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倒車開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車的配件領域,尤指一種電動車倒車開關。
【背景技術】
[0002]一般普遍使用的開關裝置有切換型、按壓型、感應型或旋鈕型等。在實際應用中,將前述各型態(tài)的開關裝置進一步加以應用于交通工具及其輔助警示的結構上,比如方向燈開關、門窗開關、警示燈開關或致動開關等。
[0003]為使駕駛員在交通工具行進過程中兼顧其便利性與交通安全性,致動開關的結構與功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普及應用于代步車的倒車行進的開關裝置大部分仍以切換型或按壓型為主,雖然便于大量生產,但是如果駕駛員因一時疏忽而沒有及時復歸或煞停時,將會造成不可預防及非預期性的過失與后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行動型交通工具的電動車倒車開關,當該電動車倒車開關啟動后便能自動復歸至上一動作。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電動車倒車開關,包括:
[0007]一基座,設有嵌合部以及感應區(qū);
[0008]一旋鈕件,套設于所述基座,而所述旋鈕件設有頂部以及底部,并從所述旋鈕件的底部朝所述頂部的方向凹設有第一容置空間以及第二容置空間,且所述第一容置空間和第二容置空間彼此間隔相鄰且沒有重合或層迭;
[0009]一簧件,環(huán)設于所述旋鈕件的第一容置空間中,且所述簧件的兩端分別固設在所述基座與所述旋鈕件上,所述簧件環(huán)設相鄰所述基座的嵌合部的周緣;
[0010]一致動組件,設于所述旋鈕件的第二容置空間中,而所述致動組件具有一觸動部;當所述旋鈕件朝第一方向樞旋至第一位置時,所述致動組件的觸動部對應耦合于所述基座的感應區(qū)而呈一動作模式,當放開所述旋鈕件并自所述第一方向朝第二方向復歸至第二位置時,所述致動組件的觸動部因未能對應耦合于所述基座的感應區(qū)而退出所述動作模式。
[0011]進一步優(yōu)選地,從所述基座設有的頂部朝底部的方向系凹設有一限位槽,而所述旋鈕件包括第三容置空間,當所述旋鈕件于第一位置時,所述旋鈕件的第三容置空間與所述基座的限位槽上下對應。
[0012]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定位組件一端設有一盤簧并設于所述旋鈕件的第三容置空間中,而所述定位組件的另一端設有一定位件并相抵于所述盤簧的另一端,且嵌設于所述基座的限位槽中。
[0013]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基座的頂部設有擋止件且相鄰于所述限位槽,所述旋鈕件的第三容置空間設有周壁,所述旋鈕件朝所述第一方向樞旋至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三容置空間的周壁周緣擋制于所述基座的擋止件。
[0014]進一步優(yōu)選地,包含有一連接組件,其一端耦接至少一導線,而所述導線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基座的感應區(qū)。
[0015]進一步優(yōu)選地,所述致動組件的觸動部為所述致動組件的身部朝所述基座的方向凸起形成,并呈弧狀。
[0016]進一步優(yōu)選地,還包括一連接組件,其一端耦接至少一導線,而所述導線的另一端耦接于所述基座的感應區(qū)。
[0017]本實用新型中的電動車倒車開關可以適時提醒或警示使用者,若想要電動車倒車開關由倒車行駛模式復歸為原動作狀態(tài),或從當下倒車行駛模式轉換成靜止模式時,將該旋鈕件放開并使得原本簧件的耐受于彈性張力的延伸段,因彈性張力釋放而隨即令該旋鈕件復歸,從而大幅降低因駕駛員一時疏忽而發(fā)生意外的機率。若進一步應用于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機動車、摩托車或代步車等),將提升其便利性與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立體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第一視角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第二視角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第一位置結構俯視示意圖;
[0023]圖5是沿圖1中割面線5-5的第一位置結構剖視示意圖;
[0024]圖6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第二位置結構俯視示意圖;
[0025]圖7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第二位置結構剖視示意圖;
[0026]圖8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另一部分結構剖視示意圖;
[0027]圖9是本實用新型電動車倒車開關較佳實施例的又一部分結構剖視示意圖。
[0028]附圖標號說明:
[0029]1.電動車倒車開關,10.基座,102.固定孔,11.嵌合部,112.逆止肋,114.第一擋垣,12.頂部,13.感應區(qū),14.底部,15.限位槽,17.擋止件,20.旋鈕件,202.固定孔,21.通孔,22.頂部,222.第二擋垣,23.第一容置空間,24.底部,25.第二容置空間,27.第三容置空間,272.周壁,29.助旋區(qū),30.簧件,40.定位組件,41.盤簧,43.定位件,432.凹室,434.凸垣,50.致動組件,51.榫件,53.觸動部,60.連接組件,61.導線,63.保護套,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003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1]如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電動車倒車開關1,其包含有:
[0032]一基座10,設有頂部12以及底部14,而基座10的頂部12設有固定孔102、凸設的嵌合部11以及感應區(qū)13,且從基座10的頂部12朝該底部14的方向凹設有一限位槽15,而從基座10的頂部12凸設有一擋止件17,該擋止件17位于限位槽15的一端,嵌合部11設有至少一逆止肋112,且該逆止肋112設有第一擋垣114 ;而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該基座10設有兩相鄰感應區(qū)13并皆具導電性,而擋止件17相鄰于該限位槽15的逆時針方向呈一預定的距離,且該嵌合部11設有四個相鄰逆止肋112并各別設有一擋垣114 ;
[0033]一旋鈕件20,設有頂部22以及底部24,而從旋鈕件20的頂部22朝該底部24的方向設有一貫穿通孔21,并從旋鈕件20的頂部22朝該底部24的方向凹設形成第二擋垣222,該第二擋垣222位于貫穿通孔21的內環(huán)壁。旋鈕件20的底部24朝頂部22的方向凹設有第一容置空間23、第二容置空間25以及第三容置空間27,其中,該旋鈕件20的第一容置空間23,第二容置空間25,第三容置空間27之間彼此相鄰且沒有重合或層迭,且該旋鈕件20具有一環(huán)設于該第三容置空間27的周壁272 ;而在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該旋鈕件20的第一容置空間23環(huán)設相鄰于該旋鈕件20的通孔21周緣,而該旋鈕件20的第三容置空間27對應于該基座10的限位槽15 ;其中,基座10的嵌合部11的四個相鄰逆止肋112經穿設于該旋鈕件20的通孔21后,使四個相鄰逆止肋112的第一擋垣114分別與該旋鈕件20的第二擋垣222相卡制而呈嵌合狀態(tài);其中,該旋鈕件20的外緣設有一呈復數波浪狀所組成的助旋區(qū)29,用以輔助增加該旋鈕件20的接觸力;
[0034]一簧件30,盤環(huán)設置于旋鈕件20的第一容置空間23中,使簧件30環(huán)設相鄰基座10的嵌合部11的周緣,而簧件30的兩端分別固設于基座10的固定孔102與旋鈕件20的一固定孔202 ;
[0035]一定位組件40,設于旋鈕件20的第三容置空間27內,包含有一盤簧41以及一定位件43,盤簧41頂抵于定位件43與第三容置空間27之間,而定位件43落在基座10的限位槽15中;
[0036]一致動組件50,設有一榫件51并固設于旋鈕件20的第二容置空間25中,而致動組件50具有至少一觸動部53 ;而于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致動組件50設有兩相鄰觸動部53并分別設置于榫件51的相對應的兩側,而致動組件50的兩個觸動部53分別從致動組件50身部朝基座10的方向凸起并略呈弧狀,且致動組件50的兩觸動部53于一預定位置時分別對應于該基座10的兩感應區(qū)13 ;
[0037]一連接組件60,其一端耦接至少一導線61且為一保護套63所環(huán)設;而于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中,連接組件60耦接兩導線61并同為保護套63所環(huán)設,而導線61的另一端分別耦接至基座10的感應區(qū)13,當致動組件50的觸動部53與該基座10的感應區(qū)13于一預定位置且分別對應后,并將從基座10的感應區(qū)13的致能訊號經由該連接組件60的導線61,耦接傳導至交通工具的驅動件上。
[0038]如圖4、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電動車倒車開關呈第一位置的未啟動倒車行駛模式。首先,因旋鈕件20套設環(huán)覆于基座10的周緣,而基座10的嵌合部11的逆止肋112經穿設于旋鈕件20的通孔21后,使得逆止肋112的第一擋垣114分別與該旋鈕件20的第二擋垣222相卡制而呈嵌合的狀態(tài);然后,再令盤環(huán)設置于旋鈕件20