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雙火苗打火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517717閱讀:45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雙火苗打火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點煙器具,特別是一種以液態(tài)儲存的可燃氣(如丁烷氣)為燃料的能產(chǎn)生明火與防風火兩種火焰形態(tài)的打火機。
現(xiàn)有的打火機從功能上可分為二大類,一是產(chǎn)生類似燭光的明火的普通打火機,二是丁烷氣體與空氣充分混合、霧化,充分燃燒而產(chǎn)生暗蘭色火焰的防風打火機,其中還細分為類似噴槍噴出的細長狀火苗的噴槍打火機和散形火苗防風火打火機。
普通明火打火機中僅有一根供氣導管,氣體從供氣導管的噴嘴噴出,該噴嘴上一般有一緩流彈簧,氣體燃料在緩流彈簧上燃燒,被點燃后,氣體在空氣中直接燃燒,形成一類似燭光的明火,故又稱之為明火打火機;而屬于防風打火機的噴槍火打火機和散形防風火打火機中都有一套霧化系統(tǒng),其中包括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可進一步包括復燃絲,統(tǒng)稱為防風火組件,二者的區(qū)別在于出氣頭的結構有一些差異,產(chǎn)生噴槍火的條件是出氣頭中部的出氣導管或中心孔管中流出大量的氣流,出氣導管周圍的分氣流道中流出少量的氣體,而產(chǎn)生散形防風火的條件是出氣頭中部無出氣導管或中心孔管,或該導管關閉,或該導管中僅流出少量的氣流,而導管周圍的分氣流道中流出大量的氣流。
一般的防風打火機具有一個使氣體燃料與空氣混合后再在其中燃燒的燃燒爐,在燃燒爐上部的出口處還可安裝有用耐熱材料例如鉑制成的復燃零件,由于氣體燃料與空氣預先經(jīng)過霧化混合,所以能夠充分地燃燒,產(chǎn)生不明顯但溫度很高(白熱的程度)的火焰,該火焰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風能力,安有復燃件時,即使火焰被風吹滅,復燃零件仍然保持足夠高的溫度,故能利用其催化作用將繼續(xù)噴出的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混合氣重新點燃,對于不斷噴出的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混合氣來說,復燃零件是一個持續(xù)的點燃裝置,從而達到了防風的目的。
本人申請的US-5055034號專利公開了一種雙火苗打火機,該打火機包括外殼,由氣箱、安裝在氣箱上的注氣閥、可以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氣箱組件,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點火裝置,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裝置,火苗轉換裝置;該打火機內有一套能產(chǎn)生防風火的霧化裝置,還有一根可燃氣管路連接儲氣箱與燃燒爐內的氣體燃料噴嘴或稱出氣管,用來產(chǎn)生明火。在儲氣箱上的出氣閥為一種三通結構,從儲氣箱通過供氣控制機構放出的可燃氣分別通向所述的可燃氣管路和產(chǎn)生防風火的霧化裝置,為了能分別產(chǎn)生兩種不同類型的火苗,為了避免在一個燃燒室中產(chǎn)生明火與防風火的相互干擾,采用了該專利中公開的出氣頭結構,它是一個筒狀體,上端為一根橫桿,橫桿二邊為銑開的開口,橫桿中心上端有一根開口垂直向上的氣體燃料噴嘴,這種打火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明火的點火率不高,現(xiàn)在比較有效的辦法是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使之結構上的配合能十分精確地符合設計要求,再加上諸如二極跳火等技術手段,可改善雙火苗打火機的明火點燃率,但這樣令成本顯著增加,成品率降低,并且這種打火機存在結構不夠緊湊,組裝生產(chǎn)工藝繁鎖等問題。
該打火機的防風火與明火的火苗轉換機構可以將它的一端與上述的可燃氣管路上的閥裝置相連接,另一端則為伸出打火機殼體外的一個滑塊,滑塊的上下滑動,控制明火供氣管上的閥裝置的通斷,即可控制火苗的轉換,這種機構使用起來是不方便的,使用者不容易做到按下一次點火裝置就可隨心所欲地得到所需要的二種火苗并從中加以選擇,另外,使用者一般撥動滑塊到防風火或明火的位置,然后按下點火裝置,則打火機才能發(fā)出防風火或明火,由于上述充分論述的原因,其明火的點火率或點燃率不可能高,使用起來是不方便的。
US-3580698號專利公開了一種僅僅能產(chǎn)生明火的香煙打火機,其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打火機的小尺寸的點火裝置,其中的燃燒管能產(chǎn)生可燃氣與空氣的混合氣用于點燃燃燒管中的明火,這種燃燒管的結構不可能使混合氣燃燒形成一穩(wěn)定的防風火,其中還有一套特殊的閥控制系統(tǒng)來完成對上述的混合氣的點燃,依點燃的混合氣的火苗,更確切說是火星,來進一步點燃明火,這套控制機構不容易實現(xiàn)火苗型態(tài)的變化和轉換。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在現(xiàn)有技術的雙火苗打火機的基礎上,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成品率高,適于工業(yè)化批量生產(chǎn),能大大提高明火點火率或點燃率并且使用方便,能充分發(fā)揮雙火苗打火機優(yōu)點的雙火苗打火機。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在本實用新型的雙火苗打火機一個實施例中,包括殼體,由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點火裝置,以及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機構,火苗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上安有一罩件,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與罩件相連接,以利用罩件來控制防風火組件中的混合室的空氣通道的封閉與導通。
上述方案可在市售的普通防風打火機的基礎上,在其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的空氣通道上進行封閉或導通,打火機中可燃液化氣通過由供氣控制機構操作的出氣閥后,沿供氣管道進入霧化室,在霧化室中噴射霧化,然后進入混合室,在混合室壁上有與空氣相通的空氣通道,通過火苗轉換機構操作控制空氣通道的封閉與導通并相應地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在正常的使用情況下空氣通道打開,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或暗火;關閉混合室的空氣通道,使之不產(chǎn)生混合,使整個過程的噴射氣流不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此時打火機產(chǎn)生明火。
本實用新型的雙火苗打火機的第二個實施例中,包括殼體,由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點火裝置,以及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機構,火苗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上安有一擾流元件,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與擾動元件相連接,利用擾流元件的伸進或抽出來控制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中的噴射氣流的擾動。
上述方案可在市售的普通防風打火機的基礎上,在其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中安有一擾流元件,火苗轉換機構操作控制擾流元件的伸進與抽出進行對噴射氣流的擾動,形成適應于各種火苗的氣流形態(tài);或者通過用擾流元件攪亂其霧化、混合的氣流,使霧化氣軟化,打火機產(chǎn)生明火;在特種使用情況下擾流元件不作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或暗火。
上述的兩個實施例可通過一種簡單結構的罩件或擾動元件來實現(xiàn)雙火苗,此時不存在防風火與明火相互干擾的情況,進一步把點火裝置與火苗轉換機構相連接,轉換防風火為明火,這樣該打火機結構簡單,防風火和明火的點燃率都高,適于工業(yè)大批量生產(chǎn)。
本實用新型的雙火苗打火機的又一個實施例中,包括殼體,由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點火裝置,以及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機構,火苗轉換機構,所述的出氣頭的頂端有一根開口垂直向上的氣體燃料噴嘴,該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相連通,所述的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為作用在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之間連通路線上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與點火裝置的動作件相連接,所說的點火裝置的動作件動作時,點火裝置點火,形成防風火,動作件放松時,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火苗轉換機構利用對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之間連通路線的導通轉換防風火組件中可燃氣的氣流形態(tài),轉換火苗為明火。
該實施例是在本申請人的US-5055034號專利所公開的雙火苗打火機的基礎上,把點火裝置與火苗轉換機構相互連接,并且壓下點火裝置時,打火機發(fā)出防風火,此時點火率很高,接著松開點火裝置,同時也使火苗轉換機構動作,實現(xiàn)火苗的轉換,即直接從防風火轉換為明火,從此實現(xiàn)很高的明火點燃率,并且還大大方便消費者使用,同時,從另一方面來說,降低了對防風組件中每個零件的制造精度要求,提高了產(chǎn)品的成品率,還延長了點火裝置的使用壽命,大大發(fā)揮了雙火苗打火機的潛力和優(yōu)點。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中,利用點火裝置的壓下或松開以轉換火苗為防風火或明火,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使用非常方便,而且點火率很高。
附圖簡要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雙火苗打火機在仃止使用狀態(tài)的詳細總裝剖視圖;圖2是
圖1中的打火機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3是
圖1中的打火機在產(chǎn)生明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一個變型結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又一個變型結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一個變型結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另一個變型結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又一個變型結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還一個變型結構在產(chǎn)生防風火狀態(tài)時的部分剖視圖;
圖12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的打火機發(fā)出防風火時的防風火組件和與之相連接的一部分火苗轉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3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的打火機發(fā)出明火時的防風火組件和與之相連接的一部分火苗轉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4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另一個表示在打火機發(fā)出明火時的防風火組件和與之相連接的一部分火苗轉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A、15-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的一種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16-A、16-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第二種的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17-A、17-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第三種的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18-A、18-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第四種的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
圖19-A、19-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第五種的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20-A、20-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第六種的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21-A、21-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第七種的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22-A、22-B是分別表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個實施例的一種防風火組件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與明火狀態(tài)的結構示意圖;圖23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個實施例一體式結構的防風火組件的剖視圖;圖24是圖23的24-24剖視圖;圖25是限流均衡機構的剖視結構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在附圖中作用相同的零件使用同一編號。
參見
圖1,本實用新型的雙火苗打火機的第一個實施方案,包括殼體1,殼體1由底殼11,中套12,可翻開的頂蓋13組成,頂蓋13的桿狀部分14可繞插在中套12中的樞軸15轉動,桿狀部分14與中套12之間安置有一鉤狀件16和彈簧17,從而使頂蓋13要么處于如
圖1所示的關閉位置,要么處于如圖2、3所示的開啟位置,底殼11內為由儲氣箱21、進氣閥22、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23組成的儲氣箱組件2,儲氣箱21的底部裝有進氣閥22,儲氣箱21由儲氣箱體211和儲氣箱底蓋212利用粘接或者焊接(例如超聲波焊接)的方法連接,儲氣箱21上裝的出氣閥23的調節(jié)由調節(jié)桿221來實現(xiàn)的,出氣閥23的上端有一圈凸緣231,該凸緣231可讓供氣控制機構5作用,供氣控制機構5可以為閥開啟件51,出氣閥23的出口通過供氣管路101與防風火組件4的進口相連通,防風火組件4包括霧化器41、混合室42、出氣頭43、燃燒爐44,燃燒爐44中一般安有復燃件45,霧化器41和混合室42可連接成一體,相對于出氣頭43可以上下移動,燃燒爐44一般安在儲氣箱21上端并伸入中套12中,點火裝置3為壓電式,它的放電電極34穿過燃燒爐44的壁,用來點燃燃燒爐44中的可燃氣,另外一個導電沖壓片32一端與點火裝置3的金屬底殼33接觸,導電沖壓片32的另一端與防風火組件4相連接,從而構成放電回路,從儲氣箱21導出的可燃氣進入霧化器41中,依霧化器41中霧化片411的作用,進行霧化噴射,霧化器41中安有一橡膠密封圈412,混合室42上有空氣通道421,霧化噴射出的可燃氣在混合室42中與引入的空氣充分混合,該混合氣然后流到出氣頭43中,從出氣頭43流入燃燒爐44中,最后在燃燒爐44中點火燃燒,火苗轉換機構6包括安在防風火組件4上的活動板61和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上的外伸撥片62,該外伸撥片62可以與上述的動作件31制成一體。

圖1、2、3所示的三種不同狀態(tài)的總裝圖中,供氣控制機構5除了上述的閥開啟件51外,還進一步包括相互配合作用的簧片52,該簧片52安在儲氣箱體211上,頂蓋13未打開時,即處于
圖1所示的未使用狀態(tài)時,閥開啟件51的一端既未使出氣閥23開啟,也未與簧片52發(fā)生作用;如圖2所示,打開頂蓋13時,由于上述的鉤狀件16向內移動,簧片52也向內移,處于待命狀態(tài),壓下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時,動作件31的下端下壓閥開啟件51的開啟端,通過支點53的作用,閥開啟件51的另一端挑起出氣閥23的凸緣231,出氣閥23打開,閥開啟件51的一端落在簧片52的限位鉤521上,同時,動作件31上的撥片62也下壓火苗轉換機構6的活動板61,活動板61帶動霧化器41和混合室42下移,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不能被出氣頭43的壁遮住,可燃氣在防風火組件4中充分霧化、混合,此時打火機處于圖2所示的發(fā)出防風火狀態(tài);如圖3所示,使用者放松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閥開啟件51被簧片52的限位鉤521鉤住,出氣閥23維持放氣,而放松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后,防風火組件4中的霧化器41和混合室42在彈簧102的作用下向上移動,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進入出氣頭43的壁中,即空氣通道421被出氣頭43的壁遮住,可燃氣在防風火組件4中不能進行霧化、混合,此時打火機依靠剛熄滅的防風火自然轉換成明火。
關下頂蓋13(
圖1),頂蓋13的桿狀件14繞樞軸15轉動,帶動鉤狀件16向外(左)壓迫簧片52,簧片52上的限位鉤521脫開閥開啟件51,閥開啟件51放松,出氣閥23關閉,又回到
圖1所示的狀態(tài)。
圖4是與
圖1、2、3所示相類似的一種變型結構的雙火苗打火機,二者的差別主要在于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在該實施例中,采用推開式的動作件31′來作用點火裝置3和火苗轉換機構6以及供氣控制裝置5,在該實施例中,火苗轉換機構6包括一外伸鉤片63和與此相互作用的安在防風火組件4上的活動板61,外伸鉤片63安在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的隨動壓套35上,其動作原理與
圖1、2、3中所示相同。
圖5中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個實施例的又一種雙火苗打火機結構,其中的防風火組件4與
圖1-4中的原理相同,其中依靠由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操作楔形滑塊67,通過楔形滑塊67和彈簧103的聯(lián)合作用,封閉閥桿805封閉或導通位于霧化器41與混合室42之間的通路,來產(chǎn)生防風火或明火。
下面結合單獨畫出的防風火組件4的
圖15、16、17、18、19、20、21以產(chǎn)生防風火或明火二種狀態(tài)加以詳細的說明為達到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適于批量生產(chǎn),且具有較高明火點燃率的雙火苗的打火機,其中的一種方案是在防風火組件4上安一個罩件8,從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中可燃液化氣通過由供氣控制機構5操作的出氣閥23后,沿供氣管路101并通過霧化器41的霧化,進入混合室42,混合室42上有與空氣相通的空氣通道421,通過火苗轉換機構6操作控制空氣通道421的封閉與導通并相應地形成能產(chǎn)生明火或防風火的可燃氣流。氣流由出氣頭43上的流道噴出進入燃燒爐44,經(jīng)點火裝置3點火后,產(chǎn)生明火或防風火。
更具體地說,在混合室42上有空氣通道421,在產(chǎn)生防風火時,空氣通道421需要打開,從空氣通道421中進入空氣,與從霧化器41中噴出的射流充分霧化混合,在需要產(chǎn)生明火時,通過火苗轉換機構6操作控制罩件8相對于混合室42運動來關閉空氣通道421;這個運動可以是滑動,還可以是轉動,還可以是另外的封閉方式。
罩件8的結構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其功能是封閉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在這里封閉一詞應理解為基本封閉,一方面,從加工工藝上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地封閉,另一方面,從我們的大量實驗來看,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只要有95%的封閉,就可達到產(chǎn)生明火的目的。
參見
圖15A、B,對于混合室42與霧化器41相分離的結構,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事實上就是它們斷開的暴露空間,罩件8在該實施例中是混合室42的內壁,讓兩者之間產(chǎn)生相對位移來達到開、閉空氣通道的目的。根據(jù)不同的情況罩件8也可為霧化器41的壁。
參見
圖16A、B,罩件8就是安在混合室42外壁的一個的圓筒體,該圓筒體隨火苗轉換機構6(如
圖1-3中所示)運動,可以罩住或打開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這個運動可以可以是滑動,還可以是轉動,滑動的實施例比較適于本實用新型的雙火苗打火機,在該圖中,罩件8的筒體上有一空氣孔81,罩件8的上部還可有一較短的稍小的圓筒83,其下端的外壁有突緣84,突緣84的作用相當于火苗轉換機構6中的活動板61(
圖1-3),突緣84下面安有彈簧102,出氣頭43的頭部開有中心孔管431和旁通道432,筒體上下滑動,下滑時,出氣頭43的出氣孔431露出筒體外,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與筒體8中部的空氣孔81對齊,這時空氣進入混合室42與霧化后的氣流混合形成可產(chǎn)生防風火的氣流,形成防風火。
參見
圖17A、B,罩件8安在混合室42上的種種結構都是可行的,其中一個較突出的實施例是罩件8為安在混合室42中的芯管82,依彈簧84和混合室42上下面上的滑槽422,芯管82可以左右移動,在正常的情況下芯管82與霧化器41的噴口414出氣頭43的中心孔管431對齊,可燃氣直接通過芯管82從出氣頭43噴出,產(chǎn)生明火;在火苗轉換機構6的作用下拉動芯管82移開正常的位置,可燃氣在混合室42中與從混合室42上的空氣通道421中進入的空氣混合,而形成發(fā)出防風火的混合氣流。松開火苗轉換機構6后,芯管82在彈簧84的作用下恢復正常位置,在芯管82上焊接或連接一根軟鋼絲類的物體65,該鋼絲伸出混合室42外,鋼絲65的另一端安在儲氣箱21上(未在圖上示出),作為火苗轉換機構6的一部分的活動塊64上、下移動就可完成明火或防風火的轉換。
參見
圖18A、B,19A、B,出氣頭43的外壁延長為罩件8,混合室42上開有一空氣通道421,混合室42與霧化室41相互連接,火苗轉換機構6(如
圖1-3所示)作用在混合室42或霧化室41上,在該實施例中,通過活動板61上下移動,帶動混合室42相對于罩件8運動,在向下的力作用下,混合室42相對上述罩件8向下滑動,混合室42上的空氣通道421及出氣頭43上的旁通道432同時打開,空氣進入混合室42,形成混合后的可產(chǎn)生防風火的射流氣流,該射流主要從出氣頭43上的旁通道432噴出,產(chǎn)生防風火,相反,混合室42與霧化室41相對于作為罩件8的出氣頭43的外壁上移,關閉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從霧化室41來的可燃氣流不與空氣混合,同時,氣流從出氣頭43的中心孔管431流向燃燒室44,形成明火。一般在霧化器41下部安有一彈簧102,
圖19中與
圖18的結構上細小的差別在于出氣頭的結構形式。
參見圖20A、B,罩件8為伸進混合室42的二個空氣通道421中的棒狀體。這種棒狀體中間開有燃氣流孔802,棒狀體兩端表面適當位置開有空氣槽801并與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相配,當這種棒狀體依其圓柱面與空氣通道421的配合來封閉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氣流通過棒狀體的燃氣流孔802直接由出氣頭43噴出,產(chǎn)生明火;在火苗轉換機構的作用下,棒狀體控制端的斜邊面85與火苗轉換機構中的一活動塊66相互作用使棒狀體產(chǎn)生一定的位移,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被棒狀體表面的空氣槽801部分打開,空氣進入混合室42中混合可燃氣,產(chǎn)生防風火;當活動塊66上升時,棒狀體在彈簧103的作用下,從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退出一部分,則棒狀體的圓柱面封住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從霧化器41噴出的氣流不產(chǎn)生霧化、混合,產(chǎn)生明火。
參見圖21A、B,罩件8為可沿混合室42內壁滑動的筒體,筒體內壁頂端具有一臺肩424,臺肩424上安有密封圈425,筒體頂端為一與出氣頭43相配合的錐形出氣管426,霧化器41下的氣流導管401具有一徑向旁通道402,霧化器41的外壁有連通上述出氣管426與徑向旁通道402的環(huán)形縫隙403,霧化器41頂端與筒體內壁的臺肩424接觸時,密封圈425密封該環(huán)形縫隙403。通過活動板61和彈簧102的聯(lián)合作用,上抬罩件8,從氣流導管401引來的可燃氣流大部分將通過徑向旁通道402和環(huán)形縫隙403到達錐形出氣管426,最后從出氣頭43噴出,此時,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被罩件8遮住,打火機形成明火;相反,下壓罩件8到,霧化器41頂端與筒體內壁的臺肩424接觸時,密封圈425密封該環(huán)形縫隙403時,可燃氣流從霧化器41噴出,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開放,可燃氣產(chǎn)生霧化、混合,打火機形成防風火。
參見圖5,罩件8為一個類似針閥的封閉閥桿805,安在霧化器41上方,在霧化器41與罩件8之間有一旁通管418,直接通向出氣頭43,當封閉閥桿805插入時,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處于不起作用的狀態(tài),即此時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相當于處在封閉狀態(tài),在壓下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時,帶動一楔形的滑塊67下行,克服彈簧103的彈力把作為罩件8的封閉閥桿805抽出,由于混合室42的管徑大于旁通管418的直徑,大部分的氣流進入混合室42中進行混合,造成產(chǎn)生防風火的可燃氣流;在松開壓套后,作為罩件8的封閉閥桿805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堵死霧化室41與混合室42之間的通路,氣流從旁通管418流向出氣頭43而產(chǎn)生明火。
上述的種種罩件的結構,可以根據(jù)具體的結構,把火苗轉換機構4與罩件8或上述的活動板61等部件相接觸,所說的接觸也可以是相互連接或相互制成一體,通過火苗轉換機構6的作用使罩件8與混合室42產(chǎn)生相對的運動,利用罩件8封閉或導通混合室42上的空氣通道421,實現(xiàn)產(chǎn)生防風火或明火的目的。
總之,對于種種防風火組件的結構,罩件的結構可相應改變,達到關閉混合室42的空氣通道421的目的,以上提到的混合室42上的空氣通道421或罩件8上的空氣孔801可具有各種各樣的結構形狀,例如圓孔、橢圓孔或各種槽形。
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技術方案是在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42上安有一擾流元件7。這種擾流元件7最好為一個棒狀物,也可以為相類似的條狀物或其它合適的形狀,只要在結構上適于在混合室42中進行擾動,擾流元件7通過與火苗轉換機構6連接或制成一體,在混合室42中移動或轉動即可實現(xiàn)擾流的目的,結合本實用新型的雙火苗打火機的具體結構,移動的方案是首選的。
參見圖6和圖22A、B,其中的擾流元件7為棒狀物,伸入至混合室42中,該棒狀物的擾流元件7在混合室42中進出滑動,火苗轉換機構6的一端與該擾動元件7相連接,在某些情況下,它們甚至可以制成一體,它的存在,尤其當其某一部位處在射流的中心及中心附近位置時,將對射流進行擾動,軟化射流,這樣,即可產(chǎn)生出所需要的明火;圖中擾流元件7由火苗轉換機構控制操作,火苗轉換機構6在壓下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時,擾流元件7退出混合室42中的射流中心,不起擾流的作用,打火機產(chǎn)生防風火;相反地,放松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在其彈簧103淖饔孟攏攏帕髟髟髟飛烊氙混合室42中,對噴射氣流進行霧化和軟化而產(chǎn)生明火。
上述所說的火苗轉換機構是用來實現(xiàn)明火與防風火的轉換,不管是采取罩件封閉進氧的方案或采取擾動的方案,火苗轉換機構可以為一個單獨的部件,它可為安在外殼上的一個滑塊,該滑塊的另一端用來控制罩件的封閉或擾動元件的擾動;對用火苗轉換機構操作罩件封閉混合室的空氣通道來實現(xiàn)明火與防風火的轉換的方式,更好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所推薦的與點火裝置聯(lián)動的方案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作用在上述的罩件或混合室上,操作罩件與混合室作相對地滑動或轉動,這時所說的作用一詞可認為是分離地接觸或連接或制成一體,達到的目的是封閉混合室的空氣通道上,所說的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處在點火裝置的動作件上,所說的點火裝置的動作件動作時,點火裝置點火,動作件放松時,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火苗轉換機構轉換防風火組件中可燃氣的氣流形態(tài),轉換火苗為明火。采用這種技術解決方案的出發(fā)點在于,防風火的點火率或點燃率都很高,相對來說,明火的點火率遠不如防風火,并且,防風火在點燃后一二秒鐘就可使燃燒爐的溫度達到很高,這個溫度完全可以利用起來,并且防風火組件中的復燃絲也可以利用起來,在產(chǎn)生防風火后轉換成明火,這樣可大大提高明火的點燃率,順利地解決了明火點火率不高的問題。
對于用火苗轉換機構擾動元件擾動混合室噴射氣流來實現(xiàn)明火與防風火的轉換的的方式,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作用在上述的撓流元件上,操作撓流元件在混合室中的擾動,這時所說的作用一詞可認為是分離地接觸或連接或制成一體,達到的目的是對混合室中的射流進行擾動,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處在點火裝置的動作件上,所說的點火裝置的動作件動作時,點火裝置點火,動作件放松時,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火苗轉換機構轉換防風火組件中可燃氣的氣流形態(tài),從防風火火苗轉換為類似燭光的明火。
參見圖7、8、9,尤其是圖7,為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目的第三種技術方案,可以在本申請人的US-5055034專利的基礎上,把火苗轉換機構6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相連接或相作用,所以,第三種方案的雙火苗打火機,包括殼體1,由儲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2,點火裝置3,以及由霧化器41、混合室42、出氣頭43、燃燒爐44組成的防風火組件4,作用于儲氣箱組件2的出氣閥23上的供氣控制機構5,火苗轉換機構6,上述的出氣頭43的頂端有一根開口垂直向上的氣體燃料噴嘴434,該氣體燃料噴嘴434與儲氣箱21相連通,上述的火苗轉換機構6的一端為作用在氣體燃料噴嘴434與儲氣箱21之間連通路線上的閥裝置,所述的火苗轉換機構6的另一端與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相連接,所說的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動作時,點火裝置3點火,動作件31放松時,供氣控制機構5維持供氣,火苗轉換機構6轉換防風火組件4中可燃氣的氣流形態(tài),轉換火苗為明火,在這三個圖所示的實施例中,由于靠一根軟管435把出氣頭44上的氣體燃料噴嘴434與儲氣箱21之間相互連通,考慮軟管435的特點,所述的閥裝置大大簡化為擠壓軟管的一定機構,在圖7、8中,作為火苗轉換機構6的閥裝置與供氣控制機構5中的閥開啟件51合二為一,結構十分簡單,使用效果很好。
在壓下點火機構3的動作件31后,供氣控制機構5封鎖該軟管435,可燃氣從出氣閥23噴射至混合室42中進行霧化、混合,然后從出氣頭43噴出而產(chǎn)生防風火;反之,放松動作件31,軟管435暢通,可燃氣直接從軟管435噴向燃燒爐44經(jīng)點火裝置3點火后產(chǎn)生明火。圖7中的供氣控制機構5為一連接于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上的閥開啟件51,該閥開啟件51在壓下時,一方面挑起出氣閥23讓可燃氣從儲氣箱中出來,另一方面,剛好擠壓住軟管,此時,打火機發(fā)出明火,放松閥開啟件51,由于供氣控制機構5中簧片52上的鉤狀件521的作用,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儲氣箱21中的可燃氣通過軟管435直接進入防風火組件4中的出氣頭43上的燃料噴觜434,打火機此時轉換成明火。
圖8的結構與圖7的結構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點火裝置3中采用推子形式的的動作件31′代替壓套形式的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
圖9中的供氣控制機構5除了一連接于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上的閥開啟件51外,還進一步包括一楔塊601,通過楔塊601擠壓軟管435而達到封鎖此管的目的,該楔塊601與點火裝置3的動作件31相連接,靠楔塊601伸進或退出儲氣箱體211上的斜槽201來擠壓或放松相鄰縫槽202中的軟管435實現(xiàn)防風火與明火的轉換,從圖上可以看出其詳細的結構。
對于上述結構也可以把導流軟管435與防風火組件4組合為一個整體的閥體,這樣可減少組裝的難度,提高成品率和勞動生產(chǎn)率,參見圖23、24,其中圖24是圖23的24-24剖面圖,閥體上具有第一、第二氣流通道4001、4002,閥體的頂端為出氣頭43,出氣頭43上具有一開口向上的氣體燃料噴嘴434,該噴嘴434與第二氣流通道4002相連通,閥體底部為與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相連的供氣管路101,供氣管路101與出氣頭43之間為霧化器、混合室構成的第一氣流通道4001,所述的第一氣流通道4001永遠相通,供氣管路101與霧化器之間有一旁通道4003,該旁通道4003與閥腔4004相連通,閥腔4004中安有閥芯4005,閥芯上安有彈簧4006,閥芯頂端安有一閥封閉件4007,閥封閉件4007通過閥芯4005左右移動來控制閥腔4004與第二氣流通道4002的連通;作為火苗轉換機構一部分的活動塊66由點火裝置的動作件操縱上下運動,當活動塊66下壓時,通過支桿4008壓進閥芯4005,切斷第二氣流通道4002的供氣,打火機發(fā)出防風火,反之,當活動塊66上升,不對支桿4008施力時,依彈簧4006作用,閥芯4005右移,閥封閉件4007打開第二氣流通道4002,則可燃氣大都從第二氣流通道4002進入出氣頭43,打火機形成明火。
以上的結構還可以在氣體燃料噴嘴434與儲氣箱之間的連通路線上加裝一限流均衡機構,參見圖23、25,該限流均衡機構,具體說包括有一限流孔4009的限流片4010或類似結構的限流管,限流均衡機構的過流通道的當量過流直徑為0.05-0.15mm,加裝限流片4010的目的是均衡第一氣流通道即防風火組件4中和第二氣流通道4002即明火供氣管中的供氣,使燃燒爐中產(chǎn)生的火苗是防風的明火,即中心部位的火苗是明火,而明火周圍是防風火,用防風火來保護明火,讓明火具有一定的防風能力。當打火機轉換至明火狀態(tài)時,發(fā)出的是具有較強防風能力的明火,即此時的明火由于限流均衡機構的存在有相對應的防風火的保護。事實上,圖23的結構中在明火管一側已裝進限流均衡機構,在圖7、8、9所公開的實施例中,可以在軟管435中加裝一個圖25所示結構的限流均衡機構,實現(xiàn)發(fā)出防風明火的目的,上述的限流均衡機構中可以有一個或多于一個微孔,以一個微孔為佳,但其全部微孔的當量過流直徑應在0.05-0.15mm范圍內,與霧化器中霧化孔徑(一般為0.055-0.15mm)相對應、相配合。對于0.055mm的霧化孔徑,當量過流直徑可以為0.05mm,也可以大至0.15mm,對于0.15mm的霧化孔徑,當量過流直徑可以為0.15mm,也可以小至0.05mm,最好的方案是霧化孔徑與當量過流直徑基本相等,較好的是二個直徑都在0.07-0.11mm范圍內,更好的是二個直徑幾乎相等。在上述的限流均衡機構中最好具有一層濾網(wǎng)4011,且濾網(wǎng)4011應處于微孔的上流位置以過濾可燃氣中可能存在的雜質。
參見
圖10、11,這二個附圖所公開的結構與圖8、9基本相同,二者的差別在于
圖10、11中的軟管435直接連向燃燒爐44的壁中或燃燒爐44的壁外,對于壁外的情況,應該考慮明火的點燃問題,較好的技術解決方案是在爐壁上開一定大小的引火槽口444,在這二個圖中,明火管可以在爐的整個圓周上根據(jù)結構的安排安置。
從以上各種結構的打火機的介紹可以看出,不管采用何種產(chǎn)生明火與防風火的機構,都可以根據(jù)雙火苗打火機的特點,安上與點火裝置的動作件相聯(lián)動的火苗轉換機構,壓下點火裝置時,打火機發(fā)出防風火,放松點火裝置,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打火機從防風火自然轉換為明火。
上述的點火裝置可用目前比較通行的二種點火裝置壓電式點火裝置和電子式點火裝置,針對這兩種點火裝置可以用如下的方式連接操作火苗轉換機構來實現(xiàn)火苗的轉換第一種方法是把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與壓電式點火裝置的動作件相連,參見
圖1-11中的各種結構,不管所謂的動作件是圖5、8、10中所示的壓電式點火裝置的推子或其余附圖中的壓電式點火裝置的壓套。
第二種方法是把火苗轉換機構6的另一端與電子式點火裝置3′的開關相連,參見
圖12、13、14中的結構,在
圖12中,滑塊611一方面作用于防風火組件4,另一方面,又作用于電子式點火裝置3′的開關來實現(xiàn)防風火與明火的轉換,滑塊611伸出打火機的外殼1;
圖13中公開了利用滑塊611來切斷或放松軟管435以及動作電子式點火裝置3′的開關的結構;
圖14中采用按鍵612代替
圖14中的滑塊611,按鍵612與外殼之間安有一彈簧613。
為實現(xiàn)上述的火苗轉換功能,需要有一套供氣控制機構5在打火機工作時保持供氣,一方面,可以采用打開打火機的頂蓋時就開始供氣的方案,參見
圖12,這種供氣控制機構5包括一拉桿501和橫桿502,拉桿501的一端與頂蓋13的桿狀部分14相連(參見
圖1-3),另一端與橫桿502的一端鉸接,橫桿502處在出氣閥23的下部,橫桿502另一端鉸接于儲氣箱組件2的氣箱體211上;另一方面,打開打火機的頂蓋僅作好供氣的準備,而在第一次點火動作后,出氣閥23打開并維持供氣,這種供氣控制機構可具體參見
圖1-11中的結構和對
圖1-3詳細說明中的介紹。
綜上所說的雙火苗打火機,由于采用了火苗轉換機構操作罩件與混合室的相對運動或帶動擾流元件動作,大大提高了打火機的點火率或點燃率,能通過簡單的控制轉換實現(xiàn)一機多火,大大拓展了防風打火機的功能,本實用新型的雙火苗防風打火機,而且具有結構緊湊、合理,能簡化制造和組裝的工藝,適于工業(yè)大批量生產(chǎn)。
由于現(xiàn)有技術的雙火苗打火機普遍采用壓電陶瓷的點火裝置,實踐證明該點火裝置是非常適用的,通過上文的詳細敘述,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是通過點火裝置的動作來聯(lián)動火苗轉換機構,點火裝置的動作可以是壓下,也可以進行機械傳動的轉換,變?yōu)橥苿拥葎幼餍问剑词棺鬟@種變動,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所以上文及權利要求中點火裝置的壓下這個特征應作廣義的理解。
權利要求1.一種雙火苗打火機,包括殼體,由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點火裝置,以及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機構,火苗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上安有一罩件,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與罩件相連接,以利用罩件來控制防風火組件中的混合室的空氣通道的封閉與導通。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件為出氣頭的壁,混合室和霧化器相互連接,相對于出氣頭運動。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件為可沿混合室的內壁滑動的筒體,筒體內壁頂端具有一臺肩,臺肩上安有密封圈,筒體頂端為一與出氣頭相配合的錐形出氣管,霧化器下的氣流導管具有一徑向旁通道,霧化器外壁有連通所述出氣管與徑向旁通道的環(huán)形縫隙,霧化器頂端與筒體內壁的臺肩接觸時,密封圈密封該環(huán)形縫隙。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與點火裝置的動作件相連接,所述的點火裝置的動作件動作時,點火裝置點火,動作件放松時,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火苗轉換機構利用所述的罩件封住混合室的空氣通道,轉換防風火組件中可燃氣的氣流形態(tài),轉換火苗為明火。
5.一種雙火苗打火機,包括殼體,由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點火裝置,以及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機構,火苗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中安有一擾流元件,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與擾動元件相連接,利用擾流元件的伸進或抽出來控制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中的噴射氣流的擾動。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擾流元件為一棒狀物,該棒狀物在混合室中進出滑動。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與點火裝置的動作件相連接,所說的點火裝置的動作件動作時,點火裝置點火,動作件放松時,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火苗轉換機構利用擾流元件在混合室中的進出滑動,轉換防風組件中可燃氣的氣流形態(tài),轉換火苗為明火。
8.一種雙火苗打火機,包括殼體,由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點火裝置,以及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機構,火苗轉換機構,所述的出氣頭的頂端有一根開口垂直向上的氣體燃料噴嘴,該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相連通,所述的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為作用在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之間連通路線上的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與點火裝置的動作件相連接,所述的點火裝置的動作件動作時,點火裝置點火,形成防風火,動作件放松時,供氣控制機構維持供氣,火苗轉換機構利用對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之間連通路線的切斷或導通,轉換防風火組件中可燃氣的氣流形態(tài),轉換火苗為明火。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之間通過導流軟管相連通,所述的閥裝置為擠壓所述軟管的閥開啟件或楔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閥裝置的閥體上具有第一第二氣流通道,閥體的頂端為出氣頭,出氣頭上具有一開口向上的氣體燃料噴嘴,該噴嘴與第二氣流通道相連通,閥體底部為與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相連的供氣管路,供氣管路與出氣頭之間為霧化器、混合室構成的第一氣流通道,供氣管路與霧化器之間具有一旁通道,該旁通道通過閥腔與第二氣流通道連通。
11.根據(jù)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之間連通路線上具有一限流孔的限流片,其過流通道的當量過流直徑為0.05-0.15mm。
12.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5或8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氣控制機構包括閥開啟件,簧片,簧片連接在殼體或儲氣箱組件的儲氣箱體上,簧片上具有一鉤狀物,閥開啟件安在出氣閥上,閥開啟件的一端與簧片相配合。
13.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7或8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與壓電式點火裝置的壓套相連。
14.根據(jù)權利要求4或7或8所述的雙火苗打火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苗轉換機構的另一端與電子式點火裝置的開關相連。
15.一種雙火苗打火機,包括殼體,由氣箱,進氣閥,可調節(jié)氣量大小的出氣閥組成的儲氣箱組件,點火裝置,以及由霧化器、混合室、出氣頭、燃燒爐組成的防風火組件,作用于儲氣箱組件的出氣閥上的供氣控制機構,火苗轉換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說的火苗轉換機構的一端與點火裝置的動作件相連接,所述的點火裝置的動作件動作時,點火裝置點火,形成防風火,動作件放松時,形成明火。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雙火苗打火機,它包括殼體,儲氣箱組件,防風火組件,點火裝置,供氣控制機構和火苗轉換機構,點火裝置與火苗轉換機構相連接,點火裝置壓下或松開時,利用罩件來控制防風火組件中的混合室的空氣通道的封閉或導通,或者利用擾流元件伸進或抽出來控制防風火組件的混合室中的噴射氣流的擾動,再或者利用對氣體燃料噴嘴與儲氣箱之間連通路線的切斷或導通,發(fā)出防風火或明火。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明火的點燃率,并且方便使用,它能延長點火裝置的壽命。
文檔編號F23Q2/167GK2139659SQ9223047
公開日1993年8月4日 申請日期1992年8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1992年8月15日
發(fā)明者王志林 申請人:王志林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