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水體生物污染治理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水體藍藻去除技術及裝置。
背景技術:
藍藻,又稱藍綠藻、藍細菌,是一種原核生物。它廣泛分布于自然水體中,且在一些富營養(yǎng)化水體中常常在夏季形成爆發(fā)式繁殖而形成“水華”或“綠潮”,從而使水體環(huán)境急劇惡化。發(fā)生“水華”或“綠潮”的水體常常由于嚴重缺氧導致大規(guī)模魚類死亡,且其產生的藻毒素對水體生物和人畜產生毒害作用,甚至誘發(fā)肝癌。在我國,大到太湖、巢湖、滇池等寬廣水體,小到池塘、城市景觀河流等小水體,都發(fā)生過藍藻爆發(fā),甚至諸如漢江、三峽水庫區(qū)等重大流動性水體也有水華爆發(fā)的痕跡。
目前,藍藻防治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防治法、化學防治法和物理防治法。其中生物防治法包括投放淡水魚控制藻類、生物浮床法吸收水體營養(yǎng)物質和控制藻類漂移等;化學防治法主要是投放殺藻劑、絮凝劑等化學藥劑。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打撈法、底泥移除法、曝氣循環(huán)法、超聲波除藻法、臭氧法等。各種方法都有其重大局限性。投放淡水魚生物防治法在水污染嚴重,水華嚴重,魚類無法生長,難以控制大規(guī)模藍藻爆發(fā),且食藻生物的引入可能會進一步引起生物入侵等生態(tài)危機;生物浮床法去除藻類的效率不夠穩(wěn)定,技術本身有待完善?;瘜W防治法極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或造成潛在的二次污染。打撈、底泥移除等物理法往往工程量巨大;曝氣循環(huán)法、超聲波除藻法、臭氧法等方法在達到預期效果時往往需要產生大量的能耗。
紫外線滅藻法是物理法防控藍藻爆發(fā)的一種方法。紫外線殺滅藍藻的原理:紫外線波長在240-280nm范圍內最具破壞細菌病毒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造成生長性細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尤其在波長為253.7nm時紫外線的殺菌作用最強。然而,紫外線對人體和生物有危害作用,在使用過程中應當注意避免。
目前的紫外線除藻技術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應用紫外線除藻技術對自然水體進行藍藻防治時,除藻效率難以得到保障。藍藻必須接受一定時長的紫外線照射才能被殺滅(細胞壁破裂,細胞分解),照射不夠會出現(xiàn)光復活(即在陽光照射下重新恢復活力)現(xiàn)象。目前的技術都未能固定紫外線發(fā)光單元與污染水體的相對位置,從而不能保障污染水體接受足夠時長的有效紫外線照射,因此處理效率難以得到保障。
(2)應用紫外線除藻原理對自然水體進行藍藻防治時存在一定安全風險,主要體現(xiàn)在:1)由于缺乏防護措施或可行的技術方案,紫外線對設備操作人員可能產生一定的危害;2)由于缺乏防護措施或技術方案,長期暴露于紫外線照射下的動植物將受到一定危害,影響生態(tài)安全。
(3)現(xiàn)有方案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低,大多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治理和遠程操控。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水體藍藻去除技術及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污水處理單元和主控單元,所述污水處理單元包括進水箱(3)和反應箱(2),反應箱(2)內壁為拋光面,前側上半部分開口,與進水箱(3)后側開口連接;進水箱(3)裝有推水扇葉(10),推水扇葉(10)由電機(20)通過傳動桿(11)驅動;反應箱(2)進口設置有進水口翻板(6)和進水口電磁吸(8);反應箱(2)出口設置有出水口翻板(7)和出水口電磁吸(9);反應箱(2)內安裝有紫外燈管(12)、超聲波換能器(14)和曝氣管(13),曝氣管連接曝氣泵(23);
具體的,所述進水箱(3)下端開口還和進水口濾網(wǎng)(4)相連接;反應箱(2)后側下半部分開口,還與出水口濾網(wǎng)(5)連接;
所述主控單元包括水質/藻類傳感器(21)、主控制器(25)和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所述水質/藻類傳感器(21)、主控制器(25)和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為可實現(xiàn)下述過程的任何一種儀器:水質/藻類傳感器(21)可測定和傳輸水體和/或藻類信息;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可控制所述污水處理單元的電機(20)、進水口電磁吸(8)、出水口電磁吸(9)、紫外燈管(12)、超聲波換能器(14)和曝氣泵(23)的供/斷電;主控制器(25)可接收水質/藻類傳感器(21)測定和傳輸?shù)乃w信息,和通過控制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可控制所述污水處理單元的電機(20)、進水口電磁吸(8)、出水口電磁吸(9)、紫外燈管(12)、超聲波換能器(14)和曝氣泵(23)的供/斷電順序和時間,和電機(20)的正/反轉。
所述主控單元還包括遠程控制終端、GPS定位裝置和/或無線信號收發(fā)裝置。
所述裝置還包括能量單元,所述能量單元包括蓄電池;所述能量單元還包括太陽能極板和/或風力發(fā)電機;當所述能量單元同時包括太陽能極板和風力發(fā)電機時,所述能量單元還包括風光互補控制器。
所述裝置還包括輔助設施,所述輔助設施包括浮筒、支架、防護架和/或避雷器。
所述主控制器(25)為可實現(xiàn)下述過程的任何一種儀器:根據(jù)接收到的水質/藻類傳感器(21)測定和傳輸?shù)乃w藍藻的不同濃度,可實現(xiàn)個性化設置主控制器(25)控制所述污水處理單元的電機(20)、進水口電磁吸(8)、出水口電磁吸(9)、紫外燈管(12)、超聲波換能器(14)和曝氣泵(23)的供/斷電順序和時間,和電機(20)的正/反轉;所述個性化設置過程包括,設置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啟動的藍藻濃度閾值C1-Cn,換水時長T1,超聲換能器和曝氣泵聯(lián)合處理單次時間間隔T2及重復次數(shù)N1,超聲換能器單次通電時長T3,曝氣泵單次通電時長T4,反沖洗間隔N2及單次持續(xù)時長T5;具體設置步驟為:①水質/藍藻傳感器(21)監(jiān)測的藍藻濃度達到某一設定的閾值時,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正轉,推水扇葉(10)將過濾后的含藻污水推動至反應箱(2),②T1分鐘后,電機(20)停止,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通電,紫外燈管(12)組通電,③T2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T3分鐘后斷電,④曝氣泵(23)啟動T4分鐘后斷電,⑤重復步驟③和④N1次,⑥紫外燈管(12)組斷電,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T1分鐘后,電機(20)停止,⑦重復步驟①-⑥N2次,⑧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反轉,推水扇葉(10)從反應箱(2)將處理后的水向外抽,水通過過濾網(wǎng)向外快速排出,從而起到沖洗作用,T5分鐘后,電機(20)停止,⑨重復步驟①-⑧。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水體藍藻去除物聯(lián)網(wǎng)和/或藻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體系,所述物聯(lián)網(wǎng)和/或藻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體系,由多臺上述任一所述的水體藍藻去除裝置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而成。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任一所述的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所述的物聯(lián)網(wǎng)和/或藻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體系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水體藍藻去除和/或藻情監(jiān)測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所述的物聯(lián)網(wǎng)和/或藻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體系去除水體藍藻和/或監(jiān)控水體污染情況。
所述方法還包括,利用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中的水質/藻類傳感器(21)測定和傳輸水體藍藻濃度,根據(jù)水體藍藻的不同濃度,個性化設置主控制器(25)控制所述污水處理單元的電機(20)、進水口電磁吸(8)、出水口電磁吸(9)、紫外燈管(12)、超聲波換能器(14)和曝氣泵(23)的供/斷電順序和時間,和電機(20)的正/反轉;所述個性化設置過程包括,設置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啟動的藍藻濃度閾值C1-Cn,換水時長T1,超聲換能器和曝氣泵聯(lián)合處理單次時間間隔T2及重復次數(shù)N1,超聲換能器單次通電時長T3,曝氣泵單次通電時長T4,反沖洗間隔N2及單次持續(xù)時長T5;具體設置步驟為:①水質/藍藻傳感器(21)監(jiān)測的藍藻濃度達到某一設定的閾值時,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正轉,推水扇葉(10)將過濾后的含藻污水推動至反應箱(2),②T1分鐘后,電機(20)停止,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通電,紫外燈管(12)組通電,③T2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T3分鐘后斷電,④曝氣泵(23)啟動T4分鐘后斷電,⑤重復步驟③和④N1次,⑥紫外燈管(12)組斷電,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T1分鐘后,電機(20)停止,⑦重復步驟①-⑥N2次,⑧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反轉,推水扇葉(10)從反應箱(2)將處理后的水向外抽,水通過過濾網(wǎng)向外快速排出,從而起到沖洗作用,T5分鐘后,電機(20)停止,⑨重復步驟①-⑧。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任一所述的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所述的物聯(lián)網(wǎng)和/或藻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體系、所述的方法,在去除水體藍藻和/或監(jiān)控水體污染情況中的應用。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數(shù)據(jù)采集器在制備權利要求1、2、3、4和/或5任一所述的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權利要求6所述的物聯(lián)網(wǎng)和/或體系中的應用。所述數(shù)據(jù)采集器具體可為CR1000數(shù)據(jù)采集器。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污水處理單元的反應箱能夠控制污水被處理(紫外照射、超聲波處理、曝氣)的時間,從而保障了藻類處理效果,避免由于處理不充分而出現(xiàn)光復活現(xiàn)象;
(2)紫外線和超聲波密閉于反應箱內,從而避免了紫外線和超聲波對人體和周邊動植物的傷害,同時反應箱內的拋光內壁使紫外線和超聲波在反應箱內來回反射,增加了藍藻消滅效率,也節(jié)約了能量;
(3)自動化控制和無線傳輸增加了設備使用的便利性;此外,GPS定位和遠程數(shù)據(jù)傳輸功能可以使多臺設備形成物聯(lián)網(wǎng),并形成藻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體系。
(4)可以根據(jù)污水水體特定情況,例如水體藍藻品種和濃度的不同,設置污水處理和反沖洗個性化流程。
(5)利用太陽能、風能,綠色節(jié)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水體藍藻去除裝置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為污水處理單元結構示意圖。
圖3為水體藍藻去除裝置結構布局俯視示意圖。
圖4為水體藍藻去除裝置結構布局立面示意圖。
圖2-4中,所標注的序號1-36分別依次表示:1.污水處理單元,2.反應箱,3.進水箱,4.進水口濾網(wǎng),5.出水口濾網(wǎng),6.進水口翻板,7.出水口翻板,8.進水口電磁吸,9.出水口電磁吸,10.推水扇葉,11.傳動桿,12.紫外燈管,13.曝氣管,14.超聲波換能器,15.浮筒,16.主支架體系,17.蓄電池支架,18.硅能蓄電池,19.電機支架,20.電機,21.水質/藍藻傳感器,22.曝氣泵支架,23.曝氣泵,24.儀器平臺,25.主控制器,26.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7.風光互補控制器,28.逆變器,29.周邊防護架,30.四周太陽能極板,31.太陽能板傾斜支架,32.頂面太陽能極板,33.風力發(fā)電機立柱,34.風力發(fā)電機水平支架,35.風力發(fā)電機,36.防雨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
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裝置、設備、儀器、元件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yè)途徑得到。
實施例1、一種水體藍藻去除裝置
本實施例提供的水體藍藻去除裝置,其工作原理、結構及結構布局示意圖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主要包括污水處理單元、能量單元、主控單元和輔助設施。
所述污水處理單元通過紫外照射、超聲波處理、曝氣來去除密閉于反應箱內的污水中的藍藻;所述能量單元對整個水體藍藻去除裝置進行供電,提供動能;所述主控單元可根據(jù)污水水體具體情況,實現(xiàn)對水體藍藻去除裝置的不同元件進行供/斷電,從而控制整個除藻過程的進行,同時,主控單元可以直接或通過無線信號收發(fā)裝置向電腦或移動終端發(fā)送信息,并接受來自電腦或移動終端的指令;所述輔助設施包括漂浮裝置、支架體系和防護體系,其中漂浮裝置支撐整個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漂浮于水面而不下沉,支架體系用于固定、安裝和支撐裝置的各個部件,防護體系主要包括防撞擊的周邊防護架、防雨布和必要防雷措施。
所述污水處理單元包含兩個相同的污水處理單元(1),每個污水處理單元(1)的箱體分為進水箱(3)、反應箱(2)和出水口過濾網(wǎng)(5)三段;進水箱(3)長×寬×高為40×40×20cm,后側開口和反應箱(2)前側上部連接,下端開口和進水口濾網(wǎng)(4)相連接,進水箱裝有推水扇葉(10),由電機(20)通過傳動桿(11)驅動。反應箱(2)長×寬×高為200×40×40cm,上側面板為可拆卸面板,以便維護;內壁為拋光面,前側上半部分開口,與進水箱(3)連接;后側下半部分開口,與出水口濾網(wǎng)(5)相連接;反應箱(2)的進口和出口分別設置有進水口翻板(6)和出水口翻板(7),以及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反應箱(2)內安裝有30W的發(fā)射253.7nm紫外線的紫外燈管(12)8支,均勻分布,平行兩燈管間距20cm。反應箱(2)內裝有功率200W的超聲波換能器(14),以及孔隙均勻分布的曝氣管(13),兩個反應箱(2)的曝氣管連接同一個曝氣泵(23)。
上述進水箱(3)中的推水扇葉(10)在電機(20)的驅動下向反應箱(2)送水,在正反轉電機的驅動下向反應箱推送污水和向外排水,所述進水口翻板(6)和出水口翻板(7)均通過電磁吸進行固定,通過進水口翻板(6)和出水口翻板(8)控制污水在反應箱(2)內停留時間,在進水和排水時,水流推開翻板進出反應箱;在進水和排水結束時,翻板在重力作用下重新封閉,并通過電磁吸進行固定。
本實施例提供的水體藍藻去除裝置,在設計上述污水處理單元的具體結構時,所設計的反應箱(2),能夠將污水控制在一個固定的空間,從而可進一步實現(xiàn)對污水(紫外照射、超聲波處理、曝氣)處理時間的控制,從而保障了藻類處理效果,避免由于處理不充分而出現(xiàn)光復活現(xiàn)象;此外,紫外線和超聲波密閉于反應箱內,從而避免了紫外線和超聲波對人體和周邊動植物的傷害,同時反應箱內的拋光內壁使紫外線和超聲波在反應箱內來回反射,提高了藍藻消滅效率,也節(jié)約了能量。
所述能量單元的構成、布局及與其它單元的連接包括,主體支架(16)頂面安裝有12塊100W的頂面太陽能極板(32),前后和左右分別安裝4塊和6塊100W的四周太陽能極板(30)。500W風力發(fā)電機(35)通過風力發(fā)電機立柱(33)和風力發(fā)電機水平支架(34)固定在頂面太陽能極板(32)之上。6塊200AH的硅能蓄電池(18)固定在蓄電池支架(17)上。以風光互補控制器(27)控制太陽能板和風力發(fā)電機對蓄電池充電,以及蓄電池放電。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連接于風光互補控制器(27)的負載端。逆變器(28)連接風光互補控制器(27),將24V直流電轉換成220V或110V的交流電,在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的控制下對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污水處理單元中的部分元件進行供電。
所述主控單元包括水質/藻類傳感器(21)、主控制器(25)和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主控制器(25)采集或接收水質/藻類傳感器(21)上的污水水體信息,并將污水水體信息與主控制器所設定的閾值進行比較判斷后,將相應的不同指令發(fā)送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接收指令后,對水體藍藻去除裝置污水處理單元中的不同元件進行供/斷電控制,從而控制整個除藻過程的進行;
所述主控單元還可包括遠程控制終端、GPS定位裝置和/或無線信號收發(fā)裝置,主控制器直接或通過無線信號收發(fā)裝置向遠程控制終端例如電腦、手機或其它移動終端發(fā)送信息,并接受來自遠程控制終端的指令。
上述水質/藻類傳感器(21)、主控制器(25)、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均可從商業(yè)途徑得到,本實施例中,主控制器具體采用了CR1000數(shù)據(jù)采集器(美國Cambel公司生產),水質/藻類傳感器(21)具體選擇了市售水體藍藻濃度傳感器。
上述主控單元自動化控制和無線傳輸增加了水體藍藻去除裝置使用的便利性;此外,GPS定位或遠程數(shù)據(jù)傳輸功能可以使多臺水體藍藻去除裝置形成物聯(lián)網(wǎng),并形成藻情監(jiān)測網(wǎng)絡體系。
所述輔助設施包括漂浮裝置、支架體系和防護體系。漂浮裝置以12只長×寬×高為50×50×40cm的浮筒(15)分成2組提供浮力,每平方米浮筒承重350kg重量,由主支架體系(16)固定浮筒(15)、污水處理單元(1)和太陽能極板(30)、(32)。主支架體系(16)上安裝蓄電池支架(17)、電機支架(19)、曝氣泵支架(22)、儀器平臺(24),主支架體系(16)下端連接有周邊防護架(29)。
所述防護體系包括,風力發(fā)電機(35)自帶避雷器與風力發(fā)電機立柱(33)、風力發(fā)電機水平支架(34)、主支架體系(16)、周邊防護架(29)和水體連接成一個電流通路,從而起到避雷作用。
所述防護體系構成、布局及與其它單元的連接還包括,主控制器(25)、電源自動開關控制器(26)、風光互補控制器(27)、逆變器(28)安置在儀器平臺上(24)。由四周太陽能極板(30)和頂面太陽能極板(32)圍成的內部空間用防雨布(36)保護內部電子元器件不被淋雨。
實施例2、利用水體藍藻去除裝置處理不同含藻污水的個性化流程
利用上述實施例1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處理含藻污水時,可以根據(jù)含藻水體特定情況,例如水體藍藻的不同濃度,設置污水處理和反沖洗個性化流程。上述主控制器CR1000數(shù)據(jù)采集器自帶程序編輯軟件,可以通過編輯程序實現(xiàn)下述污水處理和反沖洗個性化流程。設置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啟動的藍藻濃度閾值C1(可設置多個閾值),換水時長T1,超聲換能器和曝氣泵聯(lián)合處理單次時間間隔T2及重復次數(shù)N1,超聲換能器單次通電時長T3,曝氣泵單次通電時長T4,反沖洗間隔N2及單次持續(xù)時長T5;具體設置步驟為:
①水質/藍藻傳感器監(jiān)測的藍藻濃度達到某一設定的閾值時,進水口電磁吸和出水口電磁吸斷電,電機啟動正轉,推水扇葉將過濾后的含藻污水推動至反應箱,②T1分鐘后,電機停止,進水口和出水口電磁吸通電,紫外燈管組通電,③T2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通電T3分鐘后斷電,④曝氣泵啟動T4分鐘后斷電,⑤重復步驟③和④N1次,⑥紫外燈管斷電,進出口電磁吸斷電,電機啟動正轉,T1分鐘后,電機停止,⑦重復步驟①-⑥N2次,完成含藻污水處理過程;⑧進水口電磁吸和出水口電磁吸斷電,電機啟動反轉,推水扇葉從反應箱將處理后的水向外抽,水通過進水口濾網(wǎng)向外快速排出,從而起到沖洗進水口濾網(wǎng)的作用,T5分鐘后,電機停止,⑨重復步驟①-⑧,完成含藻污水處理過程和進水口濾網(wǎng)及內部元器件的反沖洗過程。
實施例3、低濃度含藻污水處理流程
利用上述實施例1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處理含藻污水,通過主控制器CR1000數(shù)據(jù)采集器自帶的程序編輯軟件,實現(xiàn)下述污水處理流程:
水質/藍藻傳感器(21)監(jiān)測的藍藻濃度低于20000cells/ml時,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正轉,推水扇葉(10)將進水口濾網(wǎng)(4)過濾后的含藻污水推動至反應箱(2)。3分鐘后,電機(20)停止,進水口和出水口電磁吸通電,紫外燈管(12)組通電。5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1分鐘后斷電,曝氣泵(23)啟動1分鐘后斷電。5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1分鐘后斷電,曝氣泵(23)啟動1分鐘后斷電。5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1分鐘后斷電,曝氣泵(23)啟動1分鐘后斷電,紫外燈管(12)斷電。進出口電磁吸斷電,電機啟動正轉,推水扇葉(10)將進水口濾網(wǎng)(4)過濾后的含藻污水推動至反應箱(2),同時將反應箱(2)內處理后的水通過出水口濾網(wǎng)(5)向外快速推出,從而進行換水,3分鐘后,電機(20)停止。重復上述過程對裝置外的污水繼續(xù)進行處理。每箱污水紫外線照射21分鐘,超聲波輻射3分鐘,曝氣3分鐘,全程用時24分鐘。
實施例4、高濃度含藻污水處理流程
利用上述實施例1所述水體藍藻去除裝置處理含藻污水,通過主控制器CR1000數(shù)據(jù)采集器自帶的程序編輯軟件,實現(xiàn)下述污水處理流程:
水質/藍藻傳感器2監(jiān)測的藍藻濃度高于20000cells/ml時,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正轉,推水扇葉(10)將進水口濾網(wǎng)(4)過濾后的含藻污水推動至反應箱(2)。3分鐘后,電機(20)停止,進水口和出水口電磁吸通電,紫外燈管(12)組通電。10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2分鐘后斷電,曝氣泵(23)啟動2分鐘后斷電。10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2分鐘后斷電,曝氣泵(23)啟動2分鐘后斷電。10分鐘后,超聲波換能器(14)通電2分鐘后斷電,曝氣泵(23)啟動2分鐘后斷電,紫外燈管(12)斷電。進出口電磁吸斷電,電機啟動正轉,推水扇葉(10)將進水口濾網(wǎng)(4)過濾后的含藻污水推動至反應箱(2),同時將反應箱(2)內處理后的水通過出水口濾網(wǎng)(5)向外快速推出,從而進行換水,3分鐘后,電機(20)停止。重復上述過程對裝置外的污水繼續(xù)進行處理。每箱污水紫外線照射42分鐘,超聲波輻射6分鐘,曝氣6分鐘,全程用時45分鐘。
實施例5、進水口濾網(wǎng)反沖洗
反應箱(2)污水處理完成后,進水口電磁吸(8)和出水口電磁吸(9)斷電,電機(20)啟動反轉,推水扇葉(10)從反應箱(2)將處理后的水向外抽,水通過進水口濾網(wǎng)(4)向外快速排出,從而起到反向沖刷掉進水口濾網(wǎng)(4)和內部元器件上附著物的作用。3分鐘后,電機(20)停止,進水口和出水口電磁吸通電,重復處理過程。每處理5箱水反沖洗1次,沖洗時長3分鐘。
對上述實施例3-5處理后的水樣取樣后檢測,結果顯示,應用本發(fā)明所述裝置和方法處理后的水樣藍藻去除充分,無藍藻光復活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