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茶碗(杯)收納包,用于平日存放茶碗或茶杯,以及出行時攜帶茶碗或茶杯,且能對易碎的瓷質茶碗或茶杯進行有效保護。
背景技術:
茶碗或茶杯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具之一,除了會客時會用到茶碗或茶杯外,隨著人們衛(wèi)生意識的提高,不少人在出行或在某些場合,習慣于使用自帶的茶碗或茶杯,而不是使用公共茶具。
茶碗或茶杯,本身材質以瓷器為主。瓷器易碎,不方便隨身攜帶。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瓷質茶碗或茶杯易碎的特點,本發(fā)明旨在提供一種技術解決方案,使得茶碗或茶杯,在靜置或攜行狀態(tài)下,能夠得到有效保護。
本發(fā)明由收束片7和防護片8構成(圖1)。
收束片呈圓形,為雙層或多層中空構造。收束片采用絨布或其它具備一定減震性能的面料,也可在普通布料或無紡布面料的夾層中內襯海綿層或泡沫層,用于減震。
收束片上有兩道縫合線,縫合線10和縫合線11。
縫合線10和縫合線11將收束片分割成三個區(qū)域:縫合線11范圍內的圓形區(qū)域、縫合線11和縫合線10之間的圓環(huán)形區(qū)域、縫合線10直到收束片邊緣的區(qū)域。
縫合線10到收束片邊緣的環(huán)形區(qū)域,面料夾層構成了收束腔1。收束腔上有圓孔2、圓孔5。圓孔2、圓孔5對側分布,兩者中心點的連線經(jīng)過收束片的圓心。
收束腔內,有穿過收束腔的收束繩4。收束繩為封閉環(huán)狀(可采用一根繩子,穿過收束腔后繩頭打結對接的方法來實現(xiàn)),收束繩的長度,比縫合線10的圓周長略長。
部分收束繩,在收束片處于展開狀態(tài)時,露在圓孔2、圓孔5外面。露在圓孔2外面的為繩頭3、露在圓孔5外面的為繩頭6。
露在外面的繩頭長度,以3厘米~5厘米為為佳。這個長度,比較適合人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牽扯。
將茶碗或茶杯放在收束片中心位置后,一手按住茶碗或茶杯,一手扯動收束繩露在圓孔外面的繩頭,收束片緊貼茶杯或茶碗的外廓收縮(圖3)。
防護片為橢圓形,材質為雙層絨布或其它具備一定減震性能的面料,也可在普通布料或無紡布面料的夾層中內襯海綿層或泡沫層,或直接選用某些具備良好彈性和柔韌性的單層材料。
橢圓形防護片的短軸長度,大于需收納茶碗或茶杯最粗部位的外緣直徑。這一設計,是為了確保防護片能夠在收束片受到擠壓或沖擊之前,承受外界的壓力或沖擊力,以起到緩沖作用。
橢圓長軸的一端,有紐扣9。橢圓長軸的另一端,有扣眼0。將紐扣扣進扣眼,橢圓形防護片的兩端就固定在了一起。
收束片和防護片,利用針線縫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圓形收束片的圓心和橢圓形收束片的圓心相重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構造圖。
其中:0——扣眼;1——中空夾層;2——圓孔;3——繩頭;4——收束繩;5——圓孔;6——繩頭;7——收束片;8——防護片;9——紐扣;10——縫合線;11——縫合線。
圖2為防護片展開后的俯視圖。
其中:12——扣眼;13——紐扣;14——縫合線。
圖3為收緊收束繩之后,收束片沿著茶碗或茶杯收束后的立體圖。
其中:15——繩頭;16——縫合線。
圖4為防護片沿收束后的收束片折疊后的立體圖。
其中:17——扣眼;18——紐扣;19——收束片。
圖5為本發(fā)明裝盛茶杯后查完后的構造圖。
其中:20——繩頭;21——扣眼;22——紐扣;23——繩頭;24——防護片;25——收束片;26——縫合線。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圖5,下文將描述本分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將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茶碗(杯)收納包放置在桌面或其它平面上,將防護片和收束片抹平整。再將茶碗或茶杯放在收束片的中央。
一手按住茶碗或茶杯,另一手扯動繩頭,收束繩收緊,收束片邊緣聚合到一起,將茶碗或茶杯收納其中。
將防護片沿著收束片的外廓折疊成倒立的類梯形,將紐扣扣進扣眼。則防護片將包裹住茶碗或茶杯的收束片,部分包裹了起來。
因為橢圓形防護片的短軸的長度大于需收納茶碗或茶杯最粗部位的外緣直徑,可以確保防護片能夠在收束片受到擠壓或沖擊之前,承受外界的壓力或沖擊力,以起到完全或部分抵消外界壓力或沖擊力的作用。
兩個繩頭,在收束繩收緊后,露在圓孔外的長度增加,具備了提手的功能。通過扯動兩個繩頭,調整兩個繩頭露在圓孔外的長度,該收納包可在單提手收納包和雙提手收納包之間自由切換。
無論是采用雙層絨布的收束片或在夾層中添加了海綿減震層或泡沫減震層的收束片,還是采用雙層絨布或其它材質制作的防護片,都具備一定的減震性能,可有效避免茶碗或茶杯在攜行狀態(tài)下,因為墜落或擠壓導致的毀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