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水卷材生產(chǎn)線,特別涉及一種頁巖鋪設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目前生產(chǎn)防水卷材的傳統(tǒng)裝置由配料裝置和成型裝置組成。配料裝置由改性罐、混合罐組成。改性罐是整個配料裝置最重要的罐,配料工根據(jù)生產(chǎn)配方,按照生產(chǎn)工藝進行配料操作;混合罐是將改性罐中的改性料與填料一起進行攪拌,待其混合均勻后將混合料輸送進入卷材成型裝置制成卷材。成型裝置主要指卷材生產(chǎn)線,其主要部件還是由常規(guī)的開卷、胎基布烘干、預浸、涂油、覆膜撒砂、冷卻、收卷包裝這幾個部分組成。
現(xiàn)有的頁巖鋪設系統(tǒng)可參考申請?zhí)枮?01410144928.7的中國專利,其公開了一種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自動撒砂回砂系統(tǒng),包括砂輸送裝置、砂回收裝置、總輸送管道和儲砂倉,所述的總輸送管道一端設有儲砂倉,總輸送管道另一端分別與砂輸送裝置和砂回收裝置相連接,砂輸送裝置由輸送管道、鼓風機和撒砂漏斗組成,輸送管道一端與總輸送管道相連接,另一端與撒砂漏斗和鼓風機相連接,砂回收裝置由回收管道和回收漏斗組成,從而對防水卷材上的浮砂進行清理與回收并反復利用。
但是在附砂后,直接進行清除頁巖的活動,由于還有混合料尚未完全干涸,頁巖與胎基布粘接不牢,可能導致清砂多過,導致防水卷材的頁巖層較薄,影響防水卷材的質(zhì)量。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清砂過多的頁巖鋪設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xiàn)的:
一種頁巖鋪設系統(tǒng),依次包括位于防水卷材正上方的撒砂漏斗、供防水卷材繞過從而將防水卷材翻轉(zhuǎn)的翻轉(zhuǎn)輥、位于翻轉(zhuǎn)輥一側(cè)的回收槽、將回收槽中頁巖運回撒砂漏斗的回收裝置,撒砂漏斗與翻轉(zhuǎn)輥之間設有水冷裝置,水冷裝置包括噴水管以及為噴水管供水的水泵,噴水管開有多個豎直向上從而將水柱噴射到防水卷材底面并支撐防水卷材的噴水口。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從噴水管上的噴水口中射出的水而形成的水柱對胎基布的支撐作用,使得胎基布漂浮在空中,同時水柱為胎基布降溫,實現(xiàn)了懸浮冷卻;而在撒砂工序后,胎基布經(jīng)過懸浮冷卻后,其上的混合料初步冷卻凝固,與頁巖粘接牢固,從而再經(jīng)翻轉(zhuǎn)輥翻轉(zhuǎn),這時多余的頁巖受重力脫落,這樣保證頁巖層的厚度,防止了清砂過多,完成清砂工藝后的胎基布經(jīng)過進一步的冷卻,完全凝固并打包成成品。
較佳的,水冷裝置還包括位于防水卷材下方的蓄水池,噴水管位于蓄水池內(nèi)。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蓄水池收集為胎基布冷卻完成的水,保證車間內(nèi)的環(huán)境。
較佳的,水泵位于蓄水池內(nèi)并與蓄水池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蓄水池收集為胎基布冷卻完成的水,再通過水泵將水重新壓入噴水管中,進行噴射對胎基布進行冷卻,從而實現(xiàn)噴射用水的循環(huán)使用,而且在噴射水柱在下落期間與空氣充分接觸,而停留在蓄水池中的水也具有與空氣加大的接觸面積,從而可以充分冷卻,保證循環(huán)中的水始終相對于胎基布保持一個較低的溫度,保證冷卻效果。
較佳的,蓄水池上方轉(zhuǎn)動連接有用于支撐防水卷材的傳送輥。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傳送輥支撐胎基布,防止胎基布落入液面內(nèi),使胎基布順利進入下一工序。
較佳的,噴水管有多個,傳送輥與噴水管間隔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胎基布是一直在前進的,而虛浮冷卻一次交換的熱量較低,所以通過多個噴水管進行多次懸浮冷卻,從而使胎基布逐步冷卻,進而使胎基布與頁巖連接緊密。
較佳的,噴水管沿防水卷材寬度方向設置,且噴水口均勻設置在噴水管上。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均勻設置的噴水口使胎基布均勻冷卻,防止胎基布的頁巖層不均勻。
較佳的,翻轉(zhuǎn)輥包括空心的輥體以及端蓋,端蓋開有供空氣流過的對流孔。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空氣穿過對流孔,增大了翻轉(zhuǎn)輥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保證翻轉(zhuǎn)輥的冷卻速度,從而使翻轉(zhuǎn)輥輔助懸浮冷卻系統(tǒng)對胎基布進行冷卻,保證胎基部與頁巖連接緊密。
較佳的,還包括供防水卷材繞過從而將防水卷材翻轉(zhuǎn)回來的復位輥。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防水卷材繞過翻轉(zhuǎn)輥后,再繞過復位輥,從而將防水卷材的前進方向恢復,便于安裝架設進行后續(xù)工序的設備,易于廠房的設置。
較佳的,在翻轉(zhuǎn)輥與復位輥之間設有上、下壓輥,上、下壓輥留用供防水卷材穿過的間隙。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上、下壓輥對防水卷材進行擠壓,將頁巖層進步擠壓在胎集上的混合料上,保證頁巖粘連穩(wěn)固的同時,控制胎基布的厚度。
較佳的,下壓輥表面形成有齒紋。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齒紋增大了下壓輥與防水卷材的摩擦力,便于帶動防水卷材繼續(xù)前行。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蓄水池收集為胎基布冷卻完成的水,再通過水泵將水重新壓入噴水管中,進行噴射對胎基布進行冷卻,而設有對流孔的翻轉(zhuǎn)輥輔助為防水卷材降溫,保證胎基布上的混合料初步凝固,從而頁巖與胎基布連接緊密,防止清砂過多。
附圖說明
圖1是頁巖循環(huán)系統(tǒng)結構示意圖;
圖2是為顯示噴水管結構所作圖1中A部放大圖A;
圖3是為顯示絞龍結構所作圖1中B部放大圖B。
圖中,1、安裝架;11、傳送輥;12、翻轉(zhuǎn)輥;13、上壓輥;14、下壓輥;141、齒紋;15、復位輥;16、撒砂漏斗;17、回收槽;171、絞龍;172、下料管;2、傳送帶;21、集料漏斗;22、凹槽;3、真空上料機;31、導砂板;4、水冷裝置;41、蓄水池;411、進水管;42、噴水管;421、噴水口;5、輥體;51、端蓋;511、轉(zhuǎn)軸;512、對流孔;6、防水卷材。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nèi)”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一種頁巖循環(huán)系統(tǒng),如圖1所示,包括用于運輸防水卷材6的運輸裝置和用于循環(huán)頁巖的循環(huán)裝置。
運輸裝置按照防水卷材6的經(jīng)過順序依次包括將防水卷材6運送的傳送輥11、將防水卷材6初步冷卻的水冷裝置4、供防水卷材6繞過從而將防水卷材6翻轉(zhuǎn)的翻轉(zhuǎn)輥12、兩組供防水卷材6從間隙中穿過的上壓輥13和下壓輥14、供防水卷材6繞過從而將防水卷材6恢復傳輸方向的復位輥15。其中傳送輥11、翻轉(zhuǎn)輥12、上壓輥13、下壓輥14、復位輥15均通過軸承座轉(zhuǎn)動連接于安裝架1上,通過軸承座安裝是一種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不再贅述。
循環(huán)裝置按照防水卷材6的經(jīng)過順序依次包括位于防水卷材6正上方的撒砂漏斗16、位于被翻轉(zhuǎn)輥12翻轉(zhuǎn)的防水卷材6下方的回收槽17、將回收槽17的頁巖運往真空上料裝置的傳送帶2以及為撒砂漏斗16供料的真空上料機3。撒砂漏斗16、真空上料機3以及傳送帶2的具體結構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不再贅述。
水冷裝置4包括位于安裝架1中的蓄水池41以及安裝在蓄水池41上方的噴水管42。蓄水池41位于傳送輥11下方,而噴水管42與傳送輥11件間隔設置,且沿防水卷材6前進方向均勻安裝在安裝架1上。
蓄水池41內(nèi)安裝有供水的水泵,水泵通過進水管411與噴水管42連接,結合圖2所示,噴水管42沿徑向開有豎直設置的噴水口421。噴水管42沿防水卷材6寬度方向設置,且噴水口421均勻設置在噴水管42上。水泵將蓄水池41中的水壓入噴水管42,水從噴水口421噴出形成抵接防水卷材6底面的水柱,水柱支撐防水卷材6,對防水卷材6懸浮冷卻后重新落回蓄水池41中。
翻轉(zhuǎn)輥12和復位輥15雖然位置不同,但結構與安裝方式相同。兩者包括空心的輥體5以及焊接在輥體5兩端的端蓋51,端蓋51沿軸向焊接有用于與軸承座連接的轉(zhuǎn)軸511,端蓋51沿轉(zhuǎn)軸511周向開有多個供空氣流過的對流孔512,每個對流孔512均成圓形。而靠近翻轉(zhuǎn)輥12一側(cè)的下壓輥14表面形成有齒紋141。
工作過程如下:撒砂裝置對傳送輥11上的防水卷材6鋪設頁巖,傳送輥11將防水卷材6在蓄水池41上方運往翻轉(zhuǎn)輥12,在這個過程中,噴水管42噴出的水柱為防水卷材6冷卻,使胎集布上的混合料初步冷冷卻,將頁巖穩(wěn)固地粘連在混合料層(或稱改性瀝青層上);灑滿頁巖的防水卷材6被翻轉(zhuǎn)輥12翻轉(zhuǎn),使鋪設頁巖的一面翻轉(zhuǎn)至下方,未粘接的浮砂直接從胎集下落到回收槽17中,這時防水卷材6被上壓輥13和下壓輥14擠壓后,被復位輥15再次翻轉(zhuǎn)、恢復原本的運輸方向,進行后續(xù)的冷卻步驟,與此同時,結合圖3所示,落入回收槽17中的頁巖被絞龍171帶動進入下料管172,從下料管172進入集料漏斗21聚攏后,再進入傳送帶2的凹槽22中,被傳送帶2運送的頁巖從傳送帶2靠近真空上料機3一側(cè)飛出并落到導砂板31上,并被真空上料機3提升到撒砂漏斗16內(nèi)。另外,絞龍171與傳動帶都是通過各自的電機帶動的,而真空上料機3是通過鼓風機或者氣泵帶動的,水冷裝置4供水用的水泵,進水管411等水管通過卡箍固定與鋪設,它們均采用現(xiàn)有技術,因此未在說明書中詳細描述。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jù)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nèi)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