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架設置有多個上模塊,所述上模具為多個,每個所述上模具分別安裝于所述上模架的上模塊內,所述下模架設置有多個下模板,所述下模具為多個,每個所述下模具分別安裝于所述下模架的下模板內。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塊模具組合到一組模架上,使多塊模具能夠同時工作,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專利說明】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塑封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
【背景技術】
[0002]表面貼裝技術就是SMT (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縮寫),是將電子零件放置于印刷電路板表面,然后使用焊錫連接電子零件的引腳與印刷電路板的焊盤進行金屬化而成為一體。SMT是目前電子組裝行業(yè)里最流行的一種技術和工藝,也是電子裝聯(lián)技術的發(fā)展趨勢,對表面貼裝元件的需要也成倍的增加,在元件封裝的工藝流程中常用的引線框架為單排式,因其生產工藝簡單,被大量采用:隨著電子工藝技術不斷轉型升級的發(fā)展,一種新型矩陣式引線框架的現(xiàn)出,框架材料的利用率高,且結構簡單合理,具有成本低、節(jié)能減排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LED燈管、電腦接口類型、供應電源模塊、網絡變壓器、DIP開關、壓力傳感器、方便實現(xiàn)PCB板的穿孔焊接,及標準邏輯1C、存儲器LSI等領域?,F(xiàn)有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主要缺點是:傳統(tǒng)塑封模具的設計都是訂單式生產,模具只能封裝單一種的規(guī)格的半導體零件,對模具生產企業(yè)而言:模具生產周期長,價格高,生產效率低。對封裝廠而言:每種產品都必須新訂模具,研發(fā)周期長,不利于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模式,因此,存在改進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上述目的:
[0005]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架設置有多個上模塊,所述上模具為多個,每個所述上模具分別安裝于所述上模架的上模塊內,所述下模架設置有多個下模板,所述下模具為多個,每個所述下模具分別安裝于所述下模架的下模板內。
[0006]具體地,所述上模架還包括上T型塊、導套、上墊腳、上底板和定位擋塊,所述上T型塊設置于多個所述上模塊之間,所述導套為四個,四個所述導套分別設置于所述上模架的四角,每個所述導套均通過所述上墊腳與所述上底板連接,所述定位擋塊為多個,每個所述定位擋塊分別設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一側。
[0007]具體地,所述下模架還包括模架頂桿、塑封壓機頂桿、模架復位彈簧、限位塊、模架頂桿推板、下T型塊、模塊復位彈簧、頂桿壓板、行腔頂桿、下模盒、頂出塊、模塊頂桿推板、導柱、下模板和下底板,所述模架頂桿貫穿所述下模板,所述下底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塑封壓機頂桿置于所述下底板上的通孔內,所述模架頂桿推板設置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間,所述模架復位彈簧設置于所述模架頂桿推板與所述下模板之間,所述限位塊設置于所述模架頂桿推板與所述下底板之間,所述下T型塊設置于多個所述下模板之間,所述模塊復位彈簧設置于所述模塊頂桿推板與所述下模盒之間且貫穿所述頂桿壓板,所述行腔頂桿貫穿所述下模盒后于所述模塊頂桿推板連接,所述頂出塊設置于所述模架頂桿上端,所述導柱通過所述下模板設置于所述下底板上。
[0008]進一步,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X軸方向兩側均設置有X軸定位塊,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Y軸方向兩側均設置有Y軸定位塊。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與現(xiàn)有技術相t匕,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塊模具組合到一組模架上,使多塊模具能夠同時工作,能夠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具有推廣使用的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下模架與下模具結構剖視圖;
[0012]圖2是圖1中的A部分局部放大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模架與上模具結構剖視圖;
[0014]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模架結構平面圖;
[0015]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模架側視圖;
[0016]圖6是本實用新型模架與模具的安裝示意圖;
[0017]圖7是本實用新型模架與模具的安裝剖視圖;
[0018]圖8是本實用新型的上模塊結構示意圖;
[0019]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下模塊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X軸定位塊、2-模架頂桿、3-塑封壓機頂桿、4-模架復位彈簧、5-限位塊、
6-模架頂桿推板、7-下T型塊、8-模塊復位彈簧、9-頂桿壓板、10-行腔頂桿、11-下模盒、12-頂出塊、13-模塊頂桿推板、14-導柱、15-下模板、16-下底板、17-上模塊、18-上T型塊、19-導套、20-上墊腳、21-上底板、22-Y軸定位塊、23-定位擋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2]本實用新型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架設置有多個上模塊,上模具為多個,每個上模具分別安裝于上模架的上模塊內,下模架設置有多個下模板,下模具為多個,每個下模具分別安裝于下模架的下模板內。
[0023]如圖1至圖9所示:上模架還包括上T型塊18、導套19、上墊腳20、上底板21和定位擋塊23,上T型塊18設置于多個上模塊17之間,導套19為四個,四個導套19分別設置于上模架的四角,每個導套19均通過上墊腳20與上底板21連接,定位擋塊23為多個,每個定位擋塊23分別設置于下模板15的一側,下模架還包括模架頂桿2、塑封壓機頂桿3、模架復位彈簧4、限位塊5、模架頂桿推板6、下T型塊7、模塊復位彈簧8、頂桿壓板9、行腔頂桿10、下模盒11、頂出塊12、模塊頂桿推板13、導柱14、下模板15和下底板16,模架頂桿2貫穿下模板15,下底板16上設置有通孔,塑封壓機頂桿3置于下底板16上的通孔內,模架頂桿推板6設置于下模板15和下底板16之間,模架復位彈簧4設置于模架頂桿推板6與下模板15之間,限位塊5設置于模架頂桿推板6與下底板16之間,下T型塊7設置于多個下模板15之間,模塊復位彈簧8設置于模塊頂桿推板6與下模盒11之間且貫穿頂桿壓板9,行腔頂桿10貫穿下模盒11后于模塊頂桿推板13連接,頂出塊12設置于模架頂桿2上端,導柱14通過下模板15設置于下底板16上,上模具和下模具的X軸方向兩側均設置有X軸定位塊1,上模具和下模具的Y軸方向兩側均設置有Y軸定位塊22。
[0024]將模具中頂桿結構集成在模塊內,與模架配合的頂桿位置標準化,這樣,通過模架上的頂桿動作,實現(xiàn)頂桿的上下運動,完成零件封零件的頂出。當封裝零件不同時,只要外形尺寸按標準模塊的設計,(頂桿位置相同)都可以安裝在通用模架使用。上下模塊設計有X— Y精定塊,實現(xiàn)合模的定位要求,達到0.005MM的定位精度。模具與模架的固定方式為滑槽式固定方式,與傳統(tǒng)的螺釘、銷子固定不同。模架的設計與傳統(tǒng)模架不同的是:模塊的固定舊由T型滑槽及定塊檔塊來固定的,方便快速更換,
[002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本行業(yè)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架、下模架、上模具和下模具,所述上模架設置有多個上模塊,所述上模具為多個,每個所述上模具分別安裝于所述上模架的上模塊內,所述下模架設置有多個下模板,所述下模具為多個,每個所述下模具分別安裝于所述下模架的下模板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架還包括上T型塊、導套、上墊腳、上底板和定位擋塊,所述上T型塊設置于多個所述上模塊之間,所述導套為四個,四個所述導套分別設置于所述上模架的四角,每個所述導套均通過所述上墊腳與所述上底板連接,所述定位擋塊為多個,每個所述定位擋塊分別設置于所述下模板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架還包括模架頂桿、塑封壓機頂桿、模架復位彈簧、限位塊、模架頂桿推板、下T型塊、模塊復位彈簧、頂桿壓板、行腔頂桿、下模盒、頂出塊、模塊頂桿推板、導柱、下模板和下底板,所述模架頂桿貫穿所述下模板,所述下底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塑封壓機頂桿置于所述下底板上的通孔內,所述模架頂桿推板設置于所述下模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間,所述模架復位彈簧設置于所述模架頂桿推板與所述下模板之間,所述限位塊設置于所述模架頂桿推板與所述下底板之間,所述下T型塊設置于多個所述下模板之間,所述模塊復位彈簧設置于所述模塊頂桿推板與所述下模盒之間且貫穿所述頂桿壓板,所述行腔頂桿貫穿所述下模盒后于所述模塊頂桿推板連接,所述頂出塊設置于所述模架頂桿上端,所述導柱通過所述下模板設置于所述下底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表面貼裝微型矩陣式引線框架塑封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X軸方向兩側均設置有X軸定位塊,所述上模具和所述下模具的Y軸方向兩側均設置有Y軸定位塊。
【文檔編號】B29C33/30GK203792581SQ201420213496
【公開日】2014年8月27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黃世強, 李儒輝, 周平, 唐飛龍 申請人:成都中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