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在建筑內墻側面敷設的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管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安裝施工技術,具體是一種在建筑內墻側面敷設的下 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管路。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經(jīng)濟的迅速發(fā)展,以及全球能源的緊缺,人們對節(jié)能環(huán)保意識日益增 強,其采用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成為當前世界工程界公認的保證室內空氣環(huán)境新鮮 健康的換氣方式。近年來, 一種高舒適度低能耗采暖(制冷)加下送上回全置換新 風方式,逐漸在我國建筑行業(yè)內被一部分建筑工程所釆用,這種系統(tǒng)技術要求必須 采用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方式。但目前這種高舒適度低能耗采暖(制冷)加下送上
回全置換新風方式,其新風管路安裝施工方法為a、新風送風系統(tǒng)——在施工中將 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管路敷設在建筑結構樓板上的樓地面與裝修面層之間,在樓地 面裝^f務層上沖開一個方口,向上安裝上新風出口; b、污濁空氣回風系統(tǒng)——采用 無組織回風。該種施工方法存在的問題是1、安裝施工難度大;2、由于在地面, 不能避免交叉作業(yè),造成工期長,同時受交叉作業(yè)影響,不易保證施工質量;3、 運行中由于新風出口在樓地面,并且沖上開口,很難保證新風出口位置干凈衛(wèi)生; 4、地面必須架空,影響房屋的凈高;5、由于架空,樓地面裝修層不實,人在上行 走時易發(fā)顫;6、工程造價昂貴;7、采用無組織回風,不能更為有效地達到下送上 回全置換新風的要求。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建筑內墻側面敷設的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管 路,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安裝施工難度大,工期長;不易保證施工質量;運行中 由于新風出口在樓地面,并且沖上開口, 4艮難保證新風出口位置干凈衛(wèi)生;影響房 屋的凈高;由于架空,樓地面裝修層不實,人在上行走時易發(fā)顫;工程造價昂貴; 采用無組織回風,不能更為有效地達到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的要求的問題。
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包括送風管路和回風管路,其特 征在于
所述的送風管路包括高位新風送風支管、豎向新風送風支管、低位新風送風支 管和新風出風口,高位新風送風支管沿天棚的底面橫向敷設,其進風口與新風機房 或新風管井中的主送風管連接;豎向新風送風管敷設在建筑內墻面或隔墻上,該豎 向新風送風支管的上端與所述的高位新風送風支管的另一端連^l矣,該豎向新風送風
支管的下端與沿建筑內墻面或隔墻下部^t向敷設的低位新風送風支管的一端對接, 該低位新風送風支管的另一端與設置在踢腳之上位置的新風出口連接。在所述的豎 向新風送風管和低位新風送風支管外側安裝龍骨裝修裝飾板隔墻。
所述的回風管路包括有組織回風管和回風口 ,在建筑隔墻的靠近天棚的位置預 留洞口,并在該洞口安裝回風口;有組織回風管沿所述的天棚底面橫向敷設,該有 組織回風管的一端與所述的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中主回風管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 安裝回風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將送新風的管路敷設在建筑墻體內側和天棚 內,不會影響房屋的凈高和樓地面裝修層,不涉及地面施工時的交叉作業(yè),工期縮 短,容易保證質量。新風出口安裝在踢腳之上內墻面上與樓地面垂直,能保證新風 出口位置干凈衛(wèi)生,以及采用有組織回風,更為有效地達到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的 要求。因此其施工簡單方便,降低了工程造價,易于推廣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沿建筑物的水平面剖切后仰一見)。 圖2為圖1的I - I剖-見圖。 圖3為圖2的II - II剖-見圖。
圖4為圖2的in-m剖視圖。
圖5為圖1的IV-IV剖^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 5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送風管路和回風管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送風管路包括高位新風送風支管1、豎向新風送風支管2、低位新風送 風支管3和新風出風口 4,高位新風送風支管1沿天棚9的底面橫向敷設,其進風 口與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中的主送風管11連接;豎向新風送風管2敷設在建筑內墻面8 (或隔墻81 )上,該豎向新風送風支管2的上端與所述的高位新風送風支管1 的另一端連接,該豎向新風送風支管2的下端與沿建筑內墻面8 (或隔墻81 )下部 橫向敷設的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的一端對接,該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的另一端與設 置在踢腳之上位置的新風出口 4連接。在所述的豎向新風送風管2和低位新風送風 支管3外側安裝龍骨裝修裝飾板隔墻7,并將所述的豎向新風送風管2和低位新風 送風支管3封閉于建筑內墻面8 (或隔墻81)與龍骨裝修裝飾板隔墻7之間。
所述的回風管路包括有組織回風管5和回風口 6,在建筑隔墻81的靠近天棚的 位置預留洞口,并在該洞口安裝回風口 6;有組織回風管5沿所述的天棚底面橫向 敷設,該有組織回風管5的一端與所述的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中主回風管11連接, 另一端(可以是多端)與所述的安裝回風口 6連接。
本實用新型施工工序為
1、 首先在建筑隔墻81上天棚底部位置預留安裝回風口 6的矩形洞口 。
2、 在建筑內墻面8 (或隔墻81 )上敷設豎向新風送風管2,將其與由新風機房 或新風管井中主送風管11連接引出并沿天棚9的底部橫向敷設的高位新風送風支管 1相對接。
3、 豎向新風送風管2另一頭與沿建筑內墻面8 (或隔墻81)下部4黃向敷i殳的 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相對接。
4、 并在豎向新風送風管2和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外側安裝上龍骨裝修裝飾板 隔墻7,將豎向新風送風管2和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封閉于內。
5、 在踢腳10之上建筑內墻面8 (或隔墻81)上安裝與地面垂直的新風出風口 4,將其與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端頭結合。
6、 由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中主回風管11連接引出的有組織回風管支管5,沿 天棚9的底部J丈設至建筑隔墻81上天棚底部位置預留的矩形洞口 。
7、 再在預留的矩形洞口上安裝回風口 6,將其與有組織回風管支管5連接。 上述中其述豎向新風送風管2外徑尺寸為寬x厚-60mm 150mmx30mm
150mm;高位新風送風支管1外徑尺寸為寬x厚=60mm ~ 150mmx30mm ~ 150mm; 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外徑尺寸為寬x厚=60mm ~ 150mmx30mm ~ 150mm;新風出風 口 4外徑尺寸為寬x厚=60mm~ 150mmx600mm 1500mm;有組織回風管支管5外 徑尺寸為寬x厚=60mm~ 150mmx30mm 150mm;回風口 6外徑尺寸為寬x厚 60mm ~ 300mmx300mm ~ 600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由房間外附近地面設有的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沿主送風管11經(jīng)過送風管路送出低于室內溫度(20°C ~ 26°C ) 2°C ~ 5。C的新風,利用空氣 溫度的不同,其密度不同這個原理,低于室內溫度2。C-5。C的新風在室內地面形成 一個新風湖,當人進入室內時,由于人的體溫(36。C ~37°C )大于室內溫度(20。C ~ 26°C ),也大于新風湖的溫度(15°C ~24°C ),新風經(jīng)過人體體溫熱交換后上升,同 時人們呼出的廢氣溫度也高于室內溫度(20°C ~26°C ),廢氣上升,經(jīng)天棚底部位 置設置的回風管路將廢氣排走。通過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使室內的空氣永遠保住 新鮮健康,人們吸入體內的空氣永遠是新鮮空氣。
權利要求1、一種在建筑內墻側面敷設的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管路,包括送風管路和回風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風管路包括高位新風送風支管(1)、豎向新風送風支管(2)、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和新風出風口(4),高位新風送風支管(1)沿天棚底面橫向敷設,其進風口與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中的主送風管(11)連接;豎向新風送風管(2)敷設在建筑內墻面(8)或隔墻(81)上,該豎向新風送風支管(2)的上端與所述的高位新風送風支管(1)的另一端連接,該豎向新風送風支管(2)的下端與沿建筑內墻面(8)或隔墻(81)下部橫向敷設的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的一端對接,該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的另一端與設置在踢腳之上位置的新風出口(4)連接;在所述的豎向新風送風管(2)和低位新風送風支管(3)外側安裝龍骨裝修裝飾板隔墻(7);該回風管路包括有組織回風管(5)和回風口(6),在建筑隔墻(81)的靠近天棚的位置預留洞口,并在該洞口安裝回風口(6);有組織回風管(5)沿所述的天棚底面橫向敷設,該有組織回風管(5)的一端與所述的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中主回風管(1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安裝回風口(6)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在建筑內墻側面敷設的下送上回全置換新風管路,包括送風管路和回風管路,該送風管路包括依次連接的高位新風送風支管、豎向新風送風支管、低位新風送風支管和新風出口,該新風出口設在踢腳位置,在所述的豎向新風送風管和低位新風送風支管外側安裝龍骨裝修裝飾板隔墻;該回風管路包括相互連接并設在天棚底面的有組織回風管和回風口;高位新風送風支管和有組織回風管的另一端與所述的新風機房或新風管井中主回風管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施工方便,容易保證施工質量,工期短,造價低,出風口衛(wèi)生干凈,它能達到全置換新風的效果,又不影響房屋的凈高和地面裝修層,易于推廣使用。
文檔編號F24F13/02GK201412928SQ200920108769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6月16日
發(fā)明者王建民 申請人:北京鋒尚陽光資產(chǎn)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