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包括裝車站架體、儲料倉、計量稱重倉,在計量稱重倉下端面分布設置安裝座將計量稱重倉固定在裝車站架體上,且在計量稱重倉下端面與安裝座之間設稱重傳感器,計量稱重倉的上端設兩個給料閥門,分別與對應的儲料倉出料口連接;計量稱重倉的下端面中部位置并排設四個錐形腔體,錐形腔體的中心線與計量稱重倉給料閥門中心線對應且在該位置固定設垂直延伸的導流板,錐形腔體的下端口設卸料閥門,卸料閥門連接能夠左右及上下移動的柔性卸料溜管,柔性卸料溜管的下端固連出料直管;柔性卸料溜管下端設物料檢測裝置,其集成度、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維護方便簡單,定量準確,快速裝車、環(huán)保,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散糧稱重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
【背景技術】
[0002]開通散糧鐵路入關專列,是國家發(fā)展改革委等有關部委為推進糧食“四散化”運輸、提高我國糧食流通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步驟,而發(fā)展糧食流通“四散化”更是增強國家對糧食市場的調控能力、鞏固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大規(guī)模的散糧運輸和禁止超載的安全要求迫切需要一種散糧快速稱重裝車站。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其可實現散糧快速、準確的定量稱重及裝車過程的自動化控制,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企業(yè)的計量管理水平,為企業(yè)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具備良好的市場效益。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包括裝車站架體,在所述裝車站架體上部并排固定兩儲料倉,每個儲料倉的下端有兩個出料口 ;
[0005]對應于每個儲料倉的正下方,在裝車站架體上固定設置計量稱重倉,通過在所述計量稱重倉下端面分布設置安裝座而將所述計量稱重倉固定在所述裝車站架體上,且在計量稱重倉下端面與安裝座之間設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傳感器旁設置與其連接的接線盒;
[0006]在所述計量稱重倉的四壁周圍設置砝碼式校驗裝置,且該砝碼式校驗裝置連接氣缸,氣缸連接電磁閥;
[0007]每一個計量稱重倉的上端均設有兩個給料閥門,分別與對應的儲料倉出料口連接;
[0008]在每一個計量稱重倉的下端面中部位置均并排設置有四個錐形腔體,位于左側兩錐形腔體的中心線與所述計量稱重倉左側的給料閥門中心線對應,且在該位置固定設置垂直延伸的導流板,使所述導流板貫穿于上述中心線的前后;同樣地,位于右側兩錐形腔體的中心線與所述計量稱重倉右側的給料閥門中心線對應,且在該位置固定設置垂直延伸的導流板,使所述導流板貫穿于上述中心線的前后;
[0009]在四個錐形腔體銜接處中部設置導流板,且此處導流板的上端相對所述計量稱重倉的上端口有一定間距;
[0010]每一個錐形腔體的下端口設置卸料閥門,各卸料閥門均連接一個柔性卸料溜管,柔性卸料溜管的下端固定連接出料直管;
[0011]各柔性卸料溜管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滑套上,所述滑套對應所述裝車站架體設有左右向以及垂向滑道,通過設置垂直驅動氣缸以及水平驅動氣缸,控制柔性卸料溜管的位置;
[0012]所述垂直驅動氣缸以及水平驅動氣缸連接稱重控制單元連接;
[0013]在各柔性卸料溜管下端設置物料檢測裝置,所述物料檢測裝置與稱重控制單元連接。
[0014]進一步,在裝車站架體上,圍繞各計量稱重倉的一周設置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裝車站架體上的底座和安裝在底座上的螺栓,螺栓的螺帽端面與計量稱重倉下端固定支架之間間距不超過3mm。
[0015]進一步,所述的給料閥門、卸料閥門均采用氣缸驅動,給料閥門還帶有手動閘門。
[0016]進一步,在給料閥門上裝粉塵防爆型接近開關。
[0017]進一步,在所述計量稱重倉的上端設補氣、除塵系統(tǒng)。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具有集成度高,自動化程度高,操作人性化,維護方便簡單,定量準確,快速裝車、環(huán)保等特點,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0019]所述散糧稱重裝車站,上面的筒倉接收散裝物料,2臺計量稱重倉位于筒倉下面,自動升降卸料溜管安裝在計量稱重倉下面,稱重控制單元放置在控制室;同時,傳感器、檢測開關、電磁閥等適用粉塵防爆型環(huán)境,滿足用戶現場要求。稱重控制單元實現整個稱重計量裝車過程數據的錄入、采集、對比、定量控制等功能,并可通過DP接口與上位控制系統(tǒng)進行通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計量稱重倉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稱重控制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I裝車站架體,2儲料倉,3計量稱重倉,31安裝座,32稱重傳感器,33給料閥門,34導流板,35卸料閥門,36補氣、除塵系統(tǒng),4限位裝置,5校驗裝置,51氣缸,6錐形腔體,7柔性卸料溜管,8出料直管,9火車車廂,10稱重控制單元,101柜體,102觸摸屏,103電子稱重儀表,11遠程控制。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對其中所涉及的技術內容作進一步說明。
[0025]在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左”、“右”、“前”、“后”、“上”、“下”、
“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7]如圖1至圖3所示:
[0028]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包括裝車站架體1,在所述裝車站架體I上部并排固定兩儲料倉2,每個儲料倉2的下端有兩個出料口。對應于每個儲料倉的正下方,在裝車站架體I上固定設置計量稱重倉3,通過在所述計量稱重倉3下端面分布設置安裝座31而將所述計量稱重倉3固定在所述裝車站架體I上,且按照通用手段在計量稱重倉3下端面與安裝座31之間設稱重傳感器32,所述稱重傳感器32旁設置與其連接的接線盒。
[0029]在裝車站架體I上,圍繞各計量稱重倉3的一周設置限位裝置4,所述限位裝置4包括固定在所述裝車站架體I上的底座和安裝在底座上的螺栓,螺栓的螺帽端面與計量稱重倉3下端支架之間間距為3mm以內。
[0030]所述計量稱重倉3上部主體為通用計量稱重倉的結構,其與架體的固連關系為現有內容。在本實用新型中,為防止計量稱重倉的晃動,特別設置了限位裝置4,簡言之,就是通過在裝車站架體I上圍繞計量稱重倉3與裝車站架體I的結合位置,設置圍繞計量稱重倉3的四個螺栓,且使螺帽的端面平行于計量稱重倉3的外壁,并保持3mm內的間距。
[0031 ] 在所述計量稱重倉3的四壁周圍設置砝碼式校驗裝置5,且該砝碼式校驗裝置5連接氣缸51,氣缸51連接電磁閥(電磁閥連接稱重控制單元)。通過電磁閥控制氣缸51的伸縮,最終通過砝碼式校驗裝置5校驗稱重傳感器32的稱重準確性,并能通過調節(jié)砝碼位置進行調試,砝碼式校驗裝置5的校驗原理為通用手段,故不再展開說明。
[0032]每一個計量稱重倉3的上端均設有兩個給料閥門33,分別與對應的儲料倉2出料口連接。
[0033]在每一個計量稱重倉3的下端面中部位置均并排設置有四個錐形腔體6。位于左側兩錐形腔體6的中心線(沿前后方向)與所述計量稱重倉3左側的給料閥門33中心線(沿前后方向)對應,且在該位置固定設置垂直延伸的導流板34,導流板34貫穿于上述中心線的前后。同樣地,位于右側兩錐形腔體6的中心線(沿前后方向)與所述計量稱重倉3右側的給料閥門33中心線(沿前后方向)對應,且在該位置亦固定設置垂直延伸的導流板34,導流板34貫穿于上述中心線的前后。所述導流板34設置的目的是使每個給料閥門33 口落下的糧食,均勻由其下端對應的兩錐形腔體(錐形腔體6又稱為卸料室)流出,保證各計量稱重倉3上四個卸料室物料量均衡,實現均勻裝車,減少后續(xù)的平車工作量。此外,在每一個計量稱重倉3下四個錐形腔體銜接處中部亦設置導流板34,此處導流板34的設置與前述基本一樣,所不同的是此處導流板34的垂向高度為計量稱重倉3上部主體深度的一半,即使該處導流板34的上端距離計量稱重倉3上端口一定距離,其設置的目的是防止相鄰給料閥門33漏下的物料混淆,造成每一個錐形腔體下端口漏出的物料基本一致。
[0034]每一個錐形腔體6的下端口設置卸料閥門35,各卸料閥門35均連接一個柔性卸料溜管7,柔性卸料溜管7的下端固定連接出料直管8。各柔性卸料溜管7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滑套上,所述滑套對應所述裝車站架體設有左右向以及垂向滑道,通過設置垂直驅動氣缸以及水平(左右向)驅動氣缸,控制柔性卸料溜管7的位置,使出料直管8能夠隨柔性卸料溜管7的升降而升降、左右移動而移動,來滿足不同型號的火車車廂9,且能盡量使出料直管8的端口與火車車廂9內物料上表面之間有盡可能小的距離,來減少粉塵外溢。在各柔性卸料溜管下端設置物料檢測裝置,所述物料檢測裝置與稱重控制單元10連接。所述物料檢測裝置用來檢測火車車廂9內物料的高度,其將火車車廂9內物料高度的動態(tài)信號實時反饋給稱重控制單元10,由稱重控制單元10控制垂直驅動氣缸動作,從而確保裝料過程中出料直管8端口與火車車廂9內物料上表面之間始終保持盡可能小的距離,來減少粉塵外溢。
[0035]所述的給料閥門33、卸料閥門35均采用氣缸驅動,給料閥門33還帶有手動閘門,方便用戶調試、檢修。在給料閥門33上裝粉塵防爆型接近開關,進行給料閥門33料門位置的檢測和控制。各個氣缸、接近開關以及電磁閥等控制元件或動作結構分別連接稱重控制單元10。所述稱重控制單元10安裝于控制室內,其可以設置為手動控制與遠程控制的復合模式。在遠程控制下,通過預先設置參數,能夠實現自動定量控制。遠程控制11與所述稱重控制單元10通過DP接口進行連接,完成安裝后由控制電纜和專用信號電纜將執(zhí)行機構連接為一體。
[0036]如圖3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稱重控制單元10由柜體101、電子稱重儀表103、PLC、通訊模塊、觸摸屏102、低壓器件、控制軟件等組成。
[0037]現場各執(zhí)行器件通過電纜相連至稱重控制單元10。稱重控制單元10通過DP接口連接至用戶上位控制系統(tǒng)的計算機。在所述計量稱重倉3上的稱重傳感器32完成稱重信號采集工作,通過屏蔽電纜傳送至稱重控制單元中的電子稱重儀表103。在所述計量稱重倉3的上端設補氣、除塵系統(tǒng)36(為常規(guī)系統(tǒng)),在定量稱重以及自動裝車過程中實現空氣平衡、除塵,并將補氣門過濾布上的浮塵反吹除去,減少維護工作量。
[0038]在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的兩組儲料倉2、計量稱重倉3能夠同時裝車或者單獨裝車,且通過稱重控制單元10控制給料閥門33、卸料閥門35的開、關以及開口之大小,調節(jié)裝車速度,具體的控制編程過程根據實際操作的需要設計,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范圍,且為實現控制的電路布置以及連接均能夠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硬件結構設計,結合動作目的、借助電控領域的常識加以克服,所以不作詳述。
[0039]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
1.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包括裝車站架體、儲料倉、計量稱重倉、稱重控制單元連接,其特征是: 在所述裝車站架體上部并排固定兩儲料倉,每個儲料倉的下端有兩個出料口 ; 對應于每個儲料倉的正下方,在裝車站架體上固定設置計量稱重倉,通過在所述計量稱重倉下端面分布設置安裝座而將所述計量稱重倉固定在所述裝車站架體上,且在計量稱重倉下端面與安裝座之間設稱重傳感器,所述稱重傳感器旁設置與其連接的接線盒; 在所述計量稱重倉的四壁周圍設置砝碼式校驗裝置,且該砝碼式校驗裝置連接氣缸,氣缸連接電磁閥; 每一個計量稱重倉的上端均設有兩個給料閥門,分別與對應的儲料倉出料口連接;在每一個計量稱重倉的下端面中部位置均并排設置有四個錐形腔體,位于左側兩錐形腔體的中心線與所述計量稱重倉左側的給料閥門中心線對應,且在該位置固定設置垂直延伸的導流板,使所述導流板貫穿于上述中心線的前后;同樣地, 位于左側兩錐形腔體的中心線與所述計量稱重倉左側的給料閥門中心線對應,且在該位置固定設置垂直延伸的導流板,使所述導流板貫穿于上述中心線的前后;同時, 在四個錐形腔體銜接處中部設置導流板,且此處導流板的上端相對所述計量稱重倉的上端口有一定間距; 每一個錐形腔體的下端口設置卸料閥門,各卸料閥門均連接一個柔性卸料溜管,柔性卸料溜管的下端固定連接出料直管; 各柔性卸料溜管的下端固定連接在滑套上,所述滑套對應所述裝車站架體設有左右向以及垂向滑道,通過設置垂直驅動氣缸以及水平驅動氣缸,控制柔性卸料溜管的位置; 所述垂直驅動氣缸以及水平驅動氣缸連接稱重控制單元連接; 在各柔性卸料溜管下端設置物料檢測裝置,所述物料檢測裝置與稱重控制單元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其特征是:在裝車站架體上,圍繞各計量稱重倉的一周設置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裝車站架體上的底座和安裝在底座上的螺栓,螺栓的螺帽端面與計量稱重倉下端固定支架之間間距不超過3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其特征是:所述的給料閥門、卸料閥門均采用氣缸驅動,給料閥門還帶有手動閘門。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其特征是:在給料閥門上裝粉塵防爆型接近開關。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散糧稱重裝車站,其特征是:在所述計量稱重倉的上端設補氣、除塵系統(tǒng)。
【文檔編號】B65G67/06GK204184961SQ201420652835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1月4日
【發(fā)明者】申良棟, 張加營, 唐慎濤, 胡傳旺 申請人:濟南金鐘電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