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轉散熱制冷集水調節(jié)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工作原理是利用散熱器與冷凝器旋轉進行冷熱交換工作,并收集冷凝水的一種裝置,技術領域涉及空氣溫度、濕度調節(jié)交換收集的一種機械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所使用的空氣溫度、濕度調節(jié)器主要有空調器、冰箱等,但大部分都是以外力帶動壓縮機旋轉來壓縮冷卻介質,通過散熱器冷凝器等裝置進行冷熱交換來達到工作目的;現(xiàn)有這些裝置都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如空調器在工作時除需要一臺壓縮機工作外還需要兩臺風扇同時工作,空調、冰箱工作時還要額外通過電加熱進行除冰除霜等等;同時這些裝置還存在能源消耗高體積大,結構復雜安裝困難等問題,越來越不能適應環(huán)保節(jié)能的要求及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這些裝置在工作過程中還會產生冷凝水,隨著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 盲目無序的開采水資源使地下水位不斷下降和干旱等因素,造成缺水地區(qū)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目前還沒有一種簡單實用的利用清潔能源進行空氣水源開發(fā)利用裝置。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jié)能或利用清潔可再生能源,進行空氣溫度、濕度調節(jié)及以冷凝方式收集空氣水源并凈化的調節(jié)器;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在調節(jié)器機殼的散熱機殼中有一個風葉輪狀的旋轉散熱盤,旋轉散熱盤由旋風輪、散熱盤管、散熱片構成,旋風輪的中心套為中空狀,中心套套外部固定有風葉和固定架,散熱盤管呈螺旋盤狀或環(huán)帶狀沿著中心套的外側分布,散熱盤管部分固定在固定架上,通過國定架與中心套固定同心旋轉,散熱盤管之間有間隙便于空氣通過流動,散熱盤管上布有散熱片,能加大熱交換面積提高交換效率;在調節(jié)器外殼的冷凝外殼中有一個風葉輪狀的旋轉冷凝盤,旋轉冷凝盤由風葉輪、冷凝盤管、毛細管、散熱片構成,風葉輪中心有中空套,中空套套外部固定有風葉和固定支架,冷凝盤管呈螺旋盤狀環(huán)帶狀風葉狀,沿著中空套的外側分布,冷凝盤管部分接觸固定在固定支架上,并通過固定支架與中空套固定成一體,冷凝盤管之間有間隙便于空氣流動,在間隙之間有散熱片在便于散熱位置上與冷凝盤管接觸固定,在冷凝管的凝管進口連接有毛細管,毛細管另一端與散熱盤管的散熱進管連接相通;在調節(jié)器內部有一根中空的傳動軸,旋轉散熱盤與旋轉冷凝盤固定在傳動軸軸外側,在傳動軸軸外側還固定有集液器,集液器為中空圓環(huán)狀密封體,器中心套與傳動軸軸外側固定接觸,集液器有液體進口與液體出口兩個內外相通開口 ;旋轉散熱盤、旋轉冷凝盤、集液器與傳動軸同心同向旋轉;旋轉散熱盤的散熱管盤的散熱出管在傳動軸的軸外側或傳動軸中空部伸出,通過集液器的液體進口進入到集液器密封的器內部,散熱出管的熱管外部與集液器液體進口接觸密封,散熱出管散熱管口在集液器器內部;在調節(jié)器的內部有一壓縮控制系統(tǒng),壓縮控制系統(tǒng)由壓縮機頭、電動機及換向控制閥組成,壓縮機頭由壓縮機體和壓縮傳動軸組成,根據(jù)轉動的需要傳動軸一端軸外側與壓縮機頭的壓縮機體相連接旋轉,壓縮機體上與內部相通的壓縮進管另一端通過集液器的液體出口進入到集液器器內部,壓縮進管進管外部與集液器的液體出口接觸密封,壓縮進管的進管口在集液器器內部,壓縮出管與冷凝盤管的冷凝進管相連接;壓縮傳功軸一端與傳動軸滑動連接,另一端與調節(jié)器的機體相固定,電動機電機體固定在調節(jié)器機體上,電動機內部的轉子上的軸頭固定有傳動輪與固定在傳動軸上的傳動輪通過傳動件連接,電動機的轉子還可串在傳動軸的軸外側固定,當電動機帶動傳動軸轉動時,旋轉散熱盤、旋轉冷凝盤,集液器、壓縮機體同軸同向旋轉,壓縮傳動軸靜止不動,壓縮機頭工作,被壓縮后高溫高壓的冷卻介質從壓縮出管進入到旋轉冷凝盤中的冷凝管盤中,在旋轉冷凝盤轉動引起空氣流動散熱的作用下,冷卻介質溫度降低,變成高壓力的液體從逐步毛細管進入到旋轉散熱盤中的散熱管盤中蒸發(fā)吸熱,在旋轉散熱盤的旋轉作用下,吸收流通空氣中的熱量,冷卻介質蒸發(fā)從液體變成氣體,通過散熱出管進入到集液器中干燥,含有液體的冷卻介質進入到集液器后,因集液器旋轉的離心作用,冷卻介質中的部分未汽化的液體被甩在集液器內部外側,逐步汽化,干燥后的冷卻介質在壓縮機頭的作用下被吸入循環(huán)工作。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實現(xiàn)滑動供應冷卻介質,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在機 體內部有一個滑動供氣環(huán),滑動供氣環(huán)由旋轉滑環(huán)和固定密封環(huán)組成,旋轉滑環(huán)固定在傳動軸軸外側,旋轉滑環(huán)環(huán)表面有兩道凹槽,兩道相鄰的凹槽底部分別與壓縮進管和冷凝進管相通,在旋轉滑環(huán)的滑環(huán)外側有固定密封環(huán)對旋轉滑環(huán)進行接觸密封,固定密封環(huán)上的壓縮進管與旋轉滑環(huán)滑動相通,壓縮出管通過固定密封環(huán)與旋轉滑環(huán)上的冷凝進管滑動相通;當傳動軸旋轉時,滑動供氣環(huán)就可以將冷卻介質供應到各旋轉中的各個工作件。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改進,實現(xiàn)冷熱交換所采取的技術措施是換向控制閥裝在壓縮進管和壓縮出管上控制冷卻介質的流向達到工作目的,當壓縮機頭的壓縮機體隨著傳動軸旋轉時,換向控制閥固定在傳動軸或壓縮機體上工作,換向控制閥上有旋轉的導電環(huán),固定在傳動軸軸外側的導電環(huán)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導電塊滑動接觸,將控制器的控制信號通過滑動傳導使換向控制閥工作。作為本技術改進,熱交換除濕除霜所采取的進一步措施是在調節(jié)器機體內有四條風道管,在四個風道口分別有四個風向交換控制閥,與風道管口連接的交換控制閥控制著風道管風道管口和散熱外殼散熱出口,與風道管口連接的交換控制閥控制著風道管的風道管口和散熱外殼上的散熱進口 ;與風道管口連接的交換控制閥控制著風道管風道管口和冷凝外殼上的冷凝進風口 ;與風道管口連接的交換控制閥控制著風道管的風道管口和冷凝外殼上的冷凝出風口 ;當調節(jié)器進行低溫制冷工作時,旋轉散熱盤工作,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產生冷凝水,由于溫度低,冷凝水結冰或形成霜,影響了制冷效果,當需要除霜時,調節(jié)器的換向控制閥打開,旋轉散熱盤由冷交換變成熱交換,同時風向控制閥和風向控制閥工作,將散熱外殼的散熱進口關閉,風道管的風道管口打開,同時散熱外殼的散熱出口關閉,風道管的風道管口打開,在旋轉散熱盤的旋轉作用下外部熱空氣從風道管進入散熱外殼內部,在旋轉散熱盤的作用下從風道管排出,旋轉散熱盤在自身發(fā)熱和外部熱空氣的作用下,散熱外殼與旋轉散熱盤上的冰霜迅速融化成水,在旋轉散熱盤的離心作用下,冷凝水流入到冷凝水盤中,完成除霜后,換向控制閥工作,旋轉散熱盤開始制冷,在制冷溫度達到一定要求,風向控制閥和風向控制閥復位,調節(jié)器的制冷工作恢復,在旋轉散熱盤除霜工作時,旋轉冷凝盤在進行制冷工作,為了節(jié)能,當旋轉冷凝盤進行制冷達到所需溫度時,風道管口和風道管口上的風向控制閥和風向控制閥工作,將冷凝外殼上的冷凝進風口和冷凝出風口關閉,風道管在旋轉冷凝盤的作用下冷空氣進入到冷凝外殼內制冷,并通過風道管輪換工作。作為本技術改進,運用冷凝循環(huán)水增濕冷卻所采取的進一步措施是在調節(jié)器機體內部有一噴霧控制器,該噴霧水控制器由泵體、葉輪、噴霧發(fā)生器進水控制器和進水管組成,噴霧控制器的泵體固定在機體上,葉輪固定在傳動軸軸外側,進水控制器與泵體接觸連接,進水控制器與進水管上端連接,進水管的下端在冷凝水盤內,有兩只噴霧發(fā)生器分別固定在泵體兩側,散熱外殼與冷凝外殼內部,噴霧發(fā)生器對著旋轉冷凝盤進行噴霧淋水工作,另一噴霧發(fā)生器對著旋轉散熱盤進行噴霧淋水工作。作為本技術改進運用風力制冷集水,所采取的進一步措施是在調節(jié)器機體外部 有一風葉輪,該風葉輪直接固定在傳動軸一端軸外側上,傳動軸另一端連接有尾翼,調節(jié)器與支架桿的滑動件固定滑動連接,支架桿頂起調節(jié)器,調節(jié)器隨風向自由轉動;調節(jié)器機體內部有冷凝水盤,該冷凝水盤底部有水管,該水管在與調節(jié)器機體連接的支架桿內部或外部與儲水箱或凈水器連接。作為本技術改進運用風力收集冷凝水,所采取的進一步措施是在調節(jié)器機體的上外部連接的支架桿上,有一風葉輪,該風葉輪固定在葉輪軸上,葉輪軸通過軸承件固定在支架桿頂部體中,該頂部體與支架桿通過滑動件固定自由轉動;葉輪軸上有齒輪件,該齒輪件與傳動軸軸外側的傳動輪通過在支架桿內部或外部的傳動件上的齒輪件接觸傳動,該傳動件與支架桿內部通過滑動固定件固定旋轉。采用本發(fā)明結構的調節(jié)器之后,結構緊湊安裝維修方便,節(jié)約大量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由于該調節(jié)器通過旋轉散熱,提高了熱交換效率同時降低了能源消耗,采用了風道交換除霜,提高了除霜效率控制了電能消耗,使制冷更加迅速方便;風力資源作為清潔可再生能源世界各地蘊藏量豐富,運用風力制冷收集冷凝水,使風力資源豐富但極度缺水地區(qū)找到了一種簡單經(jīng)濟實用的取水方法;該技術是冷熱交換及開發(fā)利用空氣水源的首選,必將在全世界普及。
下面結合附圖對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發(fā)明旋轉散熱盤的剖視圖。圖2是本發(fā)明冷凝散熱盤的剖視圖。圖3是本發(fā)明調節(jié)器及電動機同軸旋轉工作示意圖。圖4是本發(fā)明調節(jié)器電動機獨立工作示意圖。圖5是本發(fā)明滑動供氣環(huán)的剖視圖。圖6是本發(fā)明交換除霜工作示意圖。圖7是本發(fā)明冷凝水增濕冷卻工作示意圖。圖8是本發(fā)明風力收集冷凝水工作示意圖。圖9是本發(fā)明集液器的剖視圖。圖10是本發(fā)明風力冷熱交換機及集水工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調節(jié)器的結構如圖3所示,在調節(jié)器I的機殼19的散熱外殼有一個風葉輪狀的旋轉散熱盤2,如圖I所示,旋轉散熱盤2由旋風輪3、散熱盤管4、散熱片5構成,旋風輪3的中心套6為中空狀,中心套6套外部7固定有風葉8和固定架9,散熱盤管4呈螺旋盤狀或環(huán)帶狀沿著中心套6的外側分布,散熱盤管4部分固定在固定架9上,通過國定架9與中心套6固定便于同心旋轉,散熱盤管4之間有間隙便于空氣通過流動,散熱盤管4上布有散熱片5,能加大熱交換面積提高交換效率;如圖3所示,在調節(jié)器I的內部13有一個風葉輪狀的旋轉冷凝盤12,如圖2所示,旋轉冷凝盤12由風葉輪15、冷凝盤管16、毛細管
17、散熱片5-1構成,風葉輪15中心有中空套18,中空套18套外部20固定有風葉21和固定支架22,冷凝盤管16呈螺旋盤狀環(huán)帶狀風葉狀,沿著中空套18的外側分布,冷凝盤管16部分接觸固定在固定支架22上,并通過固定支架22與中空套18固定成一體,冷凝盤管16之間有間隙便于空氣流動,在間隙之間有散熱片5-1在便于散熱位置上與冷凝盤管16接觸 固定,在冷凝管16的凝管進口 23連接有毛細管17,毛細管17的另一端與散熱盤管4的散熱進管45連接相通;如圖3所示,在調節(jié)器I內部13有一根中空的傳動軸25,旋轉散熱盤
12與旋轉冷凝盤13固定在傳動軸25的軸外側24,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還固定有集液器26,如圖6所示,集液器26為中空圓環(huán)狀密封體,器中心套27與傳動軸25軸外側24固定接觸,集液器26有液體進口 28與液體出口 29兩個內外相通開口 ;旋轉散熱盤2、旋轉冷凝盤12、集液器26與傳動軸25同心同向旋轉;旋轉散熱盤2的散熱管4散熱出管30在傳動軸25的軸外側24或傳動軸25中空部11伸出通過集液器26的液體進口 28進入到集液器26密封的器內部33,散熱出管30熱管外部31與集液器26液體進口 28接觸密封,散熱出管30散熱管口 32在集液器26器內部33 ;如圖3圖4所示,在調節(jié)器I的內部13有一壓縮系統(tǒng)34,壓縮系統(tǒng)34由壓縮機頭35、電動機36及換向控制閥27組成,壓縮機頭35有壓縮機體38和壓縮傳動軸39組成,根據(jù)轉動的需要傳動軸25 —端軸外側24與壓縮機頭35的壓縮機體38相連接旋轉,壓縮機體38上與內部相通的壓縮進管40另一端通過集液器26的液體出口 29進入到集液器26器內部33,壓縮進管40進管外部41與集液器26的液體出口 29接觸密封,壓縮進管40的進管口 42在集液器26器內部33,壓縮出管43與冷凝盤管16的冷凝進管44相連接;壓縮傳動軸39 —端與傳動軸25滑動連接,另一端與調節(jié)器I的機體19相固定;如圖4圖5所示,電動機36電機體46固定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上,電動機36內部的轉子47上的軸頭48固定有傳動輪49與固定在傳動軸25上的傳動輪49_1通過傳動件50連接,電動機36的轉子47還可串在傳動軸25的軸外側24固定,當電動機36帶動傳動軸25轉動時,旋轉散熱盤2、旋轉冷凝盤12,集液器26、壓縮機體35同軸同向旋轉,壓縮傳動軸39靜止不動,壓縮機頭35工作,被壓縮后高溫高壓的冷卻介質51從壓縮出管43進入到旋轉冷凝盤12中的冷凝管盤16中,在旋轉冷凝盤12轉動引起空氣流動散熱的作用下,冷卻介質51溫度降低,變成高壓力的液體從逐步毛細管17進入到旋轉散熱盤2中的散熱管盤4中蒸發(fā)吸熱,在旋轉散熱盤2的旋轉作用下,吸收流通空氣中的熱量,冷卻介質51蒸發(fā)從液體變成氣體,通過散熱出管30進入到集液器26中干燥,含有液體的冷卻介質51進入到集液器26后,因集液器26旋轉的離心作用,冷卻介質51中的部分未汽化的液體被甩在集液器26內部外側10,逐步汽化,干燥后的冷卻介質51在壓縮機頭35的作用下被吸入循環(huán)工作。
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5所示,在機體19內部13有一個滑動供氣環(huán)52,滑動供氣環(huán)52由旋轉滑環(huán)53和固定密封環(huán)57組成,旋轉滑環(huán)53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旋轉滑環(huán)53環(huán)表面54有兩道相鄰的凹槽55,兩道凹槽55底部分別與壓縮進管40和冷凝進管44相通,在旋轉滑環(huán)53的滑環(huán)外側56有固定密封環(huán)57對旋轉滑環(huán)53進行接觸密封,固定密封環(huán)57上的壓縮進管40與旋轉滑環(huán)53上的壓縮進管40滑動相通,壓縮出管43通過固定密封環(huán)57與旋轉滑環(huán)53上的冷凝進管44滑動相通;當傳動軸25旋轉時,滑動供氣環(huán)52就可以將冷卻介質51供應到各旋轉中的各個工作件。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實現(xiàn)制冷制熱互換工作如圖4所示,換向控制閥27與壓縮進管40和壓縮出管43連接,控制冷卻介質51的流向達到工作目的;當壓縮機頭35的壓縮機體38隨著傳動軸25旋轉時,換向控制閥27固定在傳動軸25或壓縮機體38上工作,換向控制閥27上有旋轉的導電環(huán)60,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的導電環(huán)60與固定在機體上19的導電塊61滑動接觸,將控制器62的控制信號通過滑動傳導使換向控制閥27工作,。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6所示,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有四條風道管63,在四個風道口 64分別有四個風向交換控制閥65,與風道管口 64連接的交換控制閥65控制著風道管63風道管口 64和散熱外殼66散熱出口 68,與風道管口 64_1連接的交換控制閥65-1控制著風道管63-1的風道管口 64-1、和散熱外殼66上的散熱進口 69 ;與風道管口 64-2連接的交換控制閥65-2控制著風道管63-2風道管口 64_2和冷凝外殼67上的冷凝進風口 70 ;與風道管口連接的交換控制閥65-3控制著風道管63-3的風道管口 64_3和冷凝外殼67上的冷凝出風口 71 ;當調節(jié)器I進行低溫制冷工作時,旋轉散熱盤2工作,將空氣中的水分冷凝,產生冷凝水,由于溫度低,冷凝水結冰或形成霜,影響了制冷效果,當需要除霜時,調節(jié)器I的換向控制閥27打開,旋轉散熱盤2由冷交換變成熱交換,同時風向控制閥65)和風向控制閥65-1工作,將散熱外殼66的散熱進口 69關閉,風道管63的風道管口64打開,同時散熱外殼66的散熱出口 68關閉,風道管63-1的風道管口 64_1打開,在旋轉散熱盤2的旋轉作用下外部熱空氣從風道管63進入散熱外殼66內部,在旋轉散熱盤2的作用下從風道管63-1排出,旋轉散熱盤2在自身發(fā)熱和外部熱空氣的作用下,散熱外殼66與旋轉散熱盤2上的冰霜迅速融化成水,在旋轉散熱盤2的離心作用下,冷凝水流入到冷凝水盤80中,完成除霜后,換向控制閥27工作,旋轉散熱盤2開始制冷,在制冷溫度達到一定要求,風向控制閥65和風向控制閥65-1復位,調節(jié)器I的制冷工作恢復,在旋轉散熱盤2除霜工作時,旋轉冷凝盤12在進行制冷工作,為了節(jié)能,當旋轉冷凝盤12進行制冷達到所需溫度時,風道管口 64-2和風道管口 64-3上的風向控制閥65-2和風向控制閥65_3工作,冷凝外殼67上的冷凝進風口 70和冷凝出風口 71關閉,風道管63-2在旋轉冷凝盤12的作用下冷空氣進入到冷凝外殼67內制冷,并通過風道管63-3輪換工作;當旋轉散熱盤2除霜工作結束或旋轉冷凝盤12工作需要除霜時,換向控制閥27復位,風向控制閥65風向控制閥65-1風向控制閥65-2風向控制閥65-3復位,制冷工作繼續(xù)。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7所示,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有一噴霧控制器74,該噴霧水控制器74由泵體75、葉輪76、噴霧發(fā)生器77進水控制器78和進水管79組成,噴霧控制器74的泵體75固定在機體19上,葉輪76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進水控制器78與泵體75接觸連接,進水控制器78與進水管79上端連接,進水管79的下端、在冷凝水盤80內,有兩只噴霧發(fā)生器77分別固定在泵體75兩側,散熱外殼66與冷凝外殼76內部,噴霧發(fā)生器77對著旋轉冷凝盤12進行噴霧淋水工作,噴霧發(fā)生器77-1對著旋轉散熱盤2進行噴霧淋水工作。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9所示,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外部94有一風葉輪81,該風葉輪81直接固定在傳動軸25 —端軸外側24上,傳動軸25另一端連接有尾翼93,調節(jié)器I與支架桿86滑動件87固定滑動連接,支架桿86頂起調節(jié)器1,調節(jié)器I隨風向自由轉動;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13有冷凝水盤80,該冷凝水盤80底部88有水管89,該水管89在與調節(jié)器I機體19連接的支架桿86內部或外部與儲水箱90或凈水器92連接。作為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如圖10所示,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的上外部連接的支架桿86上,有一風葉輪81,該風葉輪81固定在葉輪軸82上,葉輪軸82通過軸承件83固定在支架桿86頂部體84中,該頂部體84與支架桿86通過滑動件87固定自由轉動;葉輪軸82上有齒輪件91,該齒輪件91與傳動軸25軸外側24傳動輪49通過在支架桿86內部 或外部的傳動件85上的齒輪件97接觸傳動,該傳動件85與支架桿86內部通過滑動固定件96固定旋轉。
權利要求
1.一種調節(jié)器,包括機殼、壓縮機、電動機、旋轉散熱盤、旋轉冷凝盤、集液器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殼(19)的散熱機殼¢6)中有一個風葉輪狀的旋轉散熱盤(2),旋轉散熱盤⑵由旋風輪(3)、散熱盤管(4)、散熱片(5)構成,旋風輪(3)的中心套(6)為中空狀,中心套(6)套外部(7)固定有風葉(8)和固定架(9),散熱盤管(4)呈螺旋盤狀或環(huán)帶狀沿著中心套¢)的外側分布,散熱盤管(4)部分固定在固定架(9)上,通過國定架(9)與中心套(6)固定,散熱盤管⑷之間有間隙,散熱盤管⑷上布有散熱片(5);在調節(jié)器(I)機殼(19)的冷凝外殼¢7)中有一個風葉輪狀的旋轉冷凝盤(12),旋轉冷凝盤(12)由風葉輪(15)、冷凝盤管(16)、毛細管(17)、散熱片(5-1)構成,風葉輪(15)中心有中空套(18),中空套(18)套外部(20)固定有風葉(21)和固定支架(22),冷凝盤管(16)呈螺旋盤狀環(huán)帶狀風葉狀,沿著中空套(18)的外側分布,冷凝盤管(16)部分接觸固定在固定支架(22)上,并通過固定支架(22)與中空套(18)固定成一體,冷凝盤管(16)之間有間隙,在間隙之間有散熱片(5-1)在便于散熱位置上與冷凝盤管(16)接觸固定,在冷凝管(16)的凝管出 口(23)連接有毛細管(17),毛細管(17)另一端與散熱盤管(4)的散熱進管(45)連接相通;在調節(jié)器(I)內部(13)有一根中空或部分中空的傳動軸(25),旋轉散熱盤(12)與旋轉冷凝盤(13)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還固定有集液器(26),集液器(26)為中空圓環(huán)狀密封體,器中心套(27)與傳動軸(25)軸外側(24)固定接觸,集液器(26)有液體進口(28)與液體出口(29)兩個內外相通開口 ;旋轉散熱盤(2)、旋轉冷凝盤(12)、集液器(26)與傳動軸(25)同心同向旋轉;旋轉散熱盤(2)的散熱管盤(4)的散熱出管(30)在傳動軸(25)的軸外側(24)或傳動軸(25)中空部(11)伸出通過集液器(26)的液體進口(28)進入到集液器(26)密封的器內部(33),散熱出管(30)熱管外部(31)與集液器(26)液體進口(28)接觸密封,散熱出管(30)散熱管口(32)在集液器(26)器內部(33);在調節(jié)器(I)的內部(13)有壓縮控制系統(tǒng)(34),壓縮控制系統(tǒng)(34)由壓縮機頭(35)、電動機(36)及換向控制閥(27)組成,壓縮機頭(35)由壓縮機體(38)和壓縮傳動軸(39)組成,傳動軸(25) —端軸外側(24)與壓縮機頭(35)的壓縮機體(38)相連接旋轉,壓縮機體(38)上與內部相通的壓縮進管(40)另一端通過集液器(26)的液體出口(29)進入到集液器(26)器內部(33),壓縮進管(40)進管外部(41)與集液器(26)的液體出口(29)接觸密封,壓縮進管(40)的進管口(42)在集液器(26)器內部(33),壓縮出管(43)與冷凝盤管(16)的冷凝進管(44)相連接;壓縮傳動軸(39) —端與傳動軸(25)滑動連接,另一端與調節(jié)器(I)的機體(19)相固定;電動機(36)電機體(46)固定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上,電動機(36)內部的轉子(47)上的軸頭(48)固定有傳動輪(49)與固定在傳動軸(25)上的傳動輪(49-1)通過傳動件(50)連接,電動機(36)的轉子(47)還可串在傳動軸(25)的軸外側(24)固定,電動機(36)與傳動軸(25)轉動;旋轉散熱盤(2)、旋轉冷凝盤(12),集液器(26)、壓縮機體(35)同軸同向旋轉,壓縮傳動軸(39)靜止不動,壓縮機頭(35)工作。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調節(jié)器,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13)有一個滑動供氣環(huán)(52),滑動供氣環(huán)(52)由旋轉滑環(huán)(53)和固定密封環(huán)(57)組成,旋轉滑環(huán)(53)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旋轉滑環(huán)(53)環(huán)表面(54)有兩道凹槽(55),兩道相鄰的凹槽(55)底部分別與冷凝進管(44)和壓縮進管(40)相通,在旋轉滑環(huán)(53)的 滑環(huán)外側(56)有固定密封環(huán)(57)對旋轉滑環(huán)(53)進行接觸密封,固定密封環(huán)(57)上的壓縮進管(40)與旋轉滑環(huán)(53)上的壓縮進管(40)滑動相通,壓縮出管(43)通過固定密封環(huán)(57)與旋轉滑環(huán)(53)上的冷凝進管(44)滑動相通。
3.根據(jù)權利要求I.2所述的調節(jié)器,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13)有一換向控制閥(27),該換向控制閥(27)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換向控制閥(27)與壓縮進管(40)和壓縮出管(43)連接控制,換向控制閥(27)上有旋轉的導電環(huán)(60),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的導電環(huán)(60)與固定在機體上(19)的導電塊(61)滑動接觸,導電塊(61)與調節(jié)控制器(58)通過導線(59)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I.2所述的調節(jié)器 ,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13)有一換向控制閥(27),該換向控制閥(27)與機體或壓縮機頭(35)的壓縮機體(38)固定,與壓縮機體(38)上的壓縮進管(40)和壓縮出管(43)控制連接。
5.根據(jù)權利要求I.2. 3. 4所述的調節(jié)器,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13)有四條風道管,風道管的四個風道口分別有四個風向交換控制閥,與風道管口 ¢4)連接的交換控制閥¢5)控制著風道管¢3)風道管口 ¢4)和散熱外殼¢6)散熱出口(68),與風道管口 ¢4-1)連接的交換控制閥¢5-1)控制著風道管¢3-1)的風道管口 ¢4-1)和散熱機殼(66)上的散熱進口(69);與風道管口(64-2)連接的交換控制閥(65_2)控制著風道管¢3-2)風道管口 ¢4-2)和冷凝機殼¢7)上的冷凝進風口(70);與風道管口連接的交換控制閥¢5-3)控制著風道管¢3-3)的風道管口 ¢4-3)和冷凝外殼¢7)上的冷凝出風口(71)。
6.根據(jù)權利要求I.2. 3. 4. 5所述的調節(jié)器,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13)有一噴霧控制器(74),該噴霧水控制器(74)由泵體(75)、葉輪(76)、噴霧發(fā)生器(77)進水控制器(78)和進水管(79)組成,噴霧控制器(74)的泵體(75)固定在機體(19)上,葉輪(76)固定在傳動軸(25)軸外側(24),進水控制器(78)與泵體(75)接觸連接,進水控制器(78)與進水管(79)上端連接,進水管(79)的下端在冷凝水盤(80)內,兩只噴霧發(fā)生器(77)分別固定在泵體(75)兩側,散熱外殼(66)與冷凝外殼(76)內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I.2. 3. 4. 5. 6所述的調節(jié)器,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外部(94)有一風葉輪(81),該風葉輪(81)直接固定在傳動軸(25) —端軸外側(24)上,傳動軸(25)另一端連接有尾翼(93);支架桿(86)頂起該調節(jié)器(I)并與調節(jié)器(I)機體(19)連接處有滑動件(87)滑動連接,該調節(jié)器(I)隨風向自由轉動;調節(jié)器(I)機體(19)內部(13)有冷凝水盤(80),該冷凝水盤(80)底部(88)有水管(89),該水管(89)在支架桿(86)內部或外部與儲水箱(90)或凈水器(92)連接,
8.根據(jù)權利要求I.2. 3. 4. 5. 6. 7所述的調節(jié)器,其特征在于在調節(jié)器(I)機體(19)的上外部連接的支架桿(86)上,有一風葉輪(81),該風葉輪(81)固定在葉輪軸(82)上,葉輪軸(82)通過軸承件(83)固定在支架桿(86)頂部體(84)中,該頂部體(84)與支架桿(86)通過滑動件(87)固定自由轉動;葉輪軸(82)上有齒輪件(91),該齒輪件(91)與傳動軸(25)軸外側(24)傳動輪(49)通過在支架桿(86)內部或外部的傳動件(85)上的齒輪件(97)接觸傳動,該傳動件(85)與支架桿(86)內部通過滑動固定件(96)固定旋轉。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空氣溫度調節(jié)器,調節(jié)器(1)內部(13)有一個旋轉散熱盤(2)和一個冷凝散熱盤(12),旋轉散熱盤(4)和旋轉冷凝盤(16)串接固定在一根傳動軸(25)上,并隨傳動軸(25)同心同軸旋轉;旋轉散熱盤(2)的散熱盤管(4)與旋轉冷凝盤(12)中的冷凝盤管(16)內的冷卻介質(51),在壓縮機(35)作用下通過旋轉進行冷熱交換循環(huán)工作。這種調節(jié)器工作時,冷熱交換速度快,只需一臺電動機就可完成工作目的,根據(jù)這一特征還可運用風力進行冷熱交換和收集冷凝水。
文檔編號F25D21/06GK102734879SQ20111008749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8日
發(fā)明者周覺明 申請人:周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