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huán)境保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河道排污口污水原位集中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對水環(huán)境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各級政府在源頭管控、過程阻斷、末端治理等多個維度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多成績,但是還存在一些挑戰(zhàn)和困難。比如在城市內(nèi)河的水污染治理方面,很多老舊小區(qū)的截污納管工作困難重重,沒辦法實現(xiàn)污水的100%納管,難免還是會存在雨污合流匯入河道的情況,相對于河水水質(zhì),雨污合流口排放出來的污水水質(zhì)嚴重超標,而城市河道生態(tài)系統(tǒng)本身就很脆弱,生態(tài)結(jié)構簡單,自凈能力小,很難降解這些外來污染物,最終導致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甚至發(fā)黑發(fā)臭,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針對于這樣的情況,目前常用的做法有:1、在排污口周邊用圍隔圍起來一個相對封閉的水域,收集污水后定期抽走運輸?shù)轿鬯幚韽S集中處理,這樣的方法需要很多的人力和財力,而且很難做到及時處理,未及時處理時污水會直接排放到河道中;2、在排污口附近種植水生植物,這樣的方法雖然成本不高,但是水生植物的處理能力非常有限,很難有效消耗污染物,而且排污口附近容易滋生蚊蟲等;3、在河道邊安裝超磁等大型的污水處理設備,對污水進行處理后再排放到河道,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濃度,但是這類設備投入和運行的成本都很高,占地面積較大,在城市河道周邊沒有足夠的空間安裝這類設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為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河道排污口污水原位集中處理設備。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所述:
一種河道排污口污水原位集中處理設備,包括浮床,在浮床上設置有第一處理槽和第二處理槽,所述第一處理槽底部為濾網(wǎng)結(jié)構,在所述第一處理槽正上方通過支架固定有水體分布器,所述水體分布器上連通有第一水管,所述水管與第一水泵連接;所述第二處理槽上分別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與第二水泵連接。本發(fā)明的浮床采用塑料浮床。
在浮床上設置通孔,所述第一水管穿過通孔設置。
所述第一處理槽設置在浮床正中央。
所述第一處理槽為圓形結(jié)構。
所述浮床為正多邊形立體結(jié)構。
所述浮床為正六邊形立體結(jié)構。
所述第二水泵連接有可以通過水位高低控制第二水泵的開啟與關閉的水位控制器。
在所述浮床還設置有多個固定樁孔。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實用新型設備主體為塑料材質(zhì),占地空間小,自重輕,安裝簡單,維護方便;
(2)雨污合流口排放出來的污水大部分溶解氧不足,通過分布器噴下的過程中,水體與空氣充分接觸,增加水體的溶解氧;
(3)水體可以透過濾網(wǎng)與緩釋微生物激活劑接觸,不斷激活水體的原位有益微生物,并回到水體中發(fā)揮作用;
(4)固定樁的設計可以使浮床隨著水位的波動而自由升降,不會出現(xiàn)擱淺或者側(cè)翻的情況;
(5)第二處理槽的設計,可以及時將圍隔內(nèi)的污水排放到圍隔外的河水中,避免污水未經(jīng)處理直接滿溢;
(6)排放桶內(nèi)裝有緩釋微生物激活物質(zhì),把圍隔內(nèi)水體排到圍隔外的同時,可以將激活水體中的有益微生物一并帶到外部河流中,有益于外部河流水體的水質(zhì)提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2是圖1中A-A’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一種河道排污口污水原位集中處理設備,包括浮床10,在浮床上設置有第一處理槽20和第二處理槽30,所述第一處理槽10底部為濾網(wǎng)結(jié)構,在所述第一處理槽10正上方通過支架22固定有水體分布器21,所述水體分布器21上連通有第一水管23,所述第一水管23與第一水泵連接;所述第二處理槽30上分別設置有進水管31和出水管32,所述進水管31與第二水泵連接。本發(fā)明的浮床采用塑料浮床。
在浮床10上設置通孔24,所述第一水管23穿過通孔24設置。
所述第一處理槽20設置在浮床10正中央。
所述第一處理槽20為圓形結(jié)構。
所述浮床10為正多邊形立體結(jié)構。
所述浮床10為正六邊形立體結(jié)構。
所述第二水泵連接有可以通過水位高低控制第二水泵的開啟與關閉的水位控制器33。
在所述浮床10還設置有多個固定樁孔40。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先用圍隔50把河岸排污口與河水分隔開來,形成一個水域面積8-10平米左右的排污口處理區(qū),然后把河道排污口污水原位集中處理設備安裝進去,通過多個固定樁孔40通過固定鏈固定在河道某位置,將微生物激活劑盛裝在第一處理槽20的濾網(wǎng)上,微生物激活劑可以與處理區(qū)的水體充分接觸,不斷激活水體中的微生物讓其快速生長繁殖,消耗水體中的富營養(yǎng)物質(zhì),改善水質(zhì)。開啟第一水泵后,處理區(qū)的水體沿著第一水管23,穿過通孔24后到達水體分布器21,水體分布器21將待處理水體噴灑在濾網(wǎng)上的微生物激活劑上,回到水體中。經(jīng)過這一過程,不僅大大增加了水體的溶解氧,還可以將激活的微生物快速擴散到整個處理區(qū),提高微生物處理效率。當處理區(qū)的水位上升到設定高度時,自動控制器33會啟動第二水泵,第二水泵通過進水管31,水體進入第二處理槽30,第二處理槽30內(nèi)裝有微生物激活劑,水體流經(jīng)微生物激活劑后能夠增加激活微生物的量和濃度,經(jīng)過二次處理后,處理完的水體通過出水管32,排放到治理區(qū)外的河流中即排放到圍隔50外的河道中。第二處理槽30的設計,不僅可以避免治理區(qū)的水位過高滿溢出來,還可以將激活的微生物帶到外河道中,有利于外河道的水質(zhì)恢復。一般第二處理槽30靠近外河道,方便將處理區(qū)的水外排到河道內(nèi)。
綜上所述,盡管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描述,但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應該明白的是,上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nèi),可輕易想到的變化,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