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制冷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一體式吊頂機房空調。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機房空調,基本都是分為室內機和室外機,這樣運輸時需要同時運輸兩個設備,給運輸和后續(xù)的安裝帶來了不便。并且室外機是設置在室外的,不具有防盜性能,而且對于惡劣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都大大的降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體積小、便于運輸和安裝的一體式吊頂機房空調。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一體式吊頂機房空調,包括機殼、隔板、第一風機、冷凝器、壓縮機、第二風機和蒸發(fā)器;所述隔板設置在所述機殼內、并將所述機殼分隔成相互獨立的第一室和第二室;所述第一風機、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壓縮機設置在所述第一室內;所述第二風機和所述蒸發(fā)器設置在所述第二室內;圍成所述第一室的所述機殼上設置有進風口和出風口,圍成所述第二室的所述機殼上設置有送風口和回風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將傳統(tǒng)的室內機和室外機集合在一個機殼內,降低了空調器整體的體積,而且安裝時還免去了室內機和室外機的連接;只需要通過管道將出風口和進風口分別與室外連通即可,在室外不設置多余的設置,避免設備被盜,而且運行還不受室外惡劣天氣的影響。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冷凝器、所述壓縮機和所述蒸發(fā)器依次通過管路連接。
進一步,所述第一風機靠近所述出風口設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第一風機將第一室內的空氣引流至室外,增加空氣的流動速度,進而提高降低冷凝器和壓縮機的溫度效率。
進一步,所述蒸發(fā)器靠近所述回風口設置。
進一步,所述第二風機靠近所述送風口設置。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第二風機將第二室內的空氣引流至室內,增加空氣的流動速度,起到快速對機房制冷的作用。
進一步,還包括干燥過濾器,所述干燥過濾器設置在所述蒸發(fā)器與所述冷凝器連接的管路上。
進一步,還包括熱力膨脹閥,所述熱力膨脹閥設置在所述蒸發(fā)器與所述冷凝器連接的管路上、且在所述干燥過濾器與所述蒸發(fā)器之間。
進一步,所述機殼整體呈長方體結構,所述進風口、所述出風口、所述送風口和所述回風口分別設置在長方體的四個側面上。
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合理的布置進風口、出風口、送風口和回風口,將四個口分開設置,便于接通各自的管路,相互之間不干涉。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一體式吊頂機房空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機殼,2、隔板,3、第一風機,4、冷凝器,5、壓縮機,6、第二風機,7、蒸發(fā)器,8、進風口,9、出風口,10、送風口,11、回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一種一體式吊頂機房空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的箭頭表示空氣的流動方向。
下面就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優(yōu)結構進行詳細說明:
整體呈長方體結構的機殼1內設置一個隔板2,隔板2將機殼1分隔成相互獨立的第一室和第二室。
在機殼1的四個側面上分別設置進風口8、出風口9、送風口10和回風口11。進風口8和出風口9在圍成第一室的機殼1上,送風口10和回風口11在圍成第二室的機殼1上。
在第一室內設置第一風機3、冷凝器4和壓縮機5,在第二室內設置第二風機6和蒸發(fā)器7;冷凝器4、壓縮機5和蒸發(fā)器7依次通過管路連接。并在蒸發(fā)器7與冷凝器4連接的管路上設置了干燥過濾器和熱力膨脹閥,干燥過濾器靠近冷凝器4設置,熱力膨脹閥靠近蒸發(fā)器7設置。
為了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將第一風機3靠近出風口9設置、蒸發(fā)器7靠近回風口11設置、第二風機6靠近送風口10設置。
具體工作時,壓縮機5將氣態(tài)的制冷劑壓縮為高溫高壓的汽態(tài)制冷劑,通過管路送到冷凝器4,在冷凝器4內冷凝放熱后,變成低溫高壓的液態(tài)制冷劑;從進風口8進來的空氣在第一風機3的牽引下,空氣經(jīng)過冷凝器4帶走冷凝熱釋放的熱量,再通過出風口9排到室外。
高壓的制冷劑經(jīng)過熱力膨脹閥的減壓,進入蒸發(fā)器7,液態(tài)的制冷劑就會汽化,變成氣態(tài)低溫的制冷劑,從而吸收大量的熱量,使蒸發(fā)器7表面溫度降低,空氣在第二風機6的牽引經(jīng)過蒸發(fā)器7,溫度降低,送回室內,為室內設備降溫、除濕。氣態(tài)的制冷劑回到壓縮機5,進入下一次循環(huán)。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