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原煤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多重換熱的原煤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在發(fā)電廠的原煤場中,往往需要對煤進行噴水降溫,以防止煤粉自燃,但是這樣往往容易導致原煤中帶來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濕雨天氣。因此,對原煤進行干燥、破碎、篩選等處理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一種高效且節(jié)能的原煤系統(tǒng)。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基于多重換熱的原煤系統(tǒng),
本發(fā)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一種基于多重換熱的原煤系統(tǒng),其特征是,包括斗車、中儲煤倉、第一傳送皮帶、雙輥式破碎機、第二傳送皮帶和原煤干燥裝置,斗車將經(jīng)過灑水降溫的原煤輸送至中儲煤倉中,然后由第一傳送皮帶輸送至雙輥式破碎機進行破碎,經(jīng)過篩選后,由第二傳送皮帶送至原煤干燥裝置進行干燥;
原煤干燥裝置包括原煤干燥殼體、上原煤干燥盤、中原煤干燥盤和下原煤干燥盤,原煤干燥殼體上部為圓筒狀原煤干燥殼體,其下部為錐筒狀原煤干燥殼體,原煤干燥殼體頂部連通有原煤進口,其下端設置有原煤出口;在上原煤干燥盤、中原煤干燥盤和下原煤干燥盤的上方均設置有固接于不銹鋼主軸的水平桿,水平桿的下方固接有多個弧面體狀的原煤鏟,上原煤干燥盤和下原煤干燥盤上的原煤鏟弧面方向向內,中原煤干燥盤上的原煤鏟的弧面方向向外。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原煤系統(tǒng)簡單實用,能對原煤進行有效的干燥、破碎等處理,且節(jié)能效果明顯。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以下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原煤干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以下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2所示的一種基于多重換熱的原煤系統(tǒng),包括斗車100、中儲煤倉101、第一傳送皮帶102、雙輥式破碎機103、第二傳送皮帶104和原煤干燥裝置105,斗車100將經(jīng)過灑水降溫的原煤輸送至中儲煤倉101中,然后由第一傳送皮帶102輸送至雙輥式破碎機103進行破碎,經(jīng)過篩選后,由第二傳送皮帶104送至原煤干燥裝置105進行干燥。原煤干燥裝置105包括原煤干燥殼體A、上原煤干燥盤B、中原煤干燥盤C和下原煤干燥盤D。
原煤干燥殼體A上部為圓筒狀原煤干燥殼體,其下部為錐筒狀原煤干燥殼體,原煤干燥殼體A頂部連通有原煤進口5,其下端設置有原煤出口6;原煤干燥殼體A的中軸線上設置有由電機1驅動的不銹鋼主軸2,上原煤干燥盤B、中原煤干燥盤C和下原煤干燥盤D均為水平固接于原煤干燥殼體A內的環(huán)狀中空盤體,上原煤干燥盤B和下原煤干燥盤3的直徑與原煤干燥殼體A的內徑相等且其中心處分別形成有上原煤落口30和上原煤落口31,中原煤干燥盤C的直徑小于原煤干燥殼體A的內徑,不銹鋼主軸2依次穿過上原煤干燥盤B、中原煤干燥盤C和下原煤干燥盤D的內環(huán)且不銹鋼主軸2與中原煤干燥盤C的內環(huán)緊密接觸,中原煤干燥盤C通過其兩側的連桿11固接于原煤干燥殼體A的內壁上;在上原煤干燥盤B、中原煤干燥盤C和下原煤干燥盤D的上方均設置有固接于不銹鋼主軸2的水平桿12,水平桿12的下方固接有多個弧面體狀的原煤鏟3,上原煤干燥盤B和下原煤干燥盤D上的原煤鏟弧面方向向內,中原煤干燥盤C上的原煤鏟的弧面方向向外;
上原煤干燥盤B的下方固接有一漏斗狀的漏斗殼14,漏斗殼14內水平布置有中心固接于不銹鋼主軸2上的原煤金屬孔網(wǎng)4,原煤金屬孔網(wǎng)4隨不銹鋼主軸2的轉動而轉動;在原煤干燥殼體A的側壁上安裝有蒸汽風機16,蒸汽風機16的出口管道其中一路穿過漏斗殼14與設置在原煤金屬孔網(wǎng)4下方的環(huán)形管17連通,環(huán)形管17上設置有多個傾斜向上噴出蒸汽的加熱噴口32;上原煤干燥盤B和中原煤干燥盤C的下端分別連通有第一原煤蒸發(fā)蒸汽入口33和第二原煤蒸發(fā)蒸汽入口34;
原煤干燥殼體A的側壁上還固接有蒸汽混合器21,與上原煤干燥盤B連通的第一排氣管22、與中原煤干燥盤C連通的第二排氣管23、與下原煤干燥盤D連通的第三排氣管24分別向蒸汽混合器21輸送蒸汽,蒸汽混合器21的出口與蒸汽風機16的入口連通,下原煤干燥盤D上連通有接入外部加熱汽源的外部汽源入口管G;原煤干燥殼體A下部的錐筒體內壁上固接有中空的同為錐筒狀的底部套筒H,底部套筒H的入口連通蒸汽風機16的出口,其出口輸送蒸汽至蒸汽混合器21;不銹鋼主軸2的底部固接有一個碗底狀的甩盤27,甩盤27置于底部套筒H圍成的空間中;同樣的,在中原煤干燥盤C和下原煤干燥盤D的下方可以設置與上原煤干燥盤B下方相同的漏斗殼、原煤金屬孔網(wǎng)、環(huán)形管和蒸汽噴嘴,氣源來自蒸汽風機16的出口,用于回收中原煤干燥盤C和下原煤干燥盤D底面的熱量,出于視圖的清晰考慮,圖中只示出了一套底面熱量回收裝置。
該原煤干燥裝置工作時,原煤的流程為:原煤從原煤進口5進入并落到上原煤干燥盤B上,在上原煤干燥盤B上方的原煤鏟旋轉攪拌作用下不斷向上原煤落口30推進,然后落到中原煤干燥盤C上,中原煤干燥盤C上的原煤在中原煤干燥盤C上方的原煤鏟的旋轉攪拌下向中原煤干燥盤C的邊緣運動,并落下到下原煤干燥盤D上,相似地,下原煤干燥盤D上的原煤在其上的原煤鏟作用下從上原煤落口31落下到甩盤上,甩盤27上的原煤被離心力甩出撞擊到底部套筒H的內表面上進行最后階段的干燥;
蒸汽的流程為:外部加熱汽源從下原煤干燥盤D的外部汽源入口管G進入,并對下原煤干燥盤D上的原煤進行加熱,被加熱的原煤所蒸發(fā)出來的蒸汽一部分從中原煤干燥盤C與原煤干燥殼體A之間的間隙上升進入漏斗殼14中,并進而進入第一原煤蒸發(fā)蒸汽入口33中作為上原煤干燥盤B的加熱蒸汽,而另一部分從第二原煤蒸發(fā)蒸汽入口34中進入作為中原煤干燥盤C的加熱蒸汽,中原煤干燥盤C上的原煤被加熱后蒸發(fā)出的蒸汽從第一原煤蒸發(fā)蒸汽入口33進入也作為上原煤干燥盤B的加熱蒸汽;蒸汽混合器21接收上原煤干燥盤B、中原煤干燥盤C、下原煤干燥盤D和底部套筒H的排汽進行混合后,由蒸汽風機16分別送至環(huán)形管17和底部套筒H中作為加熱源;由加熱噴口32噴出的蒸汽不斷地向原煤金屬孔網(wǎng)4上的原煤施加吹力,使得在原煤金屬孔網(wǎng)4上的原煤受到離心力而不斷向原煤金屬孔網(wǎng)4邊緣運動的同時貼向上原煤干燥盤B的底面,改變了以往干燥盤底面的熱量只能通過輻射換熱的方式送往原煤的弊端,而是部分甚至全部改為換熱效率大大提高的接觸換熱,大大提高了換熱效率和熱量利用率;蒸汽噴嘴18噴出的蒸汽以及上原煤干燥盤B上原煤被加熱后蒸發(fā)出的蒸汽混合物,部分進入第一原煤蒸發(fā)蒸汽入口33,另一部分最后的乏汽由原煤干燥殼體A頂部的乏汽排口28排出大氣。各個管道上均設置方向有與蒸汽流向一致的單向逆止閥,在各個管道的最低點設置有疏水點。需要注意的是,應該盡量保證外部加熱汽源有足夠高的過熱度,以降低加熱干燥過程中疏水的產生,防止原煤攜帶大量的凝結水而影響干燥效果。該原煤干燥裝置設計巧妙,不僅充分利用了原煤被加熱后產生的蒸汽對上一級的原煤進行再次加熱,而且改變了以往干燥盤底面的熱量只能通過輻射換熱的方式送往原煤的弊端,而是部分甚至全部改為換熱效率大大提高的接觸換熱,大大提高了換熱效率和熱量利用率。
優(yōu)選地,所述斗車100為液壓臂鏟式機動斗車。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傳送皮104帶傾斜向上布置。
優(yōu)選地,原煤的篩選由篩選機完成。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