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自動編帶機領域,具體為一種自動編帶盤重復編機。
背景技術:
目前編帶機可以分為半自動和全自動兩大類,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升級細化與高度集成,電子元件也從過去的插件式轉化成貼片式來節(jié)省電路板的安裝空間,擴展產品的功能,這是電子行業(yè)的一次大型革命。
但是傳統(tǒng)編帶模式單一,編帶時電子器件受潮可能性大,影響后續(xù)貼片機使用;其次幾個批次生產之器件混編無法區(qū)分或標識標示;編帶機操作員如放料失誤或方向放反,無法做補救處理,造成了工作進度緩慢,影響進程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編帶盤重復編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編帶盤重復編機,包括底座、電機、噴碼裝置、材料盤、第一編帶盤、第二編帶盤和收料帶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端固定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一側設置有材料盤,所述電機另一側設置有噴碼裝置;所述材料盤一側設置有第一編帶盤;所述第一編帶盤側部設置有下壓滾軸,且下壓滾軸連接在電動機輸出端;所述底座另一端安裝有收料帶盤;所述收料帶盤通過同步皮帶連接有第二編帶盤。
優(yōu)選的,所述噴碼裝置通過軟管連接有氣泵。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內部設置有烘烤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底座下方設置有可調節(jié)支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結構簡單,移動方便,拆料復編過程可以實現對潮濕元件烘烤、不同批次噴碼標示、產品從新取出或放入料帶底模進行二次編帶處理,節(jié)省因編帶機故障或操作失誤帶來的人工處理時間,出廠日期噴印能更好的追溯與品質的管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中:1-底座;2-電機;3-噴碼裝置;4-材料盤;5-第一編帶盤;6-第二編帶盤;7-收料帶盤;8-下壓滾軸;9-同步皮帶;10-軟管;11-可調節(jié)支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自動編帶盤重復編機,包括底座1、電機2、噴碼裝置3、材料盤4、第一編帶盤5、第二編帶盤6和收料帶盤7,底座1一端固定安裝有電機2,電機2一側設置有材料盤4,電機2另一側設置有噴碼裝置3;材料盤4一側設置有第一編帶盤5;第一編帶盤5側部設置有下壓滾軸8,且下壓滾軸8連接在電動機2輸出端;底座1另一端安裝有收料帶盤7;收料帶盤7通過同步皮帶9連接有第二編帶盤6;噴碼裝置3通過軟管10連接有氣泵;底座1內部設置有烘烤裝置;底座1下方設置有可調節(jié)支腳11。
工作原理:將已編好物料放入材料盤4,通過腳踩的方式帶入料帶,通過電機2將上膜撕開,料帶底模與產品重新進入底座1,在底座上重新烘烤、噴碼、換產品處理,而后進入末端的壓膜處,將新的上帶膜完整貼覆,完成整個步驟。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