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圓塔式凈水器。
背景技術:
水是人們賴以生存的資源,但隨著工業(yè)的發(fā)展,水污染越來越嚴重,可供人們飲用的淡水資源越來越少,因此水處理技術越來越受人們重視,其中凈水器是水處理技術的一種,許多地方對河水、湖水、水庫水、山泉水都會采用凈水器對原水進行處理后供飲用;現(xiàn)有許多凈水器雖然凈水效果較佳,但是占用空間較大,在安裝使用上會帶來不便,而且凈水器過濾后的雜質無法輕易排出,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使凈水器內的雜質累積,影響凈水效率和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種過濾效果好、占用空間小的圓塔式凈水器。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方案為:一種圓塔式凈水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設置的豎流沉淀池、反沖清水池與無閥濾池;
所述豎流沉淀池內設置有豎流沉淀池過濾層,并通過所述豎流沉淀池過濾層將豎流沉淀池內部上下分隔為出水層和沉淀層,在豎流沉淀池中心還設有延伸至沉淀層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連接有進水管并在中心管下端成形有向下擴張的出口以使原水流出中心管時形成渦流,所述出水層上部設有一出水堰,所述出水堰的出水口連接有連通管;
所述連通管向下延伸并依次連接有U形管和三通管,其中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第一出口連通無閥濾池,其第二出口連通有虹吸管,并且第一出口的高度低于第二出口;
所述無閥濾池內設置有從反沖清水池延伸至無閥濾池底部的支撐管,所述支撐管的底部和頂部分別開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以連通無閥濾池和反沖清水池,所述無閥濾池內部還在三通管的第一出口之間以及支撐管的進水口之間設置無閥濾池濾層;
所述反沖清水池上側開有出水口用于排出凈化水;
所述虹吸管包括內外相套的內套管和外套管,并且在內套管的外壁以及外套管的內壁之間留空形成外層流水通道,所述外套管側部開有進水口以連通三通管和外層流水通道,所述內套管頂端開有進水口以連通外層流水通道和內套管,并且內套管的進水口高度高于反沖清水池的出水口。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管連接有用于投放絮凝劑的進藥器。
進一步地,所述豎流沉淀池底部向外側延伸有一排泥管用于將沉淀池內的絮凝物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豎流沉淀池過濾層內填充有空心球。
進一步地,所述豎流沉淀池外圍設置有平臺。
進一步地,所述無閥濾池濾層內填充有過濾填料。
進一步地,所述無閥濾池底部向外側延伸有一排空管用于將濾池內的雜質排出。
進一步地,所述連通管、U形管、三通管與排水管之間各通過法蘭結構連接以防止漏水。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凈水器,呈圓塔式結構,使本方案的凈水器占地面積?。粌羲鲀葲]有設置任何閥門,因此在使用凈水器過程中無需有過多的操作,只需投進相應過濾所需的絮凝劑(如明礬),而凈水器的凈水過程是自動進行的;同時本方案的凈水效果較佳,首先通過絮凝劑使原水的大部分雜質在豎流沉淀池內形成絮凝物,并通過過濾層吸收絮凝物,然后通過濾池對原水作進一步處理,而且本方案還設有虹吸管,通過虹吸原理使原水的凈化更徹底,使本方案的凈水效果較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虹吸管的側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管口分布圖。
其中,1為豎流沉淀池,11為出水層,111為出水堰,12為豎流沉淀池過濾層,121為進水管,122為進藥器,13為沉淀層,131為中心管,132為排泥管,14為平臺,2為無閥濾池,21為支撐管,22為無閥濾池濾層,23為排空管,3為反沖清水池,41為連通管,42為U形管,43為三通管,44為虹吸管,441為內套管,442為外套管,443為外層流水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至附圖3所示的結構圖,一種圓塔式凈水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設置的豎流沉淀池1、反沖清水池3與無閥濾池2,其中豎流沉淀池1、無閥濾池2與反沖清水池3均呈圓柱形,并依次相連共同組成圓塔,具體地,反沖清水池3上側設有豎流沉淀池1,下側設有無閥濾池2。
豎流沉淀池1內設置有豎流沉淀池過濾層12,并通過豎流沉淀池過濾層12將豎流沉淀池1內部上下分隔為出水層11和沉淀層13,在豎流沉淀池1中心還設有延伸至沉淀層13的中心管131,該中心管131連接有進水管121并在中心管131下端成形有向下擴張的出口以使原水流出中心管131時形成渦流,其中,進水管121連接有進藥器122用于在進水管122的原水流入向中心管131的過程中加入絮凝劑,豎流沉淀池過濾層12內設置有空心球用于在加藥的原水從沉淀層13經(jīng)過濾層12升到出水層11時將水中的絮凝物濾清;豎流沉淀池1底部向外側延伸有一排泥管132用于將沉淀池13內的絮凝物排出,同時豎流沉淀1池外側成型有平臺14以方便工作人員向進藥器122投放絮凝劑(如明礬);出水層11上部設有一出水堰111,該出水堰的出水口連接有連通管。
連通管41向下延伸并依次連接有U形管42和三通管43,其中三通管43具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其第一出口連通無閥濾池2,其第二出口連通有虹吸管44,并且第一出口的高度低于第二出口,連通管41、U形管42、三通管43與虹吸管44之間各通過法蘭結構連接使各管道之間緊密連接,防止出現(xiàn)漏水情況。
無閥濾池2內設置有從反沖清水池3延伸至無閥濾池2底部的支撐管21,該支撐管21的底部和頂部分別開有進水口和出水口以連通無閥濾池2和反沖清水池3,而無閥濾池2內部還在三通管43的第一出口之間以及支撐管21的進水口之間設置無閥濾池濾層22,其中,無閥濾池濾層22內填充有過濾填料(在本實施例中,過濾填料為活性炭);無閥濾池2底部向外側延伸有一排空管23用于將濾池內的雜質排出。
反沖清水池3上側開有出水口用于排出凈化水。
虹吸管44包括內外相套的內套管441和外套管442,并且在內套管441的外壁以及外套管442的內壁之間留空形成外層流水通道443,該外套管442側部開有進水口以連通三通管43和外層流水通道443,而內套管441頂端開有進水口以連通外層流水通道443和內套管441,并且內套管441的進水口高度高于反沖清水池3的出水口,以保證反沖清水池3內的凈化水能在正常情況下經(jīng)出水口排走。
本實施例的過濾過程:原水從進水管121經(jīng)中心管131排進豎流沉淀池1的沉淀層13內,在原水通過進水管121的過程中,向進藥器122投放絮凝劑(如明礬),與原水發(fā)生反應,當原水從中心管131排進沉淀層13時,通過中心管131端部成型的向下擴張的出口,使原水形成渦流,使原水與絮凝劑充分混合反應形成絮凝物,并使絮凝物由于渦流作用聚集在渦流的中部然后沉淀在沉淀層13的底部;隨著原水的不斷排進,豎流沉淀池1內的水不斷增加并使水位不斷上升,有部分絮凝物會漂浮在原水的水面,當水位上升到豎流沉淀池過濾層12時,豎流沉淀池過濾層12內的空心球會阻隔并吸收水面的絮凝物,防止絮凝物上升至過濾層12上側的出水層11內;經(jīng)初步過濾的原水上升至出水層11時,原水通過連通管41,再經(jīng)U形管42進入三通管43,而一部分原水會從三通管43的第一出口排出至無閥濾池2內,原水進入無閥濾池2后向下流動至無閥濾池濾層22內作進一步的過濾形成凈化水,然后經(jīng)活性炭過濾后的清水通過支撐管21向上排進反沖清水池3內進行儲存,當反沖清水池3內的水位高于反沖清水池3的出水口時,清水通過該出水口31排出;
而三通管43另一部分的原水會從第二出口排進虹吸管44內(具體為進入外套管442內),原水從下至上進入外層流水通道443,隨著無閥濾池濾層22積累的雜質增多,原水通過無閥濾池濾層22的阻力隨之增大,外層流水通道443內的水位高度隨之升高,當原水到達內套管441上端的進水口時,原水會從外套管442流進內套管441并通過內套管441排出,當原水從外套管442排向內套管441后,外層流水通道443形成真空,從而形成壓力差,從而吸收無閥濾池2與反沖清水池3內的水,此時反沖清水池3的清水通過支撐管21向下流回無閥濾池2內,對無閥濾池2尤其是無閥濾池濾層22進行清洗,然后攜帶無閥濾池2內過濾后的雜質向上流進三通管43,再進入外套管442內,最后通過內套管441將無閥濾池2內過濾原水后的雜質排出。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情況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變動和潤飾,或修改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故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