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輸液瓶包裝蓋,具體涉及一種鋁塑組合蓋。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輸液瓶鋁塑組合蓋結構為由鋁蓋和塑料蓋組成,塑料蓋和鋁蓋直接固定連接,這樣當醫(yī)務人員需要將蓋子打開時,只能采用專門的開瓶蓋工具將塑料蓋從鋁蓋上取下,這樣就存在打開蓋子操作繁瑣的不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xiàn)有技術中鋁塑組合蓋打開需要借助專門的開瓶蓋工具,提供一種打開方式簡單快捷的鋁塑組合蓋。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鋁塑組合蓋,它包第一蓋體和第二蓋體,所述第二蓋體設置在第一蓋體的上方,所述第一蓋體上設置有連接片,所述連接片一端與第二蓋體連接,并且所述連接片邊緣與第一蓋體之間設置有第一直線劃痕、圓弧形劃痕和第二直線劃痕,所述第一直線劃痕、圓弧形劃痕和第二直線劃痕依次連接,所述第一直線劃痕、圓弧形劃痕和第二直線劃痕依次連接后形成的形狀與連接片的形狀相同。
本技術方案中首先通過設置連接片,并將連接片的一端與第二蓋體連接,然后在連接片的邊緣與第一蓋體之間設置有依次連接的第一直線劃痕、圓弧形劃痕和第二直線劃痕,這樣在需要將第二蓋體從第一蓋體上打開的時,首先對第二蓋體施加一個向上的拉力,由于第二蓋體與連接片的一端連接,這樣連接片也受到一個向上的拉力,同時由于連接片與第一蓋體之間設置有劃痕,這樣當施加的向上拉力達到一定大小的時,就能使連接片沿著劃痕從第一蓋體上脫離,從而將第二蓋體輕易地從第一蓋體上打開,從而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醫(yī)務人員需要采用專門的開瓶蓋工具才能將塑料蓋從鋁蓋上取下帶來的操作繁瑣的不足。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蓋體一端設置有凸起部。
本技術方案中設置凸起部,同時可以將凸起部的形狀設置為箭頭形狀,通過凸起部,對醫(yī)務人員進行了提醒,告知醫(yī)務人員開啟蓋子的方向,從而實現(xiàn)將第二蓋體從第一蓋體打開。
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蓋體和連接片均采用鋁制成,所述第二蓋體采用塑料制成。
本技術方案中通過選用鋁制成第一蓋體和連接片,由于鋁自身柔軟的性質(zhì),從而便于連接片與第一蓋體分離,從而對第二蓋體施加一個較小的向上拉力,就能輕易的將第二蓋體從第一蓋體上打開。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連接片以及劃痕,從而可以輕松的將塑料蓋從鋁蓋上開啟,便于醫(yī)務人員的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的鋁塑組合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鋁塑組合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所示,其中對應的附圖標記名稱為:
1第一蓋體,2第二蓋體,3連接片,4凸起部,5圓弧形劃痕,6第一直線劃痕,7第二直線劃痕。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闡述。
如圖1和圖2所示的鋁塑組合蓋,它包第一蓋體1和第二蓋體2,所述第二蓋體2設置在第一蓋體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蓋體1上設置有連接片3,所述連接片3一端與第二蓋體2連接,并且所述連接片3邊緣與第一蓋體1之間設置有第一直線劃痕6、圓弧形劃痕5和第二直線劃痕7,所述第一直線劃痕6、圓弧形劃痕5和第二直線劃痕7依次連接,所述第一直線劃痕6、圓弧形劃痕5和第二直線劃痕7依次連接后形成的形狀與連接片3的形狀相同。
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蓋體1一端設置有凸起部4,所述第一蓋體1和連接片3均采用鋁制成,所述第二蓋體2采用塑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如下:
首先對第二蓋體2施加一個向上的拉力,由于第二蓋體2與連接片3的一端連接,連接片3也會受到一個向上的拉力,同時由于連接片3與第一蓋體1之間設置有劃痕,這樣當施加的向上拉力達到一定大小的時,就能使連接3片沿著劃痕從第一蓋體1上脫離,從而將第二蓋體2輕易地從第一蓋體1上打開,從而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醫(yī)務人員需要采用專門的開瓶蓋工具才能將塑料蓋從鋁蓋上取下帶來的操作繁瑣的不足。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實質(zhì)進行詳細說明,但并不能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進行限制,顯而易見地,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本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還可以進行許多改進和修飾,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改進和修飾都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n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