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空調
技術領域:
,特別涉及一種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使用制冷劑如r290的熱泵型變頻空調,由于受到該制冷劑的充注量限制,同樣能力段的空調相對于使用其它制冷劑的空調,其充注量要小很多,同時為滿足制冷量及能效要求,必須使用大排量壓縮機和大面積的換熱器。這就使得制冷劑如r290充注量受到限制的熱泵型變頻空調在使用毛細管等結構作為節(jié)流裝置時,若制熱化霜結束,則會使毛細管處的溫度長時間低于r290潤滑油的傾點溫度,從而使?jié)櫥臀龀鲂鯛钗镔|堵塞毛細管,導致制冷劑無法繼續(xù)循環(huán)循環(huán)流動,進而造成整機故障。技術實現要素: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旨在空調系統使用制冷劑如r290運行除霜模式時,防止使用毛細管等作為節(jié)流裝置的空調系統出現油堵現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空調系統,包括壓縮機、第一閥體、第二閥體以及互相連接的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所述壓縮機具有一油池,所述油池內設有換熱盤管,所述換熱盤管具有進口和出口,所述第一閥體分別與所述第二閥體、所述出口、所述室外換熱器、所述壓縮機的回氣口、所述室內換熱器連接,所述第二閥體分別與所述壓縮機的排氣口、出口以及進口連接,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調系統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閥體為四通閥,所述第二閥體為三通閥。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一端與所述出口,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閥體、第二閥體連接的第一單向閥。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單向閥用于引導從所述換熱盤管內流出的制冷劑從所述出口,經所述第一單向閥流向所述第一閥體。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一端與所述室內換熱器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室外換熱器連接的主節(jié)流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系統在所述室內換熱器和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之間設有第二單向閥。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單向閥用于引導從所述室外換熱器流出的制冷劑依次經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第二單向閥流向所述室內換熱器。優(yōu)選地,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一端與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連接,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單向閥以及所述室內換熱器連接的輔節(jié)流裝置。優(yōu)選地,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和輔節(jié)流裝置為毛細管結構。優(yōu)選地,所述制冷劑為r29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如上所述的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監(jiān)測所述空調系統是否完成除霜模式;在所述空調系統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優(yōu)選地,所述在所述空調系統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的步驟進一步包括:在所述空調系統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的切換方向,引導從所述壓縮機的排氣口流出的高溫制冷劑依次經所述第二閥體、換熱盤管、第一閥體、室內換熱器、室外換熱器、第一閥體,然后通過回氣口流回所述壓縮機。本發(fā)明提供的空調系統及其控制方法,通過設置壓縮機、第一閥體、第二閥體以及互相連接的室內換熱器和室外換熱器,其中,所述壓縮機具有一油池,所述油池內設有具有進口和出口的換熱盤管,所述第一閥體分別與所述第二閥體、所述出口、所述室外換熱器、所述壓縮機的回氣口、所述室內換熱器連接,所述第二閥體分別與所述壓縮機的排氣口、出口以及進口連接,所述空調系統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調系統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和第二閥體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如此,可以使空調系統在使用充注量受限的制冷劑如r290型運行除霜模式時,防止使用毛細管等結構作為節(jié)流裝置的空調系統出現油堵現象。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fā)明空調系統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空調系統的控制方法一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壓縮機7換熱盤管2第一閥體8主節(jié)流裝置3第二閥體9輔節(jié)流裝置4室內換熱器10第一單向閥5室外換熱器11第二單向閥6油池本發(fā)明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若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其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tài)(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tài)發(fā)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在本發(fā)明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其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發(fā)明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請參照圖1,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空調系統100,在一實施例中,包括:壓縮機1、第一閥體2、第二閥體3以及互相連接的室內換熱器4和室外換熱器5。其中,所述壓縮機1具有一容納潤滑油的油池6,所述油池內設有具有進口a和出口b的換熱盤管7。所述第一閥體2分別與所述第二閥體3、所述出口b、所述室外換熱器5、所述壓縮機1的回氣口c、所述室內換熱器4連接,所述第二閥體3分別與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d、出口b以及進口a連接。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閥體2為四通閥,所述第二閥體3為三通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空調系統100適用于熱泵型變頻空調。進一步地,所述空調系統100還包括一端與所述室內換熱器4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室外換熱器5連接的主節(jié)流裝置8;一端與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8連接,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二單向閥11以及所述室內換熱器4連接的輔節(jié)流裝置9。所述輔節(jié)流裝置9在空調系統100運行制熱模式時,才會起到節(jié)流作用,而在運行制冷模式時并不參與節(jié)流,因此,在此模式下并不具節(jié)流作用。優(yōu)選地,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8和輔節(jié)流裝置9為毛細管結構。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8和輔節(jié)流裝置9可以為其他結構,具體根據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所述空調系統100還包括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調系統100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2和第二閥體3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d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7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其中,本發(fā)明中的制冷劑主要針對r290型制冷劑,本發(fā)明通過利用壓縮機1的高溫排氣將壓縮機1的油池中的潤滑油進行預加熱,從而使空調系統100在任何工作狀態(tài)下,潤滑油的溫度均不會低于其傾點溫度,從而防止油堵發(fā)生。本發(fā)明提供的空調系統100,通過設置壓縮機1、第一閥體2、第二閥體3以及互相連接的室內換熱器4和室外換熱器5,其中,所述壓縮機1具有一油池,所述油池內設有具有進口a和出口b的換熱盤管7,所述第一閥體2分別與所述第二閥體3、所述出口b、所述室外換熱器5、所述壓縮機1的回氣口c、所述室內換熱器4連接,所述第二閥體3分別與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d、出口b以及進口a連接,所述空調系統100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在空調系統100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2和第二閥體3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d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7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如此,可以使空調系統100在使用充注量受限的制冷劑如r290型運行除霜模式時,防止使用毛細管等結構作為節(jié)流裝置的空調系統100出現油堵現象。進一步地,所述空調系統100還包括一端與所述出口b,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閥體2、第二閥體3連接的第一單向閥10。所述第一單向閥10用于引導從所述換熱盤管7內流出的制冷劑從所述出口b,經所述第一單向閥10流向所述第一閥體2;或使得從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d流出的制冷劑流入所述第一閥體2,而防止所述制冷劑經所述第一單向閥10進入所述換熱盤管7的出口b。進一步地,所述空調系統100在所述室內換熱器4和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8之間設有第二單向閥11,空調系統100運行制冷模式時,所述第二單向閥11使得主節(jié)流裝置8具有節(jié)流作用,此時輔節(jié)流裝置9被短接,因此,可以引導從所述室外換熱器5流出的制冷劑依次經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8、第二單向閥11流向所述室內換熱器4;在空調系統100運行制熱模式時,由于第二單向閥11的方向限定作用,使得主節(jié)流裝置8和輔節(jié)流裝置9均具有節(jié)流作用,因此,可以引導從所述室內換熱器4中流出的制冷劑依次經所述輔節(jié)流裝置9、主節(jié)流裝置8流向所述室外換熱器5。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上述空調系統100的控制方法,參照圖2,所述空調系統10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監(jiān)測所述空調系統100是否完成除霜模式;步驟s2、在所述空調系統100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2和第二閥體3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d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7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本實施例中,可以實時或定時監(jiān)測所述空調系統100是否完成除霜模式,在所述空調系統100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2和第二閥體3的切換方向,使得從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d流出的高溫制冷劑可以進入換熱盤管7,利用高溫的制冷劑對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從而防止制冷劑析出絮狀物質而堵塞節(jié)流裝置如毛細管結構。本發(fā)明提供的空調系統100的控制方法,通過在空調系統100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2和第二閥體3的切換方向,使高溫的制冷劑從所述排氣口d流出并進入所述換熱盤管7進行換熱,以對所述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如此,可以使空調系統100在使用充注量受限的制冷劑如r290型運行除霜模式時,防止使用毛細管等結構作為節(jié)流裝置的空調系統100出現油堵現象。在一實施例中,在圖2所示的基礎上,所述步驟s2進一步包括:在所述空調系統100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2和第二閥體3的切換方向,引導從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d流出的高溫制冷劑依次經所述第二閥體3、換熱盤管7、第一閥體2、室內換熱器4、室外換熱器5、第一閥體2,然后通過回氣口c流回所述壓縮機1。本實施例中,在所述空調系統100完成除霜時,調整所述第一閥體2和第二閥體3的切換方向,使得從所述壓縮機1的排氣口d流出的高溫制冷劑經所述第二閥體3后,直接進入所述壓縮機1的換熱盤管7內,并在所述換熱盤管7處進行熱交換,以對油池內的潤滑油進行加熱,然后在完成熱交換后,從所述出口b流出的制冷劑依次經所述第一單向閥10、第一閥體2、室內換熱器4、輔節(jié)流裝置9、主節(jié)流裝置8、室外換熱器5后,流回第一閥體2,最后在所述第一閥體2的引導作用下經所述回氣口c流回所述壓縮機1。所述輔節(jié)流裝置9在空調系統100運行制熱模式時,才會起到節(jié)流作用,而在運行制冷模式時并不參與節(jié)流,因此,在此模式下并不具節(jié)流作用。在空調系統100運行制冷模式時,所述第二單向閥11使得主節(jié)流裝置8具有節(jié)流作用,此時輔節(jié)流裝置9被短接,因此,可以引導從所述室外換熱器5流出的制冷劑依次經所述主節(jié)流裝置8、第二單向閥11流向所述室內換熱器4;在空調系統100運行制熱模式時,由于第二單向閥11的方向限定作用,使得主節(jié)流裝置8和輔節(jié)流裝置9均具有節(jié)流作用,因此,可以引導從所述室內換熱器4中流出的制冷劑依次經所述輔節(jié)流裝置9、主節(jié)流裝置8流向所述室外換熱器5。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發(fā)明的發(fā)明構思下,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