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移動式旋裝卸煤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卸煤機。
背景技術:
由鐵路運輸煤炭是煤炭外運的主要手段之一。北方的冬季氣溫低,煤炭經(jīng)常結凍在火車的車廂內(nèi)。目前,各種卸煤機械對車廂內(nèi)的凍煤都沒有辦法卸下,比如站場的門式卸煤機、電廠的翻轉(zhuǎn)式卸煤機、手提的風鎬等對凍煤都無可奈何。可采取的唯一辦法只能是用鎬刨、鍬鏟的人工作業(yè),卸煤作業(yè)十分困難,速度也慢,一節(jié)車皮內(nèi)的60噸煤大約要4~5個小時才能卸完。不但增加了作業(yè)成本,而且最主要的是嚴重影響了車皮的周轉(zhuǎn)。冬季是煤炭運輸?shù)母叻迤?,卸煤的速度是車皮能否正常周轉(zhuǎn)的關鍵所在,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生活和生產(chǎn)秩序。與當前鐵路實現(xiàn)跨越式發(fā)展的要求也是不能適應的。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解決各種卸煤機對火車車廂內(nèi)的凍煤沒有辦法卸下,只能靠人工卸凍煤的問題,提供一種移動式旋裝卸煤機,本發(fā)明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場合靈活、卸凍煤速度快的特點。本發(fā)明包含中控室1、旋裝頭2、升降機構4、頭臂5、第一液壓缸6、動臂7、液壓泵站8、配重9、轉(zhuǎn)臺10、底盤11、第二液壓缸13、第三液壓缸14、工作臺16;轉(zhuǎn)臺10的下側與底盤11的上側固定連接,轉(zhuǎn)臺10的上側與工作臺16的下側固定連接,中控室1固定在工作臺16上側的前部,配重9固定在工作臺16上的后側,液壓泵站8固定在工作臺16上的中部,動臂7的下端與工作臺16的上側鉸接,第三液壓缸14的兩端分別與動臂7的中部和工作臺16的上側鉸接,動臂7的上端與頭臂5的中部鉸接,第一液壓缸6的兩端分別與頭臂5的一端和動臂7的中部鉸接,升降機構4的下部與頭臂5的另一端鉸接,第二液壓缸13的兩端分別與升降機構4的中部和頭臂5的中部鉸接,旋裝頭2的上端與升降機構4的下端相連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場合靈活、卸結凍在車廂內(nèi)的煤速度快。徹底解決了冬季貨運煤炭結凍無法用機械卸車的問題。一節(jié)車皮按裝載60噸煤計算,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即可卸完,不但降低了卸車的成本,還加快了車皮的周轉(zhuǎn),適應了當前鐵路跨越式發(fā)展的要求。本發(fā)明除了用于卸凍煤以外,還可用于砂石、煤等散裝貨物的裝車和卸車,尤其可以裝卸像凍煤一類用通常的方法很難裝卸的物料。
圖1是本發(fā)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升降機構4和旋裝頭2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是短螺旋2-3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具體實施方式
四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具體實施方式
五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具體實施方式
七中旋裝頭2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方式
一(參見圖1)本實施方式由中控室1、旋裝頭2、升降機構4、頭臂5、第一液壓缸6、動臂7、液壓泵站8、配重9、轉(zhuǎn)臺10、底盤11、第二液壓缸13、第三液壓缸14、工作臺16組成;轉(zhuǎn)臺10的下側與底盤11的上側固定連接,轉(zhuǎn)臺10的上側與工作臺16的下側固定連接,中控室1固定在工作臺16上側的前部,配重9固定在工作臺16上的后側,液壓泵站8固定在工作臺16上的中部,動臂7的下端與工作臺16的上側鉸接,第三液壓缸14的兩端分別與動臂7的中部和工作臺16的上側鉸接,動臂7的上端與頭臂5的中部鉸接,第一液壓缸6的兩端分別與頭臂5的一端和動臂7的中部鉸接,升降機構4的下部與頭臂5的另一端鉸接,第二液壓缸13的兩端分別與升降機構4的中部和頭臂5的中部鉸接,旋裝頭2的上端與升降機構4的下端相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
二(參見圖2)本實施方式的升降機構4由齒條4-1、導軌4-2、升降液壓馬達4-4、齒輪4-3、上軸孔板4-5和下軸孔板4-6組成,齒條4-1設置在導軌4-2內(nèi),升降液壓馬達4-4固定在導軌4-2下部的圓隆4-7內(nèi),齒輪4-3固定在升降液壓馬達4-4的輸出軸上,齒輪4-3與齒條4-1相嚙合,上軸孔板4-5固定在導軌4-2外壁上的中部并與第二液壓缸13的下端鉸接,下軸孔板4-6固定在導軌4-2外壁上的下部并與頭臂5的一端鉸接。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
具體實施方式
三(參見圖2、圖3)本實施方式的旋裝頭2由斗體2-1、液壓馬達2-2、短螺旋2-3、截齒2-4、中心軸2-5、支板2-6組成;支板2-6固定在斗體2-1內(nèi)的上部、液壓馬達2-2固定在支板2-6的上部,液壓馬達2-2的輸出軸與中心軸2-5的上端固定連接,短螺旋2-3固定在中心軸2-5上,截齒2-4固定在短螺旋2-3的下部,斗體2-1的頂端與升降機構4的齒條4-1的下端固定連接。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截齒2-4的材質(zhì)為硬質(zhì)合金。
具體實施方式
四(參見圖4)本實施方式的底盤11為輪胎式工程車底盤。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底盤11為輪胎式工程車的底盤,使其移動速度快,便于集結和轉(zhuǎn)場,只需不多的幾臺卸煤機,在有效的半徑內(nèi),往返于各個專用線及卸煤場,最終目的是為了降低卸煤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五(參見圖5)本實施方式的底盤11為履帶式底盤。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底盤11為履帶式底盤雖然移動速度慢,但在同一個卸煤場卻比輪胎式工程車的底盤移動方便,履帶式底盤重心低、穩(wěn)定。
具體實施方式
六(參見圖1、圖3)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不同點在于,在斗體2-1的外壁上固定有電磁鐵12,在中心軸2-5內(nèi)的下端固定有接近傳感器15。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一相同。在旋裝頭上裝有電磁鐵和接近傳感器能控制其極限位置,使車廂內(nèi)剩煤少,減少了后續(xù)清理車廂的工作量。
工作原理卸煤機快速及時地開到卸煤地點,在距離需要卸車的火車車廂的一定位置處停好,如使用工程車底盤則使工程車前進方向與火車車廂的長度方向一致。然后將工程車的支腿伸出,使工程車保持平穩(wěn)處于工作位置,然后轉(zhuǎn)臺轉(zhuǎn)動使中控室,頭臂,動臂,旋裝頭朝向車廂并將旋裝頭舉起超過車廂,其運動是靠液壓泵站提供的動力。使旋裝頭垂直車廂底部,然后旋裝頭開始工作,在液壓馬達的驅(qū)動下旋裝頭內(nèi)的短螺旋開始工作,靠齒輪齒條的直線運動使旋裝頭壓緊凍煤并旋轉(zhuǎn)??慷搪菪安康暮辖鸾佚X的作用將凍煤破碎,被破碎的凍煤在短螺旋的旋轉(zhuǎn)作用下流入斗體內(nèi)并且被含在短螺旋中,此時旋裝動作結束。然后在頭臂,動臂,轉(zhuǎn)臺的配合下,旋裝頭被提升出車廂外指定卸煤地點,然后短螺旋在液壓馬達的帶動下高速反轉(zhuǎn)將凍煤卸下。然后再反復這一動作,直到這一工位能卸下的煤都被卸完為止,然后將動臂,頭臂,旋裝頭歸位,支腿收回,將工程車開到另一工位,重復卸煤。如此反復直到將一節(jié)車廂卸完為止。如采用履帶結構為底盤,則不需打支腿,履帶的前進方向沿火車車廂方向,工作原理同工程車底盤。
具體實施方式
七(參見圖6、圖7)本實施方式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的不同之處在于,旋裝頭2由頭體2-1、液壓馬達2-2、截齒2-4、馬達倉2-7、連接軸2-8、軸承2-9、壓桿2-10、壓桿彈簧2-11、壓桿架2-12、斗體底門2-13、斗體門軸2-14、掛鉤2-15、斗體門鉤2-16、小封門2-17、小封門軸2-18、馬達支架2-19組成;馬達支架2-19固定在馬達倉2-7內(nèi)的上部,液壓馬達2-2固定在馬達支架2-19的中間,軸承2-9設置在馬達倉2-7內(nèi)的下部,連接軸2-8的上端固定在軸承2-9的內(nèi)套中,液壓馬達2-2的輸出軸與連接軸2-8的頂端固定連接,連接軸2-8的下端與斗體2-1的上端固定連接,斗體底門2-13與斗體2-1之間由斗體門軸2-14鉸接,斗體底門2-13的上側固定有斗體門鉤2-16,壓桿2-10的下部設置在斗體2-1內(nèi)壁上的底桿架2-12內(nèi),壓桿2-10的上部設置在斗體2-1上底的通孔2-20內(nèi),壓桿2-10的桿頂2-21與斗體2-1的上底之間設有壓桿彈簧2-11,壓桿2-10的下端與掛鉤2-15的上端鉸接,掛鉤2-15的一側與斗體2-1的內(nèi)壁鉸接,掛鉤2-15的下端與斗體門鉤2-16相配合,斗體底門2-13上開有進料口2-22,小封門軸2-18固定在斗體底門2-13的中間,小封門2-17的內(nèi)側與小封門軸2-18活動連接,截齒2-4固定在小封門2-17上,小封門2-17與斗體底門2-13上的進料口2-22相配合,馬達倉2-7的上端與升降機構4上的齒條4-1的下端固定連接,導軌4-2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壓桿頂板4-8。其它組成和連接關系與具體實施方式
三相同。本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液壓馬達帶動斗體正轉(zhuǎn)(順時針),截齒(在斗體的最下部)接觸到凍煤之后在阻力的作用下帶動小封門向后推移,使斗體底門露出四分之一大小的進料口,凍煤從進料口進入斗體,斗體裝滿后反轉(zhuǎn)(逆時針)在阻力作用下,截齒帶動小封門向前推移,將斗體底門的進料口封住,動臂、頭臂帶動斗體到卸煤處后,向上提斗體,使壓桿2-10的桿頂2-21上升接觸到導軌下端的壓桿頂板,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壓桿下移,使掛鉤與斗體門鉤脫離,在重力的作用下,斗體底門打開,凍煤全部卸下,再將斗體下降,斗體底門接觸到凍煤或其它物體,使斗體底門上升與掛鉤再次掛牢,繼續(xù)下一個裝煤的動作。本實施方式也適合旋裝不凍的煤或砂石等物料。
權利要求
1.一種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它包含中控室(1)、旋裝頭(2)、升降機構(4)、頭臂(5)、第一液壓缸(6)、動臂(7)、液壓泵站(8)、配重(9)、轉(zhuǎn)臺(10)、底盤(11)、第二液壓缸(13)、第三液壓缸(14)、工作臺(16);轉(zhuǎn)臺(10)的下側與底盤(11)的上側固定連接,轉(zhuǎn)臺(10)的上側與工作臺(16)的下側固定連接,中控室(1)固定在工作臺(6)上側的前部,配重(9)固定在工作臺(16)上的后側,液壓泵站(8)固定在工作臺(16)上的中部,動臂(7)的下端與工作臺(16)的上側鉸接,第三液壓缸(14)的兩端分別與動臂(7)的中部和工作臺(16)的上側鉸接,動臂(7)的上端與頭臂(5)的中部鉸接,第一液壓缸(6)的兩端分別與頭臂(5)的一端和動臂(7)的中部鉸接,其特征在于升降機構(4)的下部與頭臂(5)的另一端鉸接,第二液壓缸(13)的兩端分別與升降機構(4)的中部和頭臂(5)的中部鉸接,旋裝頭(2)的上端與升降機構(4)的下端相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其特征在于升降機構(4)由齒條(4-1)、導軌(4-2)、升降液壓馬達(4-4)、齒輪(4-3)、上軸孔板(4-5)和下軸孔板(4-6)組成,齒條(4-1)設置在導軌(4-2)內(nèi),升降液壓馬達(4-4)固定在導軌(4-2)下部的圓隆(4-7)內(nèi),齒輪(4-3)固定在升降液壓馬達(4-4)的輸出軸上,齒輪(4-3)與齒條(4-1)相嚙合,上軸孔板(4-5)固定在導軌(4-2)外壁上的中部并與第二液壓缸(13)的下端鉸接,下軸孔板(4-6)固定在導軌(4-2)外壁上的下部并與頭臂(5)的一端鉸接。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其特征在于旋裝頭(2)由斗體(2-1)、液壓馬達(2-2)、短螺旋(2-3)、截齒(2-4)、中心軸(2-5)、支板(2-6)組成;支板(2-6)固定在斗體(2-1)內(nèi)的上部、液壓馬達(2-2)固定在支板(2-6)的上部,液壓馬達(2-2)的輸出軸與中心軸(2-5)的上端固定連接,短螺旋(2-3)固定在中心軸(2-5)上,截齒(2-4)固定在短螺旋(2-3)的下部,斗體(2-1)的頂端與升降機構(4)的齒條(4-1)的下端固定連接。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其特征在于旋裝頭(2)由頭體(2-1)、液壓馬達(2-2)、截齒(2-4)、馬達倉(2-7)、連接軸(2-8)、軸承(2-9)、壓桿(2-10)、壓桿彈簧(2-11)、壓桿架(2-12)、斗體底門(2-13)、斗體門軸(2-14)、掛鉤(2-15)、斗體門鉤(2-16)、小封門(2-17)、小封門軸(2-18)、馬達支架(2-19)組成;馬達支架(2-19)固定在馬達倉(2-7)內(nèi)的上部,液壓馬達(2-2)固定在馬達支架(2-19)的中間,軸承(2-9)設置在馬達倉(2-7)內(nèi)的下部,連接軸(2-8)的上端固定在軸承(2-9)的內(nèi)套中,液壓馬達(2-2)的輸出軸與連接軸(2-8)的頂端固定連接,連接軸(2-8)的下端與斗體(2-1)的上端固定連接,斗體底門(2-13)與斗體(2-1)之間由斗體門軸(2-14)鉸接,斗體底門(2-13)的上側固定有斗體門鉤(2-16),壓桿(2-10)的下部設置在斗體(2-1)內(nèi)壁上的底桿架(2-12)內(nèi),壓桿(2-10)的上部設置在斗體(2-1)上底的通孔(2-20)內(nèi),壓桿(2-10)的桿頂(2-21)與斗體(2-1)的上底之間設有壓桿彈簧(2-11),壓桿(2-10)的下端與掛鉤(2-15)的上端鉸接,掛鉤(2-15)的一側與斗體(2-1)的內(nèi)壁鉸接,掛鉤(2-15)的下端與斗體門鉤(2-16)相配合,斗體底門(2-13)上開有進料口(2-22),小封門軸(2-18)固定在斗體底門(2-13)的中間,小封門(2-17)的內(nèi)側與小封門軸(2-18)活動連接,截齒(2-4)固定在小封門(2-17)上,小封門(2-17)與斗體底門(2-13)上的進料口(2-22)相配合,馬達倉(2-7)的上端與升降機構(4)上的齒條(4-1)的下端固定連接,導軌(4-2)的下端外壁上固定有壓桿頂板(4-8)。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其特征在于底盤(11)為輪胎式工程車底盤。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其特征在于底盤(11)為履帶式底盤。
7.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其特征在于截齒(2-4)的材質(zhì)為硬質(zhì)合金。
8.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其特征在于在斗體(2-1)的外壁上固定有電磁鐵(12),在中心軸(2-5)內(nèi)的下端固定有接近傳感器(15)。
全文摘要
移動式旋裝卸煤機,它涉及一種卸煤機。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解決各種卸煤機對火車車廂內(nèi)的凍煤沒有辦法卸下,只能靠人工卸凍煤的問題。本發(fā)明升降機構4的下部與頭臂5的另一端鉸接,第二液壓缸13的兩端分別與升降機構4的中部和頭臂5的中部鉸接,旋裝頭2的上端與升降機構4的下端相連接。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場合靈活、卸結凍在車廂內(nèi)的煤速度快。徹底解決了冬季貨運煤炭結凍無法用機械卸車的問題。不但降低了卸車的成本,還加快了車皮的周轉(zhuǎn),適應了當前鐵路跨越式發(fā)展的要求。本發(fā)明除了用于卸凍煤以外,還可用于砂石、煤等散裝貨物的裝車和卸車,尤其可以裝卸像凍煤一類用通常的方法很難裝卸的物料。
文檔編號B65G69/14GK1749137SQ20051001043
公開日2006年3月22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0月14日
發(fā)明者曲建俊, 崔波, 宋寶玉, 吳忠來, 王輝, 于文喜, 王永欣, 孫海松, 魏玉國 申請人: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