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冷藏冷凍儲物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出風裝置及具有該出風裝置的冰箱。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huán)境意識的增強,對冰箱的要求從滿足低溫制冷向食物的保鮮性能轉移了。所以風冷冰箱逐步受到人們的青睞。目前市場上冰箱通常在制冷室的出口處設置兩個甚至多個送風風道,以分別對冷藏室、冷凍室以及其他儲物間室送風。而且,風道內設置控制裝置(如電動風門)對進入各儲物間室的風道的開啟和關閉,或者調節(jié)進入各儲物間室內的風量,這種結構較為復雜,帶來的控制系統(tǒng)也很復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目的旨在克服現(xiàn)有的冰箱的至少一個缺陷,提供一種用于冰箱的出風裝置,以方便對冷風的流路和/或流量進行統(tǒng)一調節(jié),且能夠實現(xiàn)兩級出風,從而滿足各種各樣的冷風需求。
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出風裝置的冰箱。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冰箱的出風裝置,其包括:
周壁部,所述周壁部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出風口,以使進入所述出風裝置的至少部分氣流從所述多個第一出風口中的一個或多個流出所述出風裝置;
第一軸向端部,設置于所述周壁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軸向端部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以使進入所述出風裝置的至少部分氣流從所述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中的一個或多個流出所述出風裝置;
調節(jié)部,相對于所述周壁部可轉動地設置,以在不同的運動位置處,對每個所述第一出風口進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從而調整所述多個第一出風口各自的出風面積。
可選地,所述第二出風口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所述第二出風口沿所述第一軸向端部的周向方向依次設置;且
所述周壁部的處于每兩個相鄰的所述第二出風口之間的周壁區(qū)段上設置有一個所述第一出風口。
可選地,所述第一軸向端部包括中央部和處于所述中央部外側的外圍部,每個所述第二出風口設置于所述外圍部。
可選地,每個所述第二出風口呈沿所述第一軸向端部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環(huán)形段狀。
可選地,所述外圍部包括:
平板部,所述平板部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以及
至少一個引導部,每個所述引導部從一個所述第二出風口的臨近所述周壁部的邊緣處向所述第一軸向端部內側且朝所述周壁部的軸線傾斜地延伸出;或,每個所述引導部從一個所述第二出風口的遠離所述周壁部的邊緣處向所述第一軸向端部外側且朝遠離所述周壁部的軸線的方向傾斜地延伸出。
可選地,所述出風裝置還包括:
第二軸向端部,設置于所述周壁部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軸向端部上設置有一個或多個進風口;和
風機,配置成促使氣流從所述一個或多個進風口進入所述周壁部內。
可選地,所述風機為離心風機或離心葉輪,且設置于所述第二軸向端部和所述第一軸向端部之間。
可選地,所述調節(jié)部包括:
一個或多個沿所述第一軸向端部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的遮擋部;和
至少一個流通部,所述遮擋部和所述流通部沿所述第一軸向端部的周向方向依次設置,且所述一個或多個遮擋部與所述至少一個流通部圍成一筒狀結構;而且
所述調節(jié)部設置于所述周壁部的內側,在轉動到不同的轉動位置處,使所述一個或多個遮擋部對每個所述第一出風口進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使氣流經由所述至少一個流通部進入被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的第一出風口。
可選地,所述出風裝置還包括:
電機,設置于所述周壁部的徑向外側;
傳動機構,配置成將所述電機輸出的旋轉運動傳遞至所述調節(jié)部。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冰箱,其包括:
風道系統(tǒng),包括多個冷風出口;以及
上述任一種出風裝置,設置于所述風道系統(tǒng)內,且所述出風裝置的每個所述第一出風口以及每個所述第二出風口分別連通所述多個冷風出口中的至少一個,以使流出所述冰箱的冷卻室的冷風經由所述出風裝置流向多個所述冷風出口。
本發(fā)明的出風裝置和冰箱中因為包括多個第一出風口、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和調節(jié)部,多個第一出風口可實現(xiàn)第一級送風,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可實現(xiàn)第二級送風,也可采用其他類型的分級方式。特別地,能夠對第一級出風進行調控,滿足多種送風需求結構特殊簡單。
進一步地,例如,第一級別送風可以調整控制地向冰箱的冷凍室送風,第二級別送風可向冰箱的冷藏室送風,也就是說,本發(fā)明的出風裝置及冰箱能夠對進入一個儲物間室的冷量進行統(tǒng)一調節(jié),且能夠使冷量進入另一儲物間室,可在保證一個儲物間室(如冷凍室)內的風量要求下,還可通過另一級出風口對另一儲物間室(如冷藏室)進行送風,從而既可以保證冷藏室內的冷量要求,又能夠實時調節(jié)冷凍室內多個不同部位的溫度,保證食物營養(yǎng)物質的不流失,減少耗電量,節(jié)約能源。
根據(jù)下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的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更加明了本發(fā)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優(yōu)點和特征。
附圖說明
后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附圖中: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出風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
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出風裝置的示意性分解圖;
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出風裝置的示意性局部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出風裝置的示意性結構圖;圖2是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例的出風裝置的示意性分解圖。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用于冰箱的出風裝置。該出風裝置可包括周壁部20、第一軸向端部30、第二軸向端部40和調節(jié)部50。周壁部20上設置有多個第一出風口21,以使進入出風裝置的至少部分氣流從多個第一出風口21中的一個或多個流出該出風裝置。第一軸向端部30設置于周壁部20的一端,且第一軸向端部30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以使進入出風裝置的至少部分氣流從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中的一個或多個流出該出風裝置。調節(jié)部50相對于周壁部20可轉動地設置,以在不同的運動位置處,對每個第一出風口21進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從而調整多個第一出風口21各自的出風面積。
在該實施例中,多個第一出風口21可為一個級別的送風口,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可為另一個級別的送風口,以實現(xiàn)不同的送風需求。例如,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多個第一出風口21可向冷凍室的多個部位處送風,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可向冷藏室送風,特別地,調節(jié)部50可調整冷凍室的多個部位處送風量,可在保證冷凍室內的風量要求下,還可通過另一級出風口對冷藏室進行送風,從而既可以保證冷藏室內的冷量要求,又能夠實時調節(jié)冷凍室內多個不同部位的溫度,保證食物營養(yǎng)物質的不流失,減少耗電量,節(jié)約能源。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周壁部20優(yōu)先呈筒狀,其可與第一軸向端部30和第二軸向端部40中的一個一體成型,另一個可卡接于周壁部20。周壁部20、第一軸向端部30和第二軸向端部40的整體結構也可被稱為出風裝置的殼體。調節(jié)部50可優(yōu)先安裝于周壁部20的內側,即殼體內。第二軸向端部40上可開設有一個或多個進風口。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出風裝置還可包括風機60,配置成促使氣流從一個或多個進風口進入周壁部20內。優(yōu)選地,風機60為離心風機或離心葉輪,離心葉輪也可被稱為離心式葉輪。該風機60是從其軸向方向吸入氣流,向其徑向方向吹出氣流,以盡可能地使較多的氣流進入第一級別的送風口。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每個第二出風口31可為軸向出風口,配置成使經由其流出的氣流沿周壁部20的軸向方向流出。進一步地,第二出風口31的數(shù)量為多個,多個第二出風口31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依次設置,優(yōu)選為均勻地依次設置。當然,多個第二出風口31也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也可為不均勻地設置。進一步地,第一軸向端部30包括中央部和處于中央部外側的外圍部,為了便于出風,每個第二出風口31設置于外圍部。再進一步地,風機60可安裝于中央部。優(yōu)選地,每個第二出風口31呈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延伸的環(huán)形段狀。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周壁部20的處于每兩個相鄰的第二出風口31之間的周壁區(qū)段上設置有一個第一出風口21。這樣設置可充分利用進入殼體內的氣流,可保證進入第二出風口31的氣流量,也可保證出風順暢,防止進入第一出風口21和第二出風口31的氣流產生嚴重的干涉,防止如較大噪音等不良現(xiàn)象產生。
為了使每個第二出風口31盡可能地進行軸向出風,即每個第二出風口31配置成軸向出風,外圍部可設置成包括平板部和至少一個引導部32。平板部上設置有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進一步地,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個引導部32從一個第二出風口31的臨近周壁部20的邊緣處向第一軸向端部30內側且朝周壁部20的軸線傾斜地延伸出。引導部32可呈板狀,也可被稱為引導板。進一步地,每個引導部32的兩端也可設置引導遮擋板。在另一些實施例中,如3所示,每個引導部32從一個第二出風口31的遠離周壁部20的邊緣處向第一軸向端部30外側且朝遠離周壁部20的軸線的方向傾斜地延伸出。引導部32可呈板狀,也可被稱為引導板。進一步地,每個引導部32的兩端也可設置引導遮擋板。進一步地,引導部32的傾斜角度可為30°至60°,優(yōu)選為40°、43°、45°、47°、50°等。中央部可呈平板狀。在一些替代性實施例中,引導部32也可僅為引導氣流流動的引導面,以簡化第一軸向端部30的結構或便于第一軸向端部30的設計。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調節(jié)部50可包括一個或多個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間隔設置的遮擋部51,以及至少一個流通部52。遮擋部51和流通部52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依次設置,且一個或多個遮擋部51與至少一個流通部52圍成一筒狀結構。而且,調節(jié)部50設置于周壁部20的內側,在轉動到不同的轉動位置處,使一個或多個遮擋部51對每個第一出風口21進行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使氣流經由至少一個流通部52進入被部分遮蔽或完全暴露的第一出風口21。
具體地,遮擋部51可為遮擋片,每兩個相鄰的遮擋片之間的間隔、缺口或孔洞可為流通部52,特別地,當遮擋部51只有一個時,則相應的流通部52也只有一個。例如,調節(jié)部50可包括基部,設置于基部上的遮擋片。再例如,調節(jié)部50可包括一筒狀件,且筒狀件上開設有多個流通部52。筒狀件的兩端均可設置基部,以提高強度。進一步可選地,基部可用于轉動地安裝于第一軸向端部30或第二軸向端部40。例如,第一軸向端部30或第二軸向端部40的內表面上設置有環(huán)形凹槽,基部上可設置有與環(huán)形凹槽對應的環(huán)形凸起,以插入環(huán)形凹槽便于轉動。還可選地,如圖2所示,基部可轉動地安裝于周壁部20的一端,當周壁部20與第一軸向端部30一體成型時,基部可轉動地安裝于周壁部20的靠近第二軸向端部40的一端。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出風裝置還可包括電機70和傳動機構。電機70可設置于周壁部20的徑向外側。傳動機構配置成將電機70輸出的旋轉運動傳遞至調節(jié)部50。例如,傳動機構可優(yōu)選為齒輪傳動機構,調節(jié)部50的基部上設置有齒圈80(齒圈80可與基部一體成型),電機70的輸出端可安裝有齒輪,齒輪與齒圈80嚙合,從而可使電機70帶動齒圈80旋轉,進而帶動調節(jié)部50轉動。進一步地,周壁部20的外側可設置有電機容納部,以容裝電機70。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具體地施例中,第一出風口21的數(shù)量可為三個,第二出風口31的數(shù)量也為三個。三個第一出風口21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順時針方向(以觀察者從第二軸向端部40看向第一軸向端部30的視線為基準)依次間隔設置。且,處于中間的第一出風口21與另外兩個出風口之間的距離均可為一個第一出風口21的長度。調節(jié)部50中,遮擋部51和流通部52的數(shù)量均為三個。三個遮擋部51分別為第一遮擋部、第二遮擋部和第三遮擋部。三個流通部52分別為第一流通部、第二流通部和第三流通部。遮擋部51和流通部52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順時針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第一遮擋部和第二遮擋部均配置成允許其完全遮蔽一個大小的第一出風口21的區(qū)域與。第三遮擋部配置成允許其至少完全遮蔽兩個大小的第一出風口21的區(qū)域,如第三遮擋部可遮蔽兩個大小的第一出風口21的區(qū)域。第一遮擋部和第二遮擋部之間的流通部52為第一流通部,配置成完全暴露一個大小的第一出風口21的區(qū)域。第二遮擋部和第三遮擋部之間的流通部52為第二流通部,配置成完全暴露一個大小的第一出風口21的區(qū)域。第三遮擋部和第一遮擋部之間的流通部52為第三流通部。在工作時,調節(jié)部50轉動可使不同的第一出風口21處于打開狀態(tài),例如當?shù)谝徽趽醪空趽跆幱谥虚g的第一出風口21時,另外兩個第一出風口21可處于打開狀態(tài);再例如,當?shù)诙趽醪空趽跆幱谥虚g的第一出風口21時,另外兩個第一出風口21均可處于關閉狀態(tài)。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替代性實施例中,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具體地施例中,第一出風口21的數(shù)量可為三個,第二出風口31的數(shù)量也為三個。三個第一出風口21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順時針方向(以觀察者從第二軸向端部40看向第一軸向端部30的視線為基準)依次間隔設置。且,處于中間的第一出風口21與另外兩個出風口之間的距離均可為一個第一出風口21的長度的1/7至1/10。調節(jié)部50中,遮擋部51和流通部52的數(shù)量均為兩個。兩個遮擋部51分別為第一遮擋部、第二遮擋部。兩個流通部52分別為第一流通部、第二流通部。遮擋部51和流通部52沿第一軸向端部30的周向方向且可沿順時針方向依次間隔設置。第一遮擋部配置成允許其完全遮蔽一個第一出風口21。第二遮擋部配置成允許其至少完全遮蔽兩個第一出風口21,如第二遮擋部可遮蔽三個第一出風口21以及每兩個第一出風口21之間的周壁部20的連接段。第一流通部配置成完全暴露一個第一出風口21。第二流通部配置成可完全暴露三個第一出風口21。在工作時,調節(jié)部50轉動可使不同的第一出風口21處于打開狀態(tài),例如當?shù)谝徽趽醪空趽跆幱谥虚g的第一出風口21時,另外兩個第一出風口21可處于打開狀態(tài);再例如,當?shù)谝涣魍ú繉ㄌ幱谥虚g的第一出風口21時,另外兩個第一出風口21均可處于關閉狀態(tài)。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中,多個第一出風口21中任意兩個第一出風口21的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多個第二出風口31中任意兩個第二出風口31的大小可相等也可不等。
本發(fā)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冰箱,該冰箱為風冷冰箱,其可具有箱體。箱體內具有一個或多個儲物間室,每個儲物間室也可被擱物板/擱物架分隔成多個儲物空間。且,箱體內設置有風道系統(tǒng)和上述任一實施例中的出風裝置。
進一步地,在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風道系統(tǒng)可具有進風風道、多個第一出風風道,以及至少一個第二出風風道,每個第一出風風道和每個第二出風風道均具有一個或多個向冰箱的儲物間室提供冷風的冷風出口。進風風道可與冰箱的冷卻室連通,以接收經冷卻室內的冷卻器冷卻后的氣流。出風裝置設置于所述風道系統(tǒng)內。且出風裝置的進風口與進風風道連通。出風裝置的多個第一出風口21分別與多個第一出風風道連通,以使來自進風風道內的氣流受控地/可分配地進入相應的第一出風風道內。出風裝置的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分別與至少一個第二出風風道連通,以使來自進風風道內的氣流進入相應的第二出風風道內。
在另一些可選的實施例中,風道系統(tǒng)可具有進風風道、多個第一出風風道,以及至少一個第二冷風出口,每個第一出風風道可具有一個或多個第一冷風出口。進風風道可與冰箱的冷卻室連通,以接收經冷卻室內的冷卻器冷卻后的氣流。出風裝置的進風口與進風風道連通。出風裝置的多個第一出風口21分別與多個第一出風風道連通,以使來自進風風道內的氣流受控地/可分配地進入相應的第一出風風道內。出風裝置的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分別與至少一個第二冷風出口連通,例如與第二出風口31連通的儲物間室的后壁上設置有多個第二冷風出口,出風裝置直接貼靠于該后壁的后側,每個第二出風口31與一個第二冷風出口對齊設置。
在一些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中,多個第一出風風道可配置成使流出風道系統(tǒng)的氣流分別從冰箱的一個儲物間室的間室壁上的多個位置處進入該儲物間室。例如,出風裝置的第一出風口21也可被稱為徑向出風口,出風裝置的第一出風口21可為3個,如第一徑向出風口、第二徑向出風口和第三徑向出風口;第一出風風道可為3個,如與第二徑向出風口連通的第一風道、與第一徑向出風口連通的第二風道、與第三徑向出風口連通的第三風道。第二風道可具有兩個或四個冷風出口,對稱設置在該儲物間室后壁上部。第一風道位于第二風道的一側,具有一個冷風出口,設置在該儲物間室后壁的中部。進一步地,第一風道的上端可具有橋接風道,以將第一風道中的冷風導向到第二風道的另一側。第三風道可位于第二風道的另一側,具有一個冷風出口,設置在儲物間室后壁的下部部。進一步地,第三風道的上端具有橋接風道,以將第三風道中的冷風導向到第二風道的另一側。進一步地,也可使用兩個擱物架將該儲物間室分割為三個儲物空間,每個第一出風風道與一個儲物空間連通。
至少一個第二出風風道可與另一儲物間室連通。例如,出風裝置的第二出風口31也可被稱為軸向出風口,出風裝置的第二出風口31可為3個,如第一軸向出風口、第二軸向出風口和第三軸向出風口,可在另一儲間室的三個位置處與另一儲物間室連通。優(yōu)選地,與每個第一出風口21可控地連通的儲物間室為冷凍室,與每個第二出風口31連通的儲物間室為冷藏室。
在本發(fā)明的一些替代性實施方式中,每個第一出風口21和每個第二出風口31分別可與一個儲物間室連通。在本發(fā)明的另一些替代性實施方式中,每個第一出風口21的部分可與一個儲物間室連通,其余部分可與另一個儲物間室連通,至少一個第二出風口31可與第三儲物間室連通。
至此,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認識到,雖然本文已詳盡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多個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仍可根據(jù)本發(fā)明公開的內容直接確定或推導出符合本發(fā)明原理的許多其他變型或修改。因此,本發(fā)明的范圍應被理解和認定為覆蓋了所有這些其他變型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