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從使用它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以及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 ...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從使用它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以及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更詳細地說是涉及用可以運送各種運送物的廉價·簡單的構造,針對運輸容器可以安全地運送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從使用它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以及將運送物運出運輸容器的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一般作為通過卡車、鐵道車輛、船舶等運輸貨物的方法,使用集裝箱的集裝箱運輸已被公知。該集裝箱根據(jù)用途等可以有多種選擇,但保有量最高、廉價、且確保也容易的是干式集裝箱。但是,因為干式集裝箱僅在其一端面?zhèn)刃纬砷_口部,所以將重量大的貨物、長大貨物、體積大的貨物等裝入集裝箱的作業(yè)(稱為裝箱)和卸下作業(yè)(稱為拆箱)極其困難。
另外,在平板集裝箱(フラツトコンテナ)、開頂集裝箱等的特殊集裝箱中,可以從這些開口狀態(tài)的頂板或是將由吊車等吊下的貨物裝入集裝箱內,或是卸下,但因為這些特殊的集裝箱與干式集裝箱相比價格高,流通量少,所以難以確保。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人提出了通過貨盤可以將各種運送物運送到集裝箱(特別是干式集裝箱)的運送裝置以及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3)。
例如,在上述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下述內容,即,在與集裝箱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設置可自由升降且可自由水平移動地支撐運送物裝載貨盤的貨臺側升降滑動機構,同時,在集裝箱的底板面上,設置可自由升降且可自由水平移動地支撐運送物裝載貨盤的集裝箱側升降滑動機構,可在這些貨臺側升降滑動機構和集裝箱側升降滑動機構之間交接運送物裝載貨盤。據(jù)此,可在對大量且種類多的貨物進行處理的物流中心、C·F·S(集裝箱貨運站)等中,有效地對集裝箱運送重量大的貨物、長大貨物、體積大的貨物等。其結果為,可以實現(xiàn)重量大的貨物、長大貨物、體積大的貨物等的集裝箱運輸。
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1以及專利文獻2中,需要設置貨臺側升降滑動機構和集裝箱側升降滑動機構這兩臺運送機構,價格比較高。再有為了將運送物裝載貨盤運送到集裝箱或者貨臺的正確的運送位置,需要設置特殊的大型移送機構(例如推·拉機構等),并對其進行正確的驅動控制。
在這里,在沒有必要頻繁地處理大量的貨物的場所(例如,接受海外的貨物的一方等),即使運送效率有些降低,也希望出現(xiàn)以比較廉價·簡易的構造并且可以安全地運送運送物的運送裝置。
另外,例如在上述專利文獻3中,公開了下述內容,即,在集裝箱和與集裝箱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之間,通過由作業(yè)者操作的空氣浮起式運送工具,使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浮起進行運送。據(jù)此,可以針對集裝箱,有效地運送具有約為集裝箱全長的1/4左右的大小的多個貨物(特別是螺旋狀鋼材等)。
但是,在上述專利文獻3中,不能運送具有約為集裝箱的全長左右的大小的重量大的貨物、長大貨物、體積大的貨物等。
另外,以往就希望利用集裝箱鐵道運輸沖壓用模具等的重量物。但是,由于鐵道車輛長時間的振動以及連結時的沖擊等,有可能使集裝箱的底板面脫落,在貨物上產生損傷,故沒有實現(xiàn)重量物的鐵道運輸。特別是,在上述沖壓用模具中,通常要運輸與其同時測定模具的成型精度的測定器(也稱為校對/固定器),因為該測定器容易受到振動和沖擊的影響,所以不便于鐵道運輸。
另外,特別是對于干式集裝箱,在通過其長度方向的一端開口部運入貨物裝載貨盤的情況下,要求將該貨物裝載貨盤筆直(確保直行性)地運送。即,在沒有筆直地將貨物裝載貨盤運送到干式集裝箱的情況下,產生下述(1)-(3)等的問題。
(1)在傾斜的狀態(tài)下,將貨物裝載貨盤運入干式集裝箱內,在運出貨物時,貨物裝載貨盤擦到(摩擦接觸)干式集裝箱的內壁,使運出貨物裝載貨盤極其困難。
(2)在通過多次運入作業(yè)依次將多個貨物裝載貨盤運入干式集裝箱內的情況下,例如,在通過兩次運送作業(yè),依次將相當于20英尺的2個貨物裝載貨盤運入4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內時,若以傾斜的狀態(tài),將第一個貨物裝載貨盤(被運入到干式集裝箱的深入側的貨物裝載貨盤)運入,則第二個貨物裝載貨盤{被運入干式集裝箱的近前側(開口側)的貨物裝載貨盤}不能進入干式集裝箱內。
(3)貨物裝載貨盤與干式集裝箱的內壁碰撞,使貨物裝載貨盤或干式集裝箱內壁等造成損傷。
專利文獻1特開2002-205826號公報專利文獻2特開2002-326637號公報專利文獻3特開平11-342945號公報從上述可知,本發(fā)明就是鑒于上述的實情,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可以運送各種運送物的廉價·簡單的構造,并且針對運輸容器可以安全地運送運送物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另外,本發(fā)明在上述目的的基礎上,還以提供一種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對運送物進行運送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作為其他的目的。另外,本發(fā)明還以提供一種從使用上述運送裝置的合適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以及向運輸容器運出運送物的方法為其他的目的。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如下所述。
1.一種運送物的運送裝置,是通過貨盤針對運輸容器對運送物進行運送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礎部件、設置在該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炔⑶铱稍诘装迕嫔闲凶叩男凶邫C構、可自由升降地設置在上述基礎部件上并且可從下方支撐上述貨盤的貨盤支撐部件、用于使該貨盤支撐部件升降的升降動作機構,上述升降動作機構被構成為,可在通過上述行走機構進行的行走中,使上升狀態(tài)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使被支撐在該貨盤支撐部件上的上述貨盤載置在底板面上并停止該行走。
2.如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升降動作機構具有膨脹收縮部件、配管、開閉閥機構,該膨脹收縮部件被設置在上述基礎部件和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之間,并且因流體的供給而膨脹并因流體的排出而收縮;該配管用于連接該膨脹收縮部件和流體供給源;該開閉閥機構被設置在該配管的中途,并且可相對于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排出流體。
3.如上述2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以與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對應地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的接觸部,上述開閉閥機構具有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該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被設置在上述接觸部,并且與上述擋塊部件接觸,轉換其流路,并使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
4.如上述2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用于遠距離控制上述貨盤支撐部件的至少下降動作的遠距離控制部,上述開閉閥機構具有流體排出用操作閥,該流體排出用操作閥被設置在上述遠距離控制部,并且通過指尖操作轉換其流路,使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
5.如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被引導部,該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6.如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貨盤具有貨盤側被引導部,該貨盤側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7.如上述5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導機構具有長尺狀的引導主體、行走部、升降部,該長尺狀的引導主體沿著運送物的運送方向延伸;該行走部用于使該引導主體行走;該升降部被設置在該引導主體和該行走部之間,使該引導主體升降。
8.如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以與貨物裝卸機構連接的連接部。
9.如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以與貨物裝卸機構的貨物裝卸部卡合的卡合部。
10.如上述9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具有可從上述貨盤支撐部件的支撐面伸出縮入的卡合部件。
11.如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用于連結·解除上述運送裝置和其他的運送裝置的連結·解除部。
12.如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行走機構由可自由旋轉地被支撐在上述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鹊亩鄠€旋轉輥構成。
13.一種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從使用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其后,使該運送裝置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上述貨盤被容納在該運輸容器內,裝載著上述運送物,接著,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上述貨盤,接著,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其后,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上述貨盤被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14.一種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從使用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其后,使該運送裝置在該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上述貨盤被容納在該運輸容器內,裝載著上述運送物,接著,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上述貨盤,接著,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后,使其在上述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其后,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上述貨盤被載置在上述貨臺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15.如上述14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貨臺具有由卡定部件、導軌以及升降機構構成的水平機構,該卡定部件可以與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的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角部五金件卡定、脫開;該導軌用于可自由升降地支撐該卡定部件;該升降機構使該卡定部件升降;在運出裝載著上述運送物的上述貨盤之前,通過上述水平機構調整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高度水平。
16.一種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從使用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裝載著上述運送裝置的移送用貨臺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接著,使該運送裝置在該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上述貨盤被容納在該運輸容器內,裝載著上述運送物,接著,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上述貨盤,其后,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接著,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上述貨盤被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17.如上述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并且,通過從該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18.如上述17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與對應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而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19.如上述17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指尖操作設置在與該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流體排出用操作閥,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20.如上述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上的被引導部和設置在上述貨盤上的貨盤側被引導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21.如上述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貨盤在為一個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上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
22.如上述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貨盤具有貨盤主體、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上側并且載置支撐上述運送物的載置部、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下側并且與底板面接地的支腳部,上述載置部具有運送物固定用具,該運送物固定用具沿水平面可自由移動地被支撐,并且可被定位在規(guī)定位置上。
23.如上述22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運送物固定用具通過彈性件支撐。
24.如上述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運輸容器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
25.一種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同時將裝載著上述運送物的上述貨盤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接著,在使上述運送裝置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上述貨盤,然后,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然后,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上述貨盤載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停止。
26.一種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同時,將裝載著上述運送物的上述貨盤移送到該貨臺的底板面上,接著,在使上述運送裝置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上述貨盤,然后,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然后,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上述貨盤載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后,在上述貨臺的底板面上停止。
27.如上述26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貨臺具有由卡定部件、導軌以及升降機構構成的水平機構,該卡定部件可與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的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角部五金件卡定、脫開;該導軌用于可自由升降地支撐該卡定部件;該升降機構使該卡定部件升降;在運入裝載著上述運送物的上述貨盤之前,通過上述水平機構,調整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高度水平。
28.一種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上述1所記載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裝載著上述運送物的上述貨盤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接著,將裝載著上述運送裝置的移送用貨臺移送到與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接著,使該運送裝置在該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以及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行走,在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停止,然后,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將上述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接著,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該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接著,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上述貨盤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在使該運送裝置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后,使其停止在上述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
29.如上述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同時,通過從該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30.如上述29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與對應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而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31.如上述29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指尖操作設置在與該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流體排出用操作閥,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32.如上述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上的被引導部和設置在上述貨盤上的貨盤側被引導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33.如上述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貨盤在為一個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上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
34.如上述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貨盤具有貨盤主體、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上側,并且載置支撐上述運送物的載置部、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下側并且與底板面接地的支腳部,上述載置部具有運送物固定用具,該運送物固定用具沿水平面可自由移動地被支撐,并且可被定位在規(guī)定位置上。
35.如上述34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運送物固定用具通過彈性件支撐。
36.如上述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記載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運送容器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
發(fā)明的效果根據(jù)本發(fā)明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是通過貨盤支撐部件,運送物裝載貨盤以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被支撐,在保持該浮起的狀態(tài)下被水平移送。這樣,在該移送中,貨盤支撐部件被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底板面上,其行走停止。象這樣,因為是通過1臺運送裝置對運輸容器運送運送物,所以特別是與具有兩臺運送機構的運送裝置相比,可以成為廉價·簡單的構造。另外,因為通過貨盤支撐部件的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底板面上,使其行走停止,所以不需要象以往那樣的復雜的驅動控制,就可以將運送物定位在正確的運送位置,可以安全地進行運送物的運送。
另外,在上述升降動作機構具有膨脹收縮部件、配管、開閉閥機構的情況下,能夠使更重的運送物升降,同時,可以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
另外,在還具有接觸部,上述開閉閥機構具有流體排出用接觸閥的情況下,可以成為更廉價·簡單的構造,同時可以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可以更安全·順暢地進行運送作業(yè)。
另外,在還具有遠距離控制部,上述開閉閥機構具有流體排出用操作閥的情況下,可以成為更廉價·簡單的構造,同時,可以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可以更安全·順暢地進行運送作業(yè)。
另外,在還具有被引導部,該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的情況下,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送運送物。
另外,在上述貨盤具有貨盤側被引導部,該貨盤側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的情況下,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送運送物。
另外,在上述引導機構具有引導主體、行走部、升降部的情況下,可容易且迅速地進行針對運輸容器或貨臺的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作業(yè)。
另外,在還具有可以與貨物裝卸機構連接的連接部的情況下,可以容易地操作運送裝置。
另外,在還具有可以與貨物裝卸機構的貨物裝卸部卡合的卡合部的情況下,可以容易地操作運送裝置。
另外,在上述卡合部具有可從上述貨盤支撐部件的支撐面伸出縮入的卡合部件的情況下,可以更容易地操作運送裝置。
另外,在還具有用于連結·解除上述運送裝置和其他的運送裝置的連結·解除部的情況下,可以根據(jù)運送物的種類,與其他的運送裝置連結,可以對應種類更多的運送物的運送。
另外,在上述行走機構由可自由旋轉地被支撐在上述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鹊亩鄠€旋轉輥構成的情況下,可以成為更輕量且高強度的構造。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通過貨盤支撐部件,裝載著被容納在運輸容器內的運送物的貨盤以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被支撐,在保持該浮起的狀態(tài)下被水平移送。這樣,在該移送中,貨盤支撐部件被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然后,通過叉車、吊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將被載置在該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運出到運輸容器的外部。據(jù)此,可以不使用貨臺,而且是在將運輸容器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安全地運出運送物,同時可以實現(xiàn)廉價·簡單的運出作業(yè)。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通過貨盤支撐部件,被容納在運輸容器內的運送物裝載貨盤以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被支撐,在保持該浮起的狀態(tài)下被水平移送。這樣,在該移送中,貨盤支撐部件被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貨臺的底板面上,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據(jù)此,使用貨臺,可以從運輸容器中安全地運出重量大的、長大的、體積大的運送物。
再有,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通過貨盤支撐部件,被容納在運輸容器內的運送物裝載貨盤以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被支撐,在保持該浮起的狀態(tài)下被水平移送。這樣,在該移送中,貨盤支撐部件被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然后,通過叉車、吊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將被載置在該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運出到運輸容器的外部。據(jù)此,使用移送用貨臺,可以從運輸容器中安全地運出運送物。
另外,在上述貨臺具有水平機構,通過該水平機構,在運出上述運送物之前,調整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高度水平的情況下,可以更順暢地進行運送物的運出。
另外,在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并且,通過從該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的情況下,可以運送更重的運送物。
另外,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與對應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而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廉價地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可以更安全地運送運送物,同時,可以實現(xiàn)更廉價·簡單的運送作業(yè)。
另外,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指尖操作設置在與該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流體排出用操作閥,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可以更安全地運送運送物,同時,可以實現(xiàn)更廉價·簡單的運送作業(yè)。
另外,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上的被引導部和設置在上述貨盤上的貨盤側被引導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送運送物。
另外,在上述貨盤在為一個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上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的情況下,可以使貨盤相對于運輸容器的固定·解除作業(yè)在必要的最小限度。
另外,上述貨盤具有貨盤主體、載置部和支腳部,上述載置部具有運送物固定用具,該運送物固定用具沿水平面可自由移動地被支撐,并且可被定位在規(guī)定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與各種外形形狀的運送物(特別是沖壓用模具等)對應,將其固定。其結果為,例如,可以實現(xiàn)在以往是極其困難的沖壓用模具的鐵道運輸。
另外,在上述運送物固定用具通過彈性件支撐的情況下,可以抑制運輸時的振動和沖擊等影響到被運送物固定用具固定的運送物(特別是用于沖壓用模具的測定器等)。其結果為,例如,可以實現(xiàn)在以往是極其困難的沖壓用模具的鐵道運輸。
另外,在上述運輸容器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的情況下,不必將運輸容器落地,就可以更有效地運送運送物。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通過貨盤支撐部件,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以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被支撐,在保持該浮起的狀態(tài)下被水平移送。這樣,在該移送中,貨盤支撐部件被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據(jù)此,可以不使用貨臺,而且可以在將運輸容器載置于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運入運送物,可以實現(xiàn)更廉價·簡單的運入作業(yè)。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通過貨盤支撐部件,被載置在貨臺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以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被支撐,在保持該浮起的狀態(tài)下被水平移送。這樣,在該移送中,貨盤支撐部件被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據(jù)此,可以使用貨臺,將重量大的、長大的、體積大的運送物安全地運入運輸容器。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其他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通過貨盤支撐部件,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以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被支撐,在保持該浮起的狀態(tài)下被水平移送。這樣,在該移送中,貨盤支撐部件被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據(jù)此,可以使用移送用貨臺,將運送物安全地運入運輸容器。
另外,在上述貨臺具有水平機構,通過該水平機構,在運入上述運送物之前,調整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高度水平的情況下,可以更順暢地進行運送物的運入。
另外,在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同時,通過從該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的情況下,可以運送更重的運送物。
另外,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與對應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而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廉價地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可以更安全地運送運送物,同時,可以實現(xiàn)更廉價·簡單的運送作業(yè)。
另外,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指尖操作設置在與該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流體排出用操作閥,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可以更安全地運送運送物,同時,可以實現(xiàn)更廉價·簡單的運送作業(yè)。
另外,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上的被引導部和設置在上述貨盤上的貨盤側被引導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送運送物。
另外,在上述貨盤在為一個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上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的情況下,可以使貨盤相對于運輸容器的固定·解除作業(yè)在必要的最小限度。
另外,上述貨盤具有貨盤主體、載置部和支腳部,上述載置部具有運送物固定用具,該運送物固定用具沿水平面可自由移動地被支撐,并且可被定位在規(guī)定位置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與各種外形形狀的運送物(特別是沖壓用模具等)對應,將其固定。其結果為,例如,可以實現(xiàn)在以往是極其困難的沖壓用模具的鐵道運輸。
另外,在上述運送物固定用具通過彈性件支撐的情況下,可以抑制運輸時的振動和沖擊等影響到被運送物固定用具固定的運送物(特別是用于沖壓用模具的測定器等)。其結果為,例如,可以實現(xiàn)在以往是極其困難的沖壓用模具的鐵道運輸。
另外,在上述運送容器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的情況下,不必將運輸容器落地,就可以更有效地運送運送物。
圖1是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俯視圖。
圖2是圖1的II向視圖。
圖3是圖1的III-III線剖視圖(表示膨脹收縮部件的膨脹狀態(tài))。
圖4是圖1的III-III線剖視圖(表示膨脹收縮部件的收縮狀態(tài))。
圖5是用于說明開閉閥機構的回路圖。
圖6是圖1的VI-VI線剖視圖。
圖7是圖6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8是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立體圖(表示卡合桿處于容納位置的狀態(tài))。
圖9是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立體圖(表示卡合桿處于貨物裝卸位置的狀態(tài))。
圖10是在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中使用的貨盤以及運送物(螺旋狀鋼材)的立體圖。
圖11是用于說明將圖10所示的多個貨盤以及運送物容納在集裝箱內的狀態(tài)的說明圖。
圖12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13是圖1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圖。
圖14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15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16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17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18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19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20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21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22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23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24是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俯視圖。
圖25是圖24的XXV向視圖。
圖26是圖25的XXVI-XXVI線剖視圖(表示膨脹收縮部件的膨脹狀態(tài))。
圖27是圖25的XXVI-XXVI線剖視圖(表示膨脹收縮部件的收縮狀態(tài))。
圖28是用于說明開閉閥機構的回路圖。
圖29是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立體圖。
圖30是圖29的主要部分放大圖(表示連結桿的解除狀態(tài)。)。
圖31是圖29的主要部分放大圖(表示連結桿的連結狀態(tài)。)。
圖32是在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中使用的貨盤以及運送物(沖壓用模具)的側視圖。
圖33是圖32的XXXIII向視圖。
圖34是圖33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35是在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中使用的其他的方式的貨盤以及運送物(模具用的測量裝置)的側視圖。
圖36是在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中使用的另外的其他的方式的貨盤以及運送物(體積大的貨物)的側視圖。
圖37是在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中使用的另外的其他的方式的貨盤以及運送物(長大的貨物)的側視圖。
圖38是在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中使用的另外的其他的方式的貨盤以及運送物(長大的貨物)的俯視圖。
圖39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40是用于說明貨臺的水平機構的說明圖。
圖41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42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43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44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45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的其他的方式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46是用于說明開閉閥機構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圖47是用于說明開閉閥機構的另外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圖48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49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50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51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52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出作用的說明圖。
圖53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出作用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圖54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出作用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圖55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56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57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58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59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60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3的運送物的容納方式的說明圖。
圖61是用于說明運送物的其他的容納方式的說明圖。
圖62是用于說明運送物的另外的其他的容納方式的說明圖。
圖63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4的運送裝置以及引導工具的說明圖。
圖64是圖63的A-A線剖視圖(表示膨脹收縮部件的膨脹狀態(tài))。
圖65是圖63的A-A線剖視圖(表示膨脹收縮部件的收縮狀態(tài))。
圖66是圖65的主要部分放大圖。
圖67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4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68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4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69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4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70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4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71是用于說明有關本實施例4的運入作用的說明圖。
圖72是用于說明引導機構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圖73是用于說明引導機構的另外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圖74是用于說明引導機構的另外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圖75是圖74的B-B線剖視圖。
圖76是用于說明引導機構的另外的其他的方式的說明圖。
符號說明1,41,101;運送裝置、3,43;基礎部件、4,44;旋轉輥、5,45;貨盤支撐部件、5a,45a;貨盤支撐面、7,47;接觸閥、8,48;環(huán)狀部件、11,110;接觸部、12,52;膨脹收縮部件、13,53;配管、15,55;壓縮機、20,61;開閉閥機構、23;卡合部、24,63;卡合桿、32,62;擋塊部件、51;連結桿、80,98,114;貨臺、90;遠距離操作部、92;流體排出用操作閥、99;移送用貨臺、103;引導輥、105,120,123;引導件、106;引導主體、110;滾動球、111;升降部件、112;彈簧部件、121;旋轉輥、122;引導輥、126;引導輥、127;角環(huán)部件、A;螺旋狀鋼材、B;沖壓用模具、C;干式集裝箱、c1;開口部、F;叉車、f;爪部、Pa,Pb,100,125;貨盤、Pa4,Pb4;下部開放空間、Q;運送方向、W;絞盤。
具體實施例方式
1.運送物的運送裝置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具有下述的基礎部件、行走機構、貨盤支撐部件以及升降動作機構,可通過貨盤,針對運輸容器運送運送物。該運送裝置例如可以具有后述的接觸部、遠距離控制部、被引導部、連接部、卡合部以及連結·解除部中的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組合。
上述「運輸容器」只要是可容納裝載了運送物的貨盤(下面僅記載為運送物裝載貨盤),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大小、材質等。該運輸容器通常具有長方形狀的底板面,其長度方向作為運送物的運送方向。另外,作為該運輸容器,例如可以列舉出干式集裝箱、冷凍集裝箱、開頂集裝箱、平板集裝箱等。這些中最好的是干式集裝箱以及冷凍集裝箱。這是因為最流通、廉價而且容易確保。該干式集裝箱通常具有長方形狀的底板面,并且,在其長度方向的一端側形成開口部。另外,在通過后述的運送裝置進行運送時,該運輸容器例如可以或是被裝載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或是從底盤上卸下,放置在地上。
上述「運送物」只要是可通過貨盤容納在運輸容器內,不必特別考慮其種類、大小、重量等。作為該運送物的種類,例如可以列舉出模具、加工機械、汽車、汽車零件、電氣制品、混凝土樁、預制混凝土、果物類、雜貨等。另外,作為該運送物,例如可以列舉出板狀制品、螺旋狀制品、長大制品、桿狀制品、塊狀制品等。作為這些制品的材質,例如可以列舉出鋼材、不銹鋼材、鋁材、塑料材料、玻璃材料、石材(例如石碑等)、木材等。另外,作為運送物的重量,例如可列舉出100kg-50ton左右。一般是1ton-20ton左右。另外,在該運送物是將帶狀材料或者線狀材料纏繞而構成的螺旋狀制品的情況下,該螺旋狀制品最好是以使其軸心與運輸容器的運送方向(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式被容納在運輸容器內。這是為了防止在運輸運輸容器時,螺旋狀制品的卷繞體向運輸方向飛出。
上述「貨盤」只要是可裝載運送物,可以不必特別考慮其結構、大小、材質等。該貨盤可以是例如在若為一個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上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這樣,貨盤在以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基準被模式化(規(guī)格化)的情況下,可以使貨盤相對于運輸容器的固定·解除作業(yè)在必要的最小限度。
在這里,上述的「若為一個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上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可以是在將本貨盤的底面看作長方形狀的情況下,與運輸容器的底面大致一致的形狀以及大小。另外,可以是將各種大小以及形狀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本貨盤組合而得到的底板面形狀為與上述運輸容器大致一致的形狀以及大小。在該組合使用的貨盤中,例如可以是使貨盤的形狀為將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長邊(或者短邊)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等的形狀。同樣,也可以將大小為底板面的1/6、2/6、3/6等的大小的貨盤或2/5、3/5等的非等分的大小的貨盤組合。另外,也可以將具有將長邊方向三等分、短邊方向二等分的底板面等的大小的六等分貨盤即、將長邊方向以及短邊方向雙方向劃分的貨盤組合。
另外,上述貨盤例如具有貨盤主體、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上側并且載置支撐上述運送物的載置部、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下側并且與底板面接地的支腳部,在該貨盤主體的下側,可以形成下方以及側方的至少一方側開放的下部開放空間。作為該載置部,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四個方式等(1)具有被設置在沿著平面形狀的不同的多個板狀(或者塊狀)運送物的平面形狀的外輪廓線的位置上的多個綁帶固定用孔的方式;(2)具有可以使螺旋狀運送物與其外周面接觸地支撐的、相互相對的一對斜面的方式(參照圖10);(3)具有限制多個長大的運送物向其長度方向移動并對其支撐的支撐部的方式(參照圖37以及圖38);(4)具有可沿水平面自由移動地被支撐并且可定位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的運送物固定用具的方式(參照圖32-圖34)。在這里,在上述方式(4)中的貨盤的載置部例如是由多個下側基材以及與這些下側基材的上面正交地設置的多個上側基材構成,在該下側基材上可以設置用于沿長度方向自由移動地固定上側基材的基材固定用具,在該上側基材上可以沿長度方向自由移動地設置運送物固定用具。據(jù)此,可以與各種各樣的外輪廓形狀的運送物(特別是沖壓用模具等)對應,對其固定。在該情況下,最好通過彈性件(例如,橡膠部件、彈簧、緩沖機構等),將上述運送物固定用具支撐在該上側基材以及/或者下側基材上。據(jù)此,可以抑制運輸時的振動和沖擊等影響由運送物固定用具固定的運送物(特別是用于沖壓用模具的測定器等)。另外,作為上述固定用具,例如可以列舉出螺釘固定件、夾具、掛鉤件等。
另外,上述下部開放空間例如主要是作為用于插入上述運送裝置或者其一部分的空間來使用,但是,也可以或是作為用于對固定部件進行固定的空間、或是與其他的任意用途對應地使用,該固定部件用于將運送物固定在載置部。
另外,上述「至少一方側被開放」并不是必需該方向全部被開放,而是表示僅僅「前方」、「后方」、「右方」以及「左方」中的任意一個方向被開放即可。即,例如「下部開放空間」可以僅僅是「下方」和「后方」開放的方式。
另外,上述貨盤例如可以還具有連結·解除上述貨盤主體和其他的貨盤的貨盤主體的連結·解除機構。據(jù)此,可以根據(jù)運送物的種類(例如,大小、形狀等),恰當?shù)剡x擇多個貨盤是連結還是不連結,可以提高與多種運送物對應的通用性高的貨盤。作為該連結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利用螺合、嵌合、卡合、連接、夾持等的方式。該連結·解除機構例如可以配設在貨盤主體的運送物的載置面的轉角部。據(jù)此,可以提高連結作業(yè)性,同時可以提高運送物的載置面的空間效率。
另外,上述貨盤例如可以具有被后述的引導機構引導的貨盤側被引導部。該貨盤側被引導部例如可以具有旋轉輥、滾動球、引導面中的一種或兩種及其兩種以上的組合。
不必考慮上述「基礎部件」的構造、大小等。該基礎部件例如可以具有大致U字形縱剖面。另外,該基礎部件例如可以沿運送物的運送方向(運輸容器的長度方向)延伸地形成。在該情況下,最好并列設置多根(最好為左右一對)。這是為了能夠成為輕量且高強度的構造。特別是最好該基礎部件的平面形狀為與后述的貨盤支撐部件的平面形狀大致相同的形狀。
上述「行走機構」只要是被設置在上述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炔⑶铱梢栽诘装迕嫔闲凶?,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行走方式等。該行走機構通常是用于使運送裝置沿規(guī)定的運送物的運送方向(運輸容器的長度方向)往復移動的機構。另外,作為該行走機構,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1)具有可自由滾動地被支撐在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鹊臐L動部件的方式;(2)具有上述滾動部件以及驅動該滾動部件的驅動機構(例如空氣馬達等)的方式。從能夠更廉價·簡單地構成的觀點出發(fā),最好是不具有任何驅動滾動部件的機構的上述方式(1)。另外,在上述方式(1)中,通常是通過貨物裝卸機構或人工等,對運送裝置或運送物裝載貨盤施加外力,通過滾動部件,使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行走。另外,在上述方式(2)中,例如通過由驅動機構驅動的滾動部件,可以使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行走,但也可以輔助性地通過貨物裝卸機構或人工等,對運送裝置或運送物裝載貨盤施加外力,使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行走。另外,作為上述滾動部件,例如可以列舉出旋轉輥、滾動球、旋轉車輪、循環(huán)皮帶等。這些之中,從可以成為輕量且高強度的構造的觀點出發(fā),最好是多個旋轉輥。
上述「貨盤支撐部件」只要是可自由升降地設置在上述基礎部件上并且從下方可支撐上述貨盤,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支撐方式等。該貨盤支撐部件通常具有與貨盤的下面?zhèn)冉佑|的貨盤支撐面。另外,該貨盤支撐部件例如可以具有大致U字形縱剖面。另外,該貨盤支撐部件例如可以沿運送物的運送方向(運輸容器的長度方向)延伸地形成。在該情況下,最好并列設置多根(最好為左右一對)。這是為了能夠成為輕量且高強度的構造。特別是最好并列設置的多根貨盤支撐部件的至少一端側通過連結部件相互連結。
另外,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例如可以以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為基準被模式化(規(guī)格化)。據(jù)此,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可以恰當?shù)刂紊鲜霰荒J交呢洷P。
上述「升降動作機構」只要是能夠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升降,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升降方式等。該升降動作機構被構成為,在通過上述行走機構的行走中,使上升狀態(tài)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使被支撐在該貨盤支撐部件上的上述貨盤載置在底板面上,使其行走停止。據(jù)此,可以通過運送物裝載貨盤與底板面接地,而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其結果為,可以容易地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即,運送物定位并載置在正確的運送位置。另外,作為該升降動作機構,例如可以列舉出膨脹收縮機構、舉升器機構、連桿機構、齒輪機構、汽缸機構等。
另外,該升降動作機構例如可以具有被設置在上述基礎部件和貨盤支撐部件之間并且通過流體{通常是氣體(特別是空氣等)}的供給排出而膨脹收縮的膨脹收縮部件、用于連接該膨脹收縮部件和流體供給源的配管、設置在該配管的途中并且能夠對該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排出流體的開閉閥機構。據(jù)此,能夠使更重的運送物升降,同時可以將運送物定位在更正確的運送位置。在這里,上述膨脹收縮部件可以是例如管狀部件。另外,上述配管例如可以設置有其一端側與膨脹收縮部件連接,同時,在另一端側連接著與流體供給源連接的其他的配管的連接部。該連接部例如可以配設在上述基礎部件以及/或者貨盤支撐部件的運送方向的端面?zhèn)?。?jù)此,可以簡單地進行配管的連接操作。
另外,上述開閉閥機構可以是由例如一個或者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開閉閥構成。作為該開閉閥,可以列舉出具有按鈕、輥子等的操作部的閥、電磁閥等。另外,該開閉閥機構例如可以具有下述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以及/或者流體排出用操作閥。該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設置在后述的接觸部,并且與后述的擋塊部件接觸,轉換其流路,使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另外,該流體排出用接觸閥也可以是例如通過操作者的操作,轉換其流路,使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另外,上述流體排出用操作閥設置在后述的遠距離控制部上,并且通過指尖操作(例如,按鈕操作、桿傾斜操作等),轉換其流路,使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另外,從能夠提高進一步的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上述開閉閥機構最好同時具有上述流體排出用接觸閥以及上述流體排出用操作閥。另外,該開閉閥機構例如可以具有通過指尖操作,轉換其流路,向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的流體供給用操作閥。
上述「接觸部」只要是可以與后述的擋塊部件接觸,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接觸方式、個數(shù)、形狀等。該接觸部例如可以具有在與擋塊部件接觸時檢測該接觸的檢測傳感器。據(jù)此,可以根據(jù)檢測傳感器的檢測信號,通過上述升降動作機構,使貨盤支撐部件自動下降。另外,該接觸部例如可以具有上述流體排出用接觸閥。據(jù)此,根據(jù)流體排出用接觸閥的流路的轉換,可以排出供給到上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使貨盤支撐部件自動下降。另外,該接觸部可以具有上述流體排出用接觸閥,和包圍該流體排出用接觸閥的外周的保護部件。據(jù)此,可以提高流體排出用接觸閥的動作性。另外,該接觸部例如可以被配設在上述基礎部件以及/或者貨盤支撐部件的運送方向的端面?zhèn)?。?jù)此,可以使接觸部和擋塊部件更確實地接觸。特別是,最好該接觸部沿運送裝置的寬度方向(與運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置多個(最好為左右一對)。
上述「擋塊部件」只要是被與預先確定的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位置相對應地設置,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配設位置、個數(shù)、形狀等。該擋塊部件通過與上述接觸部的接觸,限制運送裝置的行走。另外,該擋塊部件例如可以被設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據(jù)此,象后述的運出方法所說明的那樣,可以不使用具有水平機構的高價的貨臺而運送運送物。在該情況下,最好該擋塊部件安裝在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側的角部五金件上。這是因為利用已經設置在運輸容器(特別是集裝箱)上的角部五金件,可以簡單地拆裝擋塊部件。另外,上述角部五金件是為了用于底盤和運輸容器的固定、在船舶中的運輸容器彼此之間的固定、以及通過吊車以及龍門吊車等進行提起等而使用的、設置在運輸容器的各頂點(上下)的五金件。另外,上述擋塊部件例如可以設置在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上。據(jù)此,可以使用貨臺,運送重量更大的、長大的、體積大的運送物。另外,上述擋塊部件例如可以固定在運輸容器的內壁面或者底板面上。再有,該擋塊部件例如可以由運輸容器的內壁面(特別是深入側的內壁面)構成。
另外,作為該擋塊部件,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1)包括具有與運輸容器的橫向寬度大致相同的長度的基礎部,和設置在該基礎部件的兩端側并且被螺釘固定在運輸容器的角部五金件上的螺釘固定部,以及被設置在該基礎部件的長度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上的擋塊片的方式;(2)包括具有與運輸容器的橫向寬度大致相同的長度的基礎部,和設置在該基礎部件的兩端側并且可固定在集裝箱的兩側壁面上的固定部,以及被設置在該基礎部件的長度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上的擋塊片的方式。
上述「遠距離控制部」只要是在離開運送裝置的場所用于控制運送裝置的各種動作的部位,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形狀、控制動作等。作為其控制動作,例如可以列舉出貨盤支撐部件的上升動作、貨盤支撐部件的下降動作、行走機構的行走動作等。該遠距離控制部例如可以通過有線或者無線,向上述升降動作機構以及/或者上述行走機構輸出動作信號。從可以更簡單·廉價地構成的觀點出發(fā),該遠距離控制部最好具有與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上述配管連接并且構成上述開閉閥機構的至少一個開閉閥。特別是該開閉閥最好是上述流體排出用操作閥。
上述「被引導部」只要是能夠被后述的引導機構引導,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被引導方式等。該被引導部例如可以具有旋轉輥、滾動球、引導面等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從被引導性的觀點出發(fā),該被引導部最好具有旋轉輥以及/或者滾動球。另外,該被引導部例如可以被設置在上述運送裝置的基礎部件以及/或者貨盤支撐部件上。從引導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該被引導部沿運送物的運送方向設置多個。
上述「引導機構」只要是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引導方式等。該引導機構是引導上述運送裝置的被引導部以及/或者上述貨盤的貨盤側被引導部的機構。另外,上述「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并非僅僅限于設置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區(qū)域內的方式,只要是能夠引導上述被引導部以及/或者貨盤側被引導部,還包括設置在與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區(qū)域接近的部位的方式等。
上述引導機構例如可以是具有沿運送物的運送方向延伸的長大形狀的引導主體的引導件。作為該引導主體的縱剖面形狀,例如可以列舉出U字狀、C字狀、H字狀、L字狀、角環(huán)狀、圓環(huán)狀、平板狀、異形狀等。另外,該引導主體例如可以具有引導面、旋轉輥、滾動球等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從引導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引導主體具有引導面。另外,作為該引導主體的配設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1)設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的方式;(2)設置在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端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的方式;(3)跨設在上述運輸容器以及上述貨臺的底板面上的方式等。在這些情況下,上述引導主體例如可以或是載置在底板面上,或是通過恰當?shù)墓潭C構(例如夾具、卡定件、螺釘固定件等)固定在底板面上。另外,上述引導主體例如可以設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內壁上。
另外,上述引導機構例如可以具有上述引導主體、用于使該引導主體行走的行走部、設置在該引導主體和行走部之間,使引導主體升降的升降部。上述引導主體例如可以具有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機構可以行走的平板狀的底板面部、從該底板面部的兩側緣部豎起并且引導上述運送裝置的被引導部的引導壁部。據(jù)此,可以在裝載著運送裝置的狀態(tài)下,使引導機構行走,可以更容易且迅速地進行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作業(yè)。另外,作為上述行走部,例如可以列舉出旋轉輥、滾動球、循環(huán)皮帶等。再有,作為上述升降部,例如可以列舉出汽缸機構、連桿機構等。從能夠成為更簡單·廉價的構造的觀點出發(fā),上述升降部最好具有升降自由地被支撐在引導主體并且具有上述行走部的升降部件,以及被設置在該升降部件和引導主體之間,相對于升降部件向上方彈壓引導主體的彈性部件(例如彈簧部件、橡膠部件等)。另外,上述彈性部件的彈壓力通常被設定為比上述引導主體以及上述運送裝置的重量大的值。另外,上述升降部例如可以具有升降自由地被支撐在引導主體上,并且具有上述行走部的升降部件,以及設置在該升降部件和引導主體之間,并且通過供給排出流體{通常為氣體(特別是空氣等)}而膨脹收縮的膨脹收縮部件。
另外,上述引導機構例如可以由上述運送容器的內壁構成。據(jù)此,在相對于運送容器運送(運入·運出)運送物時,上述運送裝置的被引導部以及/或者上述貨盤的貨盤側被引導部被運輸容器的內壁面引導,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
另外,上述引導機構例如可以由上述貨盤的支腳部構成。據(jù)此,在使上述運送裝置進入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時,上述運送裝置的被引導部被貨盤的支腳部引導,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
上述「連接部」只要是可以與叉車、絞盤(牽引機)、推送機構、拉出機構等的貨物裝卸機構連接,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連接方式、個數(shù)等。通過與該連接部連接的貨物裝卸機構的驅動(移動),通常賦予運送裝置在水平方向的牽引力或者推壓力,通過上述的行走機構,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行走。另外,作為該連接部,例如可以列舉出環(huán)狀部件、叉狀部件、夾具等。另外,該連接部例如可以通過鋼纜、桿材等的連接部件,與上述貨物裝卸機構連接。另外,該連接部例如可以配設在上述基礎部件以及/或者貨盤支撐部件的運送方向的端面?zhèn)?。?jù)此,可以簡單地進行連接部件的卡合、脫離操作。特別是,最好該連接部在沿與運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置多個(最好為左右一對)。
上述「卡合部」只要是可以與貨物裝卸機構的貨物裝卸部(例如叉車的爪部等)卡合,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卡合方式、個數(shù)等。通過與該卡合部卡合的貨物裝卸機構的移動,通常運送裝置被吊起,并且被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另外,該卡合部例如可以具有能夠伸出縮入于貨盤支撐部件的支撐面的卡合部件。在該情況下,該卡合部例如如圖6所示,可以具有支撐機構(25),該支撐機構(25)可以在縮入貨盤支撐部件(5)的貨盤支撐面(5a)的容納位置(a),和從貨盤支撐面突出的貨物裝卸位置(b)之間自由變位地支撐卡合部件(24)。再有,該卡合部如圖7所示,例如具有使卡合部件(24)保持在從貨盤支撐部件(5)的貨盤支撐面(5a)略微突出的卡合位置(c)的保持機構。據(jù)此,使卡合位置的卡合部與被支撐在貨盤支撐部件上的貨盤卡合,進行針對貨盤支撐部件的貨盤的運送方向的定位。另外,上述卡合部例如可以配設在上述基礎部件以及/或者貨盤支撐部件的上面?zhèn)?。?jù)此,可以簡單地進行卡合部的變位操作。另外,該卡合部例如可以沿運送方向設置多個。
上述「連結·解除部」只要是用于運送裝置和其他的運送裝置的連結·解除的部位,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連結方式、個數(shù)等。通過具有該連結·解除部,可以根據(jù)運送物的種類(例如大小、形狀等),即,可以根據(jù)上述多個貨盤的連結或者非連結,恰當?shù)剡x擇多個運送裝置的連結或者非連結,可以提供對應多種運送物的通用性高的運送裝置。作為該連結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利用螺合、嵌合、卡合、連接、夾持等的方式。該連結·解除部例如如圖30以及圖31所示,可以與形成在其他的運送裝置上的被連結部(例如凹部等)連結,并且可以具有可自由擺動地被支撐的連結桿。另外,該連結·解除部例如可以被配設在上述基礎部件以及/或者貨盤支撐部件的運送方向的端面?zhèn)取?jù)此,可以簡單地進行連結·解除操作。特別是該連結·解除部最好沿運送裝置的寬度方向(與運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置多個(最好為左右一對)。
2-a.運送物的運出方法(不使用貨臺進行運送)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的運出方法,是從使用上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其后,使該運送裝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被容納在運輸容器中的運送物裝載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接著,使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運送物裝載貨盤,接著,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運送裝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其后,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首先將被容納在運輸容器內的多個運送物裝載貨盤中的、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移送到運輸容器的外部的所希望的位置,然后,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另外,上述運出方法可以與從運輸容器中運出的運送物裝載貨盤(或者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的個數(shù)對應,或是僅進行1次,或是反復進行2次或2次以上。
另外,在該運出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的移送方式,以及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的行走方式等。例如可以通過叉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所進行的提升移送,將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另外,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1)通過人工使其行走的方式、(2)通過叉車、絞盤、推送機構、拉出機構等的貨物裝卸機構使其行走的方式、(3)使自行式的運送裝置行走的方式等中的一種、或者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再有,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雖然可以在運輸容器被放置在地板的狀態(tài)下,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但是最好從運輸容器被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
另外,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并且,通過從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在該情況下,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即,(1)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與上述擋塊部件接觸,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2)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通過操作者操作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3)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指尖操作(例如按鈕操作、桿傾動操作等)設置在與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上述操作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另外,從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并用上述(1)方式以及(3)方式。
另外,上述運送物裝載貨盤是指裝載了運送物的貨盤。作為該貨盤,例如可列舉出與在上述運送裝置中所說明的貨盤構成相同的貨盤。
在上述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上述的運送裝置以及/或者貨盤的被引導部被上述的引導機構引導。據(jù)此,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出運送物。另外,從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的作業(y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上述引導機構可以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行走,并且,可相對于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升降。
2-b.其他的運送物的運出方法(使用貨臺運送)有關本發(fā)明的其他的運送物的運出方法,是從使用上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其后,使運送裝置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被容納在運輸容器內的運送物裝載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接著,使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運送物裝載貨盤,接著,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運送裝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后,使其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其后,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貨臺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另外,在該運出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的移送方式以及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的行走方式等。作為其移送方式或行走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在上述的運出方法(2-a)中所說明的方式等。另外,上述運出方法可以與從運輸容器中運出的運送物裝載貨盤(或者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的個數(shù)對應,或是僅進行1次或是反復進行2次或2次以上。
再有,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雖然可以在運輸容器被落地的狀態(tài)下,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但是最好是從運輸容器被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
上述「貨臺」只要是在與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實質上相同高度水平并且具有可載置運送物裝載貨盤的底板面,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形狀、大小等。該貨臺的底板面例如可以是與被落地的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實質上為相同高度水平,但是,最好是與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實質上為相同高度水平。另外,作為該貨臺,例如可以列舉出運出運入用的專用貨臺、平臺、斜面(スロ一プ)等。另外,該貨臺例如可以具有水平機構,該水平機構由可以與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上述角部五金件卡定、脫開的卡定部件,和用于自由升降地支撐該卡定部件的導軌,以及使該卡定部件升降的升降機構構成。據(jù)此,使被卡定在運輸容器的角部五金件上的卡定部件上升(或者下降),上推(或者下推)運輸容器,可以簡單·迅速地使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和貨臺的底板面的高度水平一致。在該情況下,最好在作為貨臺的已經設置的平臺上附設水平機構。只因為可以簡單·廉價地構成。另外,該貨臺例如可以具有控制其底板面的姿勢的姿勢控制機構。
另外,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并且,通過從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在該情況下,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即,(1)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與上述擋塊部件接觸,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貨臺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2)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通過操作者操作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貨臺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3)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指尖操作(例如按鈕操作、桿傾動操作等)設置在與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上述操作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貨盤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另外,從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并用上述(1)方式以及(3)方式。
另外,上述運送物裝載貨盤是指裝載了運送物的貨盤。作為該貨盤,例如可列舉出與在上述運送裝置中所說明的貨盤構成相同的貨盤。
在上述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上述的運送裝置以及/或者貨盤的被引導部被上述的引導機構引導。據(jù)此,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出運送物。另外,從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的作業(y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上述引導機構可以在上述運輸容器以及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并且,可相對于上述運輸容器以及貨臺的底板面上升降。
2-c.運送物的運出方法(使用移送用貨臺運送)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的運出方法,是從使用上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裝載著上述運送裝置的移送用貨臺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接著,使該運送裝置在該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上述貨盤被容納在該運輸容器內,裝載著上述運送物,接著,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上述貨盤,其后,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上述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接著,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上述貨盤被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首先將被容納在運輸容器內的多個運送物裝載貨盤中的、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移送到運輸容器的外部的所希望的位置,然后,將上述移送用貨臺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另外,上述運出方法可以與從運輸容器中運出的運送物裝載貨盤(或者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的個數(shù)對應,或是僅進行1次,或是反復進行2次或2次以上。
另外,在該運出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的移送方式以及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的行走方式等。例如可以通過叉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所進行的提升移送,將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移動到所希望的位置。另外,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1)通過人工使其行走的方式;(2)通過叉車、絞盤、推送機構、拉出機構等的貨物裝卸機構使其行走的方式;(3)使自行式的運送裝置行走的方式等中的一種、或者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
再有,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雖然可以在運輸容器被落地的狀態(tài)下,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但是最好是從運輸容器被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
上述「移送用貨臺」只要是通過叉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可以移送并且具有上述運送裝置可行走的底板面,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形狀、大小等。該移送用貨臺通常其底板面與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實質上為相同的高度水平,被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另外,該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例如可以是與被落地的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實質上為相同的高度水平,但是,最好是與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實質上為相同的高度水平。另外,該移送用貨臺例如可以被在底板面(地面)上移動的叉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移送,但是,最好是被在平臺、斜面等的上述貨臺的底板面上移動的叉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移送。
另外,在該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同時,通過從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在該情況下,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即,(1)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與上述擋塊部件接觸,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2)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通過操作者操作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3)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指尖操作(例如按鈕操作、桿傾動操作等)設置在與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上述操作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另外,從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并用上述(1)以及上述(3)方式。
另外,上述運送物裝載貨盤是指裝載了運送物的貨盤。作為該貨盤,例如可以列舉出與在上述運送裝置中所說明的貨盤構成相同的貨盤。
在上述運出方法中,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上述的運送裝置以及/或者貨盤的被引導部被上述的引導機構引導。據(jù)此,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出運送物。另外,從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的作業(y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上述引導機構可以在上述運輸容器以及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并且,可相對于上述運輸容器以及移送用貨盤的底板面上升降。
3-a.運送物的運入方法(不使用貨臺運送)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的運入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上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同時將運送物裝載貨盤移送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接著,在使運送裝置進入運送物裝載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所述運送物裝載貨盤,然后,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運送裝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然后,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運送物裝載貨盤載置在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使運送裝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使其在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停止。
在該運入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向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的移送方式、順序等。例如,可以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然后,使該運送裝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接著,將運送物裝載貨盤移送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然后,使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使運送裝置進入運送物裝載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另外,上述運入方法可以與運入運輸容器的運送物裝載貨盤(或者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的個數(shù)對應,或是僅進行1次,或是反復進行2次或2次以上。
另外,在該運入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的移送方式以及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的行走方式等。作為其移送方式和行走方式,可以列舉出例如在與上述的運出方法(2-a)中所說明的方式等。
再有,在該運入方法中,例如雖然可以在運輸容器被落地的狀態(tài)下,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但是,最好是在運輸容器被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
另外,在該運入方法中,例如可以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同時,通過從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在該情況下,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即,(1)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與上述擋塊部件接觸,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2)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通過操作者操作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3)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指尖操作(例如按鈕操作、桿傾動操作等)設置在與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上述操作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另外,從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并用上述(1)方式以及(3)方式。
另外,上述運送物裝載貨盤是指裝載了運送物的貨盤。作為該貨盤,例如可以列舉出與在上述運送裝置中所說明的貨盤構成相同的貨盤。
在上述運入方法中,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上述的運送裝置以及/或者貨盤的被引導部被上述的引導機構引導。據(jù)此,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入運送物。另外,從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的作業(y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上述引導機構可以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行走,并且,可相對于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升降。
3-b.其他的運送物的運入方法(使用貨臺運送)
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的運入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上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上述運送裝置移送到與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同時,將運送物裝載貨盤移送到該貨臺的底板面上,接著,在使上述運送裝置進入運送物裝載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運送物裝載貨盤,然后,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運送裝置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然后,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運送物裝載貨盤載置在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使運送裝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后,在貨臺的底板面上停止。
在該運入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向貨臺的底板面上的移送方式、順序等。
另外,在該運入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的移送方式以及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的行走方式等。作為其移送方式和行走方式,可以列舉出例如在上述的運出方法(2-a)中所說明的方式等。另外,上述運入方法可以與運入運輸容器的運送物裝載貨盤(或者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的個數(shù)對應,或是僅進行1次,或是反復進行2次或2次以上。
再有,在該運入方法中,例如雖然可以在運輸容器被落地的狀態(tài)下,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但是,最好是在運輸容器被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
上述「貨臺」只要是在與運輸容器的底板面實質上為相同的高度水平并且具有可載置運送物裝載貨盤的底板面,不必特別考慮其構造、形狀、大小等。作為該貨臺,例如可以列舉出在上述的運出方法(2-b)中所說明的方式等。
另外,在該運入方法中,例如可以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同時,通過從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在該情況下,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即,(1)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與上述擋塊部件接觸,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2)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通過操作者操作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3)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指尖操作(例如按鈕操作、桿傾動操作等)設置在與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上述操作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另外,從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并用上述(1)方式以及(3)方式。
另外,上述運送物裝載貨盤是指裝載了運送物的貨盤。作為該貨盤,例如可以列舉出與在上述的運送裝置中所說明的貨盤構成相同的貨盤。
在上述運入方法中,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上述的運送裝置以及/或者貨盤的被引導部被上述的引導機構引導。據(jù)此,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入運送物。另外,從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的作業(y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上述引導機構可以在上述運輸容器以及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并且,可相對于上述運輸容器以及貨臺的底板面上升降。
3-c.運送物的運入方法(使用移送用貨臺運送)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的運入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上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將裝載著上述運送物的上述貨盤移送到上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接著,將裝載著上述運送裝置的移送用貨臺移送到與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接著,使該運送裝置在該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以及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行走,在進入上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停止,然后,使該運送裝置的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將上述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接著,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該運送裝置在上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接著,使上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上述貨盤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在使該運送裝置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后,使其停止在上述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
該運入方法可以與運入運輸容器的運送物裝載貨盤(或者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的個數(shù)對應,或是僅進行1次,或是反復進行2次或2次以上。
另外,在該運入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運送裝置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的移送方式以及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的行走方式等。作為其運送方式和行走方式,可以列舉出例如在上述的運出方法(2-a)中所說明的方式等。另外,在該運入方法中,不必特別考慮上述移送用貨臺的構成、移送方式等。作為其構成、移送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在上述的運出方法(2-c)中所說明的方式等。
再有,在該運入方法中,例如雖然可以在運輸容器被落地的狀態(tài)下,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但是,最好是在運輸容器被載置在卡車等的車輛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
另外,在該運入方法中,例如可以通過向構成上述升降動作機構的上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同時,通過從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在該情況下,作為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方式,例如可以列舉出下述方式等,即,(1)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與上述擋塊部件接觸,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2)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通過操作者操作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上的上述接觸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3)在將運送物裝載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的狀態(tài)下,運送裝置行走時,指尖操作(例如按鈕操作、桿傾動操作等)設置在與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上述操作用閥,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下降,運送物裝載貨盤被載置在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使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的方式。另外,從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并用上述(1)方式以及(3)方式。
另外,上述運送物裝載貨盤是指裝載了運送物的貨盤。作為該貨盤,例如可以列舉出與在上述運送裝置中所說明的貨盤構成相同的貨盤。
在上述運入方法中,例如可以是在上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上述的運送裝置以及/或者貨盤的被引導部被上述的引導機構引導。據(jù)此,可以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運入運送物。另外,從引導機構的設置·撤除的作業(y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上述引導機構可以在上述運輸容器以及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并且,可相對于上述運輸容器以及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升降。
實施例1下面,使用附圖,通過實施例1具體說明本發(fā)明。
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在運送裝置1中的「前后」是與運送物的運送方向Q(參照圖1)一致的方向,在運送裝置1中的「左右」是與運送方向Q正交的方向。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如圖10所示,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以螺旋狀鋼材A為例表示。另外,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貨盤」,如圖10所示,以貨盤Pa為例表示,該貨盤Pa具有貨盤主體Pa1、設置在該貨盤主體Pa1的上側并且可以以橫置狀態(tài)載置螺旋狀鋼材A的載置部Pa2以及形成有下部開放空間Pa4并且與底板面接地的支腳部Pa3。該貨盤Pa如圖11所示,被按照后述的集裝箱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的大致1/4的大小被模式化。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如圖12所示,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以在其長度方向的一端側形成有開口部c1的2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C(下面,也簡單地記載為集裝箱)為例表示。另外,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貨物裝卸機構」,以叉車F為例表示。
(1)運送裝置的構成有關本實施例1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1如圖1以及圖8所示,形成為可以進入貨盤Pa的下部開放空間Pa4內的大小·尺寸。該運送裝置1具有以規(guī)定的間隔并列設置的左右一對升降單元2a、2b。各升降單元2a、2b如圖3所示,具有沿運送方向Q延伸的縱剖面大致U字狀的基礎部件3。在該基礎部件3的內部,沿其長度方向以規(guī)定間隔,可圍繞水平軸旋轉自由地支撐著多個旋轉輥4(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行走機構」的例子表示)。另外,在該基礎部件3上,可升降自由地支撐著沿運送方向Q延伸的縱剖面大致U字狀的貨盤支撐部件5。該貨盤支撐部件5的上面成為從下方支撐貨盤Pa的貨盤支撐面5a。另外,如圖1以及圖8所示,兩升降單元2a、2b的各貨盤支撐部件5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側通過板狀的連結部件6a、6b連結,兩升降單元2a、2b成為一體物。
另外,上述升降單元2a、2b的長度方向的長度被設定為與上述貨盤Pa的運送方向Q的長度大致相同的值。
在上述連結部件6a的外面?zhèn)龋鐖D1以及圖2所示,設置左右一對接觸部11,在各接觸部11上,安裝著具有操作部件7a的接觸閥7(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的例子表示。),該操作部件7a用于轉換其流路。另外,在該連結部件6a的外面?zhèn)龋惭b著可將鋼纜的端部卡合的左右一對環(huán)狀部件8(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連結部」的例子表示)。再有,在兩連結部件6a、6b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側,可圍繞垂直軸自由旋轉地支撐著能夠在貨盤Pa的支腳部Pa3的內側面被引導的引導輥9。據(jù)此,運送裝置1在進入貨盤Pa的下部開放空間Pa4時,能夠得到良好的直行性。另外,在連結部件6b的外面?zhèn)?,設置左右一對橡膠制的緩沖部件10。
另外,如圖3所示,在上述基礎部件3的上面和貨盤支撐部件5之間,設置著通過供排壓縮空氣而膨脹收縮的管狀的膨脹收縮部件12。在該膨脹收縮部件12的一端開口部,連接著用于通氣壓縮空氣的可撓性的配管13。該配管13的另一端側從連結部件6a向外方突出,在該突出部設置接合件14。在該接合件14上,可連接空氣管16,該空氣管16連接供給壓縮空氣的壓縮機15(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流體供給源」的例子表示。)。另外,在該配管13的途中,如圖1以及圖5所示,設置著先導型的第一閥17、第二閥18、按鈕閥19以及上述接觸閥7,通過這些閥17、18、19、7構成開閉閥機構20。這樣,在配管13與空氣管16連接的狀態(tài)下,若按壓操作按鈕閥19,則從壓縮機15向膨脹收縮部件12內供給壓縮空氣,膨脹收縮部件12膨脹,貨盤支撐部件5上升。另外,若從貨盤支撐部件5的上升狀態(tài)開始,接觸閥7與后述的擋塊部件接觸,該接觸閥7的流路被轉換,則被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12的壓縮空氣被排氣到外部,膨脹收縮部件12收縮,貨盤支撐部件5下降。
在這里,可以說通過上述膨脹收縮部件12、配管13以及開閉閥機構20等,構成有關本發(fā)明的「升降動作機構」。
另外,在兩連結部件6a、6b之間,如圖6所示,設置沿運送方向Q延伸的縱剖面大致U字狀的加強部件22。在該加強部件22上,設置著可以與叉車F的爪部f卡合的卡合部23。該卡合部23具有沿與運送方向Q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卡合桿24(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卡合部件」的例子表示),和可變位自由地將該卡合桿24支撐在規(guī)定的位置之間的支撐機構25。該支撐機構25具有可圍繞水平軸自由擺動地被支撐在加強部件22上的前后的擺動桿26a、26b。在該前后的擺動桿26a、26b的一端側上,軸支承著連桿部件27的端部。另外,在該前后的擺動桿26a、26b的另一端側上,分別安裝著上述卡合桿24。因此,通過使一方的擺動桿26a擺動,卡合桿24可在從貨盤支撐部件5的貨盤支撐面5a縮入到下方的容納位置a,和從貨盤支撐面5a突出到上方的貨物裝卸位置b之間變位。這樣,如圖9所示,若將叉車F的爪部f插入貨物裝卸位置b的卡合桿24的下方空間,使其上升,則爪部f與卡合桿24卡合,運送裝置1被提起,通過該叉車F的移動,可以將運送裝置1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
另外,在一方的擺動桿24a上,如圖7所示,固定著固定板材29。在該固定板材29上螺合著可用指尖旋轉操作的操作件30的螺紋部30a。這樣,該螺紋部30a的下端側與加強部件22的上面接觸,卡合桿24被定位在容納位置a。另外,若旋轉操作操作件30,增大螺紋部從固定板材29向下方的突出量,則擺動桿24a略微朝向上方擺動,卡合桿24被定位保持在從貨盤支撐面5a略微向上方突出的卡合位置c上(圖中用虛擬線表示)。這樣,通過位于該卡合位置c的卡合桿24,和被貨盤支撐面5a支撐的貨盤Pa的支腳部Pb3的卡合,來進行貨盤Pa在運送方向Q的定位。
(2)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接著,對使用上述構成的運送裝置1的、從集裝箱C運出運送物的作用進行說明。另外,在該運出作用中,在集裝箱C內,容納著4個獨立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裝載著運送物的貨盤Pa)。另外,在該運出作用中,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擋塊部件」,如圖13所示,使用擋塊部件32,該擋塊部件32具有長度與集裝箱C的橫向寬度大致相同的基礎部件32a、螺紋固定在設置于該基礎部件32a的兩端側的集裝箱C的角部五金件c2上的螺紋固定部32b、設置在基礎部件32a的長度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上的一對擋片32c。
首先,用卡車將集裝箱C運到規(guī)定的作業(yè)場所,通過升降支腿,調整被載置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水平度。然后,打開該集裝箱C的門,通過叉車F,將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移送到集裝箱C的外部的所希望的位置(參照圖14)。然后,使運送裝置1的卡合桿24位于貨物裝卸位置b,使該卡合桿24和叉車F的爪部f卡合,通過該叉車F,將運送裝置1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參照圖15)。此時,運送裝置1被配設為一方的連結部件6a朝向叉車F側。接著,從運送裝置1的卡合桿24拔下叉車F的爪部f,使該卡合桿24位于容納位置a。接著,通過操作者,將運送裝置1在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向深入側推入,接著,進入所運出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的下部開放空間Pa4內(參照圖16)。
然后,通過集裝箱C的角部五金件c2,將擋塊部件32固定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參照圖13)。接著,在運送裝置1中,旋轉操作操作件30,使卡合桿24位于卡合位置c,使該卡合桿24和貨盤Pa卡合,進行貨盤Pa在運送方向Q的定位(參照圖7)。接著,將空氣管16連接到運送裝置1的接合件14,同時,使其一端側連接在叉車F上的鋼纜34的另一端側與環(huán)狀部件8卡合。從該狀態(tài)開始,若按壓操作按鈕閥19,則壓縮空氣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12,膨脹收縮部件12膨脹,貨盤支撐部件5上升,通過該上升的貨盤支撐部件5,運送物裝載貨盤Pa從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被提起(參照圖3)。
然后,若使叉車F向遠離集裝箱C的方向行走,則運送裝置1通過鋼纜34被牽引,運送物裝載貨盤Pa與該運送裝置1一起在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c1側行走(參照圖17)。然后,在該行走中,若運送裝置1的接觸閥7與擋塊部件32接觸,則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12的壓縮空氣被排氣到外部,膨脹收縮部件12收縮,貨盤支撐部件5下降,被該貨盤支撐部件5支撐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參照圖4)。接著,從運送裝置1上拆下空氣管16以及鋼纜34,旋轉操作操作件30,使卡合桿24位于容納位置a,解除卡合桿24與運送物裝載貨盤Pa的卡合。接著,通過操作者,向集裝箱C的深入側推入運送裝置1,然后,通過叉車F,將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參照圖18)。
然后,反復進行上述的作用(參照圖16-18),將集裝箱C內剩余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運出,結束一系列的運送物的運出作用。
(3)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接著,對使用上述構成的運送裝置1的、向集裝箱C運入運送物的作用進行說明。另外,在該運入作用中,在集裝箱C內,容納著4個獨立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
首先,通過升降支腿,調整被載置在底盤上的空的集裝箱C的水平度。然后,打開該集裝箱C的門,使運送裝置1的卡合桿24位于貨物裝卸位置b,借助該卡合桿24,通過叉車F,將運送裝置1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參照圖19)。此時,運送裝置1被配設為其連結部件6a朝向與叉車F相反的一側。然后,使卡合桿24返回到容納位置a,通過操作者,將運送裝置1向集裝箱C的深入側推入(參照圖20)。接著,通過叉車F,將運送物裝載貨盤Pa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同時,將運送裝置1拉入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以便進入該運送物裝載貨盤Pa的下部開放空間Pa4內(參照圖21)。
然后,在運送裝置1中,操作操作件30,使卡合桿24位于卡合位置c,進行運送物裝載貨盤Pa在運送方向Q的定位。接著,將空氣管16連接到運送裝置1,同時,將推入部件31(附件)安裝在叉車F的爪部f。從該狀態(tài)開始,按壓操作按鈕閥19,使貨盤支撐部件5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5,使運送物裝載貨盤Pa從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浮起。然后,若從該推入部件31的前端側與運送裝置1接觸的狀態(tài)開始,使叉車F向接近集裝箱C的方向行走,則運送裝置1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Pa被推入集裝箱C的深入側(參照圖22)。然后,在其行走中,若運送裝置1的接觸閥7與集裝箱C的深入側的壁面接觸,則貨盤支撐部件5下降,被該貨盤支撐部件5支撐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接著,拆下連接到運送裝置1的空氣管16,旋轉操作操作件30,使卡合桿24位于原來的容納位置a,解除運送物裝載貨盤Pa與卡合桿24的卡合,向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拉出運送裝置1(參照圖23)。
然后,反復進行上述的作用(參照圖21-23),將剩余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運入集裝箱C內,結束一系列的運送物的運入作用。另外,在運入剩余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時,將接觸閥7可接觸的擋塊部件32固定在已經運入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的后方側(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另外,最后(第4個)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通過叉車F被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
(4)實施例1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1中,因為是將多個旋轉輥4自由旋轉地支撐在基礎部件3的下面?zhèn)龋瑢⒖蓮南路街呜洷PPa的貨盤支撐部件5自由升降地支撐在該基礎部件3上,在基礎部件3和貨盤支撐部件5之間,設置通過供給排出壓縮空氣而膨脹收縮的膨脹收縮部件12,所以可以使用叉車、絞盤等的簡單的貨物裝卸機構,相對于干式集裝箱C,運入·運出多個運送物(例如,重量4-10t左右的螺旋狀鋼材等)。另外,因為是在與膨脹收縮部件12相連的配管13的途中,設置與擋塊部件32接觸,并能夠轉換其流路的接觸閥7,在接觸閥7與擋塊部件32接觸時,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12的壓縮空氣被排氣到外部,貨盤支撐部件5下降,所以可以正確地將運送物運送到預先確定的運送位置(行走停止位置)。其結果為,可以防止在運送運送物時,或是運送物裝載貨盤Pa從干式集裝箱C的開口部c1脫落,或是運送物裝載貨盤Pa與干式集裝箱C的內壁或其他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a強烈地碰撞,產生破損或貨物散開等。
另外,在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1中,因為設置有可在從貨盤支撐面5a突出的貨物裝卸位置b和縮入貨盤支撐面5a的容納位置a之間自由變位的卡合桿24,所以可以通過叉車等,提起運送裝置1,并且容易地進行移送。另外,在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1中,因為可以將卡合桿24保持在從貨盤支撐面5a略微突出的卡合位置c,通過該卡合位置c的卡合桿24與被貨盤支撐部件5支撐的貨盤Pa的卡合,進行貨盤Pa在運送方向Q的定位,所以可以抑制在運送中貨盤Pa相對于貨盤支撐部件5的位置偏移。
另外,在本實施例1的運送裝置1中,因為不使用貨臺,對裝載在底盤上的干式集裝箱C運送運送物,所以可以有效地運送。另外,因為貨盤Pa以干式集裝箱C的底板面的長度為基準被模式化,所以可以使針對干式集裝箱C的貨盤Pa的固定·解除作業(yè)為必要的最小限度(實質上可能為零)。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并不僅僅限于上述實施例1,也可以是根據(jù)目的、用途,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進行了各種變更的實施例。即,在本實施例1中,不使用貨臺,對集裝箱C運送運送物,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設置具有高度水平與該集裝箱C的底板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的底板面的貨臺,通過該貨臺,針對集裝箱運送運送物。在這里,針對貨臺的運送物的移送可以通過叉車、橋式吊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進行。
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是針對被載置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運送運送物,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針對處于落地狀態(tài)的集裝箱運送運送物。在該情況下,可以通過叉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在落地的集裝箱和與該集裝箱的底板面高度水平不同的底板面之間移送運送物。另外,也可以設置具有高度水平與落地的集裝箱的底板面的高度大致相同的底板面的貨臺,通過該貨臺,針對集裝箱運送運送物。在這里,針對貨臺的運送物的移送可以通過叉車、橋式吊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進行。
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舉例表示了固定在干式集裝箱C的角部五金件c2上的擋塊部件32,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固定在干式集裝箱的底板面或左右的內壁面間的擋塊部件。
另外,在本實施例1中,通過叉車、絞盤等的貨物裝卸機構,或是使運送裝置1在底板面上行走,或是將運送裝置1或運送物裝載貨盤Pa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可以通過操作者,或是使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行走,或是將運送裝置或運送物裝載貨盤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特別是可以通過輔助的人工,使自行式的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行走。
實施例2下面,使用附圖,通過實施例2,具體說明本發(fā)明。
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在運送裝置中的「前后」是與運送物的運送方向Q(參照圖24)一致的方向,在運送裝置中的「左右」是與運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如圖32以及圖33所示,以沖壓用模具B為例表示。
另外,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貨盤」,如圖32以及圖33所示,以貨盤Pb為例表示,該貨盤Pb具有貨盤主體Pb1、設置在該貨盤主體Pb1的上側并且可以載置沖壓用模具B的載置部Pb2以及形成有下部開放空間Pb4并且與底板面接地的支腳部Pb3。該貨盤Pb為將按照后述的集裝箱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的大致1/4的大小被模式化的兩臺貨盤連結而成的貨盤連結體。再有,該貨盤Pb的載置部Pb2如圖34所示,具有中空狀的多個下側基材36和中空狀的多個上側基材37,該下側基材36沿與運送方向Q正交的方向配列,并且在其上面形成有狹縫36a,該上側基材37沿運送方向Q配列,并且在其上面形成有狹縫37a,通過可在該下側基材36的長度方向自由滑動地被支撐的固定用具38,上側基材37被固定在下側基材36的上面,同時,通過可在該上側基材37的長度方向自由滑動地被支撐的固定用具39(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固定用具」的例子表示),利用其模具固定用孔,將沖壓用模具B固定在上側基材37的上面。因此,即使是模具固定用孔的位置不同的各種各樣的外輪廓形狀的沖壓用模具B,也能通過利用各自的固定用具38、39調整固定位置來對應。
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以在其長度方向的一端側形成有開口部c1的2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C(下面,也簡單地記載為集裝箱C)為例表示。另外,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貨物裝卸機構」,以絞盤W(氣動式或手動式)為例表示。
(1)運送裝置的構成有關本實施例2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41如圖24以及圖25所示,形成為可以進入貨盤Pb的下部開放空間Pb4的大小·尺寸。該運送裝置41具有以規(guī)定的間隔并列設置的左右一對升降單元42a、42b。各升降單元42a、42b如圖26所示,具有沿運送方向Q延伸的縱剖面大致U字狀的基礎部件43。在該基礎部件43的內部,沿其長度方向以規(guī)定間隔,可圍繞水平軸旋轉自由地支撐著多個旋轉輥44(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行走機構」的例子表示)。另外,在該基礎部件43上,可升降自由地支撐著沿運送方向Q延伸的縱剖面大致U字狀的貨盤支撐部件45。該貨盤支撐部件45的上面成為從下方支撐貨盤Pb的貨盤支撐面45a。另外,兩升降單元42a、42b的各貨盤支撐部件45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側通過板狀的連結部件46a連結,兩升降單元42a、42b成為一體物。另外,各貨盤支撐部件45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的每一個上固定著板狀的固定部件46b、46b。
另外,上述升降單元42a、42b的長度方向的長度被設定為與上述貨盤Pb的運送方向Q的長度大致相同的值。
在上述連結部件46a的外面?zhèn)热鐖D24以及圖25所示,設置左右一對接觸部110,在各接觸部110上,安裝著具有操作部件47a的接觸閥47(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的例子表示。)該操作部件47a用于轉換其流路。另外,在該連結部件46a的外面?zhèn)龋惭b著可將鋼纜的一端部卡合的左右一對環(huán)狀部件48(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連結部」的例子表示)。再有,在連結部件46a的長度方向的兩端側以及各固定部件46b、46b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側,可圍繞垂直軸自由旋轉地支撐著能夠在貨盤Pb的支腳部Pb3的內側面被引導的引導輥40。據(jù)此,運送裝置1在進入貨盤Pb的下部開放空間Pb4時能夠得到良好的直行性。另外,在上述各固定部件46b、46b的外面?zhèn)龋O置左右一對橡膠制的緩沖部件50。
另外,在各貨盤支撐部件45的另一端側,如圖30以及圖31所示,可在連結位置d和解除位置e之間自由擺動地支撐著連結桿51(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連結·解除部」的例子表示)。該連結桿51的前端側被形成為可以與在其他的升降單元42c、42d的貨盤支撐部件45的一端側所設置的固定部件46b的凹部49卡合的鉤部51a。因此,若操作其操作部51b,使解除位置e的連結桿51位于連結位置d,則連結桿51的鉤部51a與凹部49卡合,可相對于升降單元42a、42b,沿其長度方向連結其他的升降單元42c、42d。另外,在其他的升降單元42c、42d中,最好左右一對基礎部件43的長度方向的中間部通過中間連結材35(圖24中虛擬線所示)連結。
另外,如圖26所示,在上述基礎部件43的上面和貨盤支撐部件45之間,配設著通過供給排出壓縮空氣而膨脹收縮的管狀的膨脹收縮部件52。在該膨脹收縮部件52的一端開口部,連接著用于通氣壓縮空氣的可撓性的配管53。該配管53的另一端側從連結部件46a向外方突出,在該突出端設置接合件54(參照圖25)。在該接合件54上可連接空氣管56,該空氣管56連接在壓縮機55上(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流體供給源」的例子表示)。另外,在配管53的途中,如圖24以及圖28所示,設置著先導型的第一閥57、第二閥58、第三閥59、按鈕閥60以及上述接觸閥47,通過這些閥57、58、59、60、47,構成開閉閥機構61。這樣,在配管53與空氣管56連接的狀態(tài)下,若按壓操作按鈕閥60,則來自壓縮機55的壓縮空氣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貨盤支撐部件45上升。另外,若從貨盤支撐部件45的上升狀態(tài)開始,接觸閥47與后述的擋塊部件接觸,其流路被轉換,則被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的壓縮空氣被排出到外部,膨脹收縮部件52收縮,貨盤支撐部件45下降。
在這里,可以說通過上述膨脹收縮部件52、配管53以及開閉閥機構61等,構成有關本發(fā)明的「升降動作機構」。
另外,在上述各升降單元42a、42b中,在各貨盤支撐部件45的側面?zhèn)?,如圖24所示,在其長度方向以規(guī)定的間隔,可在容納位置a(圖29中實線所示)和貨物裝卸位置b(圖29中虛擬線所示)之間自由擺動地支撐著大致U字狀的前后的卡合桿63(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卡合部件」的例子表示)。這樣,通過將叉車F的爪部f插入貨物裝卸位置b的卡合桿63的內部空間,使兩者卡合,可以將運送裝置41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
(2)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接著,對使用上述構成的運送裝置41的、從集裝箱C運出運送物的作用進行說明。
另外,在該運出作用中,如圖39所示,在集裝箱C內,容納著2個獨立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裝載著運送物的貨盤Pb)。另外,在該運出作用中,使用與裝載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相鄰的貨臺80。另外,在該運送作用中,使用沒有連結其他的升降單元42c、42d的運送裝置41。
在這里,對上述貨臺80進行說明。該貨臺80如圖39所示,與被載置在卡車的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相鄰地設置。另外,該貨臺80具有工作臺81,該工作臺81成為高度水平與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底板面大致相同的底板面。在該工作臺81的集裝箱C側設置水平機構82。該水平機構82如圖40所示,具有卡定部件83、支撐頭84、導軌85和升降機構86,該支撐頭84在可插拔于已經設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下側左右的角上的角部五金件c2的長孔的方向,自由移動地支撐該卡定部件83,該導軌85可自由升降地支撐該支撐頭84,該升降機構86使該支撐頭84升降。該升降機構86由通過空氣馬達87的作用驅動的螺旋起重器88構成。這樣,通過該水平機構82,若使集裝箱C的角部五金件c2和卡定狀態(tài)的卡定部件83上升,則底盤上的集裝箱C被提起,其底板面的高度水平被調整。
首先,用卡車將集裝箱C運到與貨臺80相鄰的規(guī)定的作業(yè)場所。然后,通過水平機構82,使載置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底板面高度與貨臺80的底板面高度一致。然后,使運送裝置41的卡合桿63位于貨物裝卸位置b,使該卡合桿63和叉車F的爪部f卡合,將運送裝置41移送到貨臺80上所希望的位置。此時,該運送裝置41被配設為其連結部件46a朝向與集裝箱C相反的一側。接著,通過操作者,將貨臺80上的運送裝置41推入集裝箱C的內部,使該運送裝置41進入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下部開放空間Pb4內(參照圖41)。
然后,在運送裝置41上,將空氣管56連接到接合件54上,同時,使其一端側被連接在絞盤W上的鋼纜34的另一端側卡合在環(huán)狀部件48上。從該狀態(tài)開始,若按壓操作按鈕閥60,則壓縮空氣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貨盤支撐部件45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45,運送物裝載貨盤Pb從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被提起。然后,若通過絞盤W卷繞鋼纜34,則運送裝置41被朝向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牽引,運送物裝載貨盤Pb與該運送裝置41一起在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再有,在貨臺80的底板面上行走(參照圖42)。然后,在其行走中,若運送裝置41的接觸閥47與設置在貨臺80的底板面上的擋塊部件62接觸,則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的壓縮空氣被排氣到外部,膨脹收縮部件52收縮,貨盤支撐部件45下降,被該貨盤支撐部件45支撐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載置在貨臺80的底板面上。接著,通過吊車等,將被運出到該貨臺64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
然后,反復進行上述的作用(參照圖41以及圖42),將集裝箱C內的剩余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運出,結束一系列的運送物的運出作用。
(3)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接著,對使用上述構成的運送裝置41的、向集裝箱C運入運送物的作用進行說明。
另外,在該運入作用中,在集裝箱C內,容納著2個獨立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另外,在該運入作用中,使用與裝載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相鄰的上述貨臺80。另外,在該運送作用中,使用沒有連結其他的升降單元42c、42d的運送裝置41。
首先,通過卡車將空的集裝箱C運送到與貨臺80相鄰的規(guī)定的作業(yè)場所。然后,通過水平機構82,使載置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底板面高度與貨臺80的底板面高度一致。然后,使運送裝置41的卡合桿63位于貨物裝卸位置b,使該卡合桿63和叉車F的爪部f卡合,將運送裝置41移送到貨臺64上所希望的位置。此時,運送裝置41被配設為其連結部件46a朝向集裝箱C的深入側。接著,通過吊車等,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移送到象被貨臺80上的運送裝置41覆蓋那樣的所希望的位置,成為運送裝置41進入該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下部開放空間Pb4內的狀態(tài)。
然后,將與空氣管56以及絞盤W連接的鋼纜34連接到運送裝置41。該鋼纜34被卷繞在設于集裝箱C的深入側的壁面上的輥子部件33上。若從該狀態(tài)按壓操作按鈕閥60,則壓縮空氣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貨盤支撐部件45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45,運送物裝載貨盤Pb從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被提起。然后,若通過絞盤W卷起鋼纜34,則運送裝置41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朝向集裝箱C的深入側牽引(參照圖43)。然后,在其行走中,若運送裝置41的接觸閥47與集裝箱C的深入側的壁面接觸,則貨盤支撐部件45下降,由該貨盤支撐部件45支撐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接著,將運送裝置41牽引到貨臺80的底板面上(參照圖44)。
然后,反復進行上述的作用(參照圖43以及圖44),將剩余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運入集裝箱C內,結束一系列的運送物的運入作用。另外,在運入剩余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時,將擋塊部件62預先固定在已經運入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
(4)實施例2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41中,因為是將多個旋轉輥44可自由旋轉地支撐在基礎部件43的下面?zhèn)龋瑥南路綄⒖芍呜洷PPb的貨盤支撐部件45可自由升降地支撐在該基礎部件43上,在基礎部件43和貨盤支撐部件45之間,設置通過供給排出壓縮空氣而膨脹收縮的膨脹收縮部件52,所以可以使用叉車、絞盤等的簡單的貨物裝卸機構,針對干式集裝箱C,運入·運出重量大的、長大的、體積大的運送物(例如重量為4-20t左右的沖壓用模具等)。另外,因為在與膨脹收縮部件52相連的配管53的途中,設置能夠與擋塊部件62接觸,轉換其流路的接觸閥47,在接觸閥47與擋塊部件62接觸時,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的壓縮空氣被排氣到外部,貨盤支撐部件45下降,所以可以將運送物正確地運送到預先確定的運送位置(行走停止位置)。其結果為,可以在運送運送物時,防止或是運送物裝載貨盤Pb從貨臺64上脫落,或是運送物裝載貨盤Pb與干式集裝箱C的深入側的壁或其他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強烈地碰撞而產生破損、貨物散落等。
另外,在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41中,因為在升降單元42a、42b的長度方向的一端側,可自由擺動地設置能夠與在其他的升降單元42c、42d的長度方向的另一端側上所形成的凹部49卡合、脫開的連結桿51,所以可以根據(jù)運送物的種類(例如,大小、形狀、重量等),恰當?shù)剡x擇其連結或者非連結來對應。
另外,在本實施例2的運送裝置41中,因為可在從貨盤支撐面45a突出的貨物裝卸位置b和縮入貨盤支撐面45a的容納位置a之間自由變位地設置卡合桿63,所以可以通過貨物裝卸位置b的卡合桿63,借助叉車等的貨物裝卸機構,提起運送裝置41,容易地進行移送。
另外,在本實施例2的運送方法中,因為是使用貨臺80,相對于集裝箱C運送運送物,所以可以效率良好地運送重量大的、長大的、體積大的等多種運送物。另外,因為貨盤Pb以集裝箱C的底板面的長度為基準被模式化,所以可以使針對干式集裝箱C的貨盤Pb的固定·解除作業(yè)為必要的最小限度。
另外,在本發(fā)明中,并非僅限于上述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2,可以是根據(jù)目的、用途,在本發(fā)明的范圍內進行了種種變更的實施例。即,在本實施例2中,是相對于被裝載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進行運送物的運送,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如圖45所示,相對于落地狀態(tài)的集裝箱C,對運送物進行運送。
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在運送裝置41上,在沿著被設置在貨盤Pb的左右側的支腳部Pb3而被引導的位置上,設置引導輥40,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運送裝置41上,在沿著被設置在貨盤Pb的中央部的支腳部Pb3而被引導的位置上,設置引導輥40’(圖24中虛擬線所示)。據(jù)此,能夠進一步提高運送裝置的直行性。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2中,舉例表示了提起集裝箱C,調整其底板面的高度水平的水平機構82,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使卡定在集裝箱的角部五金件上的卡定部件下降,下壓集裝箱,調整其底板面的高度水平的水平機構。另外,舉例表示了利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下側的角部五金件c2的水平機構82,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利用集裝箱的開口部側的上下側的角部五金件。另外,最好在接近上述貨臺80的位置上,或是設置底盤的車輪可以開上去的斜面(未圖示出),或是在該斜面上設置高度調整板(鐵板等)。
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是通過叉車、絞盤等的貨物裝卸機構,或是使運送裝置41在底板面上行走,或是使運送裝置41或運送物裝載貨盤Pb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過操作者,或是使運送裝置41在底板面上行走,或是使運送裝置41或運送物裝載貨盤Pb移送到所希望的位置。特別是可以使輔助的通過人工進行的自行式的運送裝置在底板面上行走。
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的沖壓用模具的運輸中,通常是將該沖壓用模具B和三維測定儀一起運輸。在該情況下,如圖35所示,若在構成貨盤Pb的帶槽的基材67的上面,通過固定件68固定大致C字狀的基材69,在該基材69的上面,通過防振橡膠部件70固定用于載置支撐三維測定儀71的板73,則可以使用裝載著該三維測定儀71的貨盤Pb,進行集裝箱運輸。據(jù)此,通過防振橡膠部件70,吸收運輸時的振動,可以抑制因振動對三維測定儀71造成的不良影響。其結果為,可以實現(xiàn)在以往困難的沖壓用模具的鐵道運輸。特別是,最好用防銹密封材料72(例如,在塑料的表面上涂抹氣相防銹劑的物品等)包裝該三維測定儀71。
另外,在本實施例2中,是將運送物裝載到連結兩臺貨盤(1/4模式化貨盤)而成的貨盤連結體中,但并非僅限于此,貨盤的連結數(shù)或者非連結可以根據(jù)運送物的大小、形狀、重量等恰當?shù)剡x擇。例如,如圖36所示,在為與集裝箱的內容積相等的體積大的運送物的情況下,可以跨越由連結四臺貨盤而成的貨盤連結體,裝載1個運送物。另外,如圖37所示,在為比集裝箱的全長稍長的多個鋼材構成的運送物的情況下,可以在連結四臺貨盤而成的貨盤連結體上設置托件74,通過該托件74,可以在傾斜狀態(tài)裝載運送物。另外,如圖38所示,在為比集裝箱的全長短的多個鋼材構成的運送物的情況下,可以在連結四臺貨盤而成的貨盤連結體上設置托件75,通過該托件75,在防止向其長度方向突出(飛び出す)的狀態(tài)裝載運送物。在該情況下,最好將該托件75可自由滑動地支撐在滑軌76上。據(jù)此,可以對應各種長度的長大的運送物。另外,如圖38所示,可以使方棒料等的嚙合部件100處于貨盤Pb的左右側面和集裝箱C的左右的內壁面之間。據(jù)此,在運出時,可以確保從集裝箱拉出的貨盤的恰當?shù)闹毙行?。另外,如上所述,在使用大小與集裝箱的底板面大致一致的貨盤(或者貨盤連結體)的情況下,若將升降單元42c、42d與升降單元42a、42b連結,構成運送裝置41,則通過該運送裝置41,可以一次將運送物裝載貨盤運入·運出集裝箱。
另外,在本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2中,僅僅是在運送裝置1、41上設置開閉閥機構20、61,但并非僅限于此,可以在用于遠距離控制運送裝置的各種動作的遠距離控制部上也設置開閉閥機構。例如,也可以如圖46所示,通過其他的配管,將遠距離控制部90(圖9中虛擬線所示)連接到配管13(或者空氣管16),在該遠距離控制部90上設置流體供給用操作閥91、流體排出用操作閥92以及閥93。在這里,流體供給用操作閥91通過按鈕操作,轉換其流路,使流體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12,使貨盤支撐部件5上升。另外,流體排出用操作閥92通過按鈕操作,轉換其流路,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12的流體排出,使貨盤支撐部件5下降。據(jù)此,可以恰當?shù)剡x擇下述方式,即,(1)按鈕操作按鈕閥19,使貨盤支撐部件5上升,并且,接觸閥7與擋塊部件32接觸,使貨盤支撐部件5下降的方式;(2)在遠離運送裝置1的地點(例如,叉車的駕駛席等),通過遠距離操作部90,遠距離操作貨盤支撐部件5的升降動作的方式。另外,從能夠進一步提高安全性的觀點出發(fā),最好并用上述(1)方式以及(2)方式。
再有,例如,也可以如圖47所示,在運送裝置1上不設置接觸閥7和按鈕閥19,而是在遠距離控制部90上設置流體供給用操作閥91、流體排出用操作閥92以及閥93。
再有,在本實施例1以及實施例2的運出運入作業(yè)中,可以恰當?shù)剡x擇拖頭(運送驅動部)針對裝載著集裝箱的底盤的連結/分離。
實施例3下面,使用附圖,通過實施例3,具體地說明本發(fā)明。
另外,在本實施例3中,與上述的實施例2同樣,使用沒有連結其他的升降單元42c、42d的運送裝置41(集裝箱C的底板面的大致1/2大小),針對集裝箱C運送(運出/運入)2個獨立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參照圖60)。另外,作為被裝載在該貨盤Pb上的運送物,舉例表示比較重量大的沖壓用模具B(例如約10t)。另外,在該運送方法中,使用無法進入集裝箱C內的大小的大型叉車F(約10t級)。另外,在該運送方法中,是在被裝載于卡車的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與貨臺98{平臺(例如承重5t/m2)}相鄰的狀態(tài)下進行。再有,在該運送方法中,通過大型叉車F,使用能夠移送的移送用貨臺99。
(1)運送裝置的運出作用以及效果首先,如圖48所示,通過卡車,將容納著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集裝箱C運到與貨臺98相鄰的規(guī)定的作業(yè)場所,通過升降支腿,調整被載置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水平度。然后,打開該集裝箱C的門,通過大型叉車F,將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移送到集裝箱C的外部的所希望的位置。
然后,如圖49所示,通過大型叉車F,將在其底板面上裝載著運送裝置41的移送用貨臺99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此時,該移送用貨臺99的底板面和集裝箱C的底板面實質上是相同的高度水平。接著,拆下固定帶(未圖示出),該固定帶相對于移送用貨臺99固定運送裝置41,通過操作者,運送裝置41分別在移送用貨臺99以及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行走,被推入集裝箱C的深入側,進入到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下部開放空間Pb4內。
然后,將空氣管56連接到運送裝置41的結合件54,并且使其一端側與大型叉車F連接的鋼纜34的另一端側與環(huán)狀部件48卡合。從該狀態(tài)開始,若按壓操作遠距離控制部90(參照圖9的虛擬線)的流體供給用操作閥91(上升按鈕),則壓縮空氣被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收縮部件52膨脹,貨盤支撐部件45上升,通過該上升的貨盤支撐部件45,運送物裝載貨盤Pb從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被提起。
然后,如圖50所示,若使大型叉車F向遠離集裝箱C的方向行走,則通過鋼纜34牽引運送裝置41,運送物裝載貨盤Pb與該運送裝置41一起在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c1側行走。這樣,在該運送物裝載貨盤Pb行走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后,通過操作者操作接觸閥47(或者遠距離控制部90的流體排出用閥92),使供給到膨脹收縮部件52的壓縮空氣被排氣到外部,膨脹收縮部件52收縮,貨盤支撐部件45下降,被該貨盤支撐部件45支撐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
然后,如圖51所示,通過大型叉車F,將空的移送用貨臺99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將運送裝置41拉出到該移送用貨臺99的底板面上。然后,如圖52所示,通過大型叉車F,將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移送到集裝箱C的外部的所希望的位置,結束一系列的運出作業(yè)。
通過這樣的運出方法,可以不必使用大型吊車等從卡車的底盤上卸下集裝箱C使其落地,對于裝載在卡車的底盤上的集裝箱C,可以使用運送裝置41以及大型叉車F,安全地運出裝載著重量比較大的沖壓用模具B的貨盤Pb。其結果為,可以實現(xiàn)在以往困難的沖壓用模具的集裝箱的鐵道運輸,根據(jù)地理上的主要原因,可以謀求大幅縮短運輸時間(リ一ドタイム)。
另外,在上述實施例中,如圖51以及52所示,是將運送物裝載貨盤Pb載置在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然后,在將處于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正下方的運送裝置41從集裝箱C的外部取出后,將運送物裝載貨盤Pb運出到集裝箱C的外部,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如圖53以及54所示,也可以是使處于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正下方的運送裝置41向集裝箱C的深入側行走后,通過大型叉車F,將運送物裝載貨盤Pb運出到集裝箱C的外部,然后,將運送裝置41取出到集裝箱C的外部。
(2)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首先,如圖55所示,通過卡車,將空的集裝箱C運送到與貨臺98相鄰的規(guī)定的作業(yè)場所,通過升降支腿,調整被載置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水平度。然后,打開該集裝箱C的門,通過大型叉車F,將運送物裝載貨盤Pb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
然后,如圖56所示,通過大型叉車F,將裝載著運送裝置41的移送用貨臺99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此時,該移送用貨臺99的底板面和集裝箱C的底板面實質上是相同的高度水平。接著,拆下固定帶(未圖示出),該固定帶相對于移送用貨臺99,固定運送裝置41,通過操作者運送裝置41在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被朝向深入側推入,進入到運送物裝載貨盤Pb的下部開放空間Pb4內。
然后,將空氣管56連接到運送裝置41,并且將推入部件31(附件)安裝到大型叉車F的爪部f上。從該狀態(tài)開始,若按壓操作遠距離控制部90(參照圖9的虛擬線)的流體供給用操作閥91(上升按鈕),則使貨盤支撐部件45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45,使運送物裝載貨盤Pb從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浮起。
然后,如圖57所示,從該推入部件31的前端側與運送裝置41接觸的狀態(tài)開始,若大型叉車F向接近集裝箱C的方向行走,則運送裝置41以及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推入集裝箱C的深入側。然后,在其行走中,通過操作者,操作運送裝置41的接觸閥47,貨盤支撐部件45下降,被該貨盤支撐部件45支撐的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
接著,拆下與運送裝置41連接的空氣管56,然后,如圖58所示,通過大型叉車F,將空的移送用貨盤99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運送裝置41被拉出到該移送用貨盤99的底板面上。然后,如圖59所示,通過大型叉車F,運送物裝載貨盤Pb被移送到集裝箱C的開口部c1側的底板面上,結束一系列的運入作業(yè)。
通過這樣的運入方法,不必使用大型吊車等從卡車的底盤上卸下集裝箱C而使其落地,相對于裝載在卡車的底盤上的集裝箱C,使用運送裝置41以及大型叉車F,可以安全地運入裝載著重量比較大的沖壓用模具B的貨盤Pb。其結果為,可以實現(xiàn)在以往困難的沖壓用模具的集裝箱的鐵道運輸,根據(jù)地理上的主要原因,可以謀求大幅縮短運輸時間(リ一ドタイム)。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如圖60所示,是將用連接件97(例如夾具等)連結2個貨盤(集裝箱底板面的大致1/4的大小)而成的2臺貨盤連結體Pb容納在集裝箱中,同時,在各貨盤連結體Pb上裝載沖壓用模具(例如約10t),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如圖61所示,也可以是在集裝箱C內,在其長度方向的兩端側各容納一個貨盤,在各貨盤之間容納貨盤連結體Pb。在這里,例如可以在各貨盤上裝載比較輕的沖壓用模具(例如約3t),同時,在貨盤連結體Pb上裝載重量比較大的沖壓用模具(例如約10t)。在該情況下,通過運送裝置41,運送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Pb,并且,用運送裝置41或者能夠進入集裝箱C內的小型叉車,運送運送物裝載貨盤。再有,如圖62所示,即使是在2臺貨盤連結體Pb的每一個上裝載2個沖壓用模具(例如約3t)的方式中,也可以通過運送裝置41運送各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Pb。另外,如圖60-62中的虛擬線所示,在通過連結件97a,對各貨盤連結體Pb彼此、或者對貨盤連結體Pb與單獨的貨盤進行連結的狀態(tài)下,即,在將與集裝箱的底板面大致大小相同的貨盤連結體容納在集裝箱內的狀態(tài)下,可以穩(wěn)定地進行集裝箱的運輸。在該情況下,例如,在運入運送物裝載貨盤時,可以使用與集裝箱的底板面大致相同大小的貨盤連結體,一面確保直行穩(wěn)定性,一面效率良好地1次結束運入,在運出運送物裝載貨盤時,可以在拆下連結件97a后,依次運出多個運送物裝載貨盤。
另外,在本實施例3中,是通過操作者操作接觸閥47等,使運送物裝載貨盤Pb與貨盤支撐部件45一同下降,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與實施例1以及2同樣,設置擋塊部件32,通過該擋塊部件32與接觸閥47的接觸,使運送物裝載貨盤Pb與貨盤支撐部件45一同下降。據(jù)此,可以實現(xiàn)更安全的運送。
另外,在本實施例3中,舉例表示了使用貨臺98(平臺)進行運送的方式,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使用貨臺98,而是使用在地面上移動的大型叉車F以及移送用貨臺99,針對集裝箱C運送運送物。再有,也可以不使用上述那樣的貨臺98,而是針對進一步被落地的狀態(tài)下的集裝箱C,運送運送物。
另外,在本實施例1以及3中,在運送運送物裝載貨盤時,通過升降支腿,調整被載置在底盤上的集裝箱C的水平度,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使用升降支腿進行運送。
另外,在本實施例3中,是在拖頭(運轉驅動部)連結到底盤上的狀態(tài)下進行運送,但是,也可以與本實施例1以及2同樣,恰當?shù)剡x擇拖頭(運轉驅動部)的連結/分離。
實施例4下面,使用附圖,通過實施例4,具體地說明本發(fā)明。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輸容器」,如圖63所示,舉例表示出在其長度方向的一端側形成有開口部c1的4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C(下面,也簡稱為集裝箱C)。另外,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貨盤」,舉例表示將以上述集裝箱C的長度方向的長度的大致1/2大小被模式化的2臺貨盤100、100連結而成的貨盤連結體100A。另外,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物」,舉例表示出被裝載在上述貨盤連結體100A上的重量大的貨物、長大的貨物、體積大的貨物等。再有,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運送裝置」,舉例表示出左右2臺運送裝置101、101,該運送裝置101、101能夠運送裝載著上述運送物的上述貨盤連結體100A。另外,各運送裝置101的構成與在上述實施例2所說明的運送裝置41大致相同,對于相同的構成部位,標注相同的符號,省略其詳細說明。
(1)運送裝置的構成在有關本實施例4的運送裝置101中,如圖64所示,在貨盤支撐部件45的左右側面,設置向外側方突出的突出片102。在各突出片102上,圍繞垂直軸自由旋轉地支撐著被后述的引導件引導的引導輥103(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被引導部」舉例表示)。各引導輥103在1臺運送裝置101中,沿運送物的運送方向Q設置多個(圖63中4個位置)。
接著,對在本實施例4中使用的引導件105(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引導機構」舉例表示)的構成進行說明。
該引導件105如圖63以及圖64所示,具有引導主體106,該引導主體106為沿運送物的運送方向Q延伸的長大形狀并縱剖面為大致U字狀。該引導主體106如圖66所示,是由上述運送裝置101的旋轉輥44可行走的平板狀的底板部106a、從該底板部106a的左右側緣起立并且對上述運送裝置101的引導輥103進行引導的左右的引導壁部106b、從各引導壁部106b的上端緣向外側方延伸的左右的水平壁部106c構成。
在上述各水平壁部106c的下面?zhèn)?,沿運送方向Q,以規(guī)定間隔固定多個支撐部件107。在形成于各支撐部件107上的貫通孔107a上,自由升降地支撐著升降軸108。在各升降軸108的下端,連結著升降部件111,該升降部件111是由滾動自由地支撐用于在底板面上行走的滾動球110(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行走部」舉例表示)而成。另外,在各升降部件111和各支撐部件107之間,設有相對于升降部件111向上方彈壓引導主體106的彈簧部件112(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彈性部件」舉例表示)。該彈簧部件112的彈壓力被設定為比引導主體106以及運送裝置101的合計重量大的值。因此,在引導主體106的底板部106a上,在僅載置著沒有裝載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100A的運送裝置101的狀態(tài)下,通過彈簧部件112的彈壓力,引導主體102被確保為從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參照圖66)。
(2)運送裝置的運入作用接著,說明使用上述構成的運送裝置101以及引導件105的、向集裝箱C運入運送物的作用。
首先,通過卡車,將空的集裝箱C運到與貨臺114相鄰的規(guī)定的作業(yè)場所并落地。在該貨臺114的底板面上,如圖67所示,準備收容著運送裝置101的引導件105。此時,引導主體106為從貨臺114的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引導件105為可行走的狀態(tài)(參照圖66)。
接著,在集裝箱C內的深入端側,如圖68所示,預先配設能夠對引導件105的前端部定位的第一機架115a。從該狀態(tài)開始,在收容著運送裝置101的狀態(tài)下,將引導件105推入集裝箱C側,使其在貨臺114以及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行走,使其位于集裝箱C內。這樣,將該引導件105的前端部卡合(固定)在第一機架115a上,同時,將引導件105的基端部卡合(固定)在第二機架115b上,將引導件105定位固定在集裝箱C內。接著,在貨臺114的底板面上,準備裝載著剛剛運入的運送物的貨盤連結體100A。
然后,從引導件105向貨臺114側拉出運送裝置101,使其在引導主體106的底板部106a以及貨臺114的底板面上行走,如圖69所示,使其位于貨盤連結體100A的下方部。從該狀態(tài)開始,若向運送裝置101的膨脹收縮部件52供給空氣,則貨盤連結體100A被貨盤支撐部件45從下方抬起,成為從貨臺114的底板面上浮起的狀態(tài)。接著,在運送裝置101的基端部,連結利用空氣驅動,能夠輔助操作者的運送作業(yè)的公知的貨物裝卸機構116。
接著,操作貨物裝卸機構116,將裝載著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100A的運送裝置101推入集裝箱C側,使運送裝置101在貨臺114以及引導主體106的底板部106a的底板面上行走。此時,運送裝置101的引導輥103被引導主體106的引導壁部106b引導。這樣,如圖70所示,運送物裝載貨盤連結體100A與運送裝置101一起被容納在集裝箱C內。
然后,若從運送裝置101的膨脹收縮部件52排出空氣,則貨盤連結體100A由于貨盤支撐部件45的下降而成為被載置在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的狀態(tài)(參照圖65)。然后,如圖71所示,向貨臺114側拉出收容著運送裝置101的引導件105,結束一系列的運入作業(yè)。
(3)實施例4的效果如上所述,在本實施例4中,因為在將運送物運入集裝箱C內時,設置在運送裝置101、101上的引導輥103被配設在集裝箱C內的引導件105的引導壁部106b引導,所以可以將重量大的貨物、長大的貨物、體積大的貨物等的運送物裝載貨盤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一次運入4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C內。其結果為,在從干式集裝箱內運出運送物時,可以防止象以往那樣,運送物裝載貨盤擦到干式集裝箱的內壁,可以順暢地運出該運送物裝載貨盤。再有,可以防止貨盤與干式集裝箱內壁碰撞,可以防止貨盤和干式集裝箱的內壁等的損傷。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因為是在引導主體106上,可自由升降地支撐著具有滾動球110的升降部件111,同時,在引導主體106和升降部件111之間,設置相對于升降部件111向上方彈壓引導主體106的彈簧部件112,所以可以使引導件105在貨臺114以及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行走,并且可以使引導件105相對于底板面升降。其結果為,可以容易且迅速地實施引導件105向集裝箱內的設置·撤除作業(yè)。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因為是在引導件105上設置運送裝置101的旋轉輥44能夠行走的底板部106a,所以可以在容納著運送裝置101的狀態(tài)下,使引導件105在貨臺114或者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行走,可以更容易且迅速地實施引導件105的設置·撤除作業(yè)。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舉例表示了使用運送裝置101以及引導件105的運送物的運入作業(yè),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若能夠進行與上述的運入作業(yè)相反的順序,則使用運送裝置101以及引導件105,可以實現(xiàn)運送物的運出作業(yè)。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是針對被落地的集裝箱C,運送運送物,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針對裝載在卡車的底盤上的狀態(tài)的集裝箱,運送運送物。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是通過1次運入作業(yè),將相當于40英尺的運送物裝載貨盤運入4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過2次運入作業(yè),將相當于20英尺的運送物裝載貨盤(或貨盤連結體)依次運入4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在該情況下,可以將各個運送物裝載貨盤確保良好的直行性地依次運入集裝箱內,可以防止象以往那樣,在第一個運送物裝載貨盤傾斜的狀態(tài)下被運入,而第二個運送物裝載貨盤不能進入干式集裝箱內。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使用了4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20英尺的干式集裝箱。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舉例表示了可通過滾動輥110行走的引導件105,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如圖72所示,也可以是通過能夠圍繞水平軸旋轉的旋轉輥121進行行走的引導件120。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運送裝置101的引導輥103被引導件105的引導壁部106b引導,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如圖72所示,也可以是運送裝置101的貨盤支撐部件45的左右側面45b(引導面)被設置在引導件120上的引導輥122引導。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舉例表示了通過滾動輥110可以行走,并且具有運送裝置101可行走的底板部106a的引導件105,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如圖73所示,也可以不具備滾動輥110以及底板部106a,而是被載置在貨臺114以及集裝箱C的底板面上的引導件123。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舉例表示了具有與集裝箱C的全長大致相同長度的引導件105,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具有集裝箱C的長度方向的全長的0.5倍、1.5倍、2倍等的長度的引導件。
另外,在本實施例4中,舉例表示了運送裝置101的引導輥103被引導件105引導的方式,但并非僅限于此,例如,如圖74以及圖75所示,也可以是設置在貨盤125上的引導輥126(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貨盤側被引導部」舉例表示)被集裝箱C的內側壁(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引導機構」舉例表示)引導。再有,如圖76所示,也可以是設置在貨盤125上的引導輥126(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貨盤側被引導部」舉例表示)被載置于集裝箱的底板面上的角環(huán)部件(作為有關本發(fā)明的「引導機構」舉例表示)引導。即使是這樣的方式,也能發(fā)揮與上述實施例4相同的效果。
產業(yè)上利用的可能性可以作為在陸地運輸、海上運輸、空中運輸?shù)戎惺褂玫倪\輸容器運送運送物的用途而利用。特別是,可以作為對僅在長度方向的一端側具有開口部的干式集裝箱運送運送物的用途而恰當?shù)乩谩?br>
權利要求
1.一種運送物的運送裝置,是通過貨盤向運輸容器對運送物進行運送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基礎部件、設置在該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炔⑶铱稍诘装迕嫔闲凶叩男凶邫C構、可自由升降地設置在所述基礎部件上并且可從下方支撐所述貨盤的貨盤支撐部件、用于使該貨盤支撐部件升降的升降動作機構,所述升降動作機構被構成為,可在通過所述行走機構進行的行走中,使上升狀態(tài)的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使被支撐在該貨盤支撐部件上的所述貨盤載置在底板面上并停止該行走。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動作機構具有膨脹收縮部件、配管、開閉閥機構,所述膨脹收縮部件被設置在所述基礎部件和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之間,并且因流體的供給而膨脹并因流體的排出而收縮;所述配管用于連接該膨脹收縮部件和流體供給源;所述開閉閥機構被設置在該配管的中途,并且可相對于所述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排出流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以與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對應地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的接觸部,所述開閉閥機構具有流體排出用接觸閥,所述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被設置在所述接觸部,并且與所述擋塊部件接觸,轉換其流路,并使供給到所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用于遠距離控制所述貨盤支撐部件的至少下降動作的遠距離控制部,所述開閉閥機構具有流體排出用操作閥,所述流體排出用操作閥被設置在所述遠距離控制部中,并且通過指尖操作轉換其流路,使供給到所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排出。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被引導部,所述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貨盤具有貨盤側被引導部,所述貨盤側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地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機構具有長尺狀的引導主體、行走部、升降部,所述長尺狀的引導主體沿著運送物的運送方向延伸;所述行走部用于使該引導主體行走;所述升降部被設置在該引導主體和該行走部之間,使該引導主體升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以與貨物裝卸機構連接的連接部。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以與貨物裝卸機構的貨物裝卸部卡合的卡合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可從所述貨盤支撐部件的支撐面伸出縮入的卡合部件。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用于連結·解除所述運送裝置和其他的運送裝置的連結·解除部。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機構由可自由旋轉地被支撐在所述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鹊亩鄠€旋轉輥構成。
13.一種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從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運送裝置移送到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其后,使該運送裝置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所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所述貨盤被容納在該運輸容器內,裝載著所述運送物,接著,使該運送裝置的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所述貨盤,接著,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運送裝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其后,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所述貨盤被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14.一種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從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運送裝置移送到與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其后,使該運送裝置在該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所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所述貨盤被容納在該運輸容器內,裝載著所述運送物,接著,使該運送裝置的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所述貨盤,接著,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運送裝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后,使其在所述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其后,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所述貨盤被載置在所述貨臺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貨臺具有由卡定部件、導軌以及升降機構構成的水平機構,所述卡定部件可以與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的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角部五金件卡定、脫開;所述導軌用于可自由升降地支撐該卡定部件;所述升降機構使該卡定部件升降;在運出裝載著所述運送物的所述貨盤之前,通過所述水平機構調整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高度水平。
16.一種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是從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裝載著所述運送裝置的移送用貨臺移送到與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接著,使該運送裝置在該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朝向深入側行走,在進入所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其停止,所述貨盤被容納在該運輸容器內,裝載著所述運送物,接著,使該運送裝置的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所述貨盤,其后,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運送裝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朝向開口部側行走,接著,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所述貨盤被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
17.如權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向構成所述升降動作機構的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并且,通過從該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與對應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而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供給到所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19.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指尖操作設置在與該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流體排出用操作閥,供給到所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20.如權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上的被引導部和設置在所述貨盤上的貨盤側被引導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21.如權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貨盤在為一個的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所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
22.如權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貨盤具有貨盤主體、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上側并且載置支撐所述運送物的載置部、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下側并且與底板面接地的支腳部,所述載置部具有運送物固定用具,該運送物固定用具沿水平面可自由移動地被支撐,并且可被定位在規(guī)定位置上。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物固定用具通過彈性件支撐。
24.如權利要求13至16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從運輸容器中運出運送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運輸容器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
25.一種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運送裝置移送到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同時將裝載著所述運送物的所述貨盤移送到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接著,在使所述運送裝置進入所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該運送裝置的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所述貨盤,然后,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運送裝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然后,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所述貨盤載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使所述運送裝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使其在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停止。
26.一種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運送裝置移送到與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貨臺的底板面上,同時,將裝載著所述運送物的所述貨盤移送到該貨臺的底板面上,接著,在使所述運送裝置進入所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使該運送裝置的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從底板面上提起所述貨盤,然后,在保持其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運送裝置在所述貨臺的底板面上行走后,使其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然后,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所述貨盤載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使所述運送裝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后,在所述貨臺的底板面上停止。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貨臺具有由卡定部件、導軌以及升降機構構成的水平機構,所述卡定部件可與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的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角部五金件卡定、脫開;所述導軌用于可自由升降地支撐該卡定部件;所述升降機構使該卡定部件升降;在運入裝載著所述運送物的所述貨盤之前,通過所述水平機構,調整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的高度水平。
28.一種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是將運送物運入使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運送裝置的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裝載著所述運送物的所述貨盤移送到所述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的底板面上,接著,將裝載著所述運送裝置的移送用貨臺移送到與該運輸容器的開口部側相鄰的位置,接著,使該運送裝置在該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以及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行走,在進入所述貨盤的下部開放空間的狀態(tài)下停止,然后,使該運送裝置的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通過該貨盤支撐部件將所述貨盤從底板面上提起,接著,在保持該提起的狀態(tài)下,使該運送裝置在所述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開口部側向深入側行走,接著,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將所述貨盤載置在該運輸容器的深入側的底板面上,使該運送裝置的行走停止,接著,在使該運送裝置在該運輸容器的底板面上從深入側向開口部側行走后,使其停止在所述移送用貨臺的底板面上。
29.如權利要求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向構成所述升降動作機構的膨脹收縮部件供給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膨脹,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上升,同時,通過從該膨脹收縮部件排出流體,使該膨脹收縮部件收縮,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30.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的接觸部的流體排出用接觸閥與對應預先確定的行走停止位置而設置的擋塊部件接觸,供給到所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31.如權利要求29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指尖操作設置在與該運送裝置連接的遠距離控制部上的流體排出用操作閥,供給到所述膨脹收縮部件的流體被排出,使所述貨盤支撐部件下降。
32.如權利要求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運送裝置的行走中,設置在該運送裝置上的被引導部和設置在所述貨盤上的貨盤側被引導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被引導部被與行走區(qū)域對應設置的引導機構引導。
33.如權利要求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貨盤在為一個的情況下單獨地、在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況下是將其組合后,與所述運輸容器的內部的平面形狀的大小大致一致。
34.如權利要求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貨盤具有貨盤主體、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上側,并且載置支撐所述運送物的載置部、設置在該貨盤主體的下側并且與底板面接地的支腳部,所述載置部具有運送物固定用具,該運送物固定用具沿水平面可自由移動地被支撐,并且可被定位在規(guī)定位置上。
35.如權利要求34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物固定用具通過彈性件支撐。
36.如權利要求25至28中的任一項所述的將運送物運入運輸容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運送容器被載置在車輛的底盤上。
全文摘要
提供一種針對運輸容器,可以運送各種運送物的廉價·簡單的構造的運送物的運送裝置、針對使用它的運輸容器,運入運送物的方法以及運出方法。本裝置(1)具有基礎部件(3)、設置在基礎部件的下面?zhèn)炔⑶铱稍诘装迕嫔闲凶叩男凶邫C構(旋轉輥(4))、可自由升降地設置在基礎部件上并且可從下方支撐貨盤(Pa)的貨盤支撐部件(5),升降動作機構被構成為,在通過行走機構進行的行走中,使上升狀態(tài)的貨盤支撐部件下降,使被支撐在該貨盤支撐部件上的貨盤載置在底板面上,可以停止其行走。
文檔編號B65G7/06GK1882486SQ20048003423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11月21日
發(fā)明者青木辰彥, 伊藤伸明, 桂田真幸 申請人:豐田鋼鐵中心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