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立體停車庫,尤其涉及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
背景技術:
傳統(tǒng)地下立體停車庫僅通過停車與取車時載車回轉臺的啟閉,實現(xiàn)地下立體停車庫的通風換氣,由于車輛釋放的油氣味以及地下車庫底部積聚的有害氣體較多,傳統(tǒng)的通風方式無法滿足衛(wèi)生要求。巡檢與維修人員進入停車庫時只能背負供氧設備進入,不但增加輜重,而且不便于巡檢與維修。此外,通風效果不佳會導致地下立體停車庫內熱量積聚,降低變壓器、控制柜等用電設備的效率,長此以往,影響設備使用壽命。
地下立體車庫和停車塔由于其建筑和車庫的結合體的特性,對于滅火有很大的空間限制。由于停車塔具有全自動密封性能,很難進行及時的人工滅火,地下車庫也由于進出口高度問題很難及時進行滅火。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問題中的一個或者多個。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包括車庫本體,車庫本體自上而下設有多個停車層,車庫本體的中央設有升降通道,升降通道內安裝有汽車升降設備,每個停車層通過分隔墻均勻分隔成多個停車位;車庫本體還設有通風通道,每個停車位均設有排風口,排風口連通于通風通道,通風通道的出風口設于車庫本體的頂部與外界相通,通風通道的出風口處設有風機和通風罩,通風罩側壁設有通風口,通風罩內的頂部設有引風板,引風板為頂部朝向通風罩內部的錐形結構;每個停車位的頂部均布有多個第一高壓水噴頭,每個停車位底部均設有排水槽,排水槽內均布有多個第二高壓水噴頭,車庫本體底部設有集水池和設置于集水池內的水泵,水泵連通于第一高壓水噴頭和第二高壓水噴頭,排水槽連通于集水池。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個停車位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三高壓水噴頭,第三高壓水噴頭連通于水泵。由此,配合第一高壓水噴頭和第二高壓水噴頭用于給停車位上的汽車清洗。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還包括火災探測器和電連接于火災探測器的控制器,火災探測器設置于停車位頂部,控制器控制第一高壓水噴頭、第二高壓水噴頭和第三高壓水噴頭的開關。由此能夠自動檢測火災,進行滅火。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水泵還連接有排出管道,排出管道的出水口設置于車庫本體外。由此,當集水池內的水過多時可以排出去。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集水池分隔成沉淀池和清水池,沉淀池與清水池通過水管連通,水管進水口設有過濾網(wǎng),排水槽連通于沉淀池,水泵設置于清水池內。由此,能對收集到的水進行沉淀過濾,除去水中的雜物。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通風罩四周外側壁設有百葉窗。由此,能夠防止雨水進入。
本發(fā)明通過設置通風通道將停車庫內的空氣排出,使停車庫內的空氣與外界循環(huán),提高停車庫內的空氣質量;此外在停車位的上下均設置高壓水噴頭,高效率對著火的汽車滅火,此外通過集水池對車庫內的水進行回收利用,用于車庫內的滅火。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的停車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的停車位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fā)明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的集水池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的通風罩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5所示,一種地下停車庫的通風結構,包括圓柱形車庫本體1,車庫本體1自上而下設有多個停車層2,車庫本體1的中央設有升降通道3,升降通道內安裝有汽車升降設備4,每個停車層2通過分隔墻均勻分隔成多個停車位21。
車庫本體1還澆筑有通風通道61,每個停車位21墻壁上均開有排風口62,排風口62可以通過管道連通于通風通道61,通風通道61的出風口設于車庫本體1的頂部與外界相通,通風通道61的出風口處設有風機63和通風罩64,其中風機63可以通過支架固定安裝在通風通道61出風口的內壁上,用于將車庫本體1內的空氣抽出去。本實施例中,通風罩64為底端開口的方柱形結構,通風罩64固定安裝在通風通道61的出風口上,通風罩64側壁開設有通風口65,通風罩64內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引風板66,引風板66為頂部朝向通風罩64內部的錐形結構,其中,引風板66可以為四棱錐結構或圓錐結構,在本實施例中,引風板66為四棱錐結構,由此,能夠將氣體引向四周,迅速排除。通風罩64四周外側壁設有百葉窗67;百葉窗67螺接于通風罩64的側壁,百葉窗67與通風罩64側壁之間的夾角可以為10~45°,在本實施例中,百葉窗67與通風罩64側壁之間的夾角為15°,由此,可以防止運行軌跡較傾斜的雨水。
每個停車位21的頂部均布有多個第一高壓水噴頭22,第一高壓水噴頭22呈陣列排列,第一高壓水噴頭22固定安裝在停車位21的頂部。每個停車位21底部均開設有排水槽23,排水槽23上固定安裝有過濾網(wǎng),排水槽23內均布有多個第二高壓水噴頭24,第二高壓水噴頭24固定安裝在排水槽23的底部,第二高壓水噴頭24的出水口朝上,通過設置第二高壓水噴頭24可以對汽車底部進行滅火。車庫本體1底部澆筑有集水池5和設置于集水池5內的水泵51,水泵51出水口通過管道連通于第一高壓水噴頭22和第二高壓水噴頭24,可以為其供水,排水槽23連通于集水池5,停車位21內的水可以通過排水槽23流到集水池5內進行收集,以便重復利用。
此外,每個停車位21周向設置有多個第三高壓水噴頭25,具體來說是停車位21周向的墻體內固定安裝有第三高壓水噴頭25,第三高壓水噴頭25連通于水泵51的出水口。由此,配合第一高壓水噴頭和第二高壓水噴頭用于給停車位上的汽車清洗。
此外,還包括火災探測器26和電連接于火災探測器26的控制器27,火災探測器26固定安裝于停車位21頂部,控制器27可以使單片機,控制器27控制第一高壓水噴頭22、第二高壓水噴頭24和第三高壓水噴頭25的開關。當火災探測器26探測到汽車著火時,發(fā)送信號給控制器27,控制器27控制第一高壓水噴頭22、第二高壓水噴頭24和第三高壓水噴頭25開啟,對著火的汽車進行滅火。
此外,水泵51出水口還連接有排出管道52,排出管道52的出水口設置于車庫本體1外。由此,當集水池內的水過多時可以排出去。
此外,集水池5分隔成沉淀池53和清水池54,沉淀池53與清水池54通過水管55連通,水管55進水口固定安裝有過濾網(wǎng)56,排水槽23通過管道連通于沉淀池53,水泵51設置于清水池54內。由此,能對收集到的水進行沉淀過濾,除去水中的雜物。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通過設置通風通道將停車庫內的空氣排出,使停車庫內的空氣與外界循環(huán),提高停車庫內的空氣質量;此外在停車位的上下均設置高壓水噴頭,高效率對著火的汽車滅火,此外通過集水池對車庫內的水進行回收利用,用于車庫內的滅火。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