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加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709869閱讀:25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加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化方式的加濕裝置。
背景技術
汽化方式的加濕裝置具有:空氣過濾器、加濕過濾器、水槽和送風機;其中途配置有上述裝置的風道;以及用于向水槽供水的供水容器(參照日本專利公開公報特開2011-52877號)??諝膺^濾器對通過自身的空氣進行凈化。加濕過濾器由具備吸水性和通氣性的加濕過濾器主體,以及保持加濕過濾器主體的框體組成,并通過使加濕過濾器主體的一部分浸在水槽中來吸水。風道上設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通過送風機送風并借助吸入口從外部吸入空氣。吸入的空氣依次通過空氣過濾器和加濕過濾器后,借助吹出口向外部吹出。此時,加濕過濾器所吸收的水發(fā)生汽化,汽化后的水與被空氣過濾器凈化的空氣一起向加濕裝置的外部放出。其結果,加濕裝置外部的空氣被凈化和加濕。加濕過濾器和水槽借助風道的中途設置的開口(以下稱中途開口)被推入風道的規(guī)定位置,并且能從風道的規(guī)定位置被拉出。中途開口的開口位置,位于比空氣過濾器更靠通風方向下游側,且比送風機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供水容器設置在風道外部的規(guī)定空間(以下稱供水空間)。在供水空間中,從供水容器向水槽供水。供水空間與風道借助中途開口連通。送風機送風時,風道中比送風機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的氣壓低于供水空間的氣壓。因此,在中途開口敞開的狀態(tài)下送風機送風時,空氣從供水空間通過中途開口向風道無意流入。從而出現通過中途開口流入的空氣完全不經過空氣過濾器,或無法高效通過加濕過濾器等問題。因此,通過分隔風道和供水空間的隔板以及水槽,中途開口被大體密封封閉。所述隔板的基端部通過螺釘安裝固定在水槽上,當水槽被推入風道的規(guī)定位置時,隔板從供水空間側接觸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為了大體密封封閉中途開口,隔板需要緊密接觸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墒?,因加濕裝置各部分的微小尺寸偏差,或水槽被推入風道的規(guī)定位置時的位置偏移等,有時在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與隔板之間會產生空隙(以下稱中途空隙)。在產生這種中途空隙的狀態(tài)下送風機送風時,由于負壓,空氣從供水空間通過中途空隙向風道無意流入。由于這種中途空隙比中途開口狹窄,所以通過中途空隙的空氣會產生類似吹笛的聲音。此外,隔板的基端部為固定端,前端部為自由端。因此,隔板會交替產生因負壓彎曲而與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抵接的現象,以及隔板因彈性復原而離開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的現象。這時,會產生吧嗒吧嗒的異響。

實用新型內容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加濕裝置,通過將隔板在帶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下安裝到水槽上, 能夠抑制因隔板與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之間的不必要的空隙而產生的噪音。[0009]本實用新型的加濕裝置包括:水槽;過濾器,具有吸水性和通氣性,其一部分浸在所述水槽中;送風機;風道,設置有:吸入口,通過所述送風機送風,從外部吸入空氣;吹出口,使吸入的空氣通過所述過濾器后向外部吹出;以及開口,使所述水槽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過濾器能拆裝地配置在所述開口內部;以及隔板,通過從所述風道的外側封閉所述開口的至少一部分,來分隔所述風道的內外,在所述加濕裝置中,所述開口位于比所述送風機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所述隔板以在與所述隔板交差的方向上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安裝在所述水槽上。在本實用新型的加濕裝置中,所述水槽包括:覆蓋部,能拆裝地覆蓋該水槽的配置于所述風道一側所貯存的水的、所述過濾器浸水的部分以外的水面;以及覆蓋側卡合部,設置在該覆蓋部上,并與所述隔板卡合,所述覆蓋側卡合部與所述隔板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能拆裝地卡合。在本實用新型的加濕裝置中,所述水槽包括:水槽主體,貯存水;隔壁,將該水槽主體的內部分隔為配置于所述風道一側和配置在所述風道外部上的供水一側,并且,形成有通水孔,用于從配置在所述風道外部上的供水一側向配置于所述風道一側供水;以及分隔側卡合部,設置在該隔壁上,并與所述隔板卡合,所述隔板的一端部呈〕狀,分別承載在所述隔壁和所述水槽主體的周壁上,所述分隔側卡合部與所述隔板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按照本實用新型,加濕裝置具備水槽、過濾器、送風機、風道和隔板。風道中設有中途開口,借助中途開口,過濾器和水槽的至少一部分能拆裝地配置在風道的內部。隔板從風道的外側封閉中途開口。送風機不送風時,風道的氣壓與風道外部的氣壓相等。此時,隔板與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之間即使產生中途空隙,也不存在很大問題。送風機送風時,風道內部的空氣借助風道上設置的吹出口向風道外部吹出。因此,風道中比送風機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的氣壓,比風道外部的氣壓更低。即,以風道外部的氣壓為基準時,風道中比送風機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的氣壓為負壓。此時,因為負壓,風道外部的空氣借助風道上設置的吸入口吸入風道內部。此外,此時由于負壓,隔板被向風道側吸附。因此,隔板與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緊密接觸。這是因為,隔板以在與隔板交差方向上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安裝在水槽上。其結果,抑制了隔板與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之間產生中途空隙。所以,空氣不會借助中途空隙從風道外部無意流入風道。送風機送風時,隔板與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持續(xù)緊密接觸。本實用新型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隔板,與現有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隔板不同,例如沒有通過螺釘安裝固定在水槽上的部分。因此,隔板不會以隔板的固定部分為基點發(fā)生彎曲,進而隔板也不用恢復原狀。按照本實用新型,加濕裝置所具有的水槽包括覆蓋部和覆蓋側卡合部。覆蓋部能夠抑制水滴從水槽的配置于風道一側向水槽外部飛散。這是因為,覆蓋部處于水槽的配置于風道一側的水與流過風道的空氣之間,從而抑制了因水槽的配置于風道一側的水與流過風道的空氣接觸而波動。此外,即使發(fā)生波動,從水面飛散的水滴也會附著在覆蓋部上,或在覆蓋部反射而落回水面。并且,由于覆蓋部覆蓋過濾器能浸水部分以外的水面,覆蓋部不會阻礙過濾器的吸水。而且,由于覆蓋部能拆裝,所以例如加濕裝置使用后,容易取下覆蓋部進行清洗。覆蓋部上設置的覆蓋側卡合部與隔板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能拆裝地卡合。因此,只要覆蓋部覆蓋水面,就可以抑制與覆蓋側卡合部卡合的隔板從水槽無意脫落。此外,由于覆蓋側卡合部與隔板的卡合能解除,所以不會妨礙從覆蓋部的水槽取下隔板。而且,因為覆蓋側卡合部與隔板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所以不存在所述卡合無意中固定隔板的危險。進而,覆蓋側卡合部與隔板的卡合以及卡合解除,一般比例如水槽的周壁或覆蓋部等與隔板的螺釘安裝以及螺釘安裝解除更簡單。
按照本實用新型,加濕裝置所具備的水槽包括水槽主體、隔壁和分隔側卡合部。所述隔壁將水槽主體的內部分隔為配置于風道一側與配置于風道外部一側。因此,送風機送風時,抑制了空氣從風道外部通過水槽主體的內部向風道無意流入。向水槽主體的供水針對配置于風道外部一側進行。隔壁上形成有通水孔。向水槽主體的、配置于風道外部一側供給的水,經過通水孔,供給到配置于風道一側。通常,這種通水孔在加濕裝置的使用中被水淹沒。所以,即使在送風機送風時,也沒有空氣從風道外部通過通水孔無意流入風道的危險。隔板的一端部呈-狀,所述一端部被隔壁和水槽主體的周壁分別承載。盡管對水槽來說承載隔板十分簡單,但是僅僅承載就會產生隔板從水槽無意脫落的危險。在此,隔壁上設置的分隔側卡合部與隔板以具備活動空間的方式卡合。因此,抑制了隔板從水槽無意脫落。而且,由于分隔側卡合部與隔板之間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所以所述卡合不會無意中固定隔板。此外,分隔側卡合部與隔板的卡合,一般比例如水槽的周壁或隔壁等與隔板的螺釘安裝更簡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加濕裝置,送風機送風時,可以使隔板持續(xù)緊密接觸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即,能夠抑制隔板與中途開口的開口邊緣部之間產生中途空隙。所以,不會因通過中途空隙從風道外部無意流入風道的空氣而產生吹笛聲。此外,不會產生源于隔板的翹曲以及翹曲復原的異響。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加濕裝置能夠抑制與隔板和隔板應封閉的中途開口有關的噪音產生。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外觀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的簡要結構的側斷面圖。圖3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加濕過濾器的支承結構的后視圖。圖4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接水盤和隔板的結構(第一托盤側。無托盤蓋)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接水盤和隔板的結構(第二托盤側。無托盤蓋)的立體圖。圖6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接水盤和隔板的結構(第一托盤側。有托盤蓋)的立體圖。圖7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接水盤和隔板的結構(第二托盤側。有托盤蓋)的立體圖。圖8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接水盤和隔板的結構的側視圖。圖9是與圖4對應的放大立體圖。圖10是與圖6對應的放大立體圖。圖11是圖8的X1-XI線的斷面圖。
圖12是用于示意性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隔板非送風時狀態(tài)的斷面圖。圖13是用于示意性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所具備的隔板送風時狀態(tài)的斷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附圖具體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I外觀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表示加濕裝置I的簡要結構的側斷面圖。圖2的左側和右側為加濕裝置I的正面?zhèn)群捅趁鎮(zhèn)?,圖1是從圖2的右側(即加濕裝置I的背面?zhèn)?觀察的立體圖。以下,將加濕裝置I的正面?zhèn)纫卜Q前側,將背面?zhèn)纫卜Q后側。此外,以下將圖1的左側(或右側)稱為加濕裝置I的左側(或右側)。圖2的紙面垂直方向為加濕裝置I的左右方向。圖1表示了從各自的規(guī)定位置取下各后述的后面板10、空氣凈化部11、接水盤2、隔板7、加濕過濾器51和供水容器52的狀態(tài),圖2表示了將上述構件分別安裝在規(guī)定位置的狀態(tài)。但是,圖2上未圖示供水容器52和隔板7。本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I具有空氣加濕功能、利用除臭和集塵的空氣凈化功能,以及利用正離子和負離子(以下稱正負離子)的空氣凈化功能。加濕裝置I具有豎型長方體狀的箱體6。箱體6具有前蓋61、頂蓋62和后蓋63等。在具有壁W和地面F的室內,加濕裝置I以箱體6的后蓋63面對壁W的狀態(tài)放置在地面F上。箱體6設有:第一風道3,用于實現空氣加濕功能和利用除臭和集塵的空氣凈化功能;第二風道4,用于實現利用正負離子的空氣凈化功能;以及供水空間60。第一風道3和第二風道4的前后方向的配置為:第一風道3大體橫跨箱體6的后部到前部而設置,第二風道4大體位于箱體6的前部。第一風道3和供水空間60的左右方向的配置為:第一風道大體橫跨3大體箱體6的右側部到左右方向中央部而設置,供水空間60大體位于箱體6的左側部。第一風道3與第二風道4完全被分隔。第一風道3與供水空間60借助第一風道3的中途上設置的矩形的中途開口 34連通。中途開口 34形成在分隔第一風道3和供水空間60的隔壁64上。此外,中途開口34被分隔第一風道3和供水空間60的隔板7以及接水盤2如后所述封閉。接水盤2具有上部開口的、橫向長的托盤主體20,托盤主體20由第一托盤201和第二托盤202組成。與第二托盤202相比,第一托盤201前后方向的長度短、左右方向的長度長。托盤主體20以長邊方向沿左右方向的狀態(tài)能拆裝地設置在箱體6的規(guī)定位置上。此時,第一風道3上設有第一托盤201,供水空間60上設有第二托盤202。首先,參照圖1說明供水空間60。供水空間60為箱體6的左側部上形成的凹部。供水容器52為長邊方向一端部具有水龍頭521的長方體狀的容器。供水容器52以使供水容器52的水龍頭521側向下的倒立狀態(tài)能拆裝地設置在供水空間60中。此時,供水容器52的水龍頭521側安裝在接水盤2的第二托盤202上。水龍頭521內置有未圖示的公知的定水位閥。在向第二托盤202安裝供水容器52時,該定水位閥被第二托盤202的底壁直立設置的推舉突起203 (參照后述圖11)推起而成為敞開狀態(tài)。其結果,供水容器52中收容的水,被供給至第二托盤202。向第二托盤202供給的水,通過后述的通水孔23 (參照圖11)向第一托盤201供給。此時,通過定水位閥的作用,托盤主體20中貯存一定水位L (參照后述圖3)的水。接著,參照圖1和圖2說明第一風道3。第一風道3具有相互連通的過濾器收容部3a和吹出風路3b。此外,第一風道3上設有第一吸入口 31、第一吹出口 32以及中途開口 34。第一吸入口 31開口于箱體6的后蓋63,且借助第一吸入口 31連通加濕裝置I的外部和過濾器收容部3a。后面板10以封閉第一吸入口 31的狀態(tài)、能拆裝地安裝在箱體6上。但是,后面板10上形成多個通氣孔100,100,…。因此,借助第一吸入口 31流過的空氣,更具體而言是借助通氣孔100,100,…流過的空氣。通氣孔100,100,…被未圖示的粗濾器封閉,該粗濾器捕集并除去借助第一吸入口 31流入過濾器收容部3a的空氣中所含粗大塵埃。第一吹出口 32開口于箱體6的頂蓋62,并借助第一吹出口 32連通吹出風路3b和加濕裝置I的外部。
通過后述的第一送風機13進行送風,加濕裝置I外部的空氣借助第一吸入口 31被吸入第一風道3。吸入的空氣依次流過過濾器收容部3a和吹出風路3b后,借助第一吹出口 32向加濕裝置I的外部吹出。過濾器收容部3a的第一吸入口 31附近(更具體為后面板10的前側)設有空氣凈化室,所述空氣凈化室中能拆裝地收容著空氣凈化部11。借助第一吸入口 31向過濾器收容部3a流入的空氣,通過空氣凈化部11??諝鈨艋?1具備集塵過濾器111和除臭過濾器112。集塵過濾器111例如為公知的HEPA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過濾器,即,高效空氣過濾器,捕集并除去通過集塵過濾器111的空氣中所含細微的塵埃和花粉等。除臭過濾器112為例如在無紡布上分散保持活性炭而構成,吸附并除去通過除臭過濾器112的空氣中的異味成分。所以,通過空氣凈化部11的空氣被凈化??諝鈨艋?1與第一送風機13之間的過濾器收容部3a上設有加濕室,加濕室中設有接水盤2所具備的托盤主體20的第一托盤201、加濕過濾器51和旋轉驅動機構53。此夕卜,加濕室的隔壁64上形成有中途開口 34。S卩,中途開口 34位于比第一送風機13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托盤主體20放置在箱體6的底部。因此,托盤主體20的第一托盤201與加濕過濾器51 —起,借助中途開口 34被向右方推入第一風道3的內部(具體為過濾器收容部3a的加濕室)。此時,第二托盤202設置在供水空間60中。第一托盤201與加濕過濾器51 —起,借助中途開口 34能從過濾器收容部3a的加濕室向左方拉出。圖3是表示加濕過濾器51的支承結構的后視圖。圖3省略了后述的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的圖示。此外,對接水盤2的一部分進行了局部剖視。加濕過濾器51具有保持框510和加濕過濾器主體511。保持框510呈中空的圓盤狀,兩面帶有開口。此外,保持框510收容保持有加濕過濾器主體511。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由具備吸水性和通氣性的材料(例如無紡布)制的薄片波紋狀折疊構成。因此,與完全沒有折疊的薄片相比,加濕過濾器主體511與通過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的空氣的接觸面積大。第一托盤201的底壁上,設有左右方向的兩側分開配置的兩個支承輥204、204。各支承輥204的旋轉軸沿前后方向配置。加濕過濾器51的下部插入第一托盤201的內部,并能拆裝地承載在支承輥204、204上。此時,加濕過濾器51的旋轉軸前后方向配置,支承輥204、204在各自的位置與保持框510的下部外周面旋轉接觸。其結果,加濕過濾器51以直立且在周向能旋轉的狀態(tài)被支承于接水盤2的上側。支承輥204、204上承載的加濕過濾器51,通過被向上方提起能夠容易地從第一托盤201取下。這種加濕過濾器51的拆裝,用于加濕過濾器51的保養(yǎng)或更換,以及接水盤2的清掃等。保持框510的外周面一體設有遍布保持框510整個周向、且形成有齒的齒圈部512。齒圈部512在保持框510的上部,與以下說明的旋轉驅動機構53的傳動齒輪531嚙合。旋轉驅動機構53包括:安裝在基座530的一面上的傳動齒輪531和驅動齒輪532 ;以及安裝在基座530的另一面上的驅動電機533,旋轉驅動機構53通過貫穿基座530的多個固定螺釘534,534,…被固定在箱體6內部的隔壁的適當位置上。驅動齒輪532嵌裝在驅動電機533的輸出軸上,驅動電機533的旋轉借助驅動齒輪532傳遞到傳動齒輪531。其結果,傳動齒輪531產生旋轉。旋轉驅動機構53的傳動齒輪531與保持框510的齒圈部512的嚙合,在加濕過濾器51被安裝于第一風道3的規(guī)定位置的狀態(tài)下產生。加濕過濾器51通過傳動齒輪531與齒圈部512的嚙合,在支承輥204、204和傳動齒輪531各自的位置、即周向的不同位置被三點支承。所以,加濕過濾器51不必在中心部設置能旋轉支承的支承軸。因此,保持框510的前后兩面上,可以在除了用于支承內部的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的最小限度的支承部以外、大致整個面上設置開口。其結果,不受保持框510的妨礙而使更多的空氣通過加濕過濾器主體511。即,能提高加濕性能。`驅動電機533驅動時,傳動齒輪531的旋轉借助齒圈部512傳遞到保持框510。此時,加濕過濾器51在保持框510的中心周圍(即加濕過濾器51的周向)旋轉。第一托盤201中如前所述貯存有水位L的水,旋轉的保持框510的下部浸在接水盤2的貯存水中。由于保持框510兩面開口,所以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的周向邊緣部的下部浸在水中。即,通過加濕過濾器51的周向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加濕過濾器主體511從第一托盤201接受供水。此時,第一托盤201中貯存的水,被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的周向邊緣部吸收,進而從周向邊緣部向中央部吸附。保持框510在周向連續(xù)旋轉時,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的周向邊緣部在周向連續(xù)浸水和吸水,吸收的水通過旋轉移動而提升。其結果,水高效遍布加濕過濾器主體511整體。換言之,通過使加濕過濾器主體511旋轉,促進加濕過濾器主體511的吸水。通過空氣凈化部11的空氣,隨后通過加濕過濾器51。加濕過濾器51旋轉時,通過加濕過濾器51的空氣充分吸濕。另一方面,加濕過濾器51不旋轉時,通過加濕過濾器51的空氣基本不吸濕。所以,一起進行空氣凈化與空氣加濕的情況下,旋轉驅動機構53工作使加濕過濾器51旋轉,而僅僅進行空氣凈化不對空氣加濕時,旋轉驅動機構53不工作。以下,說明空氣凈化和空氣加濕一起進行的情況。過濾器收容部3a與吹出風路3b的邊界部分上配置有第一送風機13。第一送風機13使用西洛克風扇(多葉片葉輪),具有電動的風扇電機131和風扇132。風扇電機131利用未圖不的支承部固定于箱體6的內部。風扇132固定在風扇電機131的輸出軸上。風扇132通過風扇電機131的驅動而旋轉,通過風扇132旋轉而送入空氣。在過濾器收容部3a中,空氣從后側向前側大體水平通過,在吹出風路3b中,空氣從前下側向后上側傾斜流過。第一吹出口 32上設有百葉板33。吹出風路3b的內周面與百葉板33限制空氣的流動方向,以使借助第一吹出口 32吹出的空氣容易沿壁W上升。在上述這種第一風道3中,空氣如實線的空心箭頭所示流過。更具體而言,空氣從室內借助第一吸入口 31被吸入過濾器收容部3a。吸入的空氣向前流過過濾器收容部3a。此時,吸入的空氣由于通過空氣凈化部11和加濕過濾器51而被凈化和加濕。以下,將通過空氣凈化部11和加濕過濾器51被凈化和加濕的空氣稱為凈化加濕空氣。接著,凈化加濕空氣從過濾器收容部3a流向吹出風路3b。在吹出風路3b中,凈化加濕空氣流向后上方,最后從第一吹出口 32吹出到室內。吹出到室內的凈化加濕空氣被吹拂到壁W上,進而沿壁W上升,而后沿頂棚向與壁W相對的壁移動并沿所述壁再次下降后,沿地面F向壁W移動。即,凈化加濕空氣在整個室內循環(huán)。以下,參照圖2說明第二風道4。第二風道4包括相互連通的吸入室4a和吹出室4b。第二風道4上設有第二吸入口 41和第二吹出口 42。第二吸入口 41開口于箱體6的前蓋61,加濕裝置I的外部與吸入室4a借助第二吸入口 41連通。第二吹出口 42開口于箱體6的前蓋61與頂蓋62的邊界部分,吹出室4b與加濕裝置I的外部借助第二吹出口 42連通。通過后述的第二送風機14送風,加濕裝置I外部的空氣借助第二吸入口 41被吸入第二風道4。吸入的空氣依次流過吸入室4a和吹出室4b后,借助第二吹出口 42向加濕裝置I的外部吹出。第二吸入口 41上配置有能拆裝的空氣過濾器40。空氣過濾器40捕集并除去借助第二吸入口 41流入吸入室4a的空氣中所含的粗大塵埃??諝膺^濾器40所除去的塵埃的大小,與后面板10的粗濾器所除去的塵埃的大小基本相同。
吸入室4a與吹出室4b的邊界部分上設有第二送風機14。第二送風機14采用橫流風扇(貫流葉輪)構成,具有通過未圖示的支承部被固定于箱體6內部的電動的風扇電機,以及固定在風扇電機的輸出軸上的風扇。第二送風機14的風扇利用風扇電機的驅動而旋轉,通過風扇旋轉進行送風。吹出室4b的中途設有離子產生部12。離子產生部12包括:未圖示的離子產生電極;以及與離子產生電極相對配置的對置電極,離子產生部12通過電暈放電產生正負離子。離子產生電極從吹出室4b露出,產生的正負離子漂浮在流過吹出室4b的空氣中。在吸入室4a中,空氣從前下側向后上側傾斜流過,在吹出室4b中,空氣向前上側傾斜流過。第二吹出口 42上設有百葉板43。吹出室4b的內周面與百葉板43對空氣流向進行限制,從而使借助第二吹出口 42吹出的空氣容易到達室內的中央部分。與借助第二吹出口 42吹出的空氣一起被釋放到室內的正負離子,殺滅菌類、病毒和螨變應原等或使它們失去活性,并分解導致惡臭的物質(例如乙醛類的有機化合物)。[0068]在上述的第二風道4中,空氣按照虛線的箭頭所示方向流過。更具體而言,空氣從室內通過第二吸入口 41被吸入吸入室4a。吸入的空氣向后上方通過吸入室4a后向前上方流過吹出室4b。流過吹出室4b的空氣,成為含有離子產生部12所產生的離子的空氣(以下稱含有離子空氣)。而后,含有離子空氣通過第二吹出口 42向室內吹出。向室內吹出的含有離子空氣流向室內的中央部分。其結果,含有離子空氣容易到達室內的中央部分。下面,具體說明接水盤2和隔板7的結構。
圖4 圖7是表示接水盤2和隔板7的結構的立體圖。圖4為從第一托盤201側觀察的立體圖,表示了未安裝后述的托盤蓋24的情況。圖5為從第二托盤202側觀察的立體圖,與圖4同樣,表示了未安裝托盤蓋24的情況。圖6與圖4同樣,為從第一托盤201側觀察的立體圖,但表示了安裝有托盤蓋24的情況。圖7與圖5同樣,為從第二托盤202側觀察的立體圖,并與圖6同樣,表示了安裝有托盤蓋24的情況。
圖8是表示接水盤2和隔板7的結構的側視圖,表示了從第一托盤201側觀察的情況。圖9和圖10為與圖4和圖6對應的放大立體圖,表示了隔板7周邊。圖11是圖8中X1-XI線的斷面圖。接水盤2具有托盤蓋24和蓋側卡合部25。托盤蓋24為第一托盤201的蓋。具體而言,托盤蓋24能拆裝地覆蓋第一托盤201中貯存的水的、加濕過濾器51能浸水部分以外的水面。因此,托盤蓋24呈中央部位形成有貫通孔241的板狀。第一托盤201的周壁內表面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上,設有能拆裝地承載托盤蓋24的載物臺205。被載物臺205承載的托盤蓋24的配置位置,充分高出水位L??梢砸种戚d物臺205上承載的托盤蓋24因自重無意向接水盤2的外部脫出。另外,托盤蓋24也可以能拆裝地卡合在第一托盤201的周壁上部。在向接水盤2進行安裝時,加濕過濾器51在插過貫通孔241后被承載在支承輥204、204上。此時,貫通孔241的周向邊緣部與加濕過濾器51保持著適當長度的間隔。所以,托盤蓋24不會妨礙加濕過濾器51的旋轉或吸水等。而且,加濕過濾器51與第一風道3的內壁之間存在充足的空隙。這是因為,如果加濕過濾器51與第一風道3的內壁緊密接觸,就會妨礙加濕過濾器51的旋轉。因此,流過過濾器收容部3a的空氣的一部分,不通過加濕過濾器51而進行迂回。假設當托盤蓋24不存在的情況下,迂回加濕過濾器51的空氣接觸到水面在水面產生波動,進而會卷起水滴。而后,會產生卷起的水滴向接水盤2外部飛散的問題。而托盤蓋24抑制了迂回加濕過濾器51的空氣接觸水面。因此,即使空氣接觸到水面而在水面產生波動,也不會卷起水滴。即便卷起水滴,飛散的水滴或附著在托盤蓋24上,或被托盤蓋24反射后落回水面。托盤蓋24的左側部上一體形成有凸狀的蓋側卡合部25。蓋側卡合部25為與隔板7的后述卡合孔74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的卡合爪。接水盤2還包括隔壁21和壁側卡合部22。隔壁21將托盤主體20的內部,分隔為配置于第一風道3 —側的第一托盤201,以及配置于供水空間60的供水一側的第二托盤202。因此,隔壁21在托盤主體20內部的第一托盤201與第二托盤202的邊界部分上一體形成。隔壁21的最下部形成有通水孔23。由于通水孔23的形成位置充分低于水位L,所以托盤主體20中儲水時,通水孔23被完全淹沒。隔壁21的第一托盤201側的面的上部,一體形成有凸狀的壁側卡合部22。壁側卡合部22為與隔板7的卡合孔74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的卡合爪。隔板7以至少左右方向(即與隔板7交差的方向)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能拆裝地安裝在接水盤2上。隔板7呈矩形,沿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即垂直左右方向)縱向配置在接水盤2的上部。此時,隔板7的基端部71和前端部72分別是下端部和上端部。基端部71俯視呈-狀,包括前部和后部及右側部?;瞬?1的前部和后部及右側部,與第二托盤202的隔壁21上連接的周壁20a、20b的上端部和隔壁21的上端部緊密接觸配置?;瞬?1上一體設有垂下部73?;瞬?1安裝在接水盤2上時,垂下部73沿隔壁21配置于第一托盤201的內部。垂下部73上設有卡合孔74。卡合孔74中從相互反方向插入有隔壁21的壁側卡合部22和托盤蓋24的蓋側卡合部25。此時,壁側卡合部22 (和蓋側卡合部25)與卡合孔74內部的上側(和下側)以至少左右方向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能拆裝地卡合。此外,卡合孔74從第二托盤202側被隔壁21覆蓋。此處,對向托盤主體20安裝隔板7和托盤蓋24進行說明。操作者將隔板7的基端部71承載在隔壁21和托盤主體20的周壁20a、20b各自的上端部上。此時,操作者將隔壁21的壁側卡合部22從左側插入隔板7的卡合孔74。其結果,壁側卡合部22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在卡合孔74的上內表面上。接著,操作者將托盤蓋24承載在托盤主體20的載物臺205上。此時,操作者將托盤蓋24的蓋側卡合部25從右側插入隔板7的卡合孔74。其結果,蓋側卡合部25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在卡合孔74的下內表面上。壁側卡合部22和蓋側卡合部25以及卡合孔74的卡合,只要操作者不取下托盤蓋24,就難以自然解除。假如僅僅把基端部71承載在托盤主體20上,則隔板7容易從托盤主體20的上部無意脫落??墒?,由于本實施方式中壁側卡合部22與蓋側卡合部25從左右兩側卡合在卡合孔74中,所以抑制了隔板7的無意脫落。另一方面,由于壁側卡合部22和蓋側卡合部25以及卡合孔74的卡合具有活動空間,因此能夠使操作者通過手動容易地解除。只要從托盤主體20取下托盤蓋24,再進一步取下隔板7,操作者即能夠將托盤主體20、托盤蓋24和隔板7分別容易地進行清洗。以下,說明隔板7的作用效果。圖12是模式性說明非送風時隔板7的狀態(tài)的斷面圖,圖13是模式性說明送風時隔板7的狀態(tài)的斷面圖。首先,參照圖1、圖11和圖12,對向箱體6安裝接水盤2和隔板7進行說明。操作者將安裝有加濕過濾器51和隔板7的接水盤2安裝在箱體6上。此時,加濕過濾器51、接水盤2的第一托盤201、托盤蓋24和隔板7的垂下部73等,通過中途開口 34配置在第一風道3的過濾器收容部3a上。此外,接水盤2的第二托盤202和隔板7的基端部71及前端部72等,配置在供水空間60。如上所述,如圖11和圖12所示,中途開口 34被隔板7、隔壁21和托盤主體20封閉。此時,優(yōu)選隔板7的前端部72和與前端部72連接的兩邊部,從供水空間60側緊密接觸中途開口 34的開口邊緣部。可是如圖12所示,由于加濕裝置I的各部分的微小尺寸偏差、向托盤主體20安裝隔板7時的位置偏移或向箱體6安裝托盤主體20時的位置偏移等,中途開口 34的開口邊緣部與隔板7之間有時會產生中途空隙G。[0089]此處參照圖12說明非送風時隔板7的狀態(tài)。第一送風機13不送風時,第一風道3和供水空間60的氣壓都等于大氣壓。因此,通過中途空隙G在第一風道3和供水空間60之間,不會產生因氣壓差造成的空氣的流動。由于第一送風機13不送風的情況是指加濕裝置I不運轉的情況,所以即使存在中途空隙G也不會有很大問題。接著參照圖2和圖13說明送風時隔板7的狀態(tài)。第一送風機13送風時、S卩加濕裝置I運轉時,以供水空間60的氣壓為基準,則第一風道3的過濾器收容部3a的氣壓為負壓。這是因為,第一送風機13從過濾器收容部3a側吸入空氣,并向吹出風路3b側吹出。此時,因為負壓,隔板7上作用有將隔板7向第一風道3側(即右側)吸附的力。由于隔板7以至少在左右方向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安裝在接水盤2上(B卩,至少對于左右方向未固定在接水盤2上),因此作用有這種力時,隔板7整體會容易向右方(即圖13中的空白箭頭方向)滑動。而后,隔板7的前端部72和前端部72上連接的兩邊部,從供水空間60側緊密接觸中途開口 34的開口邊緣部。即,非送風時存在的中途空隙G,在送風時會自然消失。而后,只要第一送風機13在送風,就不會再次產生中途空隙G。加濕裝置運轉時,通水孔23被水淹沒。此外,隔板7的基端部71與隔壁21和托盤主體20的周壁20a、20b之間,因隔板7的自重被密封。進而,托盤主體20的周壁和底壁與中途開口 34的開口邊緣部之間,因接水盤2的自重被密封。其結果,不會在第一風道3與供水空間60之間因氣壓差而產生空氣的流動。以上的加濕裝置I通過簡單的結構就能夠抑制源于中途空隙G的噪音。此外,能夠抑制第一風道3流過未通過空氣凈化部11的空氣。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送風機13、接水盤2、托盤主體20、第一托盤201、第二托盤202、加濕過濾器51、第一風道3、第一吸入口 31、第一吹出口 32、中途開口 34、托盤蓋24、供水空間60、基端部71,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配置于送風機、水槽、水槽主體、風道一側,并配置于風道外部的供水一側,發(fā)揮過濾器、風道、吸入口、吹出口、開口、覆蓋部、風道外部、隔板的一端部的作用。另外,空氣凈化部11不限于具有集塵過濾器111和除臭過濾器112的結構。例如,空氣凈化部11也可以將空氣通入水中進行凈化?,F有的一般加濕裝置上不設有第二風道4。此外,有時在第一吹出口 32的附近配置離子產生部12。即使在這種結構中,通過具備本實施方式這種接水盤2和隔板7,也可以得到本實用新型的效果。本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I,將接水盤2的一部分配置在第一風道3的內部,按照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加濕裝置,還可以將水槽的全部配置在風道的內部。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實施方式全部為例示性公開,而不是限制性的公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以上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內容,而應當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為準,并包括與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等同的內容以及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的全部變更。此外,只要能夠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加濕裝置I可以包括實施方式沒有公開的結構件。
權利要求1.一種加濕裝置,包括: 水槽; 過濾器,具有吸水性和通氣性,其一部分浸在所述水槽中; 送風機; 風道,設置有:吸入口,通過所述送風機送風,從外部吸入空氣;吹出口,使吸入的空氣通過所述過濾器后向外部吹出;以及開口,使所述水槽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過濾器能拆裝地配置在所述開口內部;以及 隔板,通過從所述風道的外側封閉所述開口的至少一部分,來分隔所述風道的內外, 所述加濕裝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開口位于比所述送風機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 所述隔板以在與所述隔板交差的方向上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安裝在所述水槽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加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包括: 覆蓋部,能拆裝地覆蓋該水槽的配置于所述風道一側所貯存的水的、所述過濾器浸水的部分以外的水面;以及 覆蓋側卡合部,設置在該覆蓋部上,并與所述隔板卡合, 所述覆蓋側卡合部與所述隔板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能拆裝地卡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濕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包括: 水槽主體,貯存水; 隔壁,將該水槽主體的內部分隔為配置于所述風道一側和配置在所述風道外部上的供水一側,并且,形成有通水孔,用于從配置在所述風道外部上的供水一側向配置于所述風道一側供水;以及 分隔側卡合部,設置在該隔壁上,并與所述隔板卡合, 所述隔板的一端部呈〕狀,分別承載在所述隔壁和所述水槽主體的周壁上, 所述分隔側卡合部與所述隔板以具有活動空間的狀態(tài)卡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濕裝置,能夠抑制源于風道中設置的開口的開口邊緣部與應封閉所述開口的隔板之間產生的無意空隙的噪音。該加濕裝置的加濕過濾器和接水盤(2)的第一托盤(201)等從供水空間(60)通過第一風道(3)的中途開口(34),能拆裝地推入第一風道(3)的過濾器收容部。此時,隔板(7)從供水空間(60)側封閉中途開口(34)。第一送風機送風時,位于比第一送風機更靠通風方向上游側的第一風道(3)的過濾器收容部的氣壓為負壓。隔板(7)被向第一風道(3)側吸附。因此,隔板(7)緊密接觸中途開口(34)的開口邊緣部,抑制了隔板(7)與中途開口(34)的開口邊緣部之間產生中途空隙。因此,能夠抑制源于中途空隙的噪音。
文檔編號F24F13/00GK203036792SQ20122045927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山下???申請人:夏普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