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拎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拎繩,尤其涉及一種可用于包裝袋上的拎繩。
背景技術:
目前拎繩的應用范圍廣泛,可用于貨物裝卸打包,商品包裝等行業(yè)、特別 是包裝袋上的拎繩需求量很大,現(xiàn)有的包裝袋上的拎繩,都是用棉紗、聚酯紗、 丙烯紗擰成一股或多股做成,導致其生產成本比較高。受目前市場原材料價格 上漲、產品銷售下降的影響,需要采用一種成本更低,但又不降低原有強度和 質感的材料來制作新結構的拎繩。
發(fā)明內容
為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拎繩,采用新的材 料結構設計,大大減少了生產成本,又不降低原有拎繩的強度和質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拎繩,所述拎繩由EPE材料或EPS材料制成 的基材包芯,以及包裹所述基材包芯的保護層組成。
進一步,所述保護層由尼龍或聚酯紗或丙烯紗制成,緊密包裹著所述基材 包芯的外表面。
進一步,所述保護層是一層耐磨涂料,均勻粘覆在所述基材包芯的外表面。 更進一步,所述拎繩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將拎繩收縮壓合的繩扣,所述繩扣 尾端有 一卡住包裝袋提拉扣環(huán)的倒刺狀部件。
采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釆用成本比棉紗、聚酯紗、丙烯紗材料更低 的EPE材料或EPS材料做拎繩的基材包芯,可使整條拎繩成本減低60%,所述 EPE材料或EPS材料也是環(huán)保材料;而且基材包芯外面還包裹一層保護層,這 樣的雙層結構拎繩結構新穎,結實有韌性,不降低拎繩原有的強度和質感。
圖l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的拎繩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提供的拎繩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用在包裝袋上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 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l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提供了一種拎繩,是由EPE材料或EPS 材料制成的基材包芯2,以及包裹所述基材包芯2的保護層1組成?;陌? 的抗拉伸力強,質地輕柔,其中EPE材料即聚乙烯發(fā)泡材料,EPS材料即聚苯 乙烯發(fā)泡材料,這兩種都是容易加工、環(huán)保安全的工業(yè)材料。所述EPE材料和 EPS材料在加工壓出成形前亦可添加有光分解淀粉塑料或水分解淀粉塑料,使 其做成的拎繩真正成為綠色環(huán)保產品。作為一種實施方式,所述拎繩的保護層1 由尼龍或聚酯紗或丙烯紗制成,緊密包裹著所述基材包芯的外表面。作為另一 種實施方式,所述保護層1是一層耐磨涂料,均勻粘覆在所述基材包芯的外表 面。通過采用成本比棉紗、聚酯紗、丙烯紗材料更低的EPE材料或EPS材料做 拎繩的基材包芯,可使整條拎繩成本減低60%,而且基材包芯外面有一層保護 層,這樣的雙層結構拎繩結構新穎結實,有韌性,不降低原有的強度和質感。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中,上述結構的拎繩兩端固定連接有將 拎繩收縮壓合的繩扣3,所述繩扣尾端有一倒刺狀部件4,用于卡住包裝袋的提 才立扣環(huán)。所述繩扣3可以由塑并+熱加工壓合而成。
如圖3所示,將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拎繩用于包裝袋上,比現(xiàn)有棉紗、聚酯 紗、丙烯紗材料做的拎繩更省錢,更結實耐用。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 新型之權利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 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動,這些改進和變動也視 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拎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拎繩由EPE材料或EPS材料制成的基材包芯,以及包裹所述基材包芯的保護層組成。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拎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由尼龍或聚酯紗 或丙烯紗制成,緊密包裹著所述基材包芯的外表面。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拎繩,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是一層耐磨涂料, 均勻粘覆在所述基材包芯的外表面。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拎繩,其特征在于,所述拎繩的兩端 固定連接有將拎繩收縮壓合的繩扣,所述繩扣尾端有一-N主包裝袋提拉扣環(huán)的 倒刺狀部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拎繩,由EPE材料或EPS材料制成的基材包芯,以及包裹所述基材包芯的保護層組成。所述拎繩的兩端固定連接有將拎繩收縮壓合的繩扣,所述繩扣尾端有一倒刺狀部件,用于卡住包裝袋的提拉扣環(huán)。通過采用成本比棉紗、聚酯紗、丙烯紗材料更低的EPE材料或EPS材料做拎繩的基材包芯,可使整條拎繩成本減低60%,更加環(huán)保安全,而且所述基材包芯外面有一層保護層,這樣雙層結構的拎繩結構新穎,結實有韌性,不降低原有的強度和質感。
文檔編號B65D33/12GK201357996SQ20092005167
公開日2009年12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2月25日
發(fā)明者黃逢源 申請人:黃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