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抱式鋼管保護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冶金、石油行業(yè)中鋼管管體的表面保護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在鋼管搬運、吊裝、及堆放過程中主要是以貨架擺放的方式對鋼管管體進行保護,而這一方式存在擺放速度慢、人工及物料成本較高、對單根鋼管無法保護、對不同管徑的鋼管不能合捆包裝等缺點。
特別在冶金、石油行業(yè)中,每年需要生產和應用大量的精度要求很高的鋼管,目前的鋼管的搬運、吊裝、及堆放方式不能滿足上述要求,并因為保護不當,有相當數量的鋼管管體發(fā)生損壞、變形等現象。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式鋼管保護圈,以實現鋼管保護,避免鋼管管體損壞、變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自式鋼管保護圈,其是一個具有開口的彈性環(huán)形結構體,該環(huán)形結構體開口處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重疊,并且設有兩個對應的保護圈端頭。
其中,在自然狀態(tài)下,該兩個保護圈端頭在圓周上的距離小于或等于1/5環(huán)形結構體的圓周長度。
其中,該環(huán)形體設有倒角。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該保護圈是一個具有開口的彈性環(huán)形結構體,該環(huán)形結構體開口處相互重疊,并且設有兩個保護圈端頭,其具有回彈性能,可以牢固地緊鋼管管體而不會輕易脫落和滑動,具有抗沖擊、抗應力、抗裂和抗老化性能,可在-46℃至66℃溫度環(huán)境內正常使用,成本較低、操作簡便、保護可靠、可重復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tài)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自然狀態(tài)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如圖1-圖3所示,一種自式鋼管保護圈1,其是一個具有開口的彈性環(huán)形結構體,該環(huán)形結構體開口處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重疊,并且設有兩個對應的保護圈端頭11,較佳地,該兩個保護圈端頭在圓周上的距離小于或等于1/5環(huán)形結構體的圓周長度(如圖2所示),以使其在使用狀態(tài)獲得較理想回彈力,該環(huán)形體外圈處設有工藝倒角(也可以不設倒角);自式鋼管保護圈1由塑料或橡膠制成,也可由內置鋼帶、外注塑料組合制成,其規(guī)格、尺寸可根據鋼管大小及用戶要求而確定;因此,自式鋼管保護圈1不僅具有回彈性能,可以牢固地緊鋼管管體而不會輕易脫落和滑動,又具有高抗沖擊和抗應力的性能,同時還具有抗裂和抗老化性能,可在-46℃至66℃溫度環(huán)境內正常使用。
在應用時,僅需人工將自式鋼管保護圈1開口處的兩個保護圈端頭11拉開,再把自抱式鋼管保護圈1套在鋼管管體上即可,此時,環(huán)形結構體開口處相互重疊部分也被拉開,兩個保護圈端頭11的距離被拉近了,幾乎達到相對的狀態(tài)(如圖1所示),自抱式鋼管保護圈1具有回彈性能,可以借助自身的彈性牢固地抱緊鋼管管體而不會輕易脫落和滑動;每根鋼管管體上至少需要兩個自抱式鋼管保護圈1,其被分別放置于鋼管管體的適當位置,根據鋼管的長度不同和保護要求的不同,也可用兩個以上的自抱式鋼管保護圈1進行鋼管保護;在脫卸自抱式鋼管保護圈1時,將兩個保護圈端頭11分開、拉下鋼管保護圈1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自抱式鋼管保護圈,其特征在于,其是一個具有開口的彈性環(huán)形結構體,該環(huán)形結構體開口處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重疊,并且設有兩個對應的保護圈端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抱式鋼管保護圈,其特征在于,在自然狀態(tài)下,該兩個保護圈端頭在圓周上的距離小于或等于1/5環(huán)形結構體的圓周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抱式鋼管保護圈,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形體設有倒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抱式鋼管保護圈,其是一個具有開口的彈性環(huán)形結構體,該環(huán)形結構體開口處在自然狀態(tài)下相互重疊,并且設有兩個對應的保護圈端頭。鋼管保護圈具有回彈性能,可以牢固地抱緊鋼管管體而不會輕易脫落和滑動,具有抗沖擊、抗應力、抗裂和抗老化性能,可在-46℃至66℃溫度環(huán)境內正常使用,成本較低、操作簡便、保護可靠、可重復使用。
文檔編號B65D59/00GK2920864SQ20062004152
公開日2007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4月29日
發(fā)明者吳偉 申請人: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