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節(jié)能柴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民用爐具,尤其涉及一種以柴草為燃 料的爐具。
技術背景目前,在廣大的農村還有許多家庭仍在使用燃燒柴草的爐 具,由于這些傳統爐具結構不合理,供氧不足,因此存在燃燒不充分、煙 霧大、熱效率低、浪費燃料等缺陷;另外,傳統結構的爐具由于大多沒有 設置煙道,因此在使用過程中爐口會排出大量的煙霧和廢氣,對室內環(huán)境 的污染十分嚴重。
發(fā)明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 種燃燒充分、熱效率高、環(huán)境污染小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括面板、固 定在該面板背面的爐膛、以及設有爐橋并與該爐膛固定連接的爐身;爐膛 的側壁上設有排煙道,爐身上設有添料門,爐身是由圓筒和倒圓錐對接而 成的筒狀結構。
爐身的內壁設有一層保溫層;排煙道的底部設有一個排灰門;添料門 上設有觀察孔;爐身通過固定在其底部的爐腳放置在集灰盆中。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由于在傳統柴爐的基礎上增加了排煙道, 因此在煙管抽吸力的作用下能夠從設置在爐身底部的爐橋處吸入大量的空 氣,不僅達到了充分燃燒、降低燃料消耗、減小煙霧排放的目的,而且還 消除了煙霧對室內的污染;另外,本實用新型由于在爐身上設置了添料門,并將爐身改為了底部為倒錐形的筒狀結構,因此既方便燃料的添加、又有 利于炭灰的排出。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的A向視圖。
圖中面板l 座鍋盤2 排煙道3 排灰門4 爐身5 保溫層 6 爐腳7 集灰盆8 爐橋9 添料門IO 觀察孔ll 爐膛1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
說明
在圖1 2中,筒形結構的爐膛12固定在面板1的背面,由圓筒和倒 圓錐對接而成的筒狀結構的爐身5固定在爐膛12的底部;爐膛12的側壁 上設有排煙道3,爐身5上設有添料門10,爐身5的底部固定有爐橋9。 為了提高熱效率,在爐身5的內壁設有一層由耐火材料制成的保溫層6;
為了便于觀察爐內燃料燃燒的情況,在添料門10上還可以設置觀察孔11;
為了便于清理附著在煙管內壁上的煙灰,在排煙道3的底部對應于煙管的
位置設有一個排灰門4;為了便于收集燒盡后的炭灰,爐身5通過固定在
其底部的爐腳7放置在集灰盆8中;為了使用方便,在面板l上設有座鍋 盤2。
權利要求1. 一種高效節(jié)能柴爐,包括面板、固定在該面板背面的爐膛、以及設有爐橋并與該爐膛固定連接的爐身;其特征在于爐膛(12)的側壁上設有排煙道(3),爐身(5)上設有添料門(10),爐身(5)是由圓筒和倒圓錐對接而成的筒狀結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爐身(5)的 內壁設有一層保溫層(6)。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排煙道(3) 的底部設有一個排灰門(4)。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添料門(10)上設有觀察孔(11)。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添料門(10)上設有觀察孔(11)。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爐身(5) 通過固定在其底部的爐腳(7)放置在集灰盆(8)中。
7.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爐身(5)通 過固定在其底部的爐腳(7)放置在集灰盆(8)中。
8.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爐身(5)通 過固定在其底部的爐腳(7)放置在集灰盆(8)中。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節(jié)能柴爐,其特征在于爐身(5)通 過固定在其底部的爐腳(7)放置在集灰盆(8)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效節(jié)能柴爐,屬于民用爐具;旨在提供一種燃燒充分、熱效率高、對環(huán)境的污染小,以木柴為燃料的爐具。其技術方案包括面板、固定在該面板背面的爐膛、以及設有爐橋并與該爐膛固定連接的爐身;爐膛(12)的側壁上設有排煙道(3),爐身(5)上設有添料門(10),爐身(5)是由圓筒和倒圓錐對接而成的筒狀結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環(huán)保節(jié)能,是一種適合廣大農村使用的爐具。
文檔編號F24B1/18GK201273594SQ20082009654
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日 優(yōu)先權日2008年8月1日
發(fā)明者楊永茂 申請人:楊永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