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油水分離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到一種環(huán)保用的廢水處理裝置的改進,特別是一種油水分離器裝置的改進。
背景技術(shù):
在實用新型作出之前,現(xiàn)有的油水分離器裝置很多都是采用離心分離、沉淀分離、靜電分離及蒸發(fā)分離等方法將廢水中的污油分離出來,達到油水分離的效果。問題是沉淀式油水分離器是由隔板、外殼組成,雖然簡單,但清洗不方便,油脂回收率低。水和油分離不徹底。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改進這種廢水處理裝置,尋找一種成本低、設備簡單、油脂回收率高又適用于各種場地用的油水分離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油水分離器是由外殼、單層隔板或多層隔板和H管組成,由H管把隔板的液體相通,H管的豎管分別安裝在隔板的兩邊,橫管穿過隔板,安裝在分離器的下部,把隔板兩邊的污水連通。單層或多層視處理水量和當?shù)丨h(huán)境而定。材質(zhì)可采用不銹鋼、塑料或其它鋼材。
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處理水量大,效率高,不用電機和機器,不用維修,只要定期清洗設備就能達到效果,而且分離出來的油脂可用在洋蠟、臘燭及機械行業(yè)作潤滑油,廢水可達到國家排放標準,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是一項既有一定經(jīng)濟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的實用技術(shù)。
圖1是單層廚具、器皿及濾油煙油水分離器。
圖2是單層排油煙水濂水油分離器。
圖3是多層廚具、器皿及濾油煙油水分離器。
圖4是多層排油煙水濂水油分離器。
圖中進水管(1)、導流板(2)、隔渣隔柵(3)、H管的豎管(4)、隔板(5)、出水管(6)、排水管的銅閘閥(7)、水平透視窗(8)、密閉水蓋(9)、排油脂銅閘閥(10)、H管的橫管(11)。
具體實施方式
一、單層式圖1是廚具、器皿及濾油煙油水分離器含油脂廢水通過進水管(1)進入分離器,經(jīng)導流板(2)進入隔渣隔柵(3)除去殘渣,然后注入“A分離槽”,當“A分離槽”的液位達到L1時,液體開始通過H管的豎管(4)、橫管(11)進入“B分離槽”,由于油脂的比重較水為輕,故油脂浮于上層,而污水則沉于下層,所以由“A分離槽”注入“B分離槽”的液體均為與油脂分離后的污水,而油脂則浮在“A分離槽”的上層。含油脂廢水不斷地注入“A分離槽”,與油脂分離后的污水不斷地從出水管(6)排出,“A分離槽”內(nèi)液體上層油脂厚度可通過水平透視窗(8)觀察,其厚度達到2-3cm(20-30mm)時,打開排油脂銅閘閥(10)把油脂送至貯油脂桶內(nèi)。
二、多層式(圖3)多層式是在單層式的基礎(chǔ)上,設置多層隔板和多組H連通管,經(jīng)第一層隔板(5)和H連通管處理后的污水,從“B分離槽”經(jīng)第二層隔板和H連通管注入后續(xù)的“C分離槽”,直至“C分離槽”的液位達到L2時,“C分離槽”內(nèi)與油脂分離后的污水從出水管(6)排出。其余實施過程與單層式相同。
三、單層式(圖2)與多層式(圖4)排油煙水濂水油分離器。
進水管(1)與排油煙水濂的貯水底盆連接,并在管道上設置一銅閘閥,出水管(6)與排油煙水濂循環(huán)水泵吸入端管道連接。其運作情況與單層、多層式相同。
分離器的清洗步驟1、將密閉水蓋(9)揭開并移去。
2、打開排油脂銅閘閥(10),將浮于“A分離槽內(nèi)液體上層的油脂吸清。
3、將導流板(2)及隔渣隔柵(3)拔出。
4、打開排水管的銅閘閥(7),將分離器內(nèi)污水全部排出。
5、移出H管的豎管(4)。
6、將導流板(2)、隔渣隔柵(3)、H管的豎管(4)、H管的橫管(11)及箱內(nèi)層,利用洗潔液及熱水清洗干凈。
7、將箱內(nèi)水平透視窗(8)清洗干凈。
8、清洗完畢后,將各移動及清洗的配件,原位重放,并扣緊箱蓋。
權(quán)利要求1.油水分離器,由外殼、隔板組成,其特征是由H管把隔板(5)兩邊的液體連通,H管的豎管(4)分別安裝在隔板的兩邊,橫管(11)穿過隔板,安裝在分離器的下部。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分離器,其特征是在于所述的H管和隔板(5)可以是多層隔板(5)和H管組成。
專利摘要一種環(huán)保用的油水分離器裝置,是由外殼、單層隔板或多層隔板和H管組成,由H管把隔板兩邊的液體連通,H管的豎管分別安裝在隔板的兩邊,橫管穿過隔板,安裝在分離器的下部。單層或多層視量和當?shù)氐沫h(huán)境而定,材質(zhì)可采用不銹鋼、塑料或其它鋼材。具有油脂回收率、高清洗方便、成本低等優(yōu)點,是一種用于各種處理場地的含油廢水處理設備。
文檔編號B01D17/028GK2721190SQ03247879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2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3年7月2日
發(fā)明者馮錦堃, 劉家杰 申請人:馮錦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