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空調制冷系統(tǒng)及其貯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制冷系統(tǒng)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流阻較低的貯液器。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具有上述貯液器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貯液器是制冷系統(tǒng)中較為重要的配件,其作用是過濾制冷劑中的雜質、吸收制冷劑中的水分并儲存一定量的制冷劑,因此其廣泛應用于汽車空調等制冷系統(tǒng)中。目前,汽車空調中的貯液器的種類較多,其中上下器體類貯液器的應用范圍相對較廣。參見圖1,圖1為一種典型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貯液器外形細長,由上器體1和下器體2對接后焊接組合而成。上器體1內部裝有干燥包11,干燥包11內具有分子篩111。下器體2下端開設制冷劑進口 21 和制冷劑出口 27,制冷劑進口 21和制冷劑出口 27上端均設置有鋁材質的擋網(wǎng)23。擋網(wǎng)23 底面具有若干個小孔,其上點焊凹狀的第一金屬過濾網(wǎng)22,該第一金屬過濾網(wǎng)22與制冷劑進口 21相對,且擋網(wǎng)23與制冷劑出口 27之間依次設置無紡布濾片25和第二金屬過濾網(wǎng) 26。上述擋網(wǎng)23上端通過設置于上器體1內壁的凸點M卡接固定于上器體1內部,該凸點M通過在下器體2外部打點形成。制冷劑由制冷劑進口 21流入,并經(jīng)過第一金屬過濾網(wǎng)22過濾后進入該貯液器的內部。緊接著,制冷劑進入上器體1內部,通過具有分子篩111的干燥包11,分子篩111可吸收制冷劑中的水分,防止制冷劑流經(jīng)節(jié)流閥時,其內部的水分過多而造成冰堵現(xiàn)象。然后,制冷劑通過擋網(wǎng)23上的小孔,經(jīng)無紡布濾片25和第二金屬過濾網(wǎng)沈過濾后,從制冷劑出口 27中流出該貯液器,從而將制冷劑中一定大小的雜質留在貯液器內,完成該貯液器的預定功能。上述貯液器中,無紡布濾片25的有效截流面積為其與制冷劑出口 27對應的部分, 而為了保證無紡布濾片25的過濾精度,其通常具有較高的致密度。經(jīng)發(fā)明人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同樣的截流面積下,無紡布濾片25的致密度越高,其流阻越大,因此將增加制冷系統(tǒng)的負荷。另一方面,由于無紡布濾片25的流阻較大,制冷劑中的雜質易在無紡布濾片25表面堆積,導致無紡布濾片25的流通能力減弱,其流阻進一步增大,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嚴重影響制冷系統(tǒng)的性能。有鑒于此,如何改進貯液器的結構,以在保證其過濾精度的同時降低其流阻,已成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貯液器,該貯液器在保證自身過濾精度的同時降低自身流阻。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貯液器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為了實現(xiàn)上述第一個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貯液器,包括下器體,所述下器體下端具有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還包括與所述下器體內壁配合以形成液流腔的過濾筒,所述過濾筒包括由濾材制成的筒壁以及設置于所述筒壁兩端,且相連通的上液流筒和下液流筒,所述下液流筒和所述液流腔分別與所述制冷劑進口和所述制冷劑出口相連通,制冷劑由所述制冷劑進口流至所述制冷劑出口的過程中至少經(jīng)過一次過濾。優(yōu)選地,所述過濾筒外壁具有定位凸緣,所述定位凸緣沿所述過濾筒的軸向和周向分布。優(yōu)選地,所述過濾筒通過所述定位凸緣與所述下器體間隙配合,且所述過濾筒與位于所述下器體內壁上的定位凸部卡接。優(yōu)選地,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液流筒上的擋網(wǎng),所述擋網(wǎng)與所述定位凸部卡接。優(yōu)選地,還包括與所述上液流端過盈配合的過濾蓋。優(yōu)選地,所述過濾蓋包括基體以及嵌設于所述基體上的過濾網(wǎng)。優(yōu)選地,所述基體為塑料基體,所述過濾網(wǎng)為尼龍過濾網(wǎng)。優(yōu)選地,所述上液流筒與所述下器體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密封件。優(yōu)選地,所述下器體的內壁包括與所述密封件連接的第一內壁以及承接于所述第一內壁上端的第二內壁,所述第一內壁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二內壁的內徑。優(yōu)選地,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二內壁上的擋網(wǎng),所述擋網(wǎng)與所述定位凸部卡接。優(yōu)選地,所述下液流筒形成于所述筒壁上。優(yōu)選地,所述下液流筒外表面設置有環(huán)狀密封突起。優(yōu)選地,構成所述筒壁的所述濾材為尼龍。優(yōu)選地,所述定位凸部通過打點或滾槽形成。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fā)明提供的貯液器包括下器體和過濾筒,下器體下端具有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過濾筒與下器體內壁配合以形成液流腔。該過濾筒包括由濾材制成的筒壁以及上液流筒和下液流筒,上液流筒和下液流筒設置于過濾筒兩端,且兩者相連通。下液流筒和液流腔分別與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相連通,制冷劑由制冷劑進口流至制冷劑出口的過程中至少經(jīng)過一次過濾。制冷劑通過制冷劑進口進入液流腔,并進一步流過過濾筒后由制冷劑出口流出,從而將制冷劑中的雜質截留在該貯液器內部,達到制冷劑的過濾目的。通過上述描述可知,相比于背景技術中提到的貯液器,本發(fā)明提供的貯液器將制冷劑的過濾部件由無紡布濾片改進為過濾筒的筒壁,而該筒壁為柱面結構,其與制冷劑的有效截流面積大于背景技術中的制冷劑出口與制冷劑的有效截流面積,使得大部分制冷劑與過濾部件的截流面積增大,在保證貯液器的過濾精度的同時,解決了采用致密度過高的無紡布濾片所帶來的流阻較大的弊端。另一方面,該貯液器自身的流阻降低后,制冷劑中的雜質不易在過濾筒表面堆積,雜質對過濾筒的流通能力的影響有所減小,進而保證制冷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為了實現(xiàn)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空調制冷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壓縮機以及與所述壓縮機連接的貯液器,所述貯液器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貯液器。由于上述貯液器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貯液器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一種典型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過濾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A-A向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具體實施例提供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過濾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B-B向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具體實施例提供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第三種具體實施例提供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1-8中上器體1、干燥包11、分子篩111、下器體2、制冷劑進口 21、第一金屬過濾網(wǎng)22、 擋網(wǎng)23、凸點24、無紡布濾片25、第二金屬過濾網(wǎng)26、制冷劑出口 27、下器體3、制冷劑進口 31、制冷劑出口 32、過濾筒33、筒壁331、上液流筒332、下液流筒333、定位凸緣334、斜面335、環(huán)狀密封突起336、定位凸部34、擋網(wǎng)35、第一內壁36、第二內壁37、過濾蓋38、基體 381、過濾網(wǎng)382、0型密封圈39、上器體4、干燥包41、分子篩411。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貯液器,該貯液器在保證自身過濾精度的同時降低自身流阻。本發(fā)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貯液器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見圖2-4,圖2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過濾筒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 A-A向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具體實施例提供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4所示,本發(fā)明提供的貯液器包括下器體3、上器體4和過濾筒33,過濾筒 33裝入下器體3后,下器體3與上器體4對接并焊接以組成該貯液器。下器體3下端具有制冷劑進口 31和制冷劑出口 32,上器體4內部設置有干燥包41,干燥包41內具有分子篩 411。過濾筒33上端與下器體3內壁過盈配合,過濾筒33下端具有斜面335,該斜面335與下器體3的內壁組成液流腔,該液流腔用于制冷劑的流通。過濾筒33包括由濾材制成的筒壁331以及上液流筒332和下液流筒333,上液流筒332和下液流筒333可采用不同于筒壁331的材料連接于筒壁331兩端,且兩者相連通。過濾筒33裝入下器體3后,液流腔與制冷劑進口 31相連通,下液流筒333與制冷劑出口 32相連通。制冷劑通過制冷劑進口 31進入液流腔,由于過濾筒33與下器體3采用過盈配合的連接方式,制冷劑只能通過筒壁331,由此將被過濾。此后,一部分制冷劑將進一步進入上器體4內貯存,并由干燥包41內的分子篩411吸收其中的水分,以避免制冷劑中的過多水分在節(jié)流閥中造成冰堵現(xiàn)象,而另一部分制冷劑則通過制冷劑出口 32流出該貯液器。通過上述結構,本發(fā)明提供的貯液器使得制冷劑由制冷劑進口 31流至制冷劑出口 32的過程中至少經(jīng)過一次過濾,從而將制冷劑中的雜質截留在該貯液器內部,達到過濾制冷劑的目的。通過上述描述可知,相比于背景技術中提到的貯液器,本發(fā)明提供的貯液器將制冷劑的過濾部件由無紡布濾片改進為過濾筒33的筒壁331,而該筒壁331為柱面結構,其與制冷劑的有效截流面積大于背景技術中的制冷劑出口與制冷劑的有效截流面積,使得大部分制冷劑與過濾部件的截流面積增大,在保證貯液器的過濾精度的同時,解決了采用致密度過高的無紡布濾片所帶來的流阻較大的弊端。另一方面,該貯液器自身的流阻降低后,制冷劑中的雜質不易在過濾筒33表面堆積,雜質對過濾筒33的流通能力的影響有所減小,進而保證制冷系統(tǒng)的工作性能。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制冷劑的流動方向可與上述過程相反,S卩,制冷劑進口 31可與下液流筒333連通,而制冷劑出口 32則與液流腔連通。制冷劑由制冷劑進口 31首先進入過濾筒33內部,其中一部分將繼續(xù)進入上器體4內部進行貯存,而另一部分則通過筒壁 331的過濾后進入液流腔,并由制冷劑出口 32流出該貯液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過濾筒33外壁具有定位凸緣334,該定位凸緣334沿過濾筒33的軸向和周向分布,過濾筒33通過定位凸緣334與下器體3過盈配合。相比于過濾筒33直接于下器體3過盈配合,上述連接方式中的定位凸緣334與下器體3的內壁的接觸面積大大減小,從而降低過濾筒33與下器體3之間的摩擦力,進而減緩貯液器的安裝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零部件磨損,以此延長該貯液器的工作壽命。實際生產中,定位凸緣334通常為 8個,其在過濾筒33的上端和下端分別均勻分布4個。上述技術方案中,過濾筒33與下器體3的連接方式可由過盈配合替換為間隙配合,具體地,上述定位凸緣334與下器體3間隙配合,過濾筒33與位于下器體3內壁上的定位凸部34卡接以固定過濾筒33,而下液流筒333則與下器體3密封連接,以保證制冷劑由制冷劑進口 31流至制冷劑出口 32的過程中至少經(jīng)過一次過濾。上述結構既能夠保證貯液器的過濾功能的順利實現(xiàn),又可進一步降低過濾筒33和下器體3在安裝過程中產生的磨損。而定位凸緣334不僅可以在過濾筒33的安裝中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又可防止過濾筒 33在下器體3中發(fā)生過大的傾斜而造成裝配不平整,從而保證過濾筒33的工作可靠性。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上液流筒332上設置擋網(wǎng)35,擋網(wǎng)35與上述定位凸部34 卡接以固定過濾筒33。上述擋網(wǎng)35上所具有的若干個小孔可保證制冷劑順利進入上器體 4內部,同時,由擋網(wǎng)35固定過濾筒33可避免過濾筒33直接與定位凸部34連接后受到作用力而產生形變,甚至損壞。上述擋網(wǎng)35優(yōu)選為金屬擋網(wǎng)。顯然,擋網(wǎng)35亦可延長該貯液器的工作壽命。為了保證制冷劑由制冷劑進口 31流至制冷劑出口 32的過程中至少經(jīng)過一次過濾,在定位凸緣334與下器體3間隙配合的情況下,本發(fā)明還設置與上液流筒332過盈配合的過濾蓋38。此時,即使制冷劑經(jīng)過制冷劑進口 31后從過濾筒33與下器體3之間的間隙流入上器體4內部,該部分制冷劑需要流出該貯液器時,還是要流過上液流筒332,而過濾蓋38則可防止制冷劑中的雜質泄漏,從而完成該部分制冷劑的過濾。該過濾蓋38可為結構較為簡單的過濾板。參見圖5和圖6,圖5為本發(fā)明具體實施例提供的過濾蓋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 5的B-B向結構示意圖。如圖5和圖6所示,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中,過濾蓋38包括金屬制的基體381以及嵌設于基體381上的金屬制的過濾網(wǎng)382。相對于上述過濾板,此種結構的過濾蓋38通過基體381實現(xiàn)過濾網(wǎng)382的固定,顯著提高了過濾蓋38與過濾筒33的連接強度。更進一步地,上述基體381采用塑料基體,而過濾網(wǎng)382則采用尼龍過濾網(wǎng),基體381與過濾網(wǎng)382 通過注塑的方式制成。此時,過濾蓋38中的過濾網(wǎng)382具有較高的致密度,使得該貯液器的過濾能力更高。參見圖7,圖7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具體實施例提供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所示,為了實現(xiàn)對制冷劑的過濾,本發(fā)明提供的上液流筒332與下器體3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密封件,密封件使得制冷劑進入液流腔后只能由筒壁331進入過濾筒33的內部,從而將制冷劑中的雜質截留在液流腔內。相較于設置過濾蓋38的方式,上述密封件使得幾乎全部的制冷劑都與筒壁331直接作用,而筒壁331的面積顯然比過濾蓋38的面積大,所以此方案進一步提高了制冷劑與該貯液器的截流面積,該貯液器的流阻將變得更小。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為了便于過濾筒33和密封件的安裝,下器體3的內壁包括與密封件連接的第一內壁36以及承接于第一內壁36上端的第二內壁37,第一內壁36的內徑小于第二內壁37的內徑。首先將密封件安裝到過濾筒33上,其次將兩者裝入內徑較大的第二內壁37,繼續(xù)安裝使得兩者與內徑較小的第一內壁36配合,以達到密封件的壓縮量要求,保證過濾筒33與下器體3的良好密封。顯然,密封件上高出過濾筒33的部分在安裝過程中不會與第二內壁37接觸,其向第一內壁36靠近的過程中與下器體3之間的摩擦力接近于零,從而避免了密封件在安裝時出現(xiàn)磨損,保證其工作壽命。上述下器體3采用壁厚不等的結構形式,這一結構可通過冷擠壓或其他機械加工的方式實現(xiàn)。參見圖8,圖8為本發(fā)明第三種具體實施例提供的貯液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8所示,上述貯液器還包括連接于第二內壁37上的擋網(wǎng)35,該擋網(wǎng)35與定位凸部34卡接。在前述方案中,過濾筒33上方設置擋網(wǎng)35以延長貯液器的壽命,同理地,在第二內壁37上設置同樣結構的擋網(wǎng)35亦可延長貯液器的壽命。為了進一步擴大制冷劑與該貯液器的截流面積,本發(fā)明將下液流筒333與筒壁 331制成一體式結構,即,下液流筒333也由濾材制成。制冷劑與過濾筒33接觸后,既可由筒壁331進入過濾筒33的內部,也可由下液流筒333進入過濾筒33的內部。顯然,制冷劑與過濾筒33的截流面積進一步提升,使得該貯液器的流阻更大幅度地降低。更優(yōu)選的技術方案中,下液流筒333的外表面設置有環(huán)狀密封突起336,該環(huán)狀密封突起336具有一定的彈性,在安裝過濾筒33時,施加于下液流筒333上的外力使環(huán)狀密封突起336發(fā)生形變,這一形變將增大下液流筒333與下器體3的內壁之間的摩擦力,從而保證下液流筒333的良好密封。優(yōu)選地,上述環(huán)狀密封突起336可設置為弧形,以此形成更加均勻的摩擦力。在上述各技術方案中,構成筒壁331的濾材可為金屬過濾介質,也可為非金屬過濾介質,本發(fā)明優(yōu)選為尼龍。與其他濾材相比,尼龍作為一種合成纖維,其過濾能力更好,且其具有較突出的拉伸強度、表面硬度、耐磨性、耐化學性等特性,使得尼龍制的筒壁331具有較好的綜合性能。在上述各技術方案中,定位凸部34可以為通過打點形成的若干個分散的凸點,也可為通過滾槽的方式形成的凸槽。打點和滾槽的具體加工設備不同,兩者形成的定位凸部 34施加于過濾筒33的力度大小亦有所不同,具體加工時,可根據(jù)貯液器的工作性能以及加
7工成本等要求來確定定位凸部;34的加工方法。在上述各技術方案中,密封件可為盤根或密封圈等,本發(fā)明優(yōu)選為0型密封圈39。 0型密封圈39是一種在工程設備中常見的密封件,其具有較優(yōu)的彈性,在過濾筒33的安裝過程中將受到擠壓,進而產生較明顯的形變,從而對下器體3的內壁施加較大的彈性力,其密封效果較為突出。本發(fā)明提供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包括壓縮機以及與壓縮機連接的貯液器,該貯液器為上述任一種貯液器。由于上述貯液器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貯液器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此處不再作詳細介紹。以上對本發(fā)明所提供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及其貯液器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fā)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貯液器,包括下器體(3),所述下器體(3)下端具有制冷劑進口(31)和制冷劑出口(3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下器體C3)內壁配合以形成液流腔的過濾筒(33),所述過濾筒(3 包括由濾材制成的筒壁(331)以及設置于所述筒壁(331)兩端,且相連通的上液流筒(33 和下液流筒(333),所述下液流筒(33 和所述液流腔分別與所述制冷劑進口(31)和所述制冷劑出口(32)相連通,制冷劑由所述制冷劑進口(31)流至所述制冷劑出口(32)的過程中至少經(jīng)過一次過濾。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筒(33)外壁具有定位凸緣 (334),所述定位凸緣(334)沿所述過濾筒(3 的軸向和周向分布。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筒通過所述定位凸緣(334) 與所述下器體C3)間隙配合,且所述過濾筒(3 與位于所述下器體(3)內壁上的定位凸部 (34)卡接。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置于所述上液流筒(332)上的擋網(wǎng)(35),所述擋網(wǎng)(35)與所述定位凸部(34)卡接。
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上液流筒(33 過盈配合的過濾蓋(38)。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蓋(38)包括基體(381)以及嵌設于所述基體(381)上的過濾網(wǎng)(382)。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體(381)為塑料基體,所述過濾網(wǎng)(382)為尼龍過濾網(wǎng)。
8.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液流筒(33 與所述下器體(3) 的內壁之間設置有密封件。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器體(3)的內壁包括與所述密封件連接的第一內壁(36)以及承接于所述第一內壁(36)上端的第二內壁(37),所述第一內壁(36)的內徑小于所述第二內壁(37)的內徑。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于所述第二內壁(37)上的擋網(wǎng)(35),所述擋網(wǎng)(35)與所述定位凸部(34)卡接。
11.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流筒(333)形成于所述筒壁 (331)上。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液流筒(33 外表面設置有環(huán)狀密封突起(336)。
13.按照權利要求1-12中任一項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構成所述筒壁(331)的所述濾材為尼龍。
14.按照權利要求3-12中任一項所述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部(34)通過打點或滾槽形成。
15.一種空調制冷系統(tǒng),包括壓縮機以及與所述壓縮機連接的貯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貯液器為權利要求1-14中任一項所述的貯液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貯液器,包括下器體和過濾筒,下器體下端具有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過濾筒與下器體內壁配合以形成液流腔。該過濾筒包括由濾材制成的筒壁以及上液流筒和下液流筒,上液流筒和下液流筒設置于筒壁兩端,且兩者相連通。下液流筒和液流腔分別與制冷劑進口和制冷劑出口相連通,制冷劑由制冷劑進口流至制冷劑出口的過程中至少經(jīng)過一次過濾。本發(fā)明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貯液器的空調制冷系統(tǒng)。制冷劑通過制冷劑進口進入液流腔,并進一步流過過濾筒后由制冷劑出口流出,從而將制冷劑中的雜質截留在該貯液器內部,達到制冷劑的過濾目的。上述貯液器將制冷劑的過濾部件由無紡布改進為過濾筒,在保證自身的過濾精度的同時降低了流阻。
文檔編號F25B43/00GK102538323SQ2012100464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fā)明者汪立新, 王正偉 申請人:浙江三花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