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干燥系統(tǒng)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再生回路干燥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吸附式干燥器原理是利用干燥劑對氣體的水份進行吸附,使氣體干燥度滿足使用要求,為了使干燥劑可以重復利用,則需要對干燥劑進行再生脫附,恢復原來活性。一般廠家生產的吸附式干燥器是利用干燥后氣體對濕干燥劑進行吹干,并排出大氣,這樣會消耗相當一部分的氣體,給帶來用戶直接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使干燥劑重復利用,氣體循環(huán)使用的再生回路干燥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再生回路干燥系統(tǒng),包括分配閥、加熱器、冷卻器和第一、第二干燥罐,所述分配閥的輸入端與進氣口連接,所述分配閥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與冷卻器連接,所述加熱器安裝在第一管路上,且第一管路位于加熱器后設置有第五、第六閥,所述第二管路上設置有第九、第十閥,所述第一、第二干燥罐分別通過第十一、第十二閥與冷卻器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干燥罐分別通過第一、第二閥與出氣口連接,所述第一、第二干燥罐分別通過第七、第八閥與第二管路連接,且接入點位于第九、第十閥之間,所述第一、第二干燥罐分別通過第三、第四閥與第一管路之間,且接入點位于第五、第六閥之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冷卻器的輸出端連接有再生分離器,所述第十一、第十二閥均連接在再生分離器的輸出端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再生分離器內包括殼體和過濾網,所述殼體設有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和下腔之間設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下腔懸置安裝有內切線分離腔,所述過濾網安裝在上腔且位于切線分離器的輸出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下腔底部設有出水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第一、第二干燥罐均采用可恢復活性的干燥劑。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干燥系統(tǒng)設有兩個干燥回路,每個回路上均流動的氣體均經過冷卻器的冷卻,再生分離器的脫水,以及在干燥罐進行干燥,同時還利用常溫氣體對使用過的干燥劑進行冷吹恢復活性,使該干燥罐內的干燥劑可以進行再次使用,方便下一次的氣體干燥循環(huán);此外在再生分離器中設計有切線分離腔,利用該分離腔可以對從冷卻器出來的低溫氣體進行析出水分,氣體析出水分后經過高效過濾網對氣體再次進行過濾吸附水分,達到二次除水的功能。本干燥系統(tǒng)結構合理,工作性能好,能有效利用氣體循環(huán)對干燥器進行恢復活性,達到重復利用的效果,同時能將對干燥劑恢復活性后的氣體進行再次利用,減少了能耗和氣體浪費,該系統(tǒng)干燥效果好,干燥效率高。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再生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再生回路干燥系統(tǒng),包括分配閥15、加熱器16、冷卻器17、第一干燥罐13和第二干燥罐14,所述分配閥15的輸入端與進氣口24連接,所述分配閥15的輸出端通過第一管路18和第二管路19與冷卻器17連接,所述加熱器16安裝在第一管路18上,且第一管路18位于加熱器16后設置有第五閥5和第六閥6,所述第二管路19上設置有第九閥9和第十閥10;所述第一干燥罐13通過第十一閥11與冷卻器17連接,第二干燥罐14通過第十二閥12與冷卻器17連接,第一干燥罐13通過第一閥1與出氣口25連接,第二干燥罐14通過第二閥2與出氣口25連接。此外,所述第一干燥罐13通過第七閥7與第二管路19連接,第二干燥罐14通過第八閥8與第二管路19連接,且接入點位于第九閥9和第十閥10之間;所述第一干燥罐13通過第三閥3與第一管路18連接,第二干燥罐14通過第四閥4與第一管路18連接,且接入點位于第五閥5和第六閥6之間。其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干燥罐13和第二干燥罐14均采用可恢復活性的干燥劑,減少了循環(huán)一次更換一次干燥劑的問題,提高了氣體干燥的效率,同時沒有氣體損耗。
其中,進一步參見圖2,所述冷卻器17連接有再生分離器20,所述第十一閥11和第十二閥12均連接在再生分離器20上。所述再生分離器20內包括殼體21和過濾網22,所述殼體21設有上腔211和下腔212,所述上腔211和下腔212之間設有隔板213,所述隔板213位于下腔212懸置安裝有內切線分離腔23,所述過濾網22安裝在上腔211且位于切線分離腔23的輸出端。再生分離器20的進氣口25設在下腔212上,冷卻氣體進入下腔后,流經切線分離腔23析出水分,氣體進入上腔211,然后經過過濾網22流出上腔211,完成冷卻水析出。所述下腔212底部設有出水閥,方便及時排除再生分離器20內的積水,減少了氣體與水分的再次接觸而沾染到水分。
當第一干燥罐13吸附,第二干燥罐14加熱脫附時。常溫氣體經過分配閥15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氣體進入第一管路18進行加熱器16加熱至200°c后,另一部分氣體進入第二管路19。進入第一管路18內的氣體經過第五閥5和第四閥4進入第二干燥罐14,由下而上對第二干燥罐14內的干燥劑進行加熱脫水,再經過第八閥8和第十閥10進入冷卻器17冷卻析出水分,進入再生分離器20排出液態(tài)水,最后與之前流經第二管路19的氣體匯合且經過第十一閥11進入第一干燥罐13對氣體進行干燥,經過第一閥1進入出氣口25供用戶使用。
此外,當進行第一干燥罐13吸附,第二干燥罐14冷吹恢復活性時,流經第二管路19的氣體工作原理如下:其中,經過第九閥9、第八閥8進入第二干燥罐14,由上而下對第二干燥罐14內的干燥劑進行冷吹恢復活性,再經過第四閥4和第六閥6進入冷卻器17冷卻析出水分,進入再生分離器20排出液態(tài)水,最后與之前進入第一管路18的氣體匯合并經過第十一閥11進入第一干燥罐13對氣體進行干燥,經過第一閥1流出出氣口25并供給用戶使用。以上是氣體干燥的一個完整循環(huán)回路,在對氣體進行干燥的同時,也對之前用過的干燥劑進行脫水,提高了干燥劑使用的效率和減少浪費。
此外,本再生回路干燥系統(tǒng)還可以進行以下的一種循壞方式。
當常溫氣體經過分配閥15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氣體進入第一管路18中,并通過加熱器16加熱至200°c后,依次經第五閥5、第三閥3進入第一干燥罐13,由下而上對第一干燥罐13干燥劑進行加熱脫水,再依次經過第七閥7、第十閥10進入冷卻器17冷卻析出水分,進入再生分離器20排除液態(tài)水,最后與之前另一部分進入第二管路19的氣體匯合并經過第十二閥12進入第二干燥罐14對氣體進行干燥,經過第二閥2進入出氣口25,并送出供用戶使用,以上是第二干燥罐14吸附,第一干燥罐13加熱脫附的過程。
此時,進入第二管路19的氣體進行如下流程:進入第二管路19的氣體,依次經過第九閥9、第七閥7進入第一干燥罐13,由上而下對第一干燥罐13干燥劑進行冷吹恢復活性,再依次經過第三閥3、第六閥6進入冷卻器17冷卻析出水分,進入再生分離器20排出液態(tài)水,最后與之前第一管路18的氣體匯合并經過第十二閥12進入第二干燥罐14對氣體進行干燥,經過第二閥2進入出氣口25并送出供用戶使用。此時,整個回路的過程為當第二干燥罐14吸附,第一干燥罐13冷吹恢復活性。以上為設備的一個完整工作周期,系統(tǒng)會不斷循環(huán)運動,采用該套再生回路干燥系統(tǒng),整個過程沒有氣體消耗,節(jié)能型優(yōu)越。
以上所述,只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