功,驅動汽輪機高速旋轉, 通過發(fā)電機組進行發(fā)電,機組所發(fā)電主要供工業(yè)企業(yè)自用;發(fā)電后的壓力相對較低的部分 蒸汽由汽輪機抽出,送入到吸收式熱泵,驅動熱泵進行低溫廢熱(主要以20-60度的廢水為 主)回收,吸收式熱泵吸收低溫廢熱后將供熱循環(huán)水回水溫度提高30度左右后,送入到供 熱送水管道或經過二次加熱送入到供熱送水管道進行供熱。[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總結如下[0013]1,本實用新型本不但提高了高品位余(廢)熱的利用效率,同時可吸收大量低品 位余(廢)熱,綜合余(廢)熱利用效率可達85%以上,可為工業(yè)企業(yè)節(jié)約20-50%的一次 能源,從而可提高工業(yè)企業(yè)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至80%以上;而傳統(tǒng)的余(廢)熱發(fā)電或 余(廢)熱供熱的綜合熱效率只能在30-50%,還有大量余(廢)熱未能回收。[0014]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施成本低廉。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 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 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17]如圖1的一種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包括高品位余熱 源、余熱鍋爐、汽輪機、低品位余熱源、吸收式熱泵、二級換熱站和供熱系統(tǒng);所述高品位余 熱源連通到所述余熱鍋爐,所述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汽連通到所述汽輪機的進汽口,所述汽 輪機驅動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連通到所述吸收式熱泵的蒸汽驅動端,所 述吸收式熱泵的吸熱端連通到所述低品位余熱源,所述吸收式熱泵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 二級換熱站的吸熱端,所述二級換熱站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供熱系統(tǒng)。[0018]在更加優(yōu)選的實施例中,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還包括調 峰加熱器、電網和疏水泵,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同時連通到所述調峰加熱器的吸熱端,所述 吸收式熱泵的放熱端的高溫出口通過所述調峰加熱器的放熱端后連通到所述二級換熱站 的吸熱端的入口 ;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連通到所述吸收式熱泵的蒸汽驅動端的進汽口,所 述吸收式熱泵的驅動蒸汽冷凝后連通到所述疏水泵;所述汽輪機的出汽口連通到所述調峰 加熱器的吸熱端的進汽口,所述調峰加熱器的吸熱端的出汽口也連通到所述疏水泵;所述 低品位余熱源為工藝冷卻水系統(tǒng);所述汽輪機與所述發(fā)電機傳動連接,所述發(fā)電機與所述 電網電連接。[0019]高品位(高溫度)余熱源I送入到余熱鍋爐2,產生蒸汽后送入到汽輪機3,蒸汽 在汽輪機3中做功后帶動發(fā)電機4進行發(fā)電,所發(fā)電送至電網,完成余熱發(fā)電過程;在汽輪 機3中做過功的蒸汽部分被抽出分兩路分別送入到吸收式熱泵7和調峰加熱器5,送入到吸 收式熱泵7中的蒸汽驅動吸收式熱泵7吸收低品位余熱源8,同時將由二次換熱站6換熱后 的40-60°C的供熱回水加熱到70-90°C,再經過調峰加熱器5再熱(嚴寒期)或不再熱(常規(guī)供熱期)送入到二次換熱站6進行供熱,完成余熱回收供熱過程。[0020]以上通過具體的和優(yōu)選的實施例詳細的描述了本實用新型,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實施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 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品位余熱源、余熱鍋爐、汽輪機、低品位余熱源、吸收式熱泵、二級換熱站和供熱系統(tǒng); 所述高品位余熱源連通到所述余熱鍋爐,所述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汽連通到所述汽輪機的進汽口,所述汽輪機驅動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連通到所述吸收式熱泵的蒸汽驅動端,所述吸收式熱泵的吸熱端連通到所述低品位余熱源,所述吸收式熱泵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二級換熱站的吸熱端,所述二級換熱站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供熱系統(tǒng)。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調峰加熱器,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同時連通到所述調峰加熱器的吸熱端,所述吸收式熱泵的放熱端的高溫出口通過所述調峰加熱器的放熱端后連通到所述二級換熱站的吸熱端的入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疏水泵,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連通到所述吸收式熱泵的蒸汽驅動端的進汽口,所述吸收式熱泵的驅動蒸汽冷凝后連通到所述疏水泵;所述汽輪機的出汽口連通到所述調峰加熱器的吸熱端的進汽口,所述調峰加熱器的吸熱端的出汽口也連通到所述疏水泵。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品位余熱源為工藝冷卻水系統(tǒng)。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網,所述汽輪機與所述發(fā)電機傳動連接,所述發(fā)電機與所述電網電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基于余熱回收應用吸收式熱泵的熱電聯(lián)產系統(tǒng),包括高品位余熱源、余熱鍋爐、汽輪機、低品位余熱源、吸收式熱泵、二級換熱站和供熱系統(tǒng);所述高品位余熱源連通到所述余熱鍋爐,所述余熱鍋爐產生的蒸汽連通到所述汽輪機的進汽口,所述汽輪機驅動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所述汽輪機的抽汽口連通到所述吸收式熱泵的蒸汽驅動端,所述吸收式熱泵的吸熱端連通到所述低品位余熱源,所述吸收式熱泵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二級換熱站的吸熱端,所述二級換熱站的放熱端連通到所述供熱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本不但提高了高品位余(廢)熱的利用效率,同時可吸收大量低品位余(廢)熱,綜合余(廢)熱利用效率可達85%以上。
文檔編號F01K17/02GK202832679SQ2012203564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fā)明者楊茂華, 楊超 申請人:楊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