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冰箱,且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具有隔板(barrier)而將多個儲存室彼此分開的冰箱。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冰箱將利用制冷循環(huán)生成的冷空氣供給到儲存室并使物品以低溫狀態(tài)儲存于儲存室中。
在冰箱中設置的儲存室包括:冷藏室,其以低溫狀態(tài)儲存食物;以及冷凍室,其以凍結狀態(tài)儲存食物。
冰箱包括:箱體(cabinet),包括多個儲存室;多個門,設置在箱體上,用以打開和關閉這些儲存室;以及冷卻系統(tǒng),用以利用制冷循環(huán)將冷空氣供給到儲存室。
箱體包括:內殼體,其具有空間以形成多個儲存室;以及外殼體,圍繞該內殼體,用于隔熱的泡沫狀隔熱材料填充于外殼體與內殼體之間的空間,而冷卻系統(tǒng)(包括壓縮機、熱交換器等等)設置在箱體的下部部分。
外殼體由金屬構成,而內殼體由具有優(yōu)良的抗沖擊性和耐熱性的樹脂構成。在這種情況中,該樹脂可使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
門也包括內殼體和外殼體,泡沫狀隔熱材料填充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的空間,外殼體由金屬構成,而內殼體由樹脂構成。
箱體和門的外殼體是通過擠壓和沖壓金屬板而制成。
箱體和門的內殼體為使用真空模塑法制造。
在真空模塑法的情況中,用于模塑的樹脂板被加熱以便易于變形,然后被定位在一側開放的真空殼體處,真空殼體的內部被排空而使一部分經加熱的樹脂板被引入真空殼體。這里,由于樹脂板的邊緣被固定到真空殼體的外部,樹脂板的中部膨脹并被吸入真空殼體,這樣,樹脂板被一次模塑。
此后,具有與所期望的內殼體的形狀對應的模具靠近首先模塑而成的樹脂板被定位,將高壓空氣供給到真空殼的內部而使樹脂板緊密附接到模具,這樣,一次模塑后的樹脂板被二次模塑。
此后,緊密附接到模具上的樹脂板被冷卻,然后從模具上釋放所得到的模塑內殼體產品,從所得到的模塑內殼體產品中移除不必要的部分,并在模塑內殼體產品上形成用于組裝的凹槽等部分。
在內殼體的這種真空模塑法中,如果儲存室的高度小于儲存室的深度,則當在真空模塑期間加熱的樹脂板膨脹并被引入真空殼時,樹脂板會破裂。其原因在于,如果儲存室的深度增加,則具有大容量的儲存室需要使用具有指定面積的樹脂板來模塑成形,因而樹脂薄板膨脹、厚度減小、然后破裂。
由于這樣的問題,如果儲存室的深度較大,則在單獨制造用以分隔儲存室的隔板并且隔板的內部填充有泡沫狀隔熱材料(如泡沫聚苯乙烯)之后,將隔板安裝在內殼體中。另外,在箱體的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的空間填充了泡沫狀隔熱材料之后,在隔板的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的空間填充泡沫狀隔熱材料,即執(zhí)行兩次發(fā)泡過程。
但是,在前一方法中,即單獨制造填充有泡沫狀隔熱材料的隔板并將其安裝在內殼體中的方法中,在儲存室之間會生成一間隙,且因此儲存室沒有完全地彼此分開,如此需要一個新的填充隔板內部的過程并且因此產生材料成本和投資成本。
此外,在后一方法,即在用泡沫狀隔熱材料填充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的空間之后使隔板內部填充泡沫狀隔熱材料的方法中,聚氨酯泡沫可能變形且發(fā)泡液體(泡沫液)可滲漏進內殼體與隔板之間的密封表面的間隙。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冰箱,該冰箱包括箱體,該箱體具有通過同時在隔板的內部空間與外殼體和內殼體之間的空間發(fā)泡而一體成型的成形(泡沫狀)隔熱材料。
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冰箱,其中用以分隔儲存室的隔板的隔熱效能和強度提高。
本發(fā)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冰箱,該冰箱包括隔板以產生具有不同尺寸和容積的多個儲存室,而無論儲存室的深度和高度大小如何。
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目的并不局限于上述目的,從下文給出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來看,這里未闡述的其它技術目的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也將是顯而易見的。
解決方案
在本發(fā)明一實施例中,一種冰箱包括:外殼體;內殼體,設置在外殼體內,并且包括通過真空模塑法整體制造的多個儲存空間,以便具有從內殼體的前表面到后表面的第一設定值;隔板,安置在儲存空間內以將在內殼體中形成的儲存空間沿豎向分隔為多個儲存室,以使各儲存室的開口的高度分別具有第二設定值和第三設定值,且隔板包括位于該隔板的側表面上的多個第一連通部;多個第二連通部,形成在內殼體上并與第一連通部相對;以及泡沫狀隔熱材料,其通過使從外殼體注入的發(fā)泡液體經過第二連通部和第一連通部并隨后在隔板內使發(fā)泡液體發(fā)泡來填充隔板的內部,其中第一設定值是第二設定值和第三設定值中的至少一者的1.5倍以上。
第一連通部與第二連通部可彼此連通以形成多個連通路徑。
第一連通部或第二連通部的面積可在向前方向上逐漸減小。
第一連通部或第二連通部的豎直長度可在向前方上向逐漸減小。
第一連通部或第二連通部可包括多個注入通道,這些注入通道設置成將所述連通路徑分割開,并且這些注入通道可以具有圓形或多邊形形狀。
設置在第一連通部或第二連通部的前部部分的注入通道的面積可小于設置在第一連通部或第二連通部的后部部分的注入通道的面積。
所述連通路徑可包括:前連通路徑,設置在內殼體的側表面的前部;以及后連通路徑,設置在前連通路徑的后部。
這些前連通路徑的面積可小于這些后連通路徑的面積。
所述前連通路徑或后連通路徑的面積可在向前方向上逐漸減小。
所述冰箱還可包括:多個第一階梯部,呈凸形形狀從隔板的側表面突出;以及多個插孔,設置在內殼體上,以使第一階梯部插入到這些插孔并且突伸到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的空間。
第一階梯部的外周面和插孔的內周面可設置成相同形狀。
第一階梯部可設置成使得這些第一階梯部的面積在向前方向上逐漸減小。
第一連通部可設置在每個第一階梯部的一端。
該冰箱還可包括在內殼體的儲存空間內凹設成凹形形狀的支撐部,且隔板可被這些支撐部支撐。
該冰箱還可包括呈凸形形狀從隔板突出的第二階梯部,且這些第二階梯部可被支撐部支撐。
該冰箱還可包括:防變形肋,呈凸形形狀形成在隔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上,以防止隔板變形。
隔板可包括上隔板部和下隔板部,并且多個桿部(post)可設置在上隔板部與下隔板部之間以防止隔板在發(fā)泡期間變形。
桿部可從上隔板部突出,并且桿部包括:在桿部的端部設置的桿部插入部;以及設置在下隔板部上的桿部固定部,以使桿部插入部插入桿部固定部。
隔板可包括吸附肋(adsorption rib),其在隔板內與隔板一體形成,以增大泡沫狀隔熱材料與隔板之間的接觸表面積。
該冰箱還可以包括:多個子連通路徑,設置在內殼體的后表面上,以便使隔板與內殼體彼此連通。
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提供一種冰箱,其中泡沫狀隔熱材料被整體地設置在隔板的內部空間和外殼體與內殼體之間的空間內,以便使隔板與內殼體彼此無間隙地緊密連接,并且增強冷空氣截斷效能(cut-off efficiency)。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提供一種冰箱,其具有優(yōu)良的隔熱效能以減小能耗,并且使儲存室內的溫度穩(wěn)定。
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提供一種冰箱,其中外殼體與內殼體之間的空間以及隔板的內部空間被同時發(fā)泡,并且省略了用于安裝單獨隔板的單獨過程以便降低成本(材料成本、投資成本等等)。
此外,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提供一種冰箱,其具有高的隔熱效能和強度質量的隔板,來使儲存室彼此分開。
此外,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提供一種冰箱,其為(儲存室的)深度大于高度的儲存室提供了與設置在內殼體內且與內殼體一體成型的隔板相同的強度。
此外,本發(fā)明具有以下效果:提供一種冰箱,其具有多種不同尺寸或容量的儲存室,而無論儲存室的深度和高度大小如何。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所實現(xiàn)的效果并不局限于上述效果,從下文給出的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來看,這里未指明的其它效果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將會是顯而易見的。即是說,本領域技術人員將從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推斷出并非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所旨在實現(xiàn)的效果。
附圖說明
所包括的附圖用于提供對于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附圖被結合到本申請中且組成本申請的一部分,這些附圖闡示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解釋本發(fā)明的原理。在附圖中:
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冰箱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示出在經由填充孔將內殼體與外殼體的空間填充發(fā)泡液體之前內殼體組裝在外殼體內部的組裝狀態(tài)的視圖;
圖3是示出連通路徑的視圖,其中隔板和內殼體經連通路徑而彼此連通;
圖4是示出與內殼體組裝的隔板的截面的側視圖;
圖5是與內殼體組裝的隔板的剖視圖;
圖6是隔板的立體圖;以及
圖7是示出用于固定在隔板中設置的桿部的結構的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將會詳細闡述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在附圖中說明了這些優(yōu)選實施例的示例。
以下將描述的裝置的配置(構造)僅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和精神,說明書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零件,即使這些零件繪示于不同附圖中。
圖1是示出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冰箱1000的分解立體圖。
參照圖1,現(xiàn)將描述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這個實施例的冰箱100。
在詳細描述之前,將在此限定在全說明書中所使用的方向。在圖1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中,x軸的正方向定義為向前方向,x軸的負方向定義為向后方向,y軸的正方向定義為向右方向,y軸的負方向定義為向左方向,z軸的正方向定義為向上方向,而z軸的負方向定義為向下方向。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該實施例的冰箱1000包括外殼體100和內殼體300。
外殼體100形成冰箱1000的外形。外殼體100的前部是開放的,而內殼體300經由外殼體100的開放的前部進入外殼體100并與外殼體100組裝。外殼體100由金屬構成,并且外殼體100的表面涂有涂料以防止腐蝕,或者被拋光而發(fā)光。
外殼體100包括填充孔120,用于在完成內殼體或者機械室中設置的冷凝器等(其將在下文中描述)的組裝之后接納發(fā)泡液體。
填充孔120設置在外殼體100的后表面上。此外,設置有四個填充孔120,即(填充孔120)設置在外殼體100的后表面的上部的左部區(qū)域和右部區(qū)域以及外殼體100的后表面的下部的左部區(qū)域和右部區(qū)域。
此外,填充孔120設置在外殼體100的后表面的左側和/或右側的端部處,以便連通在外殼體100的側表面與內殼體300的側表面之間的空間。由此,注入到外殼體100的填充孔120的發(fā)泡液體不會停滯在內殼體300的后表面上,而是可填充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空間。
內殼體300設置在外殼體100內。就是說,內殼體300經由外殼體100的開放的前部而與外殼體100的內部組裝。
在這種情況中,使用粘合劑將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間隙密封。這樣可防止上述發(fā)泡液體經由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間隙而泄漏。
內殼體300可以通過真空模塑來形成。在這種情況中,內殼體由具有優(yōu)良的抗沖擊性和隔熱性的樹脂構成,即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樹脂。
就是說,內殼體300設置在外殼體100內,且通過真空模塑而整體制成多個儲存空間320,其具有從內殼體300的前表面到后表面的第一設定值D。
第一設定值D是指從內殼體300的開放的前部到后表面的長度,且由于蒸發(fā)器(未示出)和機械室(未示出),內殼體300的后表面可以不是平面。因此,第一設定值D可以是可變化的值。但是,在本發(fā)明中,第一設定值D是指從內殼體300的開放的前部到內殼體300的豎向后表面的長度、或者從內殼體300的開放的前部到內殼體300的后表面的多個長度中的最長長度。
多個儲存室(如冷藏室和/或冷凍室)設置在內殼體300中。儲存空間320可以用作為一個儲存室,即冷藏室或冷凍室。圖1示出一個示例性內殼體30,其中通過真空模塑而整體地制造出兩個儲存空間320。
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變得多樣化,消費者期望在冰箱100中儲存多種食材的需求增大,且因而需要具有三個或更多的儲存室的冰箱。但是,為了增加儲存室的數(shù)量,可通過真空模塑來制造的儲存空間的數(shù)量被限制。這是因為,為了增加儲存空間的數(shù)量,需要在常規(guī)的制冷容量范圍內形成多個儲存室。在這種情況中,隨著儲存室的深度大于儲存室的高度,真空模塑被限制。由于用于模塑內殼體300的樹脂板的面積是固定的,當使用樹脂板的指定部分制作多個儲存室、或者制造深度大于高度的儲存室時,樹脂板可能會破裂,或者內殼體300的厚度會減小且因此內殼體300可能會因發(fā)泡壓力而破裂。因此,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在本發(fā)明中,內殼體300包括隔板500以分隔儲存空間320。
隔板500將形成在內殼體300中的儲存空間320沿豎向分割為多個儲存室320a和320b。
由隔板500彼此分開的儲存室320a和320b包括:第二儲存室320a,位于上部區(qū)域;以及第三儲存室320b,位于下部區(qū)域。
第二儲存室320a的高度是第二設定值H2,而第三儲存室320b的高度是第三設定值H3。更詳細而言,第二儲存空間320a的開口的高度是第二設定值H2,而第三儲存室320b的開口的高度是第三設定值H3。
在這種情況中,第一設定值D是第二設定值H2和第三設定值H3的至少一個設定值的1.5倍以上。
換言之,由隔板500分隔的第二儲存室320a或第三儲存室320b的高度H2或高度H3小于第二儲存室320a或第三儲存室320b的深度D。更詳細而言,第二儲存室320a或第三儲存室320b的深度D大于第二儲存室320a的高度H2或者第三儲存室320b的高度H3的0.7倍。
但是,并不是只有儲存室的深度大的情況下才使用本發(fā)明的隔板500,而是無論各個儲存室的深度或長度如何,均可以使用本發(fā)明的隔板500,只要隔板500被用于使這些儲存室彼此分開即可。
此外,本發(fā)明的冰箱1000包括:多個第一連通部,形成在隔板500的側表面上;以及多個第二連通部,形成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上并與這些第一連通部相對。就是說,第一連通部和第二連通部是從一側穿過隔板500的側表面和內殼體300的側表面到另一側的部分。因此,如果隔板500與內殼體300的內部組裝,則第一連通部與第二連通部彼此連通。
由此,注入到外殼體100的發(fā)泡液體經過第二連通部和第一連通部并填充隔板500的內部。此后,在發(fā)泡期間,發(fā)泡液體經第一連通部和第二連通部而在隔板500以及殼體部(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之間的空間)內整體凝固。因此,冷空氣不會從隔板5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間隙泄漏,并且冰箱1000的箱體的強度可提高。
此外,本發(fā)明中的冰箱100可包括使隔板500與內殼體300彼此連通的連通路徑700。連通路徑700是指通過使第一連通部與第二連通部彼此連通而形成的多個路徑。
這些連通路徑700將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之間的空間(在下文中,稱為“殼體部的內部空間”)和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彼此連通。
在一般的冰箱中,泡沫狀(發(fā)泡)隔熱材料僅設置在內殼體與外殼體之間,且防止冷空氣泄漏到冰箱外部或者與外部進行熱交換。
通常使用聚氨酯泡沫塑料作為泡沫狀隔熱材料。聚氨酯泡沫塑料包括乙醇(OH)族與異氰酸鹽(NCO)族之間的氨基甲酸酯鍵,并通過使用催化劑(如水、如發(fā)泡劑)加速發(fā)泡的反應而生成。聚氨酯泡沫塑料是熱固樹脂。由于發(fā)泡劑(即水)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形成具有微米級單元的多孔聚氨酯泡沫塑料。
當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發(fā)泡液體注入到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空間并加熱時,執(zhí)行指定時間的聚氨酯反應并形成具有微米級單元孔的多孔聚氨酯泡沫塑料(因為在反應期間二氧化碳和發(fā)泡劑被隔離)。由于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量大于發(fā)泡液體的量,因此聚氨酯泡沫塑料完全填充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空間并將發(fā)泡壓力施加到外殼體100和內殼體300,由此,由塑料構成的內殼體300的表面變平。
經由在外殼體100上設置的填充孔120而注入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空間的發(fā)泡液體通過連通路徑700而被注入隔板500并且填充隔板500的內部。
由此,在發(fā)泡液體的發(fā)泡期間(吹送發(fā)泡液體并以發(fā)泡液體填充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空間的過程),在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空間內的發(fā)泡液體以及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內的發(fā)泡液體同時發(fā)泡并凝固。然后,一個整體的泡沫狀隔熱材料填充于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和外殼體1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空間。
具有單個泡沫狀隔熱材料的箱體在隔板500與內殼體300之間不存在間隙,因而在儲存室320a與320b之間具有優(yōu)良的冷空氣截斷效果,不需要單獨將填充有泡沫狀隔熱材料的隔板500安裝在內殼體300內的過程,從而減小了工藝成本,并且使隔板500和殼體部(內殼體300和外殼體100)填充有單個固化的泡沫狀隔熱材料,以使箱體(包括隔板500和殼體)具有優(yōu)良的強度質量。
連通路徑70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上。此外,連通路徑700設置在隔板500的側表面上。更詳細而言,連通路徑70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以及隔板500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且由此隔板500的側表面與內殼體300的側表面彼此連通。
此外,連通路徑70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和隔板500的側表面的前部。就是說,連通路徑700包括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上設置的前連通路徑720,以便從內殼體300的前表面向后分開指定距離。在這種情況中,指定距離是L1。L1是通過實驗確定的最佳值。
參照圖2,現(xiàn)將描述將發(fā)泡液體經由填充孔120填充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之間的空間的填充操作。
當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的內側組裝并隨后使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之間的空間填充有發(fā)泡液體時,內殼體300和外殼體100被平置,以使內殼體300和外殼體100的前部面向地面。
其原因在于,由于冰箱1000的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的長度大于冰箱1000的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的長度以及冰箱100的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的長度,因此只有在內殼體300和外殼體100被平置而使內殼體300的開放的部分被關閉時,泡沫狀隔熱材料才可以填充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之間的整個空間。此外,其原因在于填充孔120的位置被設置在外殼體100的后表面上。
因此,在內殼體300平置的情況下,經由填充孔120注入內殼體300的發(fā)泡液體可以不僅填充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之間的空間,而且可以填充L1的高度進而流入隔板500而填充隔板500的內部。
由此,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和殼體部(case)的內部空間內的發(fā)泡液體同時發(fā)泡,以便使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和殼體部的內部空間填充有泡沫狀隔熱材料,以及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和殼體部的內部空間均勻填充有泡沫狀隔熱材料。
圖3是示出連通路徑700的視圖,隔板500與內殼體300通過這些連通路徑700而彼此連通。
參照圖3,現(xiàn)將更詳細地描述連通路徑700。
當在內殼體300平置以使內殼體300的前部面向地面的情況下注入的發(fā)泡液體被加熱時,聚氨酯泡沫塑料(下文稱為泡沫狀隔熱材料)沿向上方向膨脹。就是說,泡沫狀隔熱材料以從隔板500和殼體部的前部到后部的方向填充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和殼體部的內部空間。
由于隔板500的內部空間的面積小于殼體部的內部空間的面積,因此泡沫狀隔熱材料更快地以從隔板500的前部到后部的方向填充隔板500的內部空間,并經由連通路徑700流到殼體部的內部空間而填充殼體部的內部空間。
但是,當從隔板500經由連通路徑700引入殼體部中的泡沫狀隔熱材料與在殼體內最初膨脹的泡沫狀隔熱材料相遇時,殼體的內部空間的發(fā)泡壓力過度升高。
過高的發(fā)泡壓力導致外殼體100的外表面突出、或者在外殼體100的外表面上形成突起。另外,過高的發(fā)泡壓力導致內殼體300和外殼體100的整個形狀畸變(扭曲)。就是說,外殼體100的側表面可能彎曲或凹陷。
因此,需要調節(jié)從隔板500引入到外殼體100的發(fā)泡液體的發(fā)泡速度。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本發(fā)明的連通路徑700將按以下方式構造。
連通路徑700可具有多邊形形狀,但并不局限于此。就是說,連通路徑700可以具有任何形狀(如圓形或橢圓形),只要連通路徑700使隔板500的內部與內殼體300彼此連通即可。如圖3中示例性示出的,連通路徑700具有矩形形狀,該矩形形狀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具有較大長度。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連通路徑700可以具有多邊形形狀,其中連通路徑700的前部的豎直長度小于連通路徑700的后部的豎直長度。
另外,連通路徑700可構造成使連通路徑700的面積在向前方向上減小。另外,連通路徑700可以構造成使連通路徑的豎直長度在向前方向上減小。
就是說,如果連通路徑700具有矩形形狀,則連通路徑700包括傾斜部702,其沿向前方向傾斜并形成在連通路徑700的上角部或下角部,這意味著從傾斜部702到另一角部的豎直長度減小。
連通路徑700的上述形狀可以防止在殼體中生成過高的發(fā)泡壓力。因為殼體中施加過高發(fā)泡壓力的部分受到泡沫狀隔熱材料的發(fā)泡壓力影響,該泡沫狀隔熱材料在初期時被發(fā)泡并引入殼體。因此,連通路徑700的上述形狀可以降低從隔板500引入殼體的泡沫狀隔熱材料的量,這樣可以降低泡沫狀隔熱材料的發(fā)泡壓力并防止外殼體100的外表面的變形。
第一連通部包括設置成將連通路徑700分割開的注入通道704,且注入通道704可以具有圓形或多邊形形狀。就是說,注入通道704是在連通路徑700的內周面的整個面積中使隔板500與內殼體300大體彼此連通的流動路徑,并且發(fā)泡液體或泡沫狀隔熱材料經由注入通道704移動。
在連通路徑700內可設置多個注入通道704,并且使隔板500與內殼體300彼此連通的流動路徑的面積與注入通道704的數(shù)量成比例地增大。
在連通路徑700的前部設置的注入通道704的數(shù)量可以小于在連通路徑700的前部設置的注入通道704的數(shù)量。此外,如圖3示例性所示,在連通路徑700的前部設置的注入通道704的面積可以小于在連通路徑700的后部設置的注入通道704的面積。
注入通道704用于在發(fā)泡期間當因隔板500與殼體之間的發(fā)泡壓力差而造成泡沫狀隔熱材料的流動時調節(jié)發(fā)泡速度,并進而防止外殼體100的變形或者殼體的整體畸變(如上文所述)。
這里,通過減小在連通路徑700的前部設置的注入通道704的數(shù)量、或者減小在連通路徑70的前部設置的注入通道704的面積,使注入通道704用于在發(fā)泡期間減小因發(fā)泡初期時隔板500與殼體(內殼體300和外殼體100)的發(fā)泡壓力差而導致的發(fā)泡速度。
但是,當連通路徑700或注入通道704變得靠近內殼體300的后部時,它們被設置成指定尺寸或指定數(shù)量。其原因在于,相較于發(fā)泡初期,發(fā)泡后期的隔板500與殼體(內殼體300和外殼體100)之間的發(fā)泡壓力差不大。
連通路徑700可包括:前連通路徑72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的前部;以及后連通路徑740,沿向后方向與前連通路徑720分開指定距離。
這里,指定距離是L2,且L2是經過實驗而設定的值。
連通路徑700的上述特性可以應用于前連通路徑720。例如,前連通路徑720可以構造成使前連通路徑720的面積在向前方向上減小,并且構造成使設置在前連通路徑720上的注入通道704的數(shù)量或面積在向前方向上減小。
此外,前連通路徑720的面積可小于后連通路徑740的面積。這是為了解決因隔板500與殼體之間的發(fā)泡壓力差(在發(fā)泡初期形成)導致的問題,并且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前連通路徑72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的前部并且在發(fā)泡期間作為發(fā)泡液體穿過的路徑和泡沫狀隔熱材料穿過的路徑。
后連通路徑74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的后部,且具體而言為當內殼體300的側表面分為三個等分部時設置在中間部。也就是說,后連通路徑74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后部(相較于前連通路徑720而言),而并不設置成靠近內殼體300的后表面。
由于前連通路徑720和后連通路徑740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側表面上,以便彼此分開指定距離L2,當泡沫狀隔熱材料凝固時,對應于指定距離L2的內殼體300和隔板500被固定在凝固的泡沫狀隔熱材料中。因此,由于隔板500被固定而并不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移動,并且隔板500的前部或后部并不沿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移動,因而可以防止隔板500變形(例如隔板500畸變)。
圖4是示出在內殼體300內設置的隔板500的截面的側視圖,而圖5是在內殼體300內設置的隔板500剖視圖。
參照圖4和圖5,現(xiàn)將描述在隔板500上設置的第一階梯部520和在內殼體300上設置的插孔340。
第一階梯部520從隔板500的側表面以凸形形狀突出。此外,插孔340設置成使第一階梯部520可插入插孔340并穿過插孔340。因此,第一階梯部520可被插孔340支撐,而隔板500可被內殼體300的側表面支撐。
此外,插入插孔340的第一階梯部520突出到內殼體300與外殼體100之間的空間。就是說,第一階梯部520的長度大于內殼體300的厚度。
因此,向殼體的內部空間突出的第一階梯部520使將要與泡沫狀隔熱材料表面接觸的表面面積增大,并使得泡沫狀隔熱材料和隔板500堅固地彼此連接。
此外,第一階梯部520和插孔340具有相同形狀。就是說,第一階梯部520的外表面和插孔340的內表面被設置成相同形狀。
因此,這樣的形狀防止了泡沫狀隔熱材料在發(fā)泡期間經由插孔340與第一階梯部520之間的間隙而流至儲存室320的內部。
此外,連通路徑700設置在第一階梯部520上。
就是說,連通路徑700設置在第一階梯部520的一端,換言之,連通路徑700被第一階梯部520的端部環(huán)繞。
因此,第一階梯部520經由插孔340插入殼體的內部空間,而第一連通部設置在第二階梯部540的端部。就是說,連通路徑700設置在第二階梯部540的內周面上。
此外,第一階梯部520可以設置成使第一階梯部520的面積沿向前方向減小。第一階梯部520的這種結構與前連通路徑720的結構相同,因而將省略其詳細描述。
在下文中,將描述在內殼體300上支撐隔板500的結構。
本發(fā)明的內殼體300包括在儲存空間320內以凸形形狀凹入的支撐部360,且隔板500被支撐部360支撐。就是說,支撐部360呈沿從內殼體300到外殼體100的方向的凸形。
支撐部360可被對稱地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左側表面和右側表面上,并且還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后部。因此,隔板500的側表面插入支撐部360,因而支撐部360沿向上方向和向下方向支撐隔板500。
就是說,如果隔板500與內殼體300組裝,則當生產者利用支撐部360(作為引導件)從內殼體300前方的區(qū)域沿向后方向推動隔板500的側表面時,支撐部360支撐隔板500的側表面并防止隔板500掉落。
插孔340設置在支撐部360處。更詳細而言,插孔340設置在支撐部360內。在這種情況中,在隔板500的側表面上設置的第一階梯部520可被插入插孔340。
更詳細而言,在隔板500與支撐部360組裝的情況下,第一階梯部520插入插孔340并突出到殼體的內部空間。
因此,第一階梯部520作為阻擋部(stopper),防止隔板500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移動。
此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冰箱100包括從隔板500以凸形形狀突出的第二階梯部540,且第二階梯部540被支撐部360支撐。
更詳細而言,第二階梯部540從隔板500的側表面突出,而第一階梯部520從第二階梯部540突出。
在這種情況中,第二階梯部540被支撐部360支撐且第一階梯部520插入到設置在支撐部360上的插孔340。此外,未設置有第二階梯部540的隔板500的側表面接觸內殼體300的內表面。
由此,隔板500與內殼體300之間不存在間隙,防止了發(fā)泡期間泡沫狀隔熱材料經由隔板500與內殼體300之間的間隙而泄漏到儲存室320,隔板500更堅固地固定到內殼體300的內部。此外,隔板500與內殼體300可以更堅固地彼此連接。
圖6是隔板500的立體圖。
參照圖6,以下將更詳細地描述隔板500。
隔板500包括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
盡管隔板500可以是通過鑄造制成的一個構件,但考慮到過程的簡易、便捷和成本因素,本發(fā)明的隔板500的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可以是多個相應的構件。
如果隔板500包括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則上述的第一階梯部520和第二階梯部540分別設置在第一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上。
就是說,從上隔板部502突出的部分和從下隔板部504突出的部分形成一個第一階梯部520。因此,當泡沫狀隔熱材料在第一階梯部520插入插孔340之后凝固時,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2可以結合成類似一個構件的單個單元。
為了加強隔板500,隔板500可以包括位于隔板500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上的防變形肋506。
就是說,防變形肋506可設置在上隔板部502和/或下隔板部504上。
可設置呈凸形形狀的多個防變形肋506且因而形成一溝紋結構(furrow structure)。
雖然防變形肋506可在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上設置,但本發(fā)明中的防變形肋506也可在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設置。
其原因在于,由于在發(fā)泡期間泡沫狀隔熱材料在隔板500內沿從隔板500的前部到后部的方向膨脹,因此為了使隔板500的前部的發(fā)泡壓力向隔板500的后部分散,將防變形肋506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設置。
為了使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彼此聯(lián)接,隔板500還可包括掛鉤508a和掛鉤固定部508b。
掛鉤508a設置在上隔板部502或下隔板部504上,掛鉤固定部508b設置在未設有掛鉤508a的上隔板部502或下隔板部504上。
由于掛鉤508a和掛鉤固定部508b需要設置在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相接的區(qū)域,因此掛鉤508a和掛鉤固定部508b設置在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的側表面上。
圖7是示出使設置在隔板500中的桿部560固定的結構的視圖。
參照圖7,現(xiàn)將描述在上隔板部502與下隔板部504之間設置的桿部560。
桿部560設置在隔板500內,具體而言設置在上隔板部502與下隔板部504之間,且防止發(fā)泡期間隔板500的變形。
此外,本發(fā)明的隔板500可包括:桿部560,從上隔板部502突出;桿部插入部562,設置在桿部560的端部;以及桿部固定部564,設置在下隔板部504上,以使桿部插入部562插入桿部固定部564。
桿部固定部564包括在設置在其中以接納桿部插入部562的接納部566,并且接納部566的內周面對應桿部插入部562的外周面。
桿部插入部562可以具有圓形或多邊形形狀。
如果桿部插入部562插入接納部566且設置在桿部固定部564內,則設置穿過桿部插入部562和桿部固定部564的螺孔568。
就是說,螺孔568是通過使在桿部插入部562內設置的中空部與在桿部固定部564內設置的中空部彼此連接而形成。
螺孔568穿過下隔板部504的下部,且螺栓570從下隔板部504的下部插入螺孔568并使桿部固定部564與桿部插入部562彼此聯(lián)接。由此,上隔板部502和下隔板部504不因發(fā)泡壓力而彼此分開,而是彼此固定。
上隔板部502和/或下隔板部504還可以包括突出到隔板500的內部空間的吸附肋580。圖3示出在下隔板部504上設置的吸附肋580。在下文中,將描述在下隔板部504上設置的吸附肋580,且這樣的描述可以應用于上隔板部502。
吸附肋580通過模塑而與下隔板部504一體成型。吸附肋580在下隔板部504的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上設置并具有指定高度。因此,吸附肋580增大了下隔板部504的內表面面積。
吸附肋580增大了發(fā)泡液體發(fā)泡時泡沫狀隔熱材料與隔板500內表面之間的接觸表面面積,因而增大了隔板500與泡沫狀隔熱材料之間的吸附力。
吸附肋580沿向前方向和向后方向設置的原因在于,隨著泡沫狀隔熱材料沿向后方向從隔板500的前部填充隔板500,泡沫狀隔熱材料凝固且泡沫狀隔熱材料的凝固時間改變。因此,不同時間凝固的泡沫狀隔熱材料被吸收并附接到吸附肋580的表面上,因而提升了隔板500與泡沫狀隔熱材料之間的吸附力。
雖然在此圖中未示出,但本發(fā)明的冰箱1000還可包括:子連通路徑(未示出),其設置在內殼體300的后表面上,以便使隔板500與內殼體300彼此連通。連通路徑700的上述描述可以應用于子連通路徑(未示出),并且將省略對這些子連通路徑(未示出)的詳細描述。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對本發(fā)明作出多種修改和變型,這是顯而易見的。因此,只要它們了落入所附權利要求和其等同物范圍內,本發(fā)明即應涵蓋這些修改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