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醇燃料灶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爐具技術。具體地說,是以醇基液體做為燃料的灶具。
背景技術: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灶具是做飯的必用工具,灶具依其使用燃料的不同,分為煤氣灶具、天然氣灶具、液化石油氣灶具、電磁灶具等,但以醇基液體作灶具的則十分少見,其原因在于醇基液體存在燃燒值低的缺點,以醇基液體做燃料,尤其以甲醇液體做燃料,存在成本高、效果差的問題,因此釀酒業(yè)、酒精業(yè)、有機化工業(yè)、石油化工業(yè)等生產中產生的大量甲醇副產品,常被做為廢液而棄之,不僅造成了浪費,且嚴重污染了環(huán)境。市場上有一種采用甲醇液體做燃料的灶具,該灶具的主要結構有灶具殼、燃料箱、氣化筒、連液管、導氣管、輸出管、分氣罩、點火器、控制閥、聚火罩、予熱料盤、加注器。氣化筒的筒壁是一個由內外兩層組成的密閉壁腔;配制在氣化筒上端的分氣罩是一個有多個孔眼的凸形蓋;聚火罩套在氣化筒外;燃料箱中裝著醇類液體,燃料箱、氣化筒兩個腔體的下部,有連液管接通;導氣管的兩端分別與燃料箱的上部和輸出管一端相通,輸出管的另一端從氣化筒的底孔伸進筒中,火焰在此端口燃燒;予熱料盤位于氣化筒下方;加注器裝有醇基燃料,使用時依需要量的多少倒入予熱料盤內;控制閥插入輸出管的中部并與點火器呈通、斷接觸。該灶具,以工業(yè)甲醇做為灶具燃料,采用醇基物質氣化的手段使之燃燒,雖能使用,但存在著諸多缺點如,氣化不充分、火力不硬、燃氣壓力不穩(wěn)定、火力大小轉換難控制、小火燃燒時易自行熄滅和不夠安全等。
發(fā)明內容
針對已有技術之不足,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燃燒充分,火力強,火苗穩(wěn)定,火苗大小轉換靈便,安全可靠的氣化爐灶具。
本發(fā)明在已有技術的基礎上做出如下重大改進,即,保留了已有技術的主要部件和結構灶具殼、燃料箱、有壁腔的氣化筒、連液管、增溫管、輸氣管、分氣罩、點火器、控制閥、聚火罩、予熱料盤等。本發(fā)明的改進之處在于其一,增加了一個穩(wěn)壓管,該管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的上部和燃料箱的上部相通,其作用是平衡二者頂部的氣態(tài)燃料貯量和壓力,從而保持火焰穩(wěn)定,即,當壁腔內產生的氣量多、氣壓大時(火焰過大時),氣體可很快進入燃料箱內,使火焰減??;而當壁腔內的氣量少、氣壓小時(火焰過小時),燃料箱內的氣體可很快進入壁腔內,使火焰增大。
其二,增加了一個增溫管,該管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的上部和燃料箱之下部相通。其作用是讓熱的氣態(tài)燃料提升燃料箱中液體燃料的溫度,從而更利于液體燃料的氣化,并使氣態(tài)燃料保持較強且穩(wěn)定的壓力。
其三,導氣管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的上部和輸出管相通;輸出管的另一端通過調混器與膨脹管相通;膨脹管的另一端從氣化筒的下口伸入筒內,其端部與組合噴頭相接。
其四,所采用的膨脹管內徑較導氣管內徑大20%~100%,目的在于讓空氣與氣態(tài)燃料充分混合,并能減小燃燒時產生的噪音。
其五,所說的調混器是由導氣管端部的量孔、氣孔及連接導氣管、膨脹管的螺旋套管組成。通過將螺旋套管的前后移動,控制氣孔的大小,從而可隨意調節(jié)膨脹管中氣體燃料與空氣的配比,實現理想的燃燒效果。
其六,組合噴頭呈漏斗形,其上端口垂直向上,噴頭的四壁有若干孔眼。
其七,阻尼器位于組合噴頭與分氣罩之間,它由金屬絲和支架組成,金屬絲纏繞在支架上。阻尼器的作用在于,使熱的氣態(tài)燃料在氣化筒內形成回流,使氣態(tài)燃料再次與空氣混合、分解,氣化更充分,既容易點燃,又容易充分燃燒,且不會自行熄滅。
其八,加注器為手壓式。根據所需予熱燃料量的多少,按動加注器上的按鍵幾次或十幾次即可,此種結構,便于控制予熱燃料量,不會發(fā)生過多溢出而引發(fā)不安全事故。
附圖是本發(fā)明之結構示意圖附圖1,灶具結構的主視剖面示意圖;附圖2,灶具結構的俯視剖面示意圖;附圖3,調混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灶具殼,2.壓力表,3.燃料箱,4.隱壓管,5.增溫管,6.氣化筒,7.組合噴頭,8.分氣罩,9.阻尼器,10.聚火罩,11.壁腔,12.安全閥,13.控制閥,14.點火器,15.導氣管,16.輸氣管,17.調混器,18.膨脹管,19.連液管,20.予熱料盤,21.加注器,22.按鍵,23,量口,24.氣孔,25.螺旋套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敘述一個本發(fā)明的實施例本實施例的主要構件有灶具殼1、燃料箱3、氣化筒6、連液管19、隱壓管4、增溫管5、輸出管16、導氣管15、調混器17、膨脹管18、組合噴頭7、阻尼器9、分氣罩8、點火器14、控制閥13、聚火罩10、予熱料盤20、加注器21、安全閥12、壓力表2。氣化筒6的壁系由內外兩層組成的壁腔11;阻尼器9呈倒錐形,系由兩個鐵片叉接成十字形支架,其邊有多個凹糟,電阻絲纏繞在支架上;分氣罩8是一個配制在氣化筒上端的有多個孔眼的凸形蓋;聚火罩10套在氣化筒外;燃料箱3中裝著稀釋的甲醇溶液;燃料箱、氣化筒兩個腔體之間的上部和下部,分別有隱壓管4、連液管19接通;增溫管5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的壁腔11上部和燃料箱3下部相通;導氣管15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輸氣管16經控制閥相通;灶具殼1上裝有安全閥12和壓力表2,安全閥和壓力表的測量端均插入燃料箱內之上部。膨脹管18的內徑較輸氣管的內徑大30%,輸氣管、膨脹管之間通過調混器17的螺旋套管25連通,輸氣管的連接端有量口23和氣孔24;膨脹管的另一端伸入氣化筒6中并與組合噴頭7連接;組合噴頭和分氣罩8之間有一個阻尼器9,該阻尼器為倒錐形,系由兩個不銹鋼片叉接成十字支架,其上纏繞著鎳鉻電阻絲;加注器21為手壓式液壓裝置,安裝在灶具殼1底部并與予熱料盤20相通,其上有按鍵22;聚火罩10套在氣化筒6外面;安全閥12、壓力表2設在灶具殼1上,其測量端伸入燃料箱3中;點火器14安裝在灶具殼1底部,與控制閥13呈通、斷式連接。
本實施例使用時,先在燃料箱、加注器中加入醇類液體;按動加注器上的按鍵,向予熱料盤中注入少量醇類液體;按動控制閥接通點火器,其產生的高壓脈沖火花點燃予熱料盤中的醇類液體,加熱氣化筒、膨脹管、組合噴頭;過幾分鐘后,轉動控制閥——使氣化筒壁腔中的氣態(tài)燃料沿導氣管、輸氣管、調混器、膨脹管并最后從組合噴頭中噴出、被點燃;火苗的主要熱量穿過阻尼器、分氣罩,加熱了上方的飯鍋,另外的少量熱量加熱了氣化筒壁腔中的醇基液體,使之氣化……。本發(fā)明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燃燒充分、火力強、火苗高達30mm左右,且火苗穩(wěn)定、火力大小轉換靈便、節(jié)約燃料、安全可靠、無煙塵污染。
權利要求
1.一種醇燃料灶具,其主要構件有灶具殼(1)、燃料箱(3)、氣化筒(6)、連液管(19)、導氣管(15)、輸出管(16)、調混器(17)、分氣罩(8)、點火器(14)、控制閥(13)、聚火罩(10)、予熱料盤(20)、加注器(21),氣化筒(6)的筒壁是一個雙層密閉的壁腔(11),分氣罩(8)套在氣化筒(6)外,燃料箱(3)和氣化筒(6)兩個腔體之間的下部有連液管(19)接通,氣化筒上端的分氣罩(8)是一個有多個孔眼的凸形蓋,予熱料盤(20)位于氣化筒(6)下方,加注器(21)固定在灶具殼(1)上,控制閥(13)與點火器(14)、輸出管(16)之間呈開、斷式接觸,其特征在于有隱壓管(4)、增溫管(5)、組合噴頭(7)和阻尼器(9),隱壓管(4)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燃料箱(3)的上部相通,增溫管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燃料箱(3)的下部相通,導氣管(15)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11)的上部和輸出管(16)相通,漏斗形的組合噴頭(7)位于氣化筒(6)中,阻尼器(9)位于組合噴頭(7)和分氣罩(8)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組合噴頭(7)有一個垂直向上的孔,組合噴頭壁上有若干孔眼。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阻尼器(9)呈上大下小的錐形,系由支架和纏撓在該支架上的金屬絲構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輸出管(16)的未端有量口(23),量口旁有氣孔(24),調混器(17)系由量口、氣孔和活動連接著輸出管(16)、膨脹管(18)的螺旋套管(25)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和4所說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膨脹管(18)的內徑較輸出管(18)的內徑大20%~10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灶具殼(1)上設有安全閥(12)、壓力表(2),安全閥和壓力表的測量端均插入燃料箱(3)內。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說的醇燃料灶具,其特征在于,加注器(21)為手壓式液壓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以醇基液體為燃料的灶具技術。該灶具的主要構件,有燃料箱、氣化筒、連液管、隱壓管、增溫管、膨脹管、調混器、組合噴頭、阻尼器、點火器、控制閥等。氣化筒的壁系由內外兩層組成的壁腔;阻尼器系由支架和金屬絲組成;隱壓管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的壁腔和燃料箱的上部相通;增溫管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的壁腔上部和燃料箱下部相通;導氣管的兩端分別與氣化筒壁腔的上部和輸氣管相通;膨脹管的內徑較輸氣管的內徑大;輸氣管、膨脹管之間通過調混器連通,輸氣管的另一端伸入氣化筒中并與組合噴頭連接;加注器為液壓式裝置,其上有按鍵。本發(fā)明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燃燒充分、火力強、火苗高達30mm左右,且火苗穩(wěn)定、火力大小轉換靈便、節(jié)約燃料、安全可靠、無煙塵污染。
文檔編號F24C5/18GK1556351SQ20041002580
公開日2004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1月6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1月6日
發(fā)明者吳永琦 申請人:吳永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