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變速踏板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踏板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速踏板車。
背景技術:
踏板車可做為兒童、成人在休閑時的娛樂產(chǎn)品、人們近距離出行的代步工具、健身器材等等,它集娛樂、代步、健身于一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提攜方便、速度快、簡單易學、 適合多層次領域和多年齡階段的人使用等特點。專利號為97230502. 5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介紹了一種腳踏滑行板,由翹板、支架、鋼絲繩、飛輪、導向滑輪和前后輪等組成。翹板兩端安裝的鋼絲繩通過導向滑輪與飛輪連接。翹板上下運動時,鋼絲繩帶動飛輪轉動,并連動后輪向前滑行。專利號為01237990. 5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介紹了一種利用人力來產(chǎn)生動力、可供游戲、健身、或代步的滑板車的驅動裝置,主要包括車身架,車身架下方設有前輪和后輪兩組車輪,腳踏板活動鉸接在車身架上,在腳踏板與車輪之間設置有能驅動車輪轉動的傳動裝置。專利號為200920078968. 0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用于踏板車的往復式變速踏板結構,它具有可活動連接在踏板車車支架上的動力壓桿,它還具有可使動力壓桿向上撓的動力壓桿回位機構,動力壓桿的上端通過軸活動連接有活動踏板并使該活動踏板分為活動踏板限位端與活動踏板省力端兩部分,在活動踏板限位端的前部與車支架之間設有能限制活動踏板活動范圍的活動連接構件。但是已公開的幾種反復式踩踏運動的踩板車,有起步重(或踩行程大,造成運動角度大),運動中踩踏力量大,人的腳容易在短時間內出現(xiàn)酸,疲勞,且無結構上的省力與變速效果,使其上坡困難等缺點。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變速踏板車,此種變速踏板車省力、變速過程簡易、力道由輕到重,速度隨力道的增加也隨之加快。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來實現(xiàn)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包括車身、前輪、后輪和驅動系統(tǒng),所述車身包括動力杠桿和車身支架,車身支架設有上動力轉軸、前動力轉軸和后動力轉軸,所述動力杠桿設置于上動力轉軸,所述驅動系統(tǒng)包括動力系統(tǒng),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偏心輪和齒輪傳動系統(tǒng),所述偏心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前動力轉軸通過所述齒輪傳動系統(tǒng)驅動連接于所述后動力轉軸,所述動力杠桿驅動連接于所述偏心輪,所述后輪設置于所述后動力轉軸。所述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一個,所述動力杠桿的數(shù)目為一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設置于所述車身支架的左側或右側,一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一個所述動力杠桿,所述驅動系統(tǒng)還包括回位系統(tǒng)?;蛘呤?,所述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兩個,所述動力杠桿的數(shù)目為一個,兩個所述驅動
3系統(tǒng)分別設置于所述車身支架的左側和右側,兩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一個所述動力杠桿,所述驅動系統(tǒng)還包括回位系統(tǒng)。 或者是,所述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兩個,所述動力杠桿的數(shù)目為兩個,兩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分別設置于所述車身支架的左側和右側,左側的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一動力杠桿,右側的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另一動力杠桿。其中,所述動力杠桿固定有鏈齒片,所述鏈齒片設有齒片鏈條,所述齒片鏈條驅動連接于所述偏心輪。優(yōu)選的,所述偏心輪設有鏈條避位端。優(yōu)選的,所述偏心輪設有偏心輪掛鉤,所述齒片鏈條的一末端鉤設于所述偏心輪掛鉤,所述鏈齒片設有鏈齒片掛鉤,所述齒片鏈條的另一末端鉤設于所述鏈齒片掛鉤。其中,所述齒輪傳動系統(tǒng)包括前動力齒輪、單向飛輪、后動力齒輪和動力鏈條,所述前動力齒輪設置于單向飛輪,所述單向飛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后動力齒輪設置于所述后動力轉軸,所述前動力齒輪通過所述動力鏈條驅動連接于所述后動力齒輪?;蛘呤牵龌匚幌到y(tǒng)包括回位齒輪、回位鏈條、回位導輪和回位固定柱,所述回位齒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回位固定柱設置于所述動力杠桿,所述回位齒輪通過回位鏈條連接于所述回位固定柱,所述回位導輪固定于所述車身支架。所述回位系統(tǒng)包括回位齒輪和回位彈簧,所述回位齒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 所述回位彈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車身支架,所述回位彈簧的另一端通過回位鏈條連接于所述回位齒輪。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該種變速踏板車,包括車身、前輪、后輪和驅動系統(tǒng),所述車身包括動力杠桿和車身支架,車身支架設有上動力轉軸、前動力轉軸和后動力轉軸,所述動力杠桿設置于上動力轉軸,所述驅動系統(tǒng)包括動力系統(tǒng)和回位系統(tǒng),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偏心輪和齒輪傳動系統(tǒng),所述偏心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前動力轉軸通過所述齒輪傳動系統(tǒng)驅動連接于所述后動力轉軸,所述動力杠桿驅動連接于所述偏心輪,所述后輪設置于所述后動力轉軸。動力輸出時,動力杠桿驅動偏心輪逆時針轉動,偏心輪帶動前動力轉軸逆時針轉動,前動力轉軸通過齒輪傳動系統(tǒng)驅動后動力轉軸逆時針轉動,后動力轉軸帶動后輪逆時針轉動,達到動力輸出的目的。通過偏心輪的使用,使得變速踏板車省力、 變速過程簡易、改變踩踏的的行程角度來實現(xiàn)不同的速度,滿足上坡動力大,平地速度快的需求。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局部放大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偏心輪的第一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偏心輪的第二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偏心輪的第三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偏心輪的第四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偏心輪的第五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踩踏時偏心輪的第一參考狀態(tài)圖。[0027]圖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踩踏時偏心輪的第二參考狀態(tài)圖。[0028]圖1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踩踏時偏心輪的第三參考狀態(tài)圖。[0029]圖1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低速踏法時動力杠桿的結構示意圖。[0030]圖1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低速踏法時偏心輪的結構示意圖。[0031]圖1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速踏法時動力杠桿的結構示意圖。[0032]圖1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速踏法時偏心輪的結構示意圖。[0033]圖1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高速踏法時動力杠桿的結構示意圖。[0034]圖1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高速踏法時偏心輪的結構示意圖。[0035]圖1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帶有動力導輪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0036]圖1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局部結構示意圖。[0037]圖19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右側局部結構示意圖。[0038]圖20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左側局部結構示意圖。[0039]圖2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右側局部結構示意圖。[0040]圖2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左側局部結構示意圖。[0041]其中,圖1至圖22中包括[0042]1—一前輪[0043]2—一后輪[0044]3——動力杠桿[0045]4—一主支架[0046]5——動力固定片[0047]6———鏈齒片[0048]7—一偏心輪[0049]8——單向飛輪[0050]9——前動力齒輪[0051]ΙΟ-——后動力齒輪[0052]Ι 1-——齒片鏈條[0053]12-——動力鏈條[0054]13-——上動力轉軸[0055]14-——前動力轉軸[0056]1 δ-——后動力轉軸[0057]16-——鏈條避位端[0058]17-——前端踩踏點[0059]1 δ-——后端踩踏點[0060]ι 9-——A點[0061]20-B占[0062]21-—C點[0063]22-—光滑靠輪[0064]23-—動力導輪[0065]24-—回位齒輪
5[0066]25—一回位固定柱26—一回位鏈條27—一回位導輪28—一回位彈簧29—一后導輪30—一偏心輪掛鉤31—一鏈齒片掛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方式提及的內容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實施例1。見圖1和圖2,一種變速踏板車,包括車身、前輪1、后輪2和驅動系統(tǒng),車身包括動力杠桿3和車身支架,車身支架包括主支架4和動力固定片5,動力固定片5設有上動力轉軸13、前動力轉軸14和后動力轉軸15,動力杠桿3設置于上動力轉軸13。本實施例為單動力輸出結構,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一個,動力杠桿3的數(shù)目為一個,驅動系統(tǒng)設置于車身支架的右側,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動力杠桿3,動力杠桿3從張開到閉合,有動力輸出;動力杠桿3從閉合到張開為回位,無動力輸出。驅動系統(tǒng)包括動力系統(tǒng)和回位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包括偏心輪7和齒輪傳動系統(tǒng),偏心輪7設置于前動力轉軸14,前動力轉軸14通過齒輪傳動系統(tǒng)驅動連接于后動力轉軸15, 動力杠桿3驅動連接于偏心輪7,后輪2設置于后動力轉軸15。動力輸出時,動力杠桿3驅動偏心輪7逆時針轉動,偏心輪7帶動前動力轉軸14逆時針轉動,前動力轉軸14通過齒輪傳動系統(tǒng)驅動后動力轉軸15逆時針轉動,后動力轉軸15帶動后輪2逆時針轉動,達到動力輸出的目的。如圖2,動力杠桿3固定有鏈齒片6,鏈齒片6設有齒片鏈條11,齒片鏈條11驅動連接于偏心輪7,當然動力杠桿3也可通過其它方式驅動偏心輪7。偏心輪7的主要作用是給前動力轉軸14施加扭力,是動力輸出的中間扭帶,也是使本實用新型能到達低、中、高等任意變速的核心技術。偏心輪7設計成如圖3所示的設有鏈條避位端16的偏心齒輪,這樣能使偏心輪7的傳動行程超過360度,而不使鏈條重疊,進而能保證在單次傳動過程中前動力轉軸14能轉動更多的行程角度,而具有更大的變速。當然,偏心輪7可設計為如圖4所示的偏心橢圓齒輪。偏心輪7同樣也可不帶有齒,而直接設計成如圖5所示的設有鏈條避位端16的偏心輪7或如圖6所示的偏心橢圓輪,通過與鋼條這樣的傳動介質配合使用,可達到同樣的效果。如圖7所示,偏心輪7還可進一步設有偏心輪掛鉤30,齒片鏈條11的末端鉤設于偏心輪掛鉤30,鏈齒片6設有鏈齒片掛鉤31,如圖2所示,齒片鏈條11的另一末端鉤設于鏈齒片掛鉤31,掛鉤的方式較傳統(tǒng)的銷釘式更加方便,穩(wěn)固。如圖2,齒輪傳動系統(tǒng)包括前動力齒輪9、單向飛輪8、后動力齒輪10和動力鏈條 12,前動力齒輪9通過螺絲對鎖于單向飛輪8,本實施例的單向飛輪8設置于前動力轉軸 14,當然本實施例的單向飛輪8也可設置于后動力轉軸15,并不影響本實用新型的效果,后動力齒輪10設置于后動力轉軸15,前動力齒輪9通過動力鏈條12驅動連接于后動力齒輪 10。單向飛輪8的結構采用現(xiàn)有技術,單向飛輪8順時針轉動時不能帶動前動力轉軸14轉動,無動力輸出,單向飛輪8逆時針轉動時可帶動前動力轉軸14轉動,有動力輸出??紤]到人在踩踏時的舒適狀態(tài),依照人在自然爬樓梯中前后腳落差高度在160mm 左右,通常會將動力杠桿3的轉動角度固定,使得動力杠桿3前端踩踏點17的行程范圍在與后端踩踏點18成水平的前提下前后腳的落差為160mm左右,這樣就能使得人在踩踏時更加自然與舒適,長時間踏行不容易使腳酸。但是這樣的設計就會使動力杠桿3的行程減小, 使得動力輸出減少,為使動力輸出不變,將偏心輪7和后動力齒輪10的外徑設計得比前動力齒輪9的外徑小,如圖2所示,這樣偏心輪7轉動一圈所需的鏈條行程也會減小,再加上偏心輪7的鏈條避位結構的設計使得偏心輪7能在動力杠桿3較小的轉動行程帶動下轉動一周甚至更大的角度,而不會使齒片鏈條11重疊,這樣就能使前動力齒輪9也能轉動與偏心輪7同樣的行程角度,前動力齒輪9的外徑大,轉動角度大,使得連接前動力齒輪9與后動力齒輪10之間的動力鏈條12行程也大,后動力齒輪10外徑上動力鏈條12的行程也就越大,而使后輪2轉動圈數(shù)增加,這樣就使得在動力杠桿3小的行程下也能輸出較大的動力。當踏板車動力杠桿3處于如圖2所示的張開狀態(tài)時,人的前腳踏于前端踩踏點17, 此時前腳高于后腳成一定的高度,這時重心在后腳上,踩踏力量主要靠人自身使力來踩動, 此時人所給的外加力要求最大。從圖8可看出,由于偏心的作用,在此狀態(tài)下偏心輪7給齒片鏈條11施加拉力的A點19離前動力轉軸14的軸心最遠,這樣由同樣力道下齒片鏈條11 給偏心輪7施加的拉力轉化為軸的扭距就會變得越大,從而大大降低了在單次踏動時人所要給的最大力,而達到省力的目的。隨著動力杠桿3的往下運動,后腳慢慢抬高,重心移至前腳,此時,人自身所要給的力越來越小,到一定程度可完全靠重心下壓,在這一變化過程中,偏心輪7的外徑也在減小,由圖8的A點19減少至圖9的B點20,再由圖9的B點20 最終減少至圖10的C點21,由于外徑的減小,在鏈齒片6的同樣行程下,偏心輪7轉動的角度也越大,這樣的行程角度通過前動力轉軸14傳遞給單向飛輪8,使其在單次行程時角度轉動更多,動力輸出的行程也就越多,從而達到幾倍的變速效果。雖然在動力杠桿3由張開到閉合這一過程中,由于偏心輪7外徑減小,速度變快力道加大,但由于整個踩踏方式可通過調節(jié)前后腳的不同高度,使重心前后移,使得后面力道加大時,可完全依靠自身的重力勢能提供,可形成了低、中、高三級變速。如圖11、圖13、圖15,可看到動力杠桿3分別在低速、中速、高速踏法中偏心輪7的行程位置;如圖12、圖14和圖16所示,可看到偏心輪7分別在低速、中速、高速踏法中偏心輪7的行程位置。低速踏法中,鏈齒片6通過齒片鏈條11帶動偏心輪7在如圖12中的行程中來回轉動,通過快速的踩踏,齒片鏈條11與偏心輪7的受力點往復在偏心輪7外徑的A點19到 B點20之間移動,而在A點19、B點20之前的受力點均離轉前動力轉軸14較遠,根據(jù)力學原理,這樣在后輪2受同樣的前進阻力下,齒片鏈條11通過偏心輪7轉動前動力轉軸14所需要的扭力也就會越小,從而大大降低人自身所需要提供的力,而達到省力。但由于這一過程中,偏心輪7作用點處于較大的外徑上,這樣會使得輸出的速度就會少,因此低速踏法在同等力道下,能使車在慢速下輸出更大的動力,適合爬坡用。中速踏法中,偏心輪7受力點在整個齒的外圍即在A點19到C點21之間移動,見
7圖14,單次踩踏時,起步力道輕,速度慢,越到后面速度會加快。在整個過程中,人能很明顯感覺到力量與速度的變化,速度變化平穩(wěn),速度處于適中狀態(tài)。高速踏法中,見圖16,偏心輪7的受力點往復在B點20與C點21之前移動,受力點離前動力轉軸14的軸心近,偏心輪7作用點處在的外徑小,輸出的速度會明顯增加,雖然后輪2受同樣的前進阻力下,齒片鏈條11通過偏心輪7轉動前動力轉軸14所需要的扭力也就會大,但這樣的力道我們可以靠自身重力加踩踏力來提供,所以在這一過程中能使車達到最佳的速度。車身支架的動力固定片5設有光滑靠輪22,光滑靠輪22鄰近后動力齒輪10。如圖2所示,光滑靠輪22可緊靠設置于后動力齒輪10處的動力鏈條12,使動力鏈條12在傳動中不會產(chǎn)生跳鏈現(xiàn)象。車身支架的動力固定片5設有動力導輪23,動力導輪23位于鏈齒片6和偏心輪7 之間并與鏈齒片6和偏心輪7之間成一定角度,如圖17所示,通過在鏈齒片6和偏心輪7 之間增加動力導輪23,從而增加齒片鏈條11的行程?,F(xiàn)有技術中采用多種結構的回位系統(tǒng),本實施例采用了如圖2和圖17所示的回位系統(tǒng),回位系統(tǒng)包括回位齒輪24、回位鏈條26、回位導輪27和回位固定柱25,回位齒輪M 套設于前動力轉軸14,回位固定柱25設置于動力杠桿3,回位固定柱25通過回位鏈條沈連接于回位齒輪24,回位導輪27固定于動力固定片5并與回位固定柱25和回位齒輪M成一定角度,從而增加回位鏈條26的行程。在向下踩踏動力杠桿3的后端踩踏點18時,動力杠桿3上的回位固定柱25可通過回位鏈條沈帶回位齒輪M順時針轉動,前動力轉軸14順時針轉動,由于偏心輪7和前動力齒輪9也固定在前動力轉軸14,所以偏心輪7、單向飛輪 8和前動力齒輪9也隨其順時針轉動,動力系統(tǒng)回位,單向飛輪8順時針轉動,無動力輸出。本實用新型的動力輸出充分利用杠桿原理,踩踏方式仿照人在走路時重心與前后腳成一直線的習慣而設計,使在踩踏時感覺更加接近人在行走時的輕松與自如。如圖2所示,人在踩踏時前后腳分別放于前端踩踏點17、后端踩踏點18,動力杠桿3繞上動力轉軸13 隨著人的重心在前后腳的交替轉移下轉來回轉動,從而使固定在動力杠桿3上的鏈齒片6 和回位固定柱25也隨之成固定角度來回轉動,具體如下鏈齒片6通過齒片鏈條11帶動偏心輪7,回位固定柱25通過回位鏈條沈經(jīng)回位導輪27帶動回位齒輪M,且偏心輪7和回位齒輪M同時固定在前動力轉軸14,從而在動力杠桿3的轉動下,帶動鏈齒片6—偏心輪 7,回位固定柱25—回位齒輪M這兩系統(tǒng)交替來回,使前動力轉軸14也成固定角度來回轉動,這就使得設置于前動力轉軸14的前動力齒輪9將動力通過動力鏈條12傳給后動力齒輪,從而帶動后輪2運動。實施例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僅在于本實施例采用了另一種結構的回位系統(tǒng),回位系統(tǒng)包括回位齒輪M和回位彈簧28,回位齒輪M套設于前動力轉軸14,回位彈簧 28的一端固定于主支架4,回位彈簧觀的另一端通過回位鏈條沈連接于回位齒輪對。如圖18所示,當動力杠桿3處于張開狀態(tài)時,回位彈簧觀處于預拉狀態(tài),在向下踩踏動力杠桿3的前端踩踏點17時,鏈齒片6向上運動,通過齒片鏈條11拉動偏心輪7成逆時針轉動, 由于偏心輪7和回位齒輪M都固定前動力轉軸14,所以回位齒輪M也隨其逆時針轉動,從而拉動回位鏈條沈,使回位彈簧28拉開處于緊拉狀態(tài),這樣在向下踩踏動力杠桿3的后端踩踏點18時,由于回位彈簧觀的復位作用,回位鏈條沈拉動回位齒輪M順時針轉動,前動力轉軸14順時針轉動,由于偏心輪7和前動力齒輪9固定在前動力轉軸14,所以偏心輪 7、單向飛輪8和前動力齒輪9也隨其順時針轉動,就使得整個動力系統(tǒng)回位,單向飛輪8順時針轉動,無動力輸出。實施例3。如圖19和圖20,此結構為雙動力輸出的其中一種結構,本實施例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兩個,動力杠桿3的數(shù)目為兩個,兩個驅動系統(tǒng)分別設置于車身支架的左側和右側,左側的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左側的動力杠桿3,右側的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右側的動力杠桿3。本實施例左側的動力杠桿3和右側的動力杠桿3同時繞上動力轉軸13交替轉動,只需將兩只腳分別放置于左側的的動力杠桿3的前端踩踏點17上和右側的動力杠桿3的前端踩踏點17上進行踩踏即可,通過左側的動力杠桿3和右側的動力杠桿3 —上一下的交叉運動,使左右兩個動力系統(tǒng)分別在回位與動力輸出兩個狀態(tài)下交替進行。本實施例不設有回位系統(tǒng),本實施例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與實施例1的相同,如圖19 所示。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如圖20所示,左側的偏心輪7與右側的偏心輪7同時固定在前動力轉軸14上,并使左側的鏈條避位端16和右側的鏈條避位端16的開口朝向相反,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的單向飛輪8與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單向飛輪8同時固定于前動力轉軸14,但是左側的單向飛輪8逆時針轉時為空轉,順時針轉時為動力輸出。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增設有后導輪29, 左側的前動力齒輪9通過左側的動力鏈條12驅動連接于左側的后導輪四,左側的后動力齒輪10位于左側的動力鏈條12的所形成的回路外并緊鄰左側的動力鏈條12,通過左側的動力鏈條12的運動帶動左側的后動力齒輪10轉動,左側的后導輪四起到變向輪的作用,使左側的后動力齒輪10與左側的前動力齒輪9轉動方向相反。在向下踩踏右側的動力杠桿3的前端踩踏點17時,右側的齒片鏈條11帶動右側的偏心輪7逆時針轉動,右側的偏心輪7帶動前動力轉軸14逆時針轉動,前動力轉軸14逆時針轉動時,左側的單向飛輪8逆時針轉動為空轉,無動力輸出,左側的偏心輪7也會隨前動力轉軸14逆時針轉動,左側的偏心輪7逆時針轉動時使左側的齒片鏈條11卷起,以至拉動左側的動力杠桿3上升回位。右側的單向飛輪8逆時針轉動為動力輸出,右側的單向飛輪8帶動右側的前動力齒輪9逆時針轉動,右側的前動力齒輪9通過右側的動力鏈條12帶動右側的后動力齒輪10逆時針轉動,進而使后動力轉軸15也逆時針轉動,后輪2逆時針轉動,構成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的動力輸出。類似的原理,當在向下踩踏左側的動力杠桿3的前端踩踏點17時,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輸出動力,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進行回位。當然,本實施例的左側和右側也可分別采用獨立的回位系統(tǒng),即如實施例2的回位系統(tǒng),采用回位彈簧觀進行回位。實施例4。如圖21和圖22,此結構為雙動力輸出的另一種結構,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兩個,動力杠桿3的數(shù)目為一個,兩個驅動系統(tǒng)分別設置于車身支架的左側和右側,兩個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一個動力杠桿3,即唯一的動力杠桿3不論是從閉合到張開,還是從張開到閉合,這兩個運動過程均有動力輸出。本實施例左側的回位系統(tǒng)和右側的回位系統(tǒng)分別與實施例1的回位系統(tǒng)相同。本實施例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與實施例1的相同,如圖21所示。如圖22所示為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 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的單向飛輪8與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單向飛輪8同時固定于前動力轉軸14,但是左側的單向飛輪8逆時針轉時為空轉,順時針轉時為動力輸出。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增設有后導輪四,左側的前動力齒輪9通過左側的動力鏈條12驅動連接于左側的后導輪四,左側的后動力齒輪10位于左側的動力鏈條12的所形成的回路外并緊鄰左側的動力鏈條12,通過左側的動力鏈條12的運動帶動左側的后動力齒輪10轉動,左側的后導輪四起到變向輪的作用,使左側的后動力齒輪10與左側的前動力齒輪9轉動方向相反。在向下踩踏動力杠桿3的后端踩踏點18時,左側的回位固定柱25通過左側的回位鏈條沈帶動前動力轉軸14順時針轉動,同時右側的回位固定柱25通過右側的回位鏈條 26帶動前動力轉軸14順時針轉動,前動力轉軸14順時針轉動時,右側的單向飛輪8順時針轉動為空轉,進而使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無動力輸出,而左側的單向飛輪8順時針轉動為動力輸出,左側的單向飛輪8帶動前動力齒輪9轉動,從而將動力通過左側的動力鏈條12傳遞到左側的后導輪29,因為左側的前動力齒輪9與左側的后導輪四處于左側的動力鏈條12 的內側,轉動時為同方向順時針轉動,而后動力轉軸15上的左側的后動力齒輪10處于左側的動力鏈條12的外側,轉動時為與左側的前動力齒輪9與左側的后導輪四轉動方向相反的逆時針轉動,帶動后輪2逆時針轉動,從而使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有動力輸出,所以說本結構在回位時也能有正向動力輸出。在向下踩踏動力杠桿3的前端踩踏點17時,右側的鏈齒片6通過右側的齒片鏈條11帶動右側的偏心輪7和前動力轉軸14逆時針轉動,同時左側的鏈齒片6通過左側的齒片鏈條11帶動左側的偏心輪7和前動力轉軸14逆時針轉動,前動力轉軸14逆時針轉動時,左側的單向飛輪8逆時針轉動為空轉,進而使左側的動力系統(tǒng)無動力輸出,而右側的單向飛輪8逆時針轉動為動力輸出,從而使右側的動力系統(tǒng)有動力輸出。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10
權利要求1.一種變速踏板車,包括車身、前輪、后輪和驅動系統(tǒng),所述車身包括動力杠桿和車身支架,車身支架設有上動力轉軸、前動力轉軸和后動力轉軸,所述動力杠桿設置于上動力轉軸,所述驅動系統(tǒng)包括動力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系統(tǒng)包括偏心輪和齒輪傳動系統(tǒng), 所述偏心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前動力轉軸通過所述齒輪傳動系統(tǒng)驅動連接于所述后動力轉軸,所述動力杠桿驅動連接于所述偏心輪,所述后輪設置于所述后動力轉軸。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一個, 所述動力杠桿的數(shù)目為一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設置于所述車身支架的左側或右側,一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一個所述動力杠桿,所述驅動系統(tǒng)還包括回位系統(tǒng)。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兩個, 所述動力杠桿的數(shù)目為一個,兩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分別設置于所述車身支架的左側和右側, 兩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一個所述動力杠桿,所述驅動系統(tǒng)還包括回位系統(tǒng)。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系統(tǒng)的數(shù)目為兩個, 所述動力杠桿的數(shù)目為兩個,兩個所述驅動系統(tǒng)分別設置于所述車身支架的左側和右側, 左側的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一動力杠桿,右側的驅動系統(tǒng)連接于另一動力杠桿。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杠桿固定有鏈齒片,所述鏈齒片設有齒片鏈條,所述齒片鏈條驅動連接于所述偏心輪。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輪設有鏈條避位端。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輪設有偏心輪掛鉤, 所述齒片鏈條的一末端鉤設于所述偏心輪掛鉤,所述鏈齒片設有鏈齒片掛鉤,所述齒片鏈條的另一末端鉤設于所述鏈齒片掛鉤。
8.根據(jù)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傳動系統(tǒng)包括前動力齒輪、單向飛輪、后動力齒輪和動力鏈條,所述前動力齒輪設置于單向飛輪,所述單向飛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后動力齒輪設置于所述后動力轉軸,所述前動力齒輪通過所述動力鏈條驅動連接于所述后動力齒輪。
9.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系統(tǒng)包括回位齒輪、回位鏈條、回位導輪和回位固定柱,所述回位齒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回位固定柱設置于所述動力杠桿,所述回位齒輪通過回位鏈條連接于所述回位固定柱,所述回位導輪固定于所述車身支架。
10.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變速踏板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系統(tǒng)包括回位齒輪和回位彈簧,所述回位齒輪設置于所述前動力轉軸,所述回位彈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車身支架,所述回位彈簧的另一端通過回位鏈條連接于所述回位齒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踏板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變速踏板車,該種變速踏板車,包括車身、前輪、后輪和驅動系統(tǒng),車身包括動力杠桿和車身支架,車身支架設有上動力轉軸、前動力轉軸和后動力轉軸,動力杠桿設置于上動力轉軸,驅動系統(tǒng)包括動力系統(tǒng)和回位系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包括偏心輪和齒輪傳動系統(tǒng),偏心輪設置于前動力轉軸,前動力轉軸通過齒輪傳動系統(tǒng)驅動連接于后動力轉軸,動力杠桿驅動連接于偏心輪,后輪設置于后動力轉軸。通過偏心輪的使用,使得變速踏板車省力、變速過程簡易、改變踩踏的的行程角度來實現(xiàn)不同的速度,滿足上坡動力大,平地速度快的需求。
文檔編號B62M9/04GK202011460SQ201120130949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4月28日
發(fā)明者李建和 申請人:李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