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屬于注塑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注塑加工領域,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各種各樣的抽芯脫模的機構,但是對于具體的產品的構造和具體的模具構造,抽芯脫模機構并不能通用,需要根據(jù)實際的情況設計合適的脫模機構,以完成工件的脫模作業(yè)。如果抽芯脫模機構設計不夠巧妙,不但結構復雜,成本較高,而且操作難度較大,不利于加工效率的提高。
如圖1所示的一種注塑加工的工件,圖1中箭頭所示方向為工件的脫模方向,但是空間上存在兩處抽芯孔,抽芯孔的軸線與脫模方向不平行,具有一定夾角,在工件沿脫模方向移動時,抽芯孔中的模芯部分會阻擋工件脫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使用抽芯式脫模機構,在工件沿脫模方向脫模的同時,抽芯機構帶動抽芯塊脫離抽芯孔。但是,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抽芯機構雖然多種多樣,卻并能完全適應本產品的結構,且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抽芯機構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導致注塑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能夠方便地實現(xiàn)工件的脫模作業(y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及其他相關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設于下模上方,所述下模上設有一底座,底座上設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上連接有第一杠桿,第一杠桿的中部連接在第一轉軸上,第一杠桿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驅動臂和第一限位臂,第一驅動臂的下端設有壓縮彈簧,壓縮彈簧的下端壓在底座上,壓縮彈簧的上端抵在第一驅動臂的底部;所述下模上還設有復位桿和第一抽芯桿,復位桿的上端連接在上模的底部,復位桿的下端壓在所述第一驅動臂上;第一抽芯桿的上端連接有第一抽芯塊,第一抽芯桿的下端壓在第一限位臂上。
優(yōu)選地,所述底座上還設有第二轉軸,第二轉軸上連接有第二杠桿,第二杠桿的中部連接在第二轉軸上,第二杠桿的兩端分別為第二驅動臂和第二限位臂,第二驅動臂的底部壓在所述壓縮彈簧上;第二驅動臂的頂部抵在所述復位桿的下端;所述下模上還設有第二抽芯桿,第二抽芯桿的上端連接有第二抽芯塊,第二抽芯桿的下端壓在第二限位臂上。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抽芯桿平行于第一抽芯桿。
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杠桿與第一杠桿對稱地布置在復位桿的軸線兩側。
優(yōu)選地,所述復位桿的上端抵接在上模的底部。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杠桿、第一驅動臂、第二驅動臂為呈U形的一體結構。
優(yōu)選地,所述下模中設有第一導向孔,所述第一抽芯桿設于第一導向孔中并與第一導向孔滑動配合。
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抽芯桿的下端設有第一連接塊,第一連接塊的底面與第一限位臂相抵;第一連接塊的頂面與上模的底面之間設有第一輔助壓簧。
優(yōu)選地,連接塊的頂面與上模的底面之間設有多個第一輔助壓簧,所述第一輔助壓簧的軸線與第一抽芯桿的軸線平行。
進一步地,所述復位桿的軸線與上模的開啟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抽芯桿的軸線與復位桿的軸線之間具有夾角為銳角。
如上所述,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在合模時,上模壓在下模上并將復位桿壓下,使復位桿將第一驅動臂壓下,第一驅動臂將壓縮彈簧壓緊在底座上;第一限位臂將第一抽芯桿頂起并使抽芯塊與工件貼合;開模時,上模向上打開,壓縮彈簧被松開,壓縮彈簧將第一驅動臂向上頂起,從而使第一限位臂向下運動,第一抽芯桿隨第一限位臂向下移動,從而帶動第一抽芯塊脫離工件,完成抽芯脫模。由此,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能夠方便地實現(xiàn)工件的脫模作業(y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顯示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顯示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抽芯機構的立體示意圖,上模和下模均未顯示。
圖3顯示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抽芯機構的正視圖,上模和下模部分顯示。
圖4顯示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抽芯機構的左視圖,上模和下模部分顯示。
零件標號說明
1 工件 15 第一導向孔
2 抽芯孔 16 第一抽芯塊
3 上模 17 第一連接塊
4 下模 18 第一輔助壓簧
5 底座 19 第二抽芯機構
6 壓縮彈簧 20 第二轉軸
7 復位桿 21 第二杠桿
8 復位導向孔 22 第二驅動臂
9 第一抽芯機構 23 第二限位臂
10 第一轉軸 24 第二抽芯桿
11 第一杠桿 25 第二導向孔
12 第一驅動臂 26 第二抽芯塊
13 第一限位臂 27 第二連接塊
14 第一抽芯桿 28 第二輔助壓簧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發(fā)明的其他優(yōu)點與功效。本發(fā)明還可以通過另外不同的具體實施方式加以實施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jié)也可以基于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沒有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或改變。
請參考圖2、圖3和圖4,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包括上模3和下模4,所述上模3設于下模4上方,所述下模4上設有一底座5,底座5上設有第一轉軸10,第一轉軸10上連接有第一杠桿11,第一杠桿11的中部連接在第一轉軸10上,第一杠桿11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驅動臂12和第一限位臂13,第一驅動臂12的下端設有壓縮彈簧6,壓縮彈簧6的下端壓在底座5上,壓縮彈簧6的上端抵在第一驅動臂12的底部;所述下模4上還設有復位桿7和第一抽芯桿14,復位桿7的上端連接在上模3的底部,復位桿7的下端壓在所述第一驅動臂12上;第一抽芯桿14的上端連接有第一抽芯塊16,第一抽芯桿14的下端壓在第一限位臂13上。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在合模時,上模3壓在下模4上并將復位桿7壓下,使復位桿7將第一驅動臂12壓下,第一驅動臂12將壓縮彈簧6壓緊在底座5上;第一限位臂13將第一抽芯桿14頂起并使抽芯塊與工件1貼合;當需要開模取出工件1時,上模3向上打開,壓縮彈簧6被松開,壓縮彈簧6將第一驅動臂12向上頂起,從而使第一限位臂13向下運動,第一抽芯桿14隨第一限位臂13向下移動,從而帶動第一抽芯塊16脫離工件1,完成抽芯脫模。由此,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能夠方便地實現(xiàn)工件1的脫模作業(y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在上述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中,如圖3所示,第一轉軸10、第一杠桿11、壓縮彈簧6、第一抽芯桿14、第一抽芯塊16等零件連接在一起構成第一抽芯機構9,能夠實現(xiàn)對一個工件1進行抽芯脫模作業(yè)。為了提高注塑工件1的生產效率,可以在同一下模4上設置兩個注塑工件1的型腔,每個型腔注塑制造一個工件1,在所述底座5上還設有第二轉軸20,第二轉軸20上連接有第二杠桿21,第二杠桿21的中部連接在第二轉軸20上,第二杠桿21的兩端分別為第二驅動臂22和第二限位臂23,第二驅動臂22的底部壓在所述壓縮彈簧6上;第二驅動臂22的頂部抵在所述復位桿7的下端;所述下模4上還設有第二抽芯桿24,第二抽芯桿24的上端連接有第二抽芯塊26,第二抽芯桿24的下端壓在第二限位臂23上,上述各零件連接在一起構成第二抽芯機構19。這樣,第一抽芯塊16和第二抽芯塊26各用于注塑一個工件1,在開模時,上模3向上開啟,復位桿7將壓縮彈簧6松開,壓縮彈簧6將第一杠桿11的第一驅動臂12和第二杠桿21的第二驅動臂22同時向上頂起,第一杠桿11的第一限位臂13和第二杠桿21的第二限位臂23就會同時向下移動,第一抽芯桿14和第二抽芯桿24就會分別帶動第一抽芯塊16和第二抽芯塊26同時脫離兩個工件1。這樣,在一次脫模作業(yè)中可以生產兩個工件1,能夠提高生產效率。為了使第一抽芯機構9和第二抽芯機構19的動作協(xié)調一致,第一抽芯機構9和第二抽芯機構19對稱地布置在復位桿7的兩側,第二抽芯桿24平行于第一抽芯桿14,第二杠桿21與第一杠桿11對稱地布置在復位桿7的軸線兩側。據(jù)此,本領域技術人員當然可以依次類推地在同一下模4上設置更多的注塑工件1的型腔,以及更多的抽芯機構以同時制造更多的工件1。
為了便于將工件1從下模4中取出,如圖4所示,所述復位桿7的軸線與上模3的開啟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抽芯桿14的軸線與復位桿7的軸線之間具有夾角為銳角,上模3開啟之后,第一杠桿11的第一限位臂13向下運動,第一抽芯桿14沿其軸向向下移動而帶動抽芯塊脫離工件1。上模3向上開啟時,復位桿7向上移動而將壓縮彈簧6松開,優(yōu)選地,復位桿7的上端抵接在上模3的底部。為了使第一杠桿11的結構和受力合理,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杠桿11、第一驅動臂12、第二驅動臂22為呈U形的一體結構。這樣,第一杠桿11、第一驅動臂12、第一限位臂13可以整體加工制造,結構較為簡單,強度較高,當然,第二杠桿21可以采用與第一杠桿11的結構相同的形式。
在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中,第一抽芯桿14沿其軸向移動而帶動第一抽芯塊16運動,第一抽芯桿14的軸向方向根據(jù)具體的實際情況而設置,為了保證第一抽芯桿14能夠順暢地沿其軸向移動,優(yōu)選地,如圖3和圖4所示,在所述下模4中設有第一導向孔15,所述第一抽芯桿14設于第一導向孔15中并與第一導向孔15滑動配合。當然,還可以在下模4中設置第二導向孔25,并將第二抽芯桿24設于第二導向孔25中并與第二導向孔25滑動配合。在上模3開啟時,復位桿7沿其軸向向上運動,為了保證復位桿7能夠順暢地沿其軸向移動,如圖3所示,可以在下模4上設置復位導向孔8,復位桿7設于復位導向孔8中并與復位導向孔8滑動配合。在上模3開啟之后,壓縮彈簧6被松開并將第一杠桿11的第一驅動臂12向上頂起從而使第一限位臂13向下運動,第一抽芯桿14向下移動而帶動第一抽芯塊16脫離工件1,由于注塑液凝固時會產生收縮,工件1與抽芯塊之間相互貼緊,可能需要對抽芯塊施加較大的力才能分開。為此,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方式,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第一抽芯桿14的下端設有第一連接塊17,第一連接塊17的底面與第一限位臂13相抵并可與第一限位臂13相對滑動;第一連接塊17的頂面與上模3的底面之間設有第一輔助壓簧18,第一輔助壓簧18將第一連接塊17向下推壓,從而增加第一抽芯桿14對第一抽芯塊16的作用力,使第一抽芯塊16能夠更容易地脫離工件1。可以在連接塊的頂面與上模3的底面之間設置多個第一輔助壓簧18,所述第一輔助壓簧18的軸線與第一抽芯桿14的軸線平行。當然,還可以在第二抽芯桿24的下端設有第二連接塊27,第二連接塊27的底面與第二限位臂23相抵并可與第二限位臂23相對滑動;第二連接塊27的頂面與上模3的底面之間設有第二輔助壓簧28,以達到上述目的。
基于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一種杠桿式脫模機構,能夠方便地實現(xiàn)工件1的脫模作業(y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發(fā)明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