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相變蓄熱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太陽能集熱的相變蓄熱器。
背景技術: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能源問題己成為制約人類物質和精神生活進一步提高的嚴重障礙縱觀整個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人們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但同時能源的供給也日趨緊張,因此人類應當從生存發(fā)展的長遠利益考慮,改善能源結構,開發(fā)推廣新能源,比如太陽能。
要想把這種能量密度低,間歇性的能源為人們所用,就需要把晴朗白天收集到的太陽輻射能所轉換成的熱能儲存起來,以供夜間或陰雨天使用,從節(jié)能和經濟角度來看,熱量儲存在太陽能熱利用系統(tǒng)中所起的作用,比一般的熱利用系統(tǒng)都大得多。所以,太陽能的利用關鍵在于解決能量儲存問題,蓄能問題也是太陽能應用研究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相變蓄能以蓄能密度高、易與運行系統(tǒng)相匹配、易控制等優(yōu)點,日趨成為蓄能系統(tǒng)的首選,近年來,相變蓄能系統(tǒng)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建筑節(jié)能、蓄冷空調和一些余熱回收系統(tǒng),而相變蓄熱換熱器的形式也隨實際需要越來越多?,F(xiàn)在,相變蓄熱器也越來越多。
但是,目前的相變蓄熱器,尤其是大型的蓄熱器,其內部很容易導致溫度不均勻,內部蓄熱材料的蓄熱不穩(wěn)定,而且,蓄熱效果較差,對于太陽能的利用具有一定的阻礙作用,因此,需要對相變蓄熱器進行進一步改進,以便提高相變蓄熱器的蓄熱能力。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太陽能集熱的相變蓄熱器,目的是提高相變蓄熱器的蓄熱效果,增強蓄熱能力,實現(xiàn)相變蓄熱器內部的均壓蓄熱。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集熱的相變蓄熱器,其包括保溫殼、熱介質右進入管、熱介質左進入管、相變材料層和導熱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殼內填充設置有相變材料層,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和熱介質左進入管均穿過所述的保溫殼內的相變材料層設置,且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熱介質左進入管均為多個,且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熱介質左進入管相間隔設置,所述的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和熱介質左進入管上均等間隔的設置有多個導熱翅片,所述的導熱翅片為圓形片狀結構,且圓形片狀結構上沿著圓周方向圓周陣列設置有多個弧形槽,所述的弧形槽內也填滿有所述的相變材料層,熱介質右進入管、熱介質左進入管使得熱介質從保溫殼的兩端以相反的方向同時流過相變材料層。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各個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均分別采用各自的多通連接閥連通設置,各個所述的熱介質左進入管的進水端和出水端也均分別采用各自的多通連接閥連通設置。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各個多通連接閥上還均連接設置有熱介質連接管,所述的熱介質連接管與外部的熱介質循環(huán)設備連接。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所述熱介質右進入管與熱介質左進入管之間的空間內還設置有銅質導流網。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導熱翅片為厚度為3-10mm的銅質片狀結構。
進一步,作為優(yōu)選,熱介質右進入管和熱介質左進入管的橫截面積相同且個數(shù)相同。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相反流向的熱介質右進入管和熱介質左進入管,使得熱介質從蓄熱器的兩端同時流入,而且二者相間布置,提高了相變蓄熱器內部蓄熱的均勻性,本實用新型采用在導熱翅片上設置弧形槽?;⌒尾蹆忍顫M相變材料層,這樣,可以更好的通過導熱翅片對相變材料層進行熱交換,提高蓄熱能力和蓄熱效果,本發(fā)明的相變蓄熱器蓄熱效果好,蓄熱能力強,非常適合采用太陽能進行供暖的大型相變蓄熱器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導熱翅片結構示意圖;
在圖中:1、保溫殼,2、熱介質右進入管,3、熱介質左進入管,4、多通連接閥,5、熱介質連接管,6、銅質導流網,7、相變材料層,8、導熱翅片,9、弧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集熱的相變蓄熱器,其包括保溫殼1、熱介質右進入管2、熱介質左進入管3、相變材料層7和導熱翅片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殼1內填充設置有相變材料層7,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2和熱介質左進入管3均穿過所述的保溫殼內的相變材料層7設置,且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熱介質左進入管均為多個,且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熱介質左進入管相間隔設置,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和熱介質左進入管上均等間隔的設置有多個導熱翅片8,所述的導熱翅片8為圓形片狀結構,且圓形片狀結構上沿著圓周方向圓周陣列設置有多個弧形槽9,所述的弧形槽9內也填滿有所述的相變材料層,熱介質右進入管、熱介質左進入管使得熱介質從保溫殼的兩端以相反的方向同時流過相變材料層。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各個所述的熱介質右進入管2的進水端和出水端均分別采用各自的多通連接閥4連通設置,各個所述的熱介質左進入管3的進水端和出水端也均分別采用各自的多通連接閥連通設置。各個多通連接閥上還均連接設置有熱介質連接管5,所述的熱介質連接管與外部的熱介質循環(huán)設備連接。所述熱介質右進入管與熱介質左進入管之間的空間內還設置有銅質導流網6。所述的導熱翅片為厚度為3-10mm的銅質片狀結構。熱介質右進入管和熱介質左進入管的橫截面積相同且個數(shù)相同。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相反流向的熱介質右進入管和熱介質左進入管,使得熱介質從蓄熱器的兩端同時流入,而且二者相間布置,提高了相變蓄熱器內部蓄熱的均勻性,本實用新型采用在導熱翅片上設置弧形槽?;⌒尾蹆忍顫M相變材料層,這樣,可以更好的通過導熱翅片對相變材料層進行熱交換,提高蓄熱能力和蓄熱效果,本發(fā)明的相變蓄熱器蓄熱效果好,蓄熱能力強,非常適合采用太陽能進行供暖的大型相變蓄熱器的使用。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