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家用電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制冷設備及其組裝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制冷設備(冰箱、冷柜等)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用電器,而制冷設備的柜體中通常設置有機倉,壓縮機、冷凝器和風機等部件安裝在機倉中。現(xiàn)有技術中的制冷設備通常將壓縮機、冷凝器和風機分別獨立的安裝在機倉的底部,其中冷凝器和風機需要對應配置安裝支架才能夠完成安裝,而由于機倉的空間較為狹窄,操作人員在安裝時需要分別進行安裝,組裝過程繁瑣且組裝效率較低;同時,由于壓縮機、冷凝器和風機分別獨立安裝,在運輸過程中,冷凝器和風機之間的位置容易發(fā)生偏移,導致制冷設備后期使用時冷凝器的換熱能力降低,使得制冷設備的能效降低。如何設計一種組裝效率高且能效高的制冷設備是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冷設備,實現(xiàn)提高制冷設備的組裝效率并提高能效。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一種制冷設備,包括柜體,所述柜體上設置有機倉,所述機倉中設置有壓縮機,所述壓縮機固定在所述機倉的底板上,還包括一體式安裝組件,所述一體式安裝組件包括安裝基座、絲管冷凝器、微通道冷凝器、冷凝風機和風道,所述風道可拆卸的設置在所述安裝基座上,所述安裝基座上設置有第一卡裝部,所述風道上設置有第二卡裝部,所述絲管冷凝器卡裝在所述第一卡裝部和第二卡裝部之間,所述風道的側部開設有安裝插口,所述冷凝風機插在所述安裝插口中,所述風道的內側風口朝向所述絲管冷凝器,所述微通道冷凝器設置在所述風道的外側風口中。
進一步的,所述絲管冷凝器傾斜布置,所述絲管冷凝器、所述安裝基座和所述風道之間形成三角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卡裝部和第二卡裝部為卡槽或卡爪。
進一步的,所述風道的外側風口呈喇叭狀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風道的外側風口的內輪廓與所述微通道冷凝器的外輪廓相配合。
進一步的,所述風道的外側風口的兩側壁呈波浪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風道中設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冷凝風機的定位筋。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基座的底部還形成有接水凹槽。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制冷設備的組裝方法,包括:將壓縮機直接安裝在機倉的底板上,在機倉的外部先將風道安裝在安裝基座上,再將絲管冷凝器傾斜安裝在風道和所述安裝基座之間,然后將冷凝風機和微通道冷凝器安裝在風道中以形成一體式安裝組件,最后將一體式安裝組件整體通過安裝基座裝在機倉的底板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采用安裝基座集中安裝冷凝器和冷凝風機,在將冷凝器和冷凝風機安裝在安裝基座上后,再同一將安裝基座安裝在機倉中,從而無需獨立的在機倉中安裝冷凝器和冷凝風機,冷凝器和冷凝風機能夠方便快捷的安裝在安裝基座,再集中由安裝基座安裝在機倉中,這樣可以簡化操作人員在機倉的安裝過程,提高組裝效率;同時,安裝基座上設置有風道,冷凝風機能夠方便的通過安裝插口牢固的安裝在風道中,而微通道冷凝器直接安裝在風道中,絲管冷凝器安裝在安裝基座和風道之間,能夠確保冷凝器和風道之間的位置可靠性,從而保護后期冷凝器能夠正常的進行熱交換,實現(xiàn)提高了制冷設備的組裝效率并提高能效。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制冷設備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制冷設備實施例安裝基座與冷凝器和冷凝風機的組裝圖一;
圖3為本發(fā)明制冷設備實施例安裝基座與冷凝器和冷凝風機的組裝圖二;
圖4為本發(fā)明制冷設備實施例風道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制冷設備,包括柜體100,所述柜體100上設置有機倉101,所述機倉101中設置有壓縮機200,所述壓縮機200固定在所述機倉101的底板上,還包括一體式安裝組件,所述一體式安裝組件包括安裝基座1、絲管冷凝器301、微通道冷凝器302、冷凝風機400和風道2,所述風道2可拆卸的設置在所述安裝基座1上,所述安裝基座1上設置有第一卡裝部11,所述風道2上設置有第二卡裝部24,所述絲管冷凝器301卡裝在所述第一卡裝部11和第二卡裝部之間24,所述風道2的側部開設有安裝插口21,所述冷凝風機400插在所述安裝插口21中,所述風道2的內側風口朝向所述絲管冷凝器301,所述微通道冷凝器302設置在所述風道2的外側風口中。
具體而言,本實施例制冷設備中的絲管冷凝器301、微通道冷凝器302和冷凝風機400通過安裝基座1和風道2在機倉101的外部先進行組裝,組裝好后,再通過安裝基座1整體安裝在機倉101中,由于絲管冷凝器301、微通道冷凝器302和冷凝風機400在機倉101的外部組裝到安裝基座1上,可以方便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大大提高了組裝效率。而冷凝風機301安裝在風道2的安裝插口21中,在使用過程中,冷凝風機301在較為惡劣的商用使用環(huán)境中,較容易發(fā)生損壞情況,為保證后續(xù)風機的易換性,在風道2一側留有安裝插口21,避免了將整個風道2從機倉101中取下后更換,為后續(xù)風機的更換維修提前做好準備。其中,安裝基座1上可以形成接水凹槽,從而可以充當接水盤的功能。另外,所述第一卡裝部11和第二卡裝部24可以為卡槽或卡爪,而絲管冷凝器301的冷媒管便可以方便的卡在卡槽或卡爪上實現(xiàn)安裝固定。
優(yōu)選的,絲管冷凝器301傾斜布置,所述絲管冷凝器301、所述安裝基座1和所述風道2之間形成三角結構。具體的,首先,絲管冷凝器301傾斜布置,可以在機倉101空間體積不變的情況下,有效的增大絲管冷凝器301的換熱面積;其次,絲管冷凝器301傾斜后,下層管路散發(fā)出的熱量不會作用于上層管路,各層管路之間的散熱相對獨立,當冷凝風機400出現(xiàn)故障時,絲管冷凝器301的自發(fā)散熱以滿足基本的散熱要求,絲管冷凝器301的自發(fā)散熱的程度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應用,使得制冷設備的有效工作能夠持續(xù)更長時間,最大程度上避免柜體100內出現(xiàn)化凍情況的產(chǎn)生;最后,絲管冷凝器301斜置式放置后,絲管冷凝器301、安裝基座1和風道2之間形成三角結構,結構布置更加牢固可靠,提高運輸可靠性。
進一步的,所述風道2的外側風口呈喇叭狀結構22,所述風道2的外側風口設置有微通道冷凝器302。具體的,風道2的外側風口呈喇叭狀結構22與微通道冷凝器302的外部輪廓相配比,從而可以使得冷凝風機400產(chǎn)生的氣流均經(jīng)過微通道冷凝器302進行熱交換,進一步的提高冷凝換熱效率,以提高能效。其中,所述風道2的外側風口的兩側壁呈波浪結構25,波浪結構25能夠更好的與微通道冷凝器302兩側的外部輪廓相貼合,從而可以有效的減少風量的流失。另外,風道2中設置有用于定位所述冷凝風機400的定位筋23,冷凝風機400從安裝插口21中插入到風道2中后,通過定位筋23可以確保冷凝風機400牢固的定位安裝在風道2中,避免冷凝風機400厚度方向發(fā)生竄動。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制冷設備的組裝方法,包括將壓縮機直接安裝在機倉的底板上,在機倉的外部先將風道安裝在安裝基座上,再將絲管冷凝器傾斜安裝在風道和所述安裝基座之間,然后將冷凝風機和微通道冷凝器安裝在風道中以形成一體式安裝組件,最后將一體式安裝組件整體通過安裝基座裝在機倉的底板上。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是:通過采用安裝基座集中安裝冷凝器和冷凝風機,在將冷凝器和冷凝風機安裝在安裝基座上后,再同一將安裝基座安裝在機倉中,從而無需獨立的在機倉中安裝冷凝器和冷凝風機,冷凝器和冷凝風機能夠方便快捷的安裝在安裝基座,再集中由安裝基座安裝在機倉中,這樣可以簡化操作人員在機倉的安裝過程,提高組裝效率;同時,安裝基座上設置有風道,冷凝風機能夠方便的通過安裝插口牢固的安裝在風道中,而風道和冷凝器均牢固的安裝在安裝基座,能夠確保冷凝器和風道之間的位置可靠性,從而保護后期冷凝器能夠正常的進行熱交換,實現(xiàn)提高了制冷設備的組裝效率并提高能效。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fā)明個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