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控制給水裝置,具體涉及一種能在水庫源頭實現(xiàn)降錳取水 的水庫源頭降錳取水裝置。
背景技術:
水庫中錳的含量隨著季節(jié)變化、水庫水溫分層而變化,呈現(xiàn)明顯的垂直分布規(guī) 律。在冬春季節(jié)水溫穩(wěn)定時或夏秋季節(jié)水庫水溫分層明顯時,水庫表層水中錳的含量始 終最低,濁度最小。因此,取水應取水面下約50厘米處的表層水?,F(xiàn)有技術中,降錳取水裝置基本能實現(xiàn)表層取水,然而卻不能實現(xiàn)源頭降錳取 水。水處理中的除錳裝置能夠?qū)崿F(xiàn)對錳的去除,但需投入復雜工藝,操作麻煩,設備成 本高。
實用新型內(nèi)容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包括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管道連接裝置以 及降錳裝置,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從水庫中取水后,經(jīng)管道連接裝置輸送至降錳裝置, 再經(jīng)降錳裝置除錳后流入集水池。上述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包括浮箱與水箱,浮箱設置在水箱的上方,在浮箱與 水箱之間設置有固定桿,在水箱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取水管,取水管的進口與浮箱、水 箱之間的空間區(qū)域相連通,取水管的出口與降錳裝置相連通。上述取水管進口處的外圍設置有篩網(wǎng)。上述水箱的上方設置有通氣口,通氣口與通氣管的一端相連通,通氣管的另一 端通過三通閥與氣泵相連通;所述水箱的下方設置有進排水管。上述管道連接裝置包括鉸鏈通臂,鉸鏈通臂的一端鉸接在表層取水裝置的下 方,鉸鏈通臂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壩底構筑物上,在鉸鏈通臂上固定取水管與通氣管。上述降錳裝置包括降錳室,降錳室的下部固定在地表構筑物上,在降錳室內(nèi)上 下依次設置有配水管、分水隔板、第一帶孔隔板、第二帶孔隔板、石英砂濾床、錳砂濾 床與承托層,所述配水管的進口端與取水管的出口端相連通。上述降錳室的下部設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與出水管的進口端相連通,出水管的 出口端通入集水池。上述降錳室內(nèi)設置有微孔布氣管,微孔布氣管設置在第一帶孔隔板與第二帶孔 隔板之間,微孔布氣管的進氣口與進氣管道相連通,進氣管道的另一端連接在三通閥的 一端口處;所述降錳室的上部設置有排氣管。上述降錳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反沖洗排水孔與反沖洗進水孔,在與反沖洗 進水孔相連的反沖洗進水管道上設置有反沖洗泵。[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是與現(xiàn)有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自動化程度 高,運行可靠,而且降錳效果顯著。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除錳裝置內(nèi)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包括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1、管道 連接裝置2與降錳裝置3,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1從水庫中取水后,經(jīng)管道連接裝置2輸 送至降錳裝置3,再經(jīng)降錳裝置3除錳后流入集水池4中。上述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1包括浮箱101與水箱102,浮箱101設置在水箱102 的上方,在浮箱101與水箱102之間設置有多根固定桿103,并通過多根固定桿103將浮 箱101與水箱102固定連接在一起,整體呈圓柱體結構。水箱102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 取水管104,取水管104的進口與浮箱101、水箱102之間的空間區(qū)域相連通,在取水管 104進口處的外圍設置有兩層篩網(wǎng),為了方便描述將其分別稱為第一層篩網(wǎng)105與第二層 篩網(wǎng)106,第一層篩網(wǎng)105位于第二層篩網(wǎng)106的外圍。在水箱102的上方設置有通氣 口,通氣口與通氣管107的一端相連通,通氣管107在與通氣口連接處彎折;在水箱102 的下方設置有進排水管108。為了進一步增加浮箱101與水箱102之間的連接強度,在浮箱101上設置有螺桿 109,螺桿109與固定桿103焊接在一起。上述管道連接裝置2包括鉸鏈通臂201,鉸鏈通臂201的一端鉸接在表層取水裝 置1的下方,鉸鏈通臂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壩底構筑物5上,在鉸鏈通臂201上分別固定 取水管104與通氣管107。其中,取水管104的出口與降錳裝置3相連通,在取水管104 上設置有閥門;通氣管107的一端與三通閥202的一端出口相連通,三通閥202的一端進 口通過管道與氣泵203連接。上述降錳裝置3包括降錳室301,降錳室301的下部固定在地表構筑物上,在降 錳室301內(nèi)上下依次設置有配水管302、分水隔板303、第一帶孔隔板304、第二帶孔隔板 305、石英砂濾床306、錳砂濾床307與承托層308,其中,配水管302的進口端與取水管 104的出口端相連通。上述降錳室301內(nèi)還設置有微孔布氣管309,微孔布氣管309位于第一帶孔隔板 304與第二帶孔隔板305之間,微孔布氣管309的進氣口與進氣管道相連通,進氣管道的 另一端連接在三通閥202的另一端進口處。相應的,上述降錳室301的上部設置有排氣 管3010。當水中溶解氧含量較低或水質(zhì)相對較較渾濁時,可開啟氣泵203,將空氣從進 氣管道進入微孔布氣管309進行布氣,剩余氣體通過排氣管3010排出。上述降錳室301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反沖洗排水孔3011與反沖洗進水孔3012,在與反沖洗進水口 3012相連的反沖洗進水管道上設置有反沖洗泵。當濾床(石英 砂濾床306、錳砂濾床307)應用一段時間后,活性降低,為提高濾床過濾除錳活性,可 開啟反沖洗泵,反沖洗水由反沖洗進水管道進入,最終由反沖洗排水孔3011排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原理為通過通氣管107、進排水管108、三通閥202與氣泵 203來控制水箱102中的水,從而控制整個壓力表層取水裝置1,實現(xiàn)該壓力室表層取水 裝置1的沉浮,從而實現(xiàn)取水。表層水通過除錳裝置3后,在石英砂濾床306和錳砂濾床 307的過濾與催化氧化反應作用下,水中的錳最終轉變?yōu)楣虘B(tài)沉積吸附在濾床中,從水中 去除。當水中氧含量較低或者濁度相對較高時,可對除錳裝置3通氣,提高水中溶解氧 濃度,進而提高錳的去除效率。濾床中的固態(tài)錳可通過反沖洗方式去除。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替代 方式,或明顯變型方式,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管道 連接裝置以及降錳裝置,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從水庫中取水后,經(jīng)管道連接裝置輸送至 降錳裝置,再經(jīng)降錳裝置除錳后流入集水池。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 式表層取水裝置包括浮箱與水箱,浮箱設置在水箱的上方,在浮箱與水箱之間設置有固 定桿,在水箱的中心位置處設置有取水管,取水管的進口與浮箱、水箱之間的空間區(qū)域 相連通,取水管的出口與降錳裝置相連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 管進口處的外圍設置有篩網(wǎng)。
4.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 的上方設置有通氣口,通氣口與通氣管的一端相連通,通氣管的另一端通過三通閥與氣 泵相連通;所述水箱的下方設置有進排水管。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 連接裝置包括鉸鏈通臂,鉸鏈通臂的一端鉸接在表層取水裝置的下方,鉸鏈通臂的另一 端固定連接在壩底構筑物上,在鉸鏈通臂上固定取水管與通氣管。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錳 裝置包括降錳室,降錳室的下部固定在地表構筑物上,在降錳室內(nèi)上下依次設置有配水 管、分水隔板、第一帶孔隔板、第二帶孔隔板、石英砂濾床、錳砂濾床與承托層,所述 配水管的進口端與取水管的出口端相連通。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水庫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錳室的 下部設置有出水口,出水口與出水管的進口端相連通,出水管的出口端通入集水池。
8.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水庫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錳室內(nèi) 設置有微孔布氣管,微孔布氣管設置在第一帶孔隔板與第二帶孔隔板之間,微孔布氣管 的進氣口與進氣管道相連通,進氣管道的另一端連接在三通閥的一端口處;所述降錳室 的上部設置有排氣管。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錳 室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反沖洗排水孔與反沖洗進水孔,在與反沖洗進水孔相連的反沖 洗進水管道上設置有反沖洗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水庫源頭降錳取水組合裝置,包括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管道連接裝置以及降錳裝置,壓力式表層取水裝置從水庫中取水后,經(jīng)管道連接裝置輸送至降錳裝置,再經(jīng)降錳裝置除錳后流入集水池。與現(xiàn)有裝置相比,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操作方便,實用性強,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可靠,而且降錳效果顯著。
文檔編號C02F1/64GK201801909SQ201020533888
公開日2011年4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17日
發(fā)明者周廣柱, 張坤, 李寅明, 楊晴, 陳明全 申請人: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