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壓力加載通道的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一種燃氣輪機內的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并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在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的潤滑油級內使用的具有壓力加載通道的潤滑油隔離軸承。
背景技術:
燃氣輪機通常包括潤滑系統(tǒng),潤滑系統(tǒng)具有泵例如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用于將潤滑油從油箱中移動至與燃氣輪機相關聯(lián)的若干部件。泵添加潤滑油至這些部件并耗散來自這些部件的熱并且可以將油送回油箱以供重新使用。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通常由燃氣輪機驅動,燃氣輪機向泵的輸入軸提供動力。旋轉的輸入軸轉動潤滑油和回油泵內的齒輪組,該泵移送油通過泵和潤滑系統(tǒng)。這些齒輪組被設置在通常稱為軸頸的軸桿上并且在每一端由多組常規(guī)軸承支撐。這些軸頸在操作期間加載到常規(guī)軸承的內徑孔上以保持將軸承的扁平部分壓緊在一起。與常規(guī)軸承相反,潤滑油隔離軸承相對于軸桿具有內徑孔間隙并且在某些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中被用于代替常規(guī)軸承。潤滑油隔離軸承依賴于壓力分布負荷以及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外徑和泵殼體孔的內徑之間的接觸角來保持將潤滑油隔離軸承的扁平部分壓緊在一起。
發(fā)明內容
一種用于潤滑油和回油泵的示例性潤滑油隔離軸承包括軸承體,其界定出具有中心軸線的孔。軸承體具有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孔所在處的徑向內側。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通道被界定在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并且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通道具有界定在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的通道寬度(CW)以及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軸承長度(BL)。比值CW/BL在O. 45到O. 70之間。一種示例性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包括沿中心軸線的殼體。殼體包括潤滑油部分和回油部分?;赜筒糠峙c出口流體連通以從泵中排出流體,而潤滑油部分則與入口流體連通以接收流體。多根軸桿至少部分地位于殼體內,平行于中心軸線,并且與多個齒輪相連。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被設置在潤滑油部分內并且將多個齒輪間隔開。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界定出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徑向內側,徑向內側界定出平行于中心軸線延伸的孔??捉蛹{所述多根軸桿中的一根。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通道被界定在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并且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通道具有界定在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的通道寬度(CW)以及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軸承長度(BL)。比值 CW/BL 在 O. 45 到 O. 70 之間。一種將潤滑油隔離軸承裝入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內的示例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提供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均具有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徑向內側,徑向內側界定出平行于中心軸線延伸的孔。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通道被界定在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并且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通道具有界定在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的通道寬度(CW)以及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軸承長度(BL)。比值CW/BL在0. 45到0. 70之間。將第一軸承滑到第一軸桿上并將第二軸承 滑到第二軸桿上以形成堆疊。將堆疊插入殼體內以使該堆疊位于殼體的潤滑油部分內,其 中每一條通道都面向與通往殼體的流體入口相反的出口側。根據以下的說明內容和附圖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開這些以及其他的特征,以下是 附圖的簡要說明。
圖1是渦輪發(fā)動機的示意圖,包括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的截面圖。圖2是一種具有壓力加載通道的示例性潤滑油隔離軸承的透視圖。圖3是圖2中的潤滑油隔離軸承的透視圖,包括伸入壓力加載通道內的流體流動 路徑。圖4是帶有圖2中的壓力加載通道的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另一出口側透視圖。圖5是帶有圖2中的壓力加載通道的示例性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另一截面圖。圖6是帶有圖2中的壓力加載通道的示例性潤滑油隔離軸承的通道的另一截面 圖。圖7是裝有示例性潤滑油隔離軸承的殼體的另一截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圖1示意性地示出了示例性燃氣輪機10,其包括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變速箱 14、發(fā)動機軸承部件13和油箱15,構成了輸送流體流過系統(tǒng)以為變速箱14和發(fā)動機軸承部 件13的各部分散熱和潤滑的流體回路。如圖所示,燃氣輪機10的發(fā)動機驅動軸11通過燃 燒提供動力并被驅動進行旋轉。變速箱14利用這種旋轉以通過泵的輸入軸21為包括潤滑 油和回油齒輪泵12在內的附件提供動力。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包括關于軸線A對齊的殼體20。殼體20包括潤滑油入口 16、潤滑油部分26、潤滑油出口 22、回油入口 23、回油部分24和回油出口 25。潤滑油和回 油齒輪泵12將流體從油罐15通過具有旋轉潤滑油齒輪組19,27和連接軸28的潤滑油部 分26輸送至變速箱14和其他的發(fā)動機軸承部件13?;赜筒糠?4和潤滑油部分26彼此鄰 接并且在其中包括多個由泵的輸入軸21驅動的齒輪軸28。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的回油 部分24通過回油部分24的旋轉齒輪組將過多的油和空氣的混合物從變速箱14和其他的 發(fā)動機軸承部件13抽出,從而將油返回到油罐15以供重新使用。潤滑油部分26通過經潤 滑油入口 16接收流體來為變速箱14和發(fā)動機軸承部件13提供潤滑,潤滑油入口 16是潤 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的殼體20內的一個孔。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結構的入口 16。油罐15被流體連接至位于潤滑油部分26內的至少一個潤滑油隔離軸承18以及 潤滑油入口 16。每一個潤滑油隔離軸承18都被安裝在齒輪軸28上,由殼體20內的每一個 齒輪軸28末端上的常規(guī)軸承組件17支撐著的齒輪軸28與在不同位置的多個齒輪組19,27 一起旋轉。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包括通過螺栓32固定就位的蓋板30以將潤滑油和回 油齒輪泵12的部件保持在殼體20內。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還可以包括薄片(wafer)潤 滑齒輪27和傳動鍵114。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與變速箱14和其他的發(fā)動機軸承部件13流體連通,它們被設置用于從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的潤滑油部分26接收流體例如油并在使用之后將油和空氣的混合物送回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的回油部分24?;赜筒糠?4與油罐15流體連通以將油送回油罐15供重新使用。油罐15通過殼體20中的潤滑油入口 16為殼體20供油。油從油罐15通過潤滑油入口 16流至潤滑油隔離軸承18、旋轉齒輪組19,27和齒輪軸28。正如將在下文中更加詳細介紹的那樣,油要圍繞軸承18流動。在圍繞軸承18流動之后,流體在殼體20內軸向向前流動至潤滑油出口 22。在一個示例中,潤滑油出口 22是殼體內的至少一個孔。但是, 也可以使用其他類型的出口 22或者流體排出方式。出口 22與通往變速箱14的入口(未示出)對齊。隨著油流過變速箱14和其他的發(fā)動機軸承部件13以在這些區(qū)域進行潤滑并帶走過多的熱量,它就變?yōu)橛秃涂諝獾幕旌衔铩T诨旌衔锪鲃油ㄟ^變速箱14和其他的發(fā)動機軸承部件13之后,它隨即就通過回油入口 23 (示意性示出)流動返回到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的回油部分24內。一旦油和空氣的混合物處于回油部分24內,就通過多個旋轉的齒輪組使油流動通過回油部分24。隨著油和空氣的混合物流出回油出口 25以返回到油罐15,空氣就被從混合物中去除(示意性示出)。這些部件構成回路以使得一旦油回到油罐15內,它就能夠在回路內重新使用。圖2示出了一種示例性潤滑油隔離軸承18并且包括圍繞軸線B界定出孔40用于接納齒輪軸28(圖I)的徑向內側50。潤滑油隔離軸承18包括軸承體42,軸承體42具有在第二軸向側46軸向前方的第一軸向側44以及橋接在第一軸向側44和第二軸向側46之間的徑向外側48和徑向內側50。軸承體42的徑向外側48界定出軸承體42的外周并且包括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和弧形部分54。軸承體42包括相對于軸線D的入口側70和出口側72。軸承體42還包括在徑向外側48的弧形部分54內界定出的通道60。通道60在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潤滑油出口側 72上圍繞徑向外側48周向延伸。通道60接收提供在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的殼體20內的流體。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與另一個潤滑油隔離軸承18 的平面部分52對齊,正如以下要更詳細介紹的那樣。當通道60充滿流體并因此被充分加壓時,它就會導致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從一側到另一側的增加的壓力分布負荷。來自通道 60的壓力分布提供了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上的附加壓力,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被加載以在兩個軸承18的平面部分52之間提供充足的壓力加載。軸承體42還包括分別在第一軸向側44和第二軸向側46內界定出的至少一個第一軸承面切口 62a和至少一個第二軸承面切口 62b。盡管只示出了在第一軸向側44內,但是在一個示例中,面切口 62a,62b被同樣地包括在第二軸向側46內。圖3示出了一種示例性潤滑油隔離軸承18。流體圍繞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流動以箭頭表示。潤滑油隔離軸承18相對于軸線D被分為入口側70和出口側72。流體在入口側16以相對較低的入口壓力流入并且繼續(xù)圍繞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第一軸向側44和第二軸向側46流動。如圖所示,僅示出了第一軸向側44上的流動路徑。但是,在第二軸向側 46上的流動是第一軸向側44上流動的鏡像。隨著流體如箭頭71所示圍繞第一軸向側44 和第二軸向側46流動,流體壓力在兩個軸向側44和46以及徑向外側48上都從入口側70 向出口側72增加,直到流體達到了相對較高壓力的排放點74為止。在該點74處,部分流體會沿殼體20向下流動至潤滑油出口 22以用于在系統(tǒng)內進一步使用,而部分流體會流入通道60內以提供充分的排放流體壓力從而有助于將潤滑油隔離軸承18在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處壓緊在一起。在一個示例中,排放點74和通道60相對于潤滑油入口 16具有100磅/平方英寸 (PSID)的壓差,而在徑向外側48由箭頭71示出的180度位置處的壓差只有60-75PSID。在通道60和180度位置處的徑向外側48與潤滑油入口 16壓力之間的較高壓差在兩個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之間提供了額外的負荷,有助于將潤滑油隔離軸承18壓緊在一起。通道60內100%的潤滑油排放壓力導致壓力負荷矢量在從平面部分52測量時小于90度。面切口 62a,62b的深度以及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徑向外側48和殼體內側孔91之間的接觸角也有助于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處的壓力加載。圖4和圖5示出了圍繞出口側72周向延伸的通道60。軸線D界定出通道60在徑向外側48上的起始位置80。在一個示例中,起始位置80與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成 180度。軸線D還劃分了入口側70和出口側72。通道60從起始位置80延伸至終止位置 82。在一個示例中,通道60延伸的周向弧角t在出口側72中弧形部分54的90度到120 度之間。在另一個示例中,角度t為112度。通道60的末端位置82位于面切口 62的起點之前的位置,用線84表示。軸承體 42的一部分86將第一軸向側44和第二軸向側46上的面切口 62分開。通過使通道60的末端位置82位于面切口 62的起點之前,該部分86就能夠保持用于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足夠的厚度。在一個示例中,潤滑油隔離軸承18包括在中心F和通道底部94之間界定出的距離R0在一個示例中,徑向距離R在O. 820到O. 840英寸(2. 083-2. 134厘米)之間。潤滑油隔離軸承18還包括在中心F和徑向外側48之間的距離C。在一個示例中,徑向距離C為 O. 863 英寸(2. 192 厘米)。在某些示例中,R與C的比值在O. 88到O. 98之間。圖6示出了在第一軸向側44和第二軸向側66之間的通道60。通道60由通道60 兩側的內壁90a,90b軸向界定并且在徑向內側50的徑向外部。在一個示例中,通道壁部 90a和第一軸向側44之間以及通道壁部90b和第二軸向側46之間的通道壁厚(CWT) 102在
O.070-0. 080 英寸(O. 178-0. 203 厘米)之間。在一個示例中,通道壁部90a和通道壁部90b之間界定出的通道寬度(CW) 104在
O.145-0. 155 英寸(O. 368-0. 394 厘米)之間。在一個示例中,通道具有的界定為從徑向外側48到通道底部94的通道深度 (CD) 92 在 O. 023-0. 043 英寸(O. 058-0. 109 厘米)之間。在一個示例中,第一軸向側44和第二軸向側46之間界定出的軸承長度100在
O.2998-0. 3001 英寸(O. 7615-0. 7623 厘米)之間。距離96被界定在徑向外側48和作為殼體20 —部分的殼體內徑孔91之間。在一個示例中,距離96是沿周向弧角t (在圖5中示出)的在O. 0005-0. 006英寸(O. 0013-0. 015 厘米)之間的一段長度。因為通道60的頂部敞開,所以就會由于殼體內徑孔91和徑向外表面48之間的距離96而發(fā)生泄漏。因此,流體必須以比泄漏速率更大的速率提供給通道 60以保持潤滑油隔離軸承18的從一側到另一側的適當壓差。在某些示例中,通道壁部90a和通道壁部90b之間界定出的通道寬度(CW) 104與第一軸向側44和第二軸向側46之間界定出的軸承長度(BL) 100的距離比在O. 45到O. 70 之間(CW/BL)。在某些示例中,距離96與通道深度(⑶)92的比值在O. 01到O. 50之間。在某些示例中,通道壁厚(CWT) 102與通道寬度(CW) 104的比值在O. 21到O. 61之間(CWT/CW)。 在某些示例中,通道深度(⑶)92與通道寬度(CW) 104之間的比值在O. 10到O. 50之間(CD/ CW)。在某些示例中,通道深度(CD)與中心F和徑向外側48之間的徑向距離C之間的比值在 O. 02 到 O. 12 之間(CD/C)。圖7示出了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18a和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18b。潤滑油隔離軸承18a包括被設置用于移入潤滑油隔尚軸承18b的開口 112內的銷110。在移入開口 112 內后,銷110有助于在組裝和操作期間將每一個潤滑油隔離軸承18a,18b的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a,52b保持在一起。更加清楚地示出了軸承18a, 18b相對于殼體20的定位。軸承18a, 18b由軸線D分為入口側70和出口側72。如圖所示,軸承18a,18b在入口側70以一定角度接觸殼體20。 通道60在沿軸線D的位置開始并且必須在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a,52b上提供進一步的壓力加載以將軸承18a,18b加載到一起。如上所述,流體在潤滑油入口 16進入并且由旋轉的齒輪組19,27使其在軸承18a,18b周圍移動。一部分流體隨即流入通道60內,而另一部分流體則進一步向下流動至殼體20的出口 22。通過擁有未加載的徑向內側50,潤滑油隔離軸承18就具有比常規(guī)軸承組17更低的壓緊負荷,常規(guī)的軸承組17使齒輪軸28加載其略小的徑向內側50。因此,潤滑油隔離軸承18可能就會例如由于軸承的微小動作而在軸承的扁平部分經歷磨損。由通道60提供的附加負荷造成的軸承的從一側到另一側的增加的壓差以及提供附加負荷的角度都允許將潤滑油隔離軸承盡管在未加載內徑的情況下以適當的壓緊負荷壓緊在一起。另外,未加載的徑向內側50允許潤滑油隔離軸承18在長度上比常規(guī)的軸承組17更短,由此縮短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12內的潤滑油部分26的長度。參照圖I和圖7,在安裝期間,殼體20中的潤滑油部分26沒有任何部件。一組兩個具有通道60的潤滑油隔離軸承18a,18b將它們的軸承扁平部分的平面部分52a,52b對齊以使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18a的銷110移入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18b的開口 112內,從而連接兩個軸承18a, 18b。一旦連接了軸承18a, 18b,潤滑油隔離軸承18a, 18b就被安裝在齒輪軸28a,28b上從而鄰近第一潤滑油齒輪組19的齒輪軸28a,28b軸向中心一側。在一個示例中,安裝通過將軸承18a,18b滑到軸桿28上來完成。軸承18a,18b、齒輪軸28a,28b 與齒輪組19的組合就構成了潤滑隔離堆疊120。隨后將潤滑隔離堆疊120插入潤滑油部分 26的殼體20內。潤滑隔離堆疊120被定位成使得每一個潤滑油隔離軸承18a,18b中的通道60都定向在殼體內側孔91的出口側72上。在某些示例中,其他部件例如薄片潤滑齒輪27、傳動鍵114、兩組常規(guī)軸承 17a, 17b以及其他部件都在裝入殼體20內之前就被加至潤滑隔離堆疊120。在一個示例中,使用與將潤滑油隔離軸承18a,18b裝到齒輪軸28a,28b上的相同過程將兩組每組兩個常規(guī)軸承17a,17b裝到齒輪軸28a,28b上。一旦常規(guī)軸承組就緒 (也就是裝在一起),第一組常規(guī)軸承17a,17b就被插到具有附接齒輪19a,19b的齒輪軸 28a, 28b的短端上以鄰接該第一潤滑油齒輪組19。第二組常規(guī)軸承17a,17b被安裝在齒輪軸28a, 28b的另一端。
在某些示例中,一組薄片潤滑齒輪27被安裝為鄰接潤滑油隔離軸承組18a,18b。 這組潤滑油隔離軸承18a,18b位于齒輪組19,27之間。一旦完整的潤滑隔離堆疊120已插入,即可用螺栓32將蓋板30連接至殼體20的潤滑油部分26 —端,從而將潤滑隔離堆疊120和潤滑油部分26的其他部件固定就位并完成軸承18的安裝。盡管已經公開了優(yōu)選的實施例,但是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該意識到某些修改仍將落在本公開的保護范圍內。為此,應該研讀所附權利要求以確定本公開的實質保護范圍和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潤滑油和回油泵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包括軸承體,界定出具有中心軸線的孔,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所述孔處的徑向內側,其中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以及通道,被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并且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其中通道寬度(CW)被界定在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并且軸承長度(BL)被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其中比值CW/BL在O. 45到O. 70之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一通道壁部以及第二軸向側和第二通道壁部之一間界定出的通道壁厚(CWT)沿弧形部分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居中。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比值CWT/BL在通道寬度的每一側上都在 O. 15到O. 28之間。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比值CWT/CW在O.21到O. 61之間。
5 .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軸承體包括在孔的中心軸線和通道底部之間界定出的第一距離(R),以及在孔的中心軸線和徑向外側之間界定出的第二距離(C), 以使通道深度(⑶)被界定在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之間,其中比值⑶/C在O. 02到O. 12之間。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軸承體包括在孔的中心軸線和通道底部之間界定出的第一距離(R),以及在孔的中心軸線和徑向外側之間界定出的第二距離(C), 其中第一距離/第二距離的比值R/C在O. 88到O. 98之間。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軸承體包括在孔的中心軸線和通道底部之間界定出的第一距離,以及在孔的中心軸線和徑向外側之間界定出的第二距離,其中通道深度(⑶)被界定在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之間,其中比值⑶/CW在O. 10到O. 50之間。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周向長度是從軸承體平面部分起的180 度位置開始并且圍繞弧形部分延伸90度至120度的周向弧角。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軸承體在軸承體的第一軸向側上包括第一面切口并且在軸承體的第二軸向側上包括第二面切口。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在軸承體內界定出將第一面切口和第二面切口分開的部分,其中周向弧角終止于該部分以使通道鄰接該部分并且不會與第一面切口和第二面切口交疊。
11.一種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包括沿中心軸線的殼體;在殼體內與出口流體連通以從泵中排出流體的回油部分;在殼體內與入口流體連通以接收流體的潤滑油部分;在潤滑油部分和回油部分內的平行于中心軸線延伸并且與多個齒輪相連的多根軸桿;在潤滑油部分內的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具有大致與入口對齊的入口側以及與入口側相對的出口側,其中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將多個齒輪間隔開,其中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界定出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徑向內側,徑向內側界定出平行于中心軸線延伸并且接納所述多根軸桿之一的孔,其中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以及通道,被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并且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其中通道寬度(CW)被界定在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并且軸承長度(BL)被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其中比值CW/BL在O. 45到O. 70之間。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進一步包括在潤滑油部分內將多個齒輪間隔開的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其中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界定出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徑向內側,徑向內側界定出平行于中心軸線延伸并且接納所述多根軸桿之一的孔,其中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其中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在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的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具有通道, 該通道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其中第二通道寬度(CW2)被界定在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的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并且第二軸承長度(BL2)被界定在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的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其中比值CW2/BL2在O. 45到O. 70之間。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其中所述軸桿之一在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和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徑向內側處被卸載。
14.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其中入口被界定在殼體內,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和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包括大致與殼體內的入口鄰接的入口側以及與入口側相對的出口側,其中通道僅被設置在出口側內。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其中每條通道都被流體連接至殼體內的入口,其中流體以比流體從通道中泄漏更大的速率從入口側流動至與入口相對的出口側并且流入通道內。
16.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其中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和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的徑向外側都與入口側上的至少一部分殼體內側孔相接觸。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其中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中的孔和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中的孔均界定出平行于中心軸線的第二軸線,其中第一距離被界定在孔的第二軸線和通道底部之間,并且第二距離被界定在孔的第二軸線和徑向外側之間,其中通道深度(⑶)被界定在第一距離和第二距離之間,其中第三距離被界定在徑向外側和殼體內徑孔之間,其中第三距離/⑶的比值在O. 10到O. 50之間。
18.一種將潤滑油隔離軸承裝入潤滑油和回油齒輪泵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和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和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均具有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徑向內側,徑向內側界定出平行于中心軸線延伸的孔,其中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其中通道被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并且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其中通道寬度(CW)被界定在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并且軸承長度(BL)被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其中比值CW/BL在O. 45到O. 70之間;將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滑到第一軸桿上并將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滑到第二軸桿上以形成包括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第一軸桿和第二軸桿的堆疊;然后將該堆疊插入殼體內以使堆疊位于殼體的潤滑油部分內,其中每一條通道都面向與通往殼體的流體入口相反的出口側。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在將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移動到堆疊上之前就將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連接至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將第一潤滑油隔離軸承上的銷插入第二潤滑油隔離軸承中界定出的開口內,開口的大小被設置為與銷適配。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壓力加載通道的潤滑油隔離軸承。一種用于潤滑油和回油泵的潤滑油隔離軸承包括軸承體,界定出具有中心軸線的孔。軸承體具有第一軸向側、第二軸向側、徑向外側和孔所在處的徑向內側。徑向外側包括弧形部分。通道被界定在徑向外側的弧形部分內并且圍繞徑向外側延伸周向長度。通道具有界定在第一通道壁部和第二通道壁部之間的通道寬度(CW)以及界定在第一軸向側和第二軸向側之間的軸承長度(BL)。比值CW/BL在0.45到0.70之間。
文檔編號F02C7/06GK102606623SQ20121001510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月18日
發(fā)明者M.D.謝龍卡 申請人:哈米爾頓森德斯特蘭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